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0001发布日期:2019-02-15 20:3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圈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光圈结构,基于该可变光圈结构的摄像模组,以及基于该可变光圈结构和/或该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光圈作为相机必不可少的部件,能够显著地提高相机的照相效果。具体地,通过调整光圈的结构尺寸来控制镜头的通光量,可以控制相机的景深,还可以提升背景虚化效果,进而提高图像质量。

随着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厚度越来越薄,需要安装在电子设备内的相机尺寸尽可能小,以适应电子设备的厚度。现有技术中,为适应电子设备的厚度,一般会牺牲相机的功能效果,如降低可变光圈和/或光学变焦的可靠性。

一种情况,利用电子设备中软件调整的方式实现对相机进光量的调整,即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后期调整图像的亮暗程度和虚化程度。但是这种方式调整图像质量并不理想,不能满足用户对图像质量的要求。

另一种情况,直接通过缩小光圈结构尺寸和降低光圈的稳定性来适应厚度较薄的电子设备。如图1(a)所示的可变光圈结构,该结构包括具有第一光圈孔的光圈本体、一端带有第二光圈孔的可旋转叶片以及带动可旋转叶片旋转的转轴。该可变光圈结构的工作过程为:转轴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可旋转叶片转向光圈本体,处于小光圈状态,即改变光通量,如图1(b)所示。该可变光圈结构的尺寸虽然较小,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一些电子设备的厚度需求,且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该可变光圈结构是控制可旋转叶片旋转到预定位置以改变光圈的大小,旋转转动较为复杂,增加了对旋转转动的控制难度和精度,即增加了对电机的控制精度的需求,进而会增加制备工艺的复杂度和制备成本。

(2)相机中控制镜头对焦的马达内磁铁会产生磁场,该磁场很容易对控制可旋转叶片转动的电机造成磁干扰,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状态,进而影响电机对可旋转叶片的控制精度。

(3)为保持可旋转叶片的位置,电机需要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这将消耗大量的电能。

(4)转轴长期处于转动状态,或受到振动时,会导致转轴摩擦过渡和转轴相对应的部件松动或偏移,直接降低对可旋转叶片的控制精度,影响转轴的使用寿命。

因此,现有的可变光圈结构复杂、易振动损坏,可靠性和稳定性差,迫切地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尺寸小,耐受振动损坏、稳定性和可靠性佳的可变光圈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光圈结构,该可变光圈结构尺寸小、结构简单、可靠性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尺寸小,成像质量高。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厚度较薄,且能够拍摄质量较高的图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变光圈结构,包括:

光圈载体,所述光圈载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上开有镜头通光孔;

驱动器,安装在所述光圈载体上,用于驱动光圈移动结构在所述光圈载体的水平部上移动;

光圈移动结构,该光圈移动结构上设有孔径小于所述镜头通光孔孔径的光圈孔,安装在所述光圈载体上平面,受所述驱动器的驱动移动至所述镜头通光孔处,以改变镜头的通光量。

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只有光圈载体、驱动器以光圈移动结构三部分组成,因此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且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简单。

优选地,所述光圈载体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镜头通光孔开设于所述水平部上远离竖直部的一端。这种倒L型的光圈载体结构简单,尺寸较小,应用时能够减小摄像模组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光圈载体包括组成截面为n型的两个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镜头通光孔开设于所述水平部上。这种n型的光圈载体结构稳定性强,在摄像模组中,平行的双竖直部会同时与摄像模组中的马达或马达外壳连接,避免可变光圈结构受外力变形,提高可变光圈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为了防止光圈移动结构在特殊情况下(如受到振动)由于过渡移动导致移出光圈载体的水平部,所述光圈载体的水平部的末端固定有限位挡边。

优选地,为了更稳定地限定光圈移动结构在光圈载体的水平部上移动,所述光圈载体的水平部的上平面固定有承载所述光圈移动结构滑动的导轨。

其中,所述导轨的截面为倒L型,两条倒L型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光圈载体水平部的两端。这样,截面为倒L型的导轨与所述光圈载体构成的腔体作为承载所述光圈移动结构滑动的轨道,此导轨最为简单,控制光圈移动结构移动的导向作用较佳。

其中,所述导轨的,两条U型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光圈载体水平部的两端。截面为U型的导轨的空腔作为承载所述光圈移动结构滑动的轨道。该类型的导轨能够使光圈移动结构腾空地架在光圈载体表面之上,只有光圈移动结构的边缘与导轨直接接触,这样能够大大地减少光圈移动结构在移动过程中的阻力,进而能够节省驱动光圈移动结构移动的资源(如电能)。

其中,所述导轨与光圈移动结构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槽或凸块。具体包括:导轨上设有卡槽,光圈移动结构上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凸块,或者导轨上设有凸块,光圈移动结构上设有与凸块配合的卡槽,卡槽与凸块的配合控制光圈移动结构的移动。通过卡槽和凸块的配合能够更稳定地控制光圈移动结构在光圈载体的水平部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光圈载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光圈移动结构与凹槽相配合设有弹性件,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受弹性机构控制的伸缩塞。所述伸缩柱塞与所述凹槽配合以实现对光圈移动结构的限位。其中,弹性机构可以是包围在伸缩柱塞外的弹簧,或者为连接在所述光圈移动结构表面的弹性悬梁壁。这样设置能够使可变光圈结构稳定地处于大光圈状态或小光圈状态,保障了可变光圈结构处于工作状态(大光圈状态和小光圈状态))的稳定性。

为了减小可变光圈移动结构的尺寸,所述驱动器为线圈,所述光圈移动结构带有铁磁性。当线圈通电后,带有铁磁性的光圈移动结构在线圈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向镜头通光孔方向移动或退回到光圈移动结构的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圈移动结构内嵌有铁磁性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光圈移动结构的任意表面粘接有铁磁性物质。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变光圈结构,包括:

光圈载体,所述光圈载体包括倒L型的水平部、与所述水平部垂直,且与水平部的两端部连接的两个竖直部,所述L型水平部的拐角处开设有镜头通光孔;

一对驱动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光圈载体的两个竖直部上,用于驱动第一、第二光圈移动结构在所述光圈载体的水平部上移动;

第一、第二光圈移动结构,所述第一光圈移动结构和第二光圈移动结构上分别设有第一光圈孔和第二光圈孔,且所述第一光圈孔与第二光圈孔孔径不等,均小于所述镜头通光孔孔径,所述第一光圈移动结构和第二光圈移动结构安装在所述光圈载体倒L型水平部的两臂上,分别受所述驱动器的驱动移动至所述镜头通光孔处,以改变镜头的通光量。

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包括两个光圈移动结构,这两个光圈移动结构上的大小不等的两个光圈孔,会使可变光圈结构具有三档光圈,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变光圈结构,包括:

一对光圈载体,所述光圈载体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上远离竖直部的一端设有镜头通光孔,一对光圈载体的水平部相对拼接成一体,两镜头通光孔相对拼接;

一对驱动器,分别安装在光圈载体上,用于驱动光圈移动结构在所述光圈载体的水平部上移动;

一对光圈移动结构,所述光圈移动结构上设有半圆形、且孔径小于所述镜头通光孔孔径的光圈孔,光圈移动结构安装在所述光圈载体上,受所述驱动器的驱动移动至所述镜头通光孔处,两光圈孔相对拼接成整圆,以改变镜头的通光量。

应用时,两个可变光圈结构中的光圈载体的水平部拼接,两个镜头通光孔会形成一个镜头通光孔,当受到驱动器驱动时,两个光圈移动结构会相向移动,当移动到光圈载体边缘时,两个半圆形的光圈孔会组成一个光圈孔,以改变镜头的光圈大小。在这个可变光圈结构中,两个光圈移动结构同时移动,能够缩短光圈移动距离,进而提高光圈移动结构的响应速度,此外,该可变光圈结构同样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线路板以及感光元件,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如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该可变光圈结构通过光圈载体支撑于所述镜头的上方,且可变光圈结构中的镜头通光孔的中心与所述镜头的通光孔中心对齐。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线路板以及感光元件,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两个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中,两个可变光圈结构的光圈孔孔径不等,两个可变光圈结构叠放后支撑于所述镜头上方,且两个镜头通光孔的中心与所述镜头的通光孔中心对齐。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线路板以及感光元件,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一对光圈载体的水平部拼接后支撑于所述镜头的上方,镜头通光孔的中心与所述镜头的通光孔中心对齐。

本发明第四、五、六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模组在保证成像质量高的基础上,结构尺寸小、稳定性高。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四、五、六实施方式所述的摄像模组。该电子设备厚度较薄,且能够拍摄质量较高的图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背景技术中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的简单示意图,其中,(a)是初始状态的示意图,(b)是处于小光圈状态的示意图,101光圈本体,102第一光圈孔,103可旋转叶片,104第二光圈孔,105转轴;

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c)为左视图;

图3是实施例1提供的包含限位挡边和导轨的可变光圈结构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c)为左视图;

图4是实施例1提供的包含U型导轨的可变光圈结构的左视图;

图5是实施例1提供的由凸块和凹槽构成导轨的一种可变光圈结构的左视图;

图6是实施例1提供的由凸块和凹槽构成导轨的另一种可变光圈结构的左视图;

图7是实施例1提供的具有限位功能的可变光圈结构的主视图;

图8是实施例2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c)为左视图;

图9是图8中的可变光圈结构处于大光圈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的可变光圈结构处于小光圈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3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c)为左视图;

图12是实施例4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左视图;

图13是实施例5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圈处于大光圈状态时可变光圈结构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圈处于较小光圈状态时可变光圈结构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3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圈处于小光圈状态时可变光圈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减小摄像模组的尺寸,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如下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实施例1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包括光圈载体201、镜头通光孔202、光圈移动结构203、光圈孔204以及驱动器205。其中:

光圈载体201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本实施例中的光圈载体还可以是由两个竖直部和一个水平部组成的截面为n型的结构。应用时,光圈载体201的水平部置于摄像模组的镜头上方,竖直部连接摄像模组的镜头、马达或马达壳体的侧面。

镜头通光孔202开设于光圈载体201的水平部上远离竖直部的一端,其尺寸等于或大于镜头的通光孔,只要保证镜头通光孔不影响镜头202的通光量就行,不限定镜头通光孔的形状。

光圈移动结构203为可以是矩形板,叠放在光圈载体201上,其上开有光圈孔204,该光圈孔204的直径小于镜头通光孔202的直径,且该光圈孔204的中心与镜头通光孔202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受驱动器205的驱动,该光圈移动结构203能够沿着光圈载体201的水平部移动,当光圈孔204移动到镜头通光孔202上方,且中心对齐时,可变光圈结构处于小光圈状态,减小镜头的通光量。

驱动器205安装在光圈载体201上,用于驱动光圈移动结构203在光圈载体201的水平部上移动。具体地,该驱动器205可以为线圈,该线圈上至少引出两根导线,用作电连接,给驱动器205提供驱动指令。为受该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该光圈移动结构203的部分或全部为铁磁性物质,具体包括:光圈移动结构203由铁磁性物质制备得到的,或光圈移动结构203内嵌有铁磁性物质,或光圈移动结构203的任意表面粘接有铁磁性物质。

当驱动器205为线圈,光圈移动结构203具有铁磁性时,线圈通电后会产生磁场,铁磁性的光圈移动结构203受到正向磁场力的作用,由初始状态(即大光圈状态)移动到光圈载体201水平部的末端,即小光圈状态;受反向磁场力的作用,由小光圈状态移动到大光圈状态,实现大小光圈的自由切换。

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光圈移动结构203在特殊情况下(如受到振动)由于过渡移动导致移出光圈载体201的水平部,光圈载体201的水平部的末端固定有限位挡边302。为了更稳定地限定光圈移动结构203在光圈载体201的水平部上移动,光圈载体201的水平部的上平面固定有承载光圈移动结构203滑动的导轨301。

具体地,如图3所示,导轨301的截面为倒L型,两条倒L型导轨分别固定在光圈载体201水平部的两端,截面为倒L型的导轨301与光圈载体201构成的腔体作为承载光圈移动结构203滑动的轨道。这样导轨最为简单,控制光圈移动结构203移动的导向作用较佳。

如图4所示,导轨401的截面为U型,两条U型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光圈载体201水平部的两端,截面为U型的导轨401的空腔作为承载光圈移动结构203滑动的轨道。该类型的导轨能够使光圈移动结构203腾空地架在光圈载体201表面之上,只有光圈移动结构203的边缘与导轨401直接接触,这样能够大大地减少光圈移动结构203在移动过程中的阻力,进而能够节省驱动光圈移动结构203移动的资源(如电能)。

如图5所示,在可变光圈结构中,通过导轨501上的凸块和光圈移动结构203上的凹槽配合控制光圈移动结构203移动,如图6所示,还可以导轨601上的凹槽和光圈移动结构203上的凸块配合控制光圈移动结构203移动。图5、图6的这种通过卡槽和凸块的配合能够更稳定地控制光圈移动结构203在光圈载体201的水平部上移动。

如图7所示,为了对光圈移动结构进行限位,光圈载体201面向光圈移动结构203的表面上设有凹槽701,光圈移动结构203面向光圈载体201的表面上设有受弹性机构控制的伸缩塞702,伸缩塞702与凹槽701配合以实现对光圈移动结构203的限位。其中,弹性机构可以是包围在伸缩柱塞外的弹簧,或者为连接在所述光圈移动结构表面的弹性悬梁壁。这样设置能够使可变光圈结构稳定地处于大光圈状态和小光圈状态,保障了可变光圈结构处于工作状态(大光圈状态和小光圈状态)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7所示,在光圈载体201上设有两个凹槽701,一个用于对光圈移动结构203的初始状态进行限位,另一个设置于靠近镜头通光孔202处,用于处于小光圈状态时的光圈移动结构203进行限位,这样可以稳定光圈移动结构203处于小光圈状态时的工作稳定性。

当光圈处于大光圈状态(初始状态)时,线圈不通电,伸缩柱塞702与左侧的凹槽701配合对光圈移动结构203限位,当需要将光圈调整为小光圈时,线圈上通正向电流,线圈与光圈移动结构203之间产生排斥力,由导轨301限定方向将光圈移动结构203推向光圈载体201末端,伸缩柱塞702与左侧的凹槽702以及挡边302配合将光圈移动结构203限位。需要调回大光圈时,线圈上通反向电流,线圈与光圈移动结构203之间产生吸引力,在吸引力的作用下,光圈移动结构203移回至初始状态。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光圈载体801、镜头通光孔802、光圈移动结构803、光圈孔804、以及驱动器1105。具体地,光圈载体801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水平部和竖直部,镜头通光孔802开设于光圈载体801水平部上远离竖直部的边缘处,镜头通光孔802的直径与水平部的边缘对齐。光圈移动结构803可以为矩形板,光圈孔804开设于光圈移动结构803上边缘处,光圈孔804的直径与光圈移动结构803的边缘对齐,光圈移动结构803可移动地安装在光圈载体801上,受驱动器805的驱动移动至镜头通光孔802处,以改变镜头的通光量。

其中,该驱动器805可以为线圈,该线圈上至少引出两根导线。为受该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该光圈移动结构803的部分或全部为铁磁性物质,具体包括:光圈移动结构803由铁磁性物质制备得到的,或光圈移动结构803内嵌有铁磁性物质,或光圈移动结构203的任意表面粘接有铁磁性物质。

应用时,两个如图8所示的可变光圈结构的光圈载体801的水平部拼接在一起,形成如图9所示的完整可变光圈结构,此时,两个半圆形的镜头通光孔802构成一个圆形镜头通光孔,圆形镜头通光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摄像模组镜头的通光孔,光圈处于大光圈状态。当需要小光圈状态时,光圈移动结构803受驱动器805的驱动朝向镜头通光孔802移动,当两个光圈移动结构相接时,两个半圆形的通光孔804组成一个圆形的通光孔,该通光孔孔径小于镜头通孔光孔径,光圈处于小光圈状态,如图10所示。

实施例2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同样具有实施例1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中的限位挡边、导轨以及对光圈状态(大光圈状态和小光圈状态)对应的移动光圈结构的限位凹槽与伸缩塞。具体的设置位置和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如图11所示,包括光圈载体1101、镜头通光孔1102、第一光圈移动结构1103、第一光圈孔1104、第二光圈移动结构1106、第二光圈孔1107、第一驱动器1105以及第二驱动器1108。其中:

光圈载体1101包括倒L型水平部和两个竖直部,两个竖直部垂直连接L型水平部的两端部,倒L型水平部的拐角处开设有镜头通光孔1102,应用时,光圈载体1101的水平部置于摄像模组的镜头上放,竖直部贴到摄像模组的镜头、马达或马达壳体的侧面。

第一光圈移动结构1103可以是矩形板,设置于光圈载体1101水平部的一个臂上,其上开设有第一光圈孔1104,第一光圈孔1104孔径小于镜头通光孔1102孔径,且第一光圈孔1104中心与镜头通光孔1102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受第一驱动器1105的驱动,该光圈移动结构1103能够沿着光圈载体1101的水平部向镜头通光孔1102移动,当第一光圈孔1104移动到镜头通光孔1102上方,且中心对齐时,光圈处于较小光圈状态,减小镜头的通光量。

第二光圈移动结构1106可以是矩形板,设置于光圈载体1101水平部另一臂上,其上开设有第二光圈孔1107,第二光圈孔1107孔径小于镜头通光孔1102孔径和第一光圈孔1104,且第二光圈孔1107中心与镜头通光孔1102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受第二驱动器1108的驱动,该第二光圈移动结构1106能够沿着光圈载体1101的水平部向镜头通光孔1102移动,当第二光圈孔1107移动到镜头通光孔1102上方,且中心对齐时,光圈处于最小光圈状态,减小镜头的通光量。

第一驱动器1105和第二驱动器1108安装在光圈载体1101的两个竖直部上,用于驱动第一光圈移动结构1103、第二光圈移动结构1106在光圈载体1101的水平部上移动。具体地,第一驱动器1105和第二驱动器1108可以为线圈,该线圈上至少引出两根导线。为受该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该第一光圈移动结构1103和第二光圈移动结构1106的部分或全部为铁磁性物质,具体包括:第一光圈移动结构1103、第二光圈移动结构1106由铁磁性物质制备得到的,或第一光圈移动结构1103、第二光圈移动结构1106内嵌有铁磁性物质,或第一光圈移动结构1103、第二光圈移动结构1106的任意表面粘接有铁磁性物质。

如图11所示的可变光圈结构具有三档光圈,分别为大光圈、较小光圈和最小光圈,通过第一驱动器1105、第二驱动器1108分别与第一光圈移动结构1103、第二光圈移动结构1106之间的配合实现三档之间的自由切换。

实施例3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也具有控制光圈移动结构移动的导轨,具体地沿光圈载体1101的L型水平部的边缘均设有导轨,其导轨的具体形状和实施例1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中导轨形状一样,可以为U型、L型或凸块和凹槽配合的结构,当第一光圈移动结构1103朝向镜头通光孔1102移动到光圈载体1101水平部的端部时,端部上作为第二光圈移动结构1106的导轨用作限位挡边,对第一光圈移动结构1103进行限位,当第二光圈移动结构1106朝向镜头通光孔1102移动到光圈载体1101水平部的端部时,端部上作为第一光圈移动结构1103的导轨用作限位挡边,对第二光圈移动结构1106进行限位。

实施例3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同样具有实施例1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中对光圈状态(大光圈状态和小光圈状态)对应的移动光圈结构的限位凹槽与伸缩柱塞。具体的设置位置和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1~3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均是通过驱动器和光圈移动结构之间的配合作用,实现光圈移动结构的水平移动以改变光圈大小,移动相对于转动来说更好控制,因此,可变光圈结构使用时控制方法简单,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此外,由于可变光圈结构仅有驱动器、光圈载体以及光圈移动结构三部分组成,使可变光圈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如图12所示,该摄像模组包括实施例1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镜头1201、马达组件1202、线路板1203。其中,马达组件1202包括对焦马达和包围在对焦马达外的马达壳体。感光元件集成到线路板1203上,设置于镜头光轴上,此处不在细化,线路板1203上还设有接线引脚。

本实施例中,以如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结构为例,在图12所示的摄像模组中,可变光圈结构通过光圈载体201支撑于镜头1201的上方,光圈载体201的竖直部连接于马达组件1202的上,水平部支撑在镜头1201的上方或直接贴在镜头1201的顶部,且可变光圈结构中的镜头通光孔202的中心与镜头1201的通光孔中心对齐。线圈205的两根导线1204均与线路板1203上的接线引脚相连,为线圈205供电。

初始状态为大光圈状态,此时线圈205不通电,当需要小光圈时,线圈205通正向电流,线圈205与光圈移动结构203产生排斥力,在导轨的导向作用下,将光圈移动结构203推向光圈载体201水平部的末端,受限位挡边301限定,光圈孔204中心与镜头通光孔202中心对准,以获得小光圈;当调回大光圈时,线圈205上通反向电流,线圈205与光圈移动结构203产生吸引力,光圈移动结构203在吸引力的作用下移回到初始状态。

图12所示的摄像模组具有二档光圈,能够增加摄像模组的通光量的可变性,进而能够提高成像质量,此外,由于可变光圈结构体积、稳定性高,导致该摄像模组同样具有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如图13所示,该摄像模组包括两个实施例1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镜头1201、马达组件1202、线路板1203。

本实施例中,以如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结构为例,如图13所示的摄像模组中,两个可变光圈结构的镜头通光孔孔径相等、光圈孔孔径不等,即光圈孔204孔径与光圈孔1205孔径不等,图13中,光圈孔204孔径大于光圈孔1205孔径,两个可变光圈结构叠放后支撑于所述镜头上方,且两个镜头通光孔202的中心与镜头1201的通光孔中心对准。

初始状态(大光圈状态)时,可变光圈结构的状态如图14所示,当需要较小光圈时,第一个光圈移动结构203在光圈205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向镜头通光孔202移动至光圈孔204中心与镜头通光孔202对准,以获得较小光圈,如图15所示,当需要大光圈时,改变光圈205的电流方向,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光圈移动结构203移回至初始状态。

当需要更小光圈时,第二个光圈移动结构在光圈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向镜头通光孔202移动至光圈孔1205中心与镜头通光孔202对准,以获得较小光圈,如图16所示。

实施例5提供的摄像模组具有三档光圈,能够增加摄像模组的通光量的可变性,进而能够提高成像质量,此外,由于可变光圈结构体积、稳定性高,导致该摄像模组同样具有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

实施例6

实施例6提供的摄像模组包括两个实施例2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镜头、马达组件以及线路板,两个实施例2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中的光圈载体的水平部拼接后支撑于镜头的上方,两个光圈载体的竖直部连接在马达组件上,两个半圆形镜头通光孔组成的圆形镜头通光孔的中心与镜头的通光孔中心对齐。可变光圈结构中线圈的两根导线均与线路板上的接线引脚相连。应用时,摄像模组处于大光圈和小光圈时,可变光圈结构的状态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该摄像模组具有两档光圈。

实施例7

实施例7提供的摄像模组包括实施例3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镜头、马达组件以及线路板,该可变光圈结构通过光圈载体支撑于镜头的上方或连接于镜头的表面,可变光圈结构中的镜头通光孔的中心与镜头的通光孔中心对齐。可变光圈结构中线圈的两根导线均与线路板上的接线引脚相连,为线圈供电。该摄像模组具有三档光圈。

实施例8

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实施例4~7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厚度较薄,且能够拍摄质量较高的图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