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4163发布日期:2019-03-13 23:4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手机套。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使用可视设备裸眼观看3D图像和视频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公司已经在研发、制造和销售能裸眼观看的3D可视设备,如裸眼3D手机、裸眼3D平板、裸眼3D电视等,这些裸眼3D可视设备比普通2D可视设备成本要高出许多,因此,其还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普遍接受。

其中,专利CN201621340458.2公开了一种3D显示套,该显示套将3D膜贴在保护壳里面,看3D时,要求用户把3D显示套放在可视设备的正面,看2D时,将3D显示套反装在可视设备的背面,这样可视设备在进行3D显示的时候,可视设备的背面是裸露的,得不到保护,同时为了保证3D显示效果,可视设备屏幕不可以贴保护膜,这样在2D显示使用过程中,屏幕容易造成划花,而且反复正反面安装操作麻烦,也容易使得3D显示套变形,使用时与可视设备屏幕贴合不严密,影响3D显示效果。

专利CN201721402871公开了一种可视设备的3D显示套,该显示套通过翻盖式的保护结构,看3D图像、视频时,将第一壳体覆盖在可视设备上,看2D图像、视频时,移除第一壳体,同样地,在2D显示使用过程中,屏幕容易造成划花,而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不可拆卸,一方面不利于在2D显示使用过程中保护3D膜贴,另一方便影响用户体验。

鉴于此,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3D手机套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3D手机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手机套,该3D手机套包括:

第一壳体,包括至少与2D手机显示区域对应设置的第一显示部和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四周、用于包裹2D手机边缘的第一盖合部;

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壳体,包括至少与2D手机显示区域对应设置的第二显示部和设于所述第二显示部四周、用于包裹2D手机边缘的第二盖合部;

所述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均由高透光率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显示部或第二显示部的内侧设有可拆卸的3D光栅膜;

所述第一盖合部和所述第二盖合部的对应位置处设有多个用于容纳磁铁的固定槽,所述第一壳体通过所述磁铁相互吸合与所述第二壳体盖合并将所述2D手机包裹在3D手机套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合部和所述第二盖合部的其中一个设有多个凸起部,另外一个设有与所述凸起部扣合的凹槽部,通过所述凸起部容纳于所述凹槽部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扣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合部和所述第二盖合部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均由钢化玻璃或复合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显示部上设有多个第一空位,所述第一空位与所述2D手机的前置器件和后置器件的位置、形状对应,多个第一空位交叠时可融合为一个空位。

优选地,所述第二显示部上设有多个第二空位,所述第二空位与所述2D手机的前置器件和后置器件的位置、形状对应,多个第二空位交叠时可融合为一个空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合部的侧面形成有多个第三空位,所述第三空位与所述2D手机的侧面凸出部分或开孔部分位置、形状对应,多个第三空位交叠时可融合为一个空位,所述第二盖合部的侧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三空位对应的开口槽。

优选地,所述第三空位在所述第一盖合部的侧面左右对称。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合部设有用于打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盖合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第二缺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合部和所述第二盖合部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凸肋。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设有防滑、防震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3D手机套通过3D光栅膜实现2D手机的2D显示转换成3D显示效果,3D光栅膜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实现2D与3D之间快捷、方便切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盖合部和第二盖合部磁铁相互作用将2D手机包裹在3D手机套中,无论2D手机在3D显示还是2D显示使用的全过程都可以对2D手机进行全面地保护,防止2D手机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屏幕被刮花或损坏,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3D手机套的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3D手机套的第一壳体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3D手机套的第二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3D手机套的第二壳体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3D手机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按照比例绘制。替代地,重点在于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部件。此外,在附图中的若干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对应零件。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示例性”或“说明性”表示用作示例、例子或说明。在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或“说明性”的任何实施方式未必理解为相对于其它实施方式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下文所描述的所有实施方式是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和使用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预期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详细地描述了熟知的特征和方法以便不混淆本实用新型。出于本文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和其衍生词将与如图1定向的实用新型有关。而且,并无意图受到前文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或下文的详细描述中给出的任何明示或暗示的理论限制。还应了解在附图中示出和在下文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实用新型构思的简单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与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征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书另作明确地陈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手机套,请参见图1和图3,图1和图3分别示出了该3D手机套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该3D手机套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第一壳体10包括至少与2D手机显示区域对应设置的第一显示部11和设于第一显示部11四周、用于包裹2D手机边缘的第一盖合部12;请参见图3,第二壳体20包括至少与2D手机显示区域对应设置的第二显示部21和设于第二显示部21四周、用于包裹2D手机边缘的第二盖合部22。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共同形成一个用于容纳该2D手机的容纳腔,对2D手机的整体进行保护。该容纳腔包括由第一显示部11、第一盖合部12形成的第一容纳部和由第二显示部21、第二盖合部22形成的第二容纳部,第一容纳部与2D手机的正视面(即显示屏幕所在的一面)或后视面对应,第二容纳部也与2D手机的正视面或后视面对应。

进一步地,第一显示部11和第二显示21部均由高透光率材料制成,第一显示部11或第二显示部21的内侧设有可拆卸的3D光栅膜(图中未示出)。通过3D光栅膜实现2D手机的2D显示转换成3D显示效果,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实现2D与3D之间快捷、方便切换。

在第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2D手机的正视面安装于第一壳体10上,2D手机的后视面安装于第二壳体20上,在进行3D显示使用时,将3D光栅膜放置于第一壳体10的第一显示部11内侧,进行2D显示使用时,将3D光栅膜卸下并放置于第二壳体20的第二显示部21内侧。在第二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2D手机的正视面安装于第二壳体20上,2D手机的后视面安装于第一壳体10上,在进行3D显示使用时,将3D光栅膜放置于第二壳体20的第二显示部21内侧,进行2D显示使用时,将3D光栅膜卸下并放置于第一壳体10的第一显示部11内侧。在第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2D显示使用时,可将第一壳体10和3D光栅膜一同卸下,再安装另一个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通过第一盖合部12和第二盖合部22相互作用将2D手机包裹在3D手机套中,无论2D手机在3D显示还是2D显示使用的全过程都可以对2D手机进行全面地保护,防止2D手机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屏幕被刮花或损坏,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和图3,第一盖合部12和第二盖合部22的对应位置处设有多个用于容纳磁铁121的固定槽(图中未示出),第一壳体10通过磁铁121相互吸合与第二壳体20盖合并将2D手机包裹在3D手机套内部。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和图3,第一盖合部12和第二盖合部22的其中一个设有多个凸起部122,另外一个设有与凸起部122扣合的凹槽部222,通过凸起部122容纳于凹槽部222将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扣合。该设置方式使得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扣合更加稳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盖合12上设有间隔分布的六个凸起部122,如图3所示,第二盖合部22上设有与凸起部122相对应的凹槽部222。

进一步地,第一盖合部12和所述第二盖合部22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第一显示部11和第二显示部21均由钢化玻璃或复合材料制成。优选地,钢化玻璃为2.5D弧面钢化玻璃,复合材料可以为PC、PMMA、PC/PMMA,且在外边面涂覆UV,提高表面硬度,有效防止显示屏幕在使用过程中刮花。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第一显示部11上设有四个第一空位110、111、112、113,第一空位110、111、112、113与2D手机的前置器件和后置器件的位置、形状对应,多个第一空位110、111、112、113交叠时可融合为一个空位,便于第一壳体10安装在2D手机的正视面或后视面均可正常使用。

前置器件包括前置摄像头、语音播放器、感光器、Home键等,后置器件包括:后置摄像头和探照灯。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3,第二显示部21上设有四个第二空位210、211、212、213,第二空位210、211、212、213的位置、形状与2D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语音播放器、感光器、Home键的位置、形状对应,且多个第二空位210、211、212、213交叠时可融合为一个空位,便于第二壳体20安装在2D手机的正视面或后视面均可正常使用。

当2D手机的正视面安装于第一壳体10上,2D手机的后视面安装于第二壳体20上,第一空位110、111、112、113分别用于容置2D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语音播放器、感光器、Home键,第二空位210用于容置后置摄像头和探照灯。

当2D手机的正视面安装于第二壳体20上,2D手机的后视面安装于第一壳体10上,第二空位210、211、212、213分别用于容置2D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语音播放器、感光器、Home键,第一空位110用于容置后置摄像头和探照灯。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和图3,第一盖合部12两个侧面形成有四个第三空位310、311、312、313,两两左右对称,第三空位310、311、312、313的位置、形状与2D手机的音量按键、开关机按键的位置、形状对应。第二盖合部22的两个侧面形成有与第三空位310、311、312、313对应的开口槽3100、3110、3120、3130,请参见图2和图4,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盖合时,第一盖合部12的第三空位310、311分别与第二盖合部22的开口槽3100、3110相互配合,使得音量按键或开关机按键容纳于第三空位310、311中,同样的,第一盖合部12的第三空位312、313分别与第二盖合部22的开口槽3120、3130相互配合,使得音量按键或开关机按键容纳于第三空位312、313中,同时实现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能够正反两面均可安装,对2D手机起到保护作用,不影响正常使用,同时能够实现2D与3D切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2D手机的正视面安装于第一壳体10上,2D手机的后视面安装于第二壳体20上,音量按键容纳于第三空位310、311中,开关机按键容纳于第三空位312、313中的其中一个;当2D手机的正视面安装于第二壳体20上,2D手机的后视面安装于第一壳体10上,音量按键容纳于第三空位312、313中,开关机按键容纳于第三空位310、311中的其中一个。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至图5,为了便于打开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便捷实现2D与3D切换,3D手机套的侧面30开设有用于打开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开口300,该开口300包括位于第一盖合部12的第一缺口123,位于第二盖合部22上的与第一缺口123对应的第二缺口22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第一盖合部12和第二盖合部22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凸肋(图中未示出),防止2D手机滑落,造成损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内设有防滑、防震胶条(图中未示出),该胶条可以固定2D手机和3D光栅膜,使2D手机在使用过程中,防止3D光栅膜位置发生变化,影响3D显示效果和用户的体验,同时增加该3D手机套对2D手机的保护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3D手机套通过3D光栅膜实现2D手机的2D显示转换成3D显示效果,3D光栅膜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实现2D与3D之间快捷、方便切换;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均可正反安装,通过第一盖合部12和第二盖合部22磁铁121相互作用将2D手机包裹在3D手机套中,采用凸起部122与凹槽部222扣合,进一步加固3D手机套,无论2D手机在3D显示还是2D显示使用的全过程都可以对2D手机进行全面地保护,防止2D手机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屏幕被刮花或损坏,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