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按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6109发布日期:2019-01-29 18:0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耳机按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耳机按键。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中一般都包含有用于调节音量大小的按钮,耳机的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触发按钮的按键,但是目前耳机中的按键在触发按钮时,按键与按钮之间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从而会给按键触发按钮时的可靠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耳机按键,其通过在凸台的下端面上安装硅胶垫,这样一来,能够增大凸台与耳机内部的按钮之间的摩擦力,在按键触发按钮时,能够避免打滑现象的出现,从而能够提高按键触发按钮时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按键,包括按键本体,按键本体的上边缘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筋,第一连接筋的两端均与按键本体连接,第一连接筋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环,按键本体的下边缘处设置有一对第二连接筋,第二连接筋远离按键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环,按键本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凸台,凸台的下端安装有硅胶垫,硅胶垫的上端设置有插杆,凸台中设置有下端开口且可供插杆插入的插槽,插杆与插槽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按键,其中,插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沿插杆长度方向分布的环形卡筋,插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可与环形卡筋配合卡接的环形卡槽;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提高插杆与插槽配合的牢固度,即能够提高硅胶垫的安装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按键,其中,插槽下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可与插杆配合导向以方便插杆插入到插槽中的环形导向面;通过环形导向面的设置,插杆能够方便地插入到插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按键,其中,硅胶垫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由外向内分布的环形防滑槽;通过环形防滑槽的设置,在硅胶垫与耳机内部的按钮相抵时,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按键,其中,插杆的上端为外凸的圆顶状结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插杆能够方便地插入到插槽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凸台的下端面上安装硅胶垫,这样一来,能够增大凸台与耳机内部的按钮之间的摩擦力,在按键触发按钮时,能够避免打滑现象的出现,从而能够提高按键触发按钮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耳机按键,包括按键本体1,按键本体1的上边缘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筋11,第一连接筋11的两端均与按键本体1连接,第一连接筋1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环12,按键本体1的下边缘处设置有一对第二连接筋13,第二连接筋13远离按键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环14,按键本体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凸台15,凸台15的下端安装有硅胶垫2,硅胶垫2的上端设置有插杆21,凸台15中设置有下端开口且可供插杆21插入的插槽16,插杆21与插槽16过盈配合;插杆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沿插杆21长度方向分布的环形卡筋22,插槽1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可与环形卡筋22配合卡接的环形卡槽17;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提高插杆与插槽配合的牢固度,即能够提高硅胶垫的安装牢固度;插槽16下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可与插杆21配合导向以方便插杆21插入到插槽16中的环形导向面18;通过环形导向面的设置,插杆能够方便地插入到插槽中;硅胶垫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由外向内分布的环形防滑槽23;通过环形防滑槽的设置,在硅胶垫与耳机内部的按钮相抵时,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插杆21的上端为外凸的圆顶状结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插杆能够方便地插入到插槽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凸台的下端面上安装硅胶垫,这样一来,能够增大凸台与耳机内部的按钮之间的摩擦力,在按键触发按钮时,能够避免打滑现象的出现,从而能够提高按键触发按钮时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实用新型所公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

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