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存放腔体的防震腕式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4893发布日期:2018-12-11 21:50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存放腔体的防震腕式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存放腔体的防震腕式手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而手机则承载着这些信息量,人们通常通过手机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而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们日常对手机的依赖更强,手机成为现在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通讯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手机保护也越来越重视,手机壳为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机保护装置,但是,目前市场上手机壳一般结构简单,没有存储功能,人们没有带钱包的时候,一般将银行卡和名片放在兜里,银行卡和名片容易折断,不易存放;且现有的手机壳不具有方便携带的功能,当人们没有带包的时候,一般将装载有手机壳的手机放在兜里,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体积设计越来越大,不方便放在兜里,不易携带;且在边拿手机边走路时,手机晃动,手机与手机壳之间容易发生微小震动,手机也容易连同手机壳从手上掉落下来,由于现有的手机壳防震防摔性能不强,手机容易摔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存放腔体的防震腕式手机壳,本带存放腔体的防震腕式手机壳具有存储功能,且方便携带,防震防摔功能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存放腔体的防震腕式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所述手机壳本体的四个拐角处设有橡胶包边,所述手机壳本体的内侧表面设有弹性橡胶层,所述弹性橡胶层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防震凸点,所述手机壳本体的背面设有存放凹槽,所述存放凹槽的上方设有盖板装置从而使盖板装置与存放凹槽之间形成存放腔体,所述盖板装置包括滑板和折叠板,所述滑板的下表面、折叠板的下表面和存放凹槽的底壁上均设有海绵层,所述折叠板包括第一折叠段和第二折叠段,所述滑板与存放凹槽滑动连接且滑板的左边与存放凹槽的左沿边活动连接,所述滑板的右边的上端与第一折叠段的左边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段的右边的下端与第二折叠段的左边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段的右边的上端与存放凹槽的右沿边转动连接,所述滑板的上表面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有腕带连接板,所述腕带连接板的中部设有穿孔且穿孔内穿插有腕带,所述腕带上设有若干个腕带孔,所述腕带连接板的两侧边固定有用于穿过腕带孔的针扣,所述腕带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腕带孔活动连接的腕带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存放凹槽的底壁上设有滑轨,所述滑板的下表面设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板的右边的上端与第一折叠段的左边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折叠段的右边的下端与第二折叠段的左边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二折叠段的右边的上端与存放凹槽的右沿边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板的左边与存放凹槽的左沿边通过卡扣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腕带连接板的上表面设有一层亲肤海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震凸点采用橡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机壳本体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滑板和折叠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存放凹槽为长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本体的背面设有存放凹槽,盖板装置与存放凹槽之间形成存放腔体,向右滑动滑板时,滑板向右滑动,对折叠板具有一定的推力,折叠板进行折叠,存放腔体露出,在存放腔体内可以防止银行卡、名片等物品;另外滑板的下表面、折叠板的下表面和存放凹槽的底壁上均设有海绵层,即海绵层将银行卡等物品包围,减少物品与手机壳本体的撞击力,防止在携带过程中的轻微震动或者手机掉落到地面上的撞击力碎坏卡片。

(2)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包边减少手机壳本体与地面之间的撞击力,弹性橡胶层和防震凸点减少手机壳本体与手机之间的震动力,防止手机摔碎,防震凸点增大手机与手机壳本体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手机与手机壳本体之间的相对晃动,防震防摔性能强。

(3)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本体的背面设有腕带连接板,腕带连接板与手机壳本体上的滑板可以360度旋转,另腕带活动穿插在腕带连接板内,不使用腕带时,可以拆下,且腕带连接板上的两个针扣可以插入腕带孔内,这样可防止腕带在腕带连接板内来回滑动,腕带戴于人体手臂上,方便携带手机,而在携带的时候,由于人体手臂会发生轻微摆动,防震凸点增大手机与手机壳本体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手机与手机壳本体之间的相对晃动,还具有相对减震作用。腕带连接板的上表面设有一层亲肤海绵,可以更舒适的接触手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本体的内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本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滑动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腕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带存放腔体的防震腕式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1,所述手机壳本体1的四个拐角处设有橡胶包边2,所述手机壳本体1的内侧表面设有弹性橡胶层3,所述弹性橡胶层3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防震凸点4,手机安装在手机壳本体内的时候,手机与防震凸点4紧密接触;参见图2和图3,所述手机壳本体1的背面设有存放凹槽5,所述存放凹槽5的上方设有盖板装置从而使盖板装置与存放凹槽5之间形成存放腔体,所述盖板装置包括滑板6和折叠板7,所述滑板6的下表面、折叠板7的下表面和存放凹槽5的底壁上均设有海绵层,所述折叠板7包括第一折叠段8和第二折叠段9,所述滑板6与存放凹槽5滑动连接且滑板6的左边与存放凹槽5的左沿边活动连接,所述滑板6的右边的上端与第一折叠段8的左边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段8的右边的下端与第二折叠段9的左边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段9的右边的上端与存放凹槽5的右沿边转动连接,所述滑板6的上表面通过旋转轴10转动连接有腕带连接板11,所述腕带连接板11的中部设有穿孔且穿孔内穿插有腕带13,参见图6,所述腕带13上设有若干个腕带孔15,所述腕带连接板11的两侧边固定有用于穿过腕带孔15的针扣14,所述腕带13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腕带孔15活动连接的腕带扣16。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所述存放凹槽5的底壁上设有滑轨17,所述滑板6的下表面设有与滑轨17滑动连接的滑块18。图4为滑板和折叠板的俯视,图4中的折叠板7已经发生部分折叠,露出部分存放凹槽5。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所述滑板6的右边的上端与第一折叠段8的左边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折叠段8的右边的下端与第二折叠段9的左边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二折叠段9的右边的上端与存放凹槽5的右沿边铰接。图3为滑块6滑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板6的左边与存放凹槽5的左沿边通过卡扣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述腕带连接板11的上表面设有一层亲肤海绵12。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防震凸点4采用橡胶材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机壳本体1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滑板6和折叠板7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存放凹槽5为长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手机壳本体1时,将手机放置在手机壳本体1的内部,手机壳本体1的四周拐角处设有橡胶包边2,且手机壳本体1的内侧表面设有弹性橡胶层3,弹性橡胶层3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防震凸点4,当手机壳本体1摔下时,橡胶包边2减少手机壳本体1与地面之间的撞击力,弹性橡胶层3和防震凸点4减少手机壳本体1与手机之间的震动力,防止手机摔碎,防震凸点4增大手机与手机壳本体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手机与手机壳本体1之间的相对晃动,手机壳本体1的背面设有存放凹槽5,存放凹槽5的上方设有滑板6和折叠板7,打开卡扣,向右滑动滑板6,滑板6向右滑动,对折叠板7具有一定的推力,折叠板7进行折叠,如图3所示,即第一折叠段8与滑板6连接位置、第一折叠段8和第二折叠段9的连接位置以及第二折叠段9与存放凹槽5的右沿边的连接位置发生转动,当滑板6滑到最右端时,存放腔体露出,在存放腔体内可以防止银行卡、名片等物品;将滑板6向左滑动,折叠板7恢复原来状态,关闭存放腔体,将滑块18与存放凹槽5的左沿边通过卡扣连接,防止银行卡、名片等物品滑出;滑板6的下表面、折叠板7的下表面和存放凹槽5的底壁上均设有海绵层,即海绵层将银行卡等物品包围,减少物品与手机壳本体1的撞击力,防止在携带过程中的轻微震动或者手机掉落到地面上的撞击力碎坏卡片。另,手机壳本体1的背面设有腕带连接板11,腕带连接板11与手机壳本体1上的滑板6可以360度旋转,另腕带13活动穿插在腕带连接板11内(不使用腕带13时,可以拆下),且腕带连接板11上的两个针扣14可以插入腕带孔15内,这样一来可防止腕带13在腕带连接板11内来回滑动,然后将腕带13戴于人体手臂上,将腕带扣16与腕带孔15连接,完成固定操作,此时手机通过手机壳本体1固定在人体手臂上,方便携带手机,而在携带的时候,由于人体手臂会发生轻微摆动,防震凸点4增大手机与手机壳本体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手机与手机壳本体1之间的相对晃动,还具有相对减震作用。腕带连接板11的上表面设有一层亲肤海绵12,可以更舒适的接触手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携带方便,防震防摔能力强,且还能装载卡片等小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