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自动化加密通信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2009发布日期:2019-01-08 21:1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网自动化加密通信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测试仪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网自动化加密通信测试仪。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智能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为了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各配电终端厂家也综合各自设备的性能特征,逐步在其装置中进行了基于ECC体制下的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的安全防护改造升级。在配网站端设备的接入调试过程中,无论是身份认证配置错误还是安全策略设置问题;无论是密钥分发还是地址配置错误都将影响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接入,目前还没有好的手段对配网自动化加密通信传输过程进行测试,为了提高配网站端设备的接入效率,急需一台对配网自动化加密通信传输过程进行测试的仪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的配网自动化加密通信测试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网自动化加密通信测试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和按键,壳体的背面设置有电池槽和卡槽,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网口和光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通讯接口和电源接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CPU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安全加密模块、通道测试模块、显示交互模块、参数配置模块,所述通信模块通过安全加密模块与通道测试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交互模块与通道测试模块电连接,所述通道测试模块、参数配置模块分别与CPU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U1、安全加密模组U13、收发芯片U9;收发芯片U9的RO端与控制芯片U1的PA1端相连,收发芯片U9的ER端与收发芯片U9的DE端相连后与控制芯片U1的PG8端相连,收发芯片U9的DI端与控制芯片U1的PA2端相连,收发芯片U9的GND端接地,收发芯片U9的A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接插件P2的第三接线端子相连,收发芯片U9的B端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接插件P2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收发芯片U9的VCC端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3的一端、3.3V的电源端相连,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端相连;

安全加密模组U13的GND端接地,安全加密模组U13的MOSI端与控制芯片U1的PC12端相连,安全加密模组U13的MISO端与控制芯片U1的PC11端相连,安全加密模组U13的SSN端与控制芯片U1的PB12端相连,安全加密模组U13的SCK端与控制芯片U1的PB13端相连,安全加密模组U13的VCC端串接电容C4后接地,安全加密模组U13的VCC端与电容C4之间的连线与PNP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PNP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源端相连,PNP三极管Q3的基极串接电阻R4后与控制芯片U1的PF10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网口芯片U4和网口芯片U5;所述网口芯片U5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0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0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C12端相连,网口芯片U5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2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2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C10端相连,网口芯片U5的第三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D3相连,网口芯片U5的第四接线端子与5V的电源端相连,网口芯片U5的第五接线端子与3.3V的电源端相连,3.3V的电源端分别通过电容C50、电容C51接地,网口芯片U5的第六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1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1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C11端相连,网口芯片U5的第八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D2相连,网口芯片U5的第九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3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3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D12相连;

网口芯片U4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4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4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A7端相连,网口芯片U4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6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6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A5端相连,网口芯片U4的第三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D7相连,网口芯片U4的第四接线端子与5V的电源端相连,网口芯片U4的第五接线端子与3.3V的电源端相连,3.3V的电源端分别通过电容C52、电容C53接地,网口芯片U4的第六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5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5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A6端相连,网口芯片U4的第八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A12相连,网口芯片U4的第九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7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7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D11相连。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JTAG接口模组U2、按键接口U3和LCD接口U12;所述JTAG接口模组U2的VDD端分别与3.3V的VCC电源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相连,JTAG接口模组U2的TRST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B4端、电阻R21的另一端相连,JTAG接口模组U2的TD1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A15端、电阻R22的另一端相连,JTAG接口模组U2的TMS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A13端、电阻R23的另一端相连,JTAG接口模组U2的TCK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A14端相连后串接电阻R25后接地,JTAG接口模组U2的TDO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B3端、电阻R24的另一端相连,JTAG接口模组U2的RESET端与控制芯片U1的NRST端相连;

按键接口U3的KEY_1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0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2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1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3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2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4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3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5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4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6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5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7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6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8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7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9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8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10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9端相连;

LCD接口U12的CS端与控制芯片U1的PG12端相连,LCD接口U12的WR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5端相连,LCD接口U12的RST端与控制芯片U1的RESET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15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3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1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5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8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7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10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9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12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1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14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3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8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5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10端相连,LCD接口U12的BL端与控制芯片U1的PB15端相连,LCD接口U12的MISO端与控制芯片U1的PB2端相连,LCD接口U12的T_PEN端与控制芯片U1的PB1端相连,LCD接口U12的T_CS端与控制芯片U1的PC13端相连,LCD接口U12的RS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12端相连,LCD接口U12的RD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4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0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14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2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0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4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7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6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9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8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11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0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13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2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15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4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9端相连;LCD接口U12的GND端与电容C13的一端相连后接地,电容C13的另一端分别与LCD接口U12的VDD端、3.3V的VCC电源端相连,LCD接口U12的 GND端与电容C14的一端相连后接地,电容C14的另一端分别与LCD接口U12的VDD端、5V的VCC电源端相连,LCD接口U12的MOSI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11端相连,LCD接口U12的CLK端与控制芯片U1的PB0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电路和电池充电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稳压器U6、稳压芯片U7和稳压芯片U8,所述电池充电电路包括电源芯片U11;

所述电源芯片U11的VIN端分别与电池H2的正极、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源芯片U11的PWPD端分别与电池H2的负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源芯片U11的GND端、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7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相连后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之间的连线与电源芯片U11的VSNS端,电源芯片U11的BOOT端通过电容C2与电源芯片U11的PH端相连,电源芯片U11的PH端还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感L5的一端相连,电感L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9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控制芯片U1的PC3端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充电开关的正极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之间的连线与控制芯片U1的PC4端相连,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光耦合器Q2的集电极相连,光耦合器Q2的发射极、阴极接地,光耦合器Q2的阳极通过电阻R13与控制芯片U1的PD13端相连;

稳压芯片U7的IN端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3的正极依次通过电阻R13、开关与16.8V的电源正极相连,16.8V的电源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1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1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阻R14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与电容C6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7的ON端、稳压芯片U7的GND端、二极管D6的正极、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二极管D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相连后接地,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与稳压芯片U7的OUT端、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芯片U7的BACK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7的负极、电阻R16的一端、5V的VCC电源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相连;

电阻R13与开关开关之间的连线通过电阻R17与二极管D9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9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10的负极、电阻R1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稳压芯片U8的IN端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1的正极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8的ON端、稳压芯片U8的GND端、二极管D12的正极、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二极管D1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4的负极相连后接地,二极管D12的负极分别与稳压芯片U8的OUT端、电感L2的一端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芯片U8的BACK端、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3的负极、电阻R20的一端、12V的VCC电源端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4的正极相连;

稳压器U6的IN端分别与电容C32的一端、电容C33的一端、5V的VCC电源端相连,稳压器U6的GND端分别与电容C32的另一端、电容C33的另一端、电容C31的一端、电容C30的一端、二极管D3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1的负极相连后接地,稳压器U6的OUT端分别与电容C31的另一端、电容C30的另一端相连,稳压器U6的OUT端串接保险丝R29后分别与二极管D30的负极、电阻R30的一端、3.3V的VCC电源端相连,电阻R30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31正极相连。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407ZET6,收发芯片U9的型号为SP3485;

优选地,所述网口芯片U4、网口芯片U5的型号为W5500。

优选地,所述稳压器U6的型号为AMS1117-3.3,稳压芯片U7 的型号为LM2596-5,稳压芯片U8 的型号为LM2596-12,电源芯片U11的型号为TPS543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为手持式终端设备,体积小、配置简单、功能全面、使用方便,安全加密模块以内置方式与终端内部的相应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本装置通过相关加密参数设置及工作模式选择就可以进行测试,准确性高,可以快速诊断配网自动化通信传输过程中的故障节点,提高配网站端设备接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芯片U1的电路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安全加密模组U13的电路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收发芯片U9的电路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网口芯片U4和网口芯片U5的电路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JTAG接口模组U2;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按键接口U3的电路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LCD接口U12的电路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充电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中:1为壳体,2为显示屏,3为按键,4为网口,5为光口,6为通讯接口,7为电源接口,8为CPU控制模块,9为通信模块,10为安全加密模块,11为通道测试模块,12为显示交互模块,13为参数配置模块,14为电池槽,15为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配网自动化加密通信测试仪,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2和按键3,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电池槽14和卡槽15,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网口4和光口5,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通讯接口6和电源接口7,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电路板;

如图5所示,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CPU控制模块8、通信模块9、安全加密模块10、通道测试模块11、显示交互模块12、参数配置模块13,所述通信模块9通过安全加密模块10与通道测试模块11电连接,所述显示交互模块12与通道测试模块11电连接,所述通道测试模块11、参数配置模块13分别与CPU控制模块8电连接。

图6为控制芯片U1的电路结构图,图7为安全加密模组U13的电路结构图,图8为收发芯片U9的电路结构图,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U1、安全加密模组U13、收发芯片U9;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407ZET6,收发芯片U9的型号为SP3485;

收发芯片U9的RO端与控制芯片U1的PA1端相连,收发芯片U9的ER端与收发芯片U9的DE端相连后与控制芯片U1的PG8端相连,收发芯片U9的DI端与控制芯片U1的PA2端相连,收发芯片U9的GND端接地,收发芯片U9的A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接插件P2的第三接线端子相连,收发芯片U9的B端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接插件P2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收发芯片U9的VCC端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3的一端、3.3V的电源端相连,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端相连;

安全加密模组U13的GND端接地,安全加密模组U13的MOSI端与控制芯片U1的PC12端相连,安全加密模组U13的MISO端与控制芯片U1的PC11端相连,安全加密模组U13的SSN端与控制芯片U1的PB12端相连,安全加密模组U13的SCK端与控制芯片U1的PB13端相连,安全加密模组U13的VCC端串接电容C4后接地,安全加密模组U13的VCC端与电容C4之间的连线与PNP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PNP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源端相连,PNP三极管Q3的基极串接电阻R4后与控制芯片U1的PF10端相连;

图9为网口芯片U4和网口芯片U5的电路结构图,如图9所示,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网口芯片U4和网口芯片U5;网口芯片U4、网口芯片U5的型号为W5500;

所述网口芯片U5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0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0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C12端相连,网口芯片U5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2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2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C10端相连,网口芯片U5的第三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D3相连,网口芯片U5的第四接线端子与5V的电源端相连,网口芯片U5的第五接线端子与3.3V的电源端相连,3.3V的电源端分别通过电容C50、电容C51接地,网口芯片U5的第六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1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1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C11端相连,网口芯片U5的第八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D2相连,网口芯片U5的第九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3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3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D12相连;

网口芯片U4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4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4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A7端相连,网口芯片U4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6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6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A5端相连,网口芯片U4的第三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D7相连,网口芯片U4的第四接线端子与5V的电源端相连,网口芯片U4的第五接线端子与3.3V的电源端相连,3.3V的电源端分别通过电容C52、电容C53接地,网口芯片U4的第六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5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5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A6端相连,网口芯片U4的第八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A12相连,网口芯片U4的第九接线端子与接插件P57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插件P57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芯片U1的PD11相连。

图10为JTAG接口模组U2的电路结构图,图11为按键接口U3的电路结构图,图12为LCD接口U12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JTAG接口模组U2、按键接口U3和LCD接口U12;

所述JTAG接口模组U2的VDD端分别与3.3V的VCC电源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相连,JTAG接口模组U2的TRST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B4端、电阻R21的另一端相连,JTAG接口模组U2的TD1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A15端、电阻R22的另一端相连,JTAG接口模组U2的TMS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A13端、电阻R23的另一端相连,JTAG接口模组U2的TCK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A14端相连后串接电阻R25后接地,JTAG接口模组U2的TDO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B3端、电阻R24的另一端相连,JTAG接口模组U2的RESET端与控制芯片U1的NRST端相连;

按键接口U3的KEY_1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0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2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1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3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2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4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3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5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4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6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5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7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6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8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7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9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8端相连,按键接口U3的KEY_10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9端相连;

LCD接口U12的CS端与控制芯片U1的PG12端相连,LCD接口U12的WR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5端相连,LCD接口U12的RST端与控制芯片U1的RESET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15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3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1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5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8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7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10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9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12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1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14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3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8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5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10端相连,LCD接口U12的BL端与控制芯片U1的PB15端相连,LCD接口U12的MISO端与控制芯片U1的PB2端相连,LCD接口U12的T_PEN端与控制芯片U1的PB1端相连,LCD接口U12的T_CS端与控制芯片U1的PC13端相连,LCD接口U12的RS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12端相连,LCD接口U12的RD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4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0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14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2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0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4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7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6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9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8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11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0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13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2端与控制芯片U1的PE15端相连,LCD接口U12的DB14端与控制芯片U1的PD9端相连;LCD接口U12的GND端与电容C13的一端相连后接地,电容C13的另一端分别与LCD接口U12的VDD端、3.3V的VCC电源端相连,LCD接口U12的GND端与电容C14的一端相连后接地,电容C14的另一端分别与LCD接口U12的VDD端、5V的VCC电源端相连,LCD接口U12的MOSI端与控制芯片U1的PF11端相连,LCD接口U12的CLK端与控制芯片U1的PB0端相连。

图13为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14为电池充电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3、图14所示,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电路和电池充电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稳压器U6、稳压芯片U7和稳压芯片U8,所述电池充电电路包括电源芯片U11;所述稳压器U6的型号为AMS1117-3.3,稳压芯片U7 的型号为LM2596-5,稳压芯片U8 的型号为LM2596-12,电源芯片U11的型号为TPS5430;

所述电源芯片U11的VIN端分别与电池H2的正极、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源芯片U11的PWPD端分别与电池H2的负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源芯片U11的GND端、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7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相连后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之间的连线与电源芯片U11的VSNS端,电源芯片U11的BOOT端通过电容C2与电源芯片U11的PH端相连,电源芯片U11的PH端还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感L5的一端相连,电感L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9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控制芯片U1的PC3端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充电开关的正极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之间的连线与控制芯片U1的PC4端相连,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光耦合器Q2的集电极相连,光耦合器Q2的发射极、阴极接地,光耦合器Q2的阳极通过电阻R13与控制芯片U1的PD13端相连;

稳压芯片U7的IN端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3的正极依次通过电阻R13、开关与16.8V的电源正极相连,16.8V的电源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1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1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阻R14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与电容C6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7的ON端、稳压芯片U7的GND端、二极管D6的正极、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二极管D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相连后接地,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与稳压芯片U7的OUT端、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芯片U7的BACK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7的负极、电阻R16的一端、5V的VCC电源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相连;

电阻R13与开关开关之间的连线通过电阻R17与二极管D9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9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10的负极、电阻R1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稳压芯片U8的IN端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1的正极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8的ON端、稳压芯片U8的GND端、二极管D12的正极、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二极管D1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4的负极相连后接地,二极管D12的负极分别与稳压芯片U8的OUT端、电感L2的一端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芯片U8的BACK端、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3的负极、电阻R20的一端、12V的VCC电源端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4的正极相连;

稳压器U6的IN端分别与电容C32的一端、电容C33的一端、5V的VCC电源端相连,稳压器U6的GND端分别与电容C32的另一端、电容C33的另一端、电容C31的一端、电容C30的一端、二极管D3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1的负极相连后接地,稳压器U6的OUT端分别与电容C31的另一端、电容C30的另一端相连,稳压器U6的OUT端串接保险丝R29后分别与二极管D30的负极、电阻R30的一端、3.3V的VCC电源端相连,电阻R30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31正极相连。

本装置设置安全加密模块10,所述安全加密模块10包括密钥管理模块和安全验签模块,通过GPRS/PON等通信网络进行数据的加解密收发,收发的数据和通道测试模块11进行数据交换,由通道测试模块11发出测试命令进行通道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显示交互模块12上;本装置还可以模拟DTU、FTU等设备,通过参数配置模块13进行规约和地址等参数配置,然后通过CPU控制模块8模拟出DTU、FTU以及故障指示器发出的数据发送给安全加密模块10,由安全加密模块10采用国密SM2非对称算法对标准IEC60870-5-104规约报文进行数字签名,然后使用预装密钥对数字签名进行加密,最后将加密后的数字签名附加在标准报文、时间戳后形成复合IEC60870-5-104报文通过GPRS/PON等通信网络发送给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用来测试主站和站端装置配置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先将安全加密模块10的密钥导出进行证书签发,然后导入主站加密网关机,同时将主站网关机的签发证书导入安全加密模块10,然后将GPRS/PON通信模块9打开并能正常使用,通过参数配置模块13设置相应的规约、地址和模拟数据变化的参数,最后还需要测试加密隧道是否建立成功,然后通过相应的模块就可以进行网络加密功能的测试工作了。

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配网自动化终端/子站的安全通信,避免自动化终端/子站受到不法人员的攻击、通信报文被篡改或者下发恶意遥控命令,能对配网自动化通讯报文的身份认证、加密传输、完整性检测、时间戳校验等过程状态进行测试的仪器,本装置对配网自动化的报文进行加密处理测试,同时可以对DTU、FTU装置进行模拟发送认证、加密数据,经网络通道到配网自动化主站,通过配网自动化主站的纵向加密网关对接收的数据判断认证身份、密钥签名、报文重放、时效校验等状态的正确性;本装置还可以支持IEC60870-5-101和IEC60870-5-104规约的加解密通信。

本装置为手持式终端设备,体积小、配置简单、功能全面、使用方便,安全加密模块以内置方式与终端内部的相应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本装置通过相关加密参数设置及工作模式选择就可以进行测试,准确性高,可以快速诊断配网自动化通信传输过程中的故障节点,提高配网站端设备接入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