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0446发布日期:2019-01-02 22:3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放领域,尤其是一种音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的发展,各式各样的音响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音响的音效功能也越来越好,但是现有的音响普遍不具有防水功能,而且功放装置外露,容易损坏,只能放于室内使用,而不能在室外使用,就算在室内使用也经常出现水杯打翻将水打到音响上的情况,影响了其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音响装置,该装置能在发光电子管外侧套设有电子管保护壳,防止电子管损坏,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音响装置,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音响装置,在发光电子管的外侧套设有电子管保护壳,保护发光电子管,防止其损坏和烫伤,结构简单,并且电子管保护壳与发光电子管之间存在间隙,通风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功放机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功放机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管保护壳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音响装置,包括有功放机1和与功放机1连接的音箱2,所述功放机1包括有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变压器组件3和多个发光电子管4,所述壳体11上还连接有套设在发光电子管4外侧的电子管保护壳5;所述电子管保护壳5与所述发光电子管4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电子管保护壳5上设有第一开口51,所述电子管保护壳5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开口51相连通的第二开口52。这样电子管保护壳与发光电子管之间就形成有气流通道,方便散热;本实用新型的音响装置,在发光电子管的外侧套设有电子管保护壳,防止发光电子管损坏和烫伤,结构简单,并且电子管保护壳与发光电子管之间存在间隙,通风散热效果好。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管保护壳5为筒状结构,所述的第一开口51位于筒状结构的顶端,所述的第二开口52位于筒状结构的下端侧壁上,且筒状结构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条形状凹槽53,这样气流从下进,从上去,贯穿电子管,且筒状结构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条形状凹槽53,增加散热面积。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管保护壳5的上端呈半球形结构,且半球形结构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半球形结构上还设置有与圆形通孔相连通并呈阵列分布的条形孔;增加出风面积。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上还连接有套设在变压器组件3外侧的变压器保护壳6,所述的变压器保护壳6为一端具有开口的长方形壳体,且长方形壳体的每个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散热孔61,散热效果好。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管保护壳5为六个,排成前后两排,前排为两个,后排为四个。且后排的电子管保护壳的高度高于前排电子管保护壳的高度,形成视觉落差。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53的底部设置有通孔531,通孔531内设置螺丝,所述电子管保护壳5与壳体11通过设置在通孔531内的螺丝固定,方便拆卸。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电子管保护壳5上设置有三个凹槽53,每个电子管保护壳通过三个螺丝固定在壳体上。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音箱2为两个,位于功放机1的两侧。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管保护壳5为透光材质,保证发光电子管的发光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