一种多功能手机指纹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4711发布日期:2018-11-23 21:2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指纹环,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机指纹环。



背景技术:

手机指纹环是镶嵌在智能手机正上面的指纹识别机构,用于人们能够通过手指指纹来快速打开手机,较为方便快捷,同时增加了手机使用性能。

而现有的手机指纹环功能太过单一,不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容易使雨水或灰尘等物质进入手机内部,对手机形成了较大的危害,同时,当手机出现信息时不能给人们进行良好的提示,较为容易使人们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其次,手感较差,美观性不够,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手机指纹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指纹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等物质的进入,其次,当手机出现信息时能够对人们进行提示,避免人们在遗漏掉重要的信息,且能够提升人们的手感和美观性,进一步增强了指纹环的实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手机指纹环,包括指纹环,所述指纹环内部固定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外围固定连接有玻璃固定圈,所述玻璃固定圈外围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底端固定设有LED发光二极管,所述LED发光二极管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外侧固定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机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表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密封圈为硅橡胶制作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通过凹槽与手机外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通过导线与LED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用于一种多功能手机指纹环,通过固定环和凹槽的结合,便于操作人员将指纹环固定在手机外壳上,同时凹槽内部固定设有密封圈,能够增强指纹环和手机外壳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雨水等物质进入手机外壳内部,从而避免对手机内部电路造成损坏。

2.通过LED发光二极管和玻璃固定圈的结合,在手机出现信息提示时,可以对人们进行良好的提示,防止人们遗漏掉重要信息。

3.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增加人们指纹的覆盖面积,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人们在使用手机时,因指纹覆盖面积不够而无法打开手机,同时具有良好的美观性,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指纹环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一种多功能手机指纹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一种多功能手机指纹环的指纹环内部构示意图。

图中:1、指纹环;2、指纹识别传感器;3、玻璃固定圈;4、固定环;5、LED发光二极管;6、底板;7、凹槽;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手机指纹环,包括指纹环1,所述指纹环1内部固定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2,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2外围固定连接有玻璃固定圈3,所述玻璃固定圈3外围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2底端固定设有LED发光二极管5,所述LED发光二极管5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6。

其中,所述固定环4外侧固定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机外壳9。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2表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密封圈8为硅橡胶制作的密封圈。

其中,所述固定环4通过凹槽7与手机外壳9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2通过导线与LED发光二极管5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手机指纹环,工作时,通过固定环4和凹槽7的结合,便于操作人员将指纹环固定在手机外壳9上,同时凹槽7内部固定设有密封圈8,能够增强指纹环和手机外壳9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雨水等物质进入手机外壳9内部,从而避免对手机内部电路造成损坏,其次,型号为Touch ID的指纹识别传感器2和LED发光二极管5均与手机内部智能模块相连接,当手机出现信息提示时,LED发光二极管5会自主发光,当人们触碰到指纹识别传感器2时,LED发光二极管5则会自主熄灭,且指纹识别传感器2外围设有玻璃固定圈3,当,LED发光二极管5发光时,人们可以通过玻璃固定圈3看到光源,从而可以提示人们手机出现信息,防止人们遗漏掉重要信息,其次,指纹识别传感器2表面为弧形结构,对与人们指纹覆盖面积较大,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人们在使用手机时,因指纹覆盖面积不够而无法打开手机,同时具有良好的美观性,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指纹环的实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