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丢防盗手机背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7684发布日期:2019-02-19 18:2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丢防盗手机背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保护壳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丢防盗手机背夹。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因为其多样化的功能及便利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保护手机,手机保护壳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手机保护壳一般只具有装饰及手机防摔功能,而不具有防丢防盗功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丢防盗手机背夹,旨在使得手机背夹具有手机防丢及防盗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丢防盗手机背夹,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设置有显示屏露出口;第二壳体,形成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放置智能手机,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电连接的主电路板与第一电池,容置腔的腔壁还开设有摄像头露出口,主电路板连接有插接口并露出于第二壳体的边缘;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盖合结构,且盖合后壳体的侧壁形成有多个智能手机的功能部件露出口;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盖合处的边缘设置有电动锁合机构,所述主电路板包括MCU单元及连接单元,电动锁合机构与MCU单元电连接,所述连接单元连接智能手机,所述MCU单元通过智能手机的通信指令控制电动锁合结构锁合或打开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所述主电路板还设置有与MCU单元连接的GPS定位电路模块和/或LBS定位电路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采用锌合金材料制作,第二壳体采用PC/ABS材料制作,所述电动锁合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端部边缘的锁孔部,设置在第二壳体端部边缘的电动微型锁具,电动微型锁具与MCU单元电连接;所述电动微型锁具设置有锁头,所述MCU单元通过智能手机的通信指令控制锁头嵌入或脱开所述锁孔部。

其中,所述电动微型锁具为微型电磁锁止器,所述微型电磁锁止器包括锁壳,设置在锁壳内的线圈、依次穿设于线圈内的滑杆、弹簧、及铁芯,所述锁头设置于滑杆的一端。

其中,所述盖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背离锁孔部一端边缘的卡钩部,设置在第二壳体背离电动微型锁具一端边缘的卡槽部,所述卡钩部卡入所述卡槽部;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还环向设置有第一盖合边,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还环向设置有第二盖合边,所述第一盖合边与第二盖合边嵌合。

其中,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一隔板及第一电池电路板,智能手机放置于隔板上方,隔板与第二壳体的底壁之间安装所述主电路板、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电路板电连接MCU单元与第一电池;所述第二壳体设置电动微型锁具的端部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U形固定块及固定于第二壳体端部的锁具安装盖,所述锁具安装盖设置多个第二U形固定块,第一U形固定块、第二U形固定块固定所述电动微型锁具,所述锁具安装盖在锁头上方位置设有锁口,所述第一壳体的锁孔部插入所述锁口并与锁头锁合或脱开;所述第二壳体于多个第一U形锁具固定块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挡块。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为在主电路板电上与MCU单元连接的通信插接头,所述通信插接头插接连接于放置于容置腔内智能手机的充电数据接口。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为主电路板上设置的与MCU单元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智能手机无线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防丢防盗手机背夹还包括一充电电源,所述第二壳体背面还设置电池放置部、及与MCU单元电连接的触点;所述充电电源包括电源壳体,电连接的第二电池、第二电池电路板、充电接口,及与第二电池电路板电连接并穿出电源壳体的充电触针,充电电源放置于第二壳体的电池放置部后所述充电触针与第二壳体背面的触点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与充电电源接触位置还设置有磁吸结构;所述磁吸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底壁的磁铁,设置在电源壳体壳壁与第二壳体接触位置处的磁吸金属块。

本实用新型的防丢防盗手机背夹,通过设置盖合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放置智能手机,及主电路板和第一电池,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盖合后壳体有显示屏露出口、摄像头露出口及多个智能手机的功能部件露出口,使得智能手机放置于手机壳里面不会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盖合处的边缘设置有电动锁合机构,电动锁合机构与主电路板的MCU单元电连接,主电路板还设置有连接单元连接智能手机,主电路板的MCU单元通过连接单元接收智能手机发送的通信指令控制电动锁合结构锁合或打开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这样智能手机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防丢防盗手机背夹后通过壳体的盖合电动锁合机构自动锁紧,而需要打开该电动锁合机构时,需要使用者本人通过防丢防盗手机背夹内的智能手机或者外部无线连接的智能手机上的APP打开,防丢防盗手机背夹上没有开锁按键,同时主电路板还设置有与MCU单元连接的GPS定位电路模块和/或LBS定位电路模块,这样,即使背夹及背夹内的智能手机丢失或被盗,智能手机被他人关机,他人也无法正常打开手机背夹的壳体,无法关闭手机背夹内GPS定位电路模块或LBS定位电路模块的电源,而定位电路模块通过MCU模块不断发生定位信息,以能及时找到智能手机,起到了防丢防盗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丢防盗手机背夹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结构安装有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结构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结构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1结构的第一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1结构的第二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1结构的第二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1结构的第三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1结构的第三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1结构的第四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图1防丢防盗手机背夹的电路组成示意图;

图13为图12电路图中连接单元为无线通讯模块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防丢防盗手机背夹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为防丢防盗手机背夹、充电电源与智能手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4中防丢防盗手机背夹的电路组成示意。

附图标记说明:

100-手机背夹,10-第一壳体,11-显示屏露出口,12-卡钩部,13-第一盖合边,20-第二壳体,21-容置腔,22-摄像头露出口,23-插接口,24-卡槽部, 25-第二盖合边,26-第一U形固定块,261-限位挡块,27-锁具安装盖,271- 第二U形固定块,272-锁口,28-电池放置部,29-触点,30-主电路板,31-MCU 单元,32-连接单元,33-通信插接头,34-无线通讯模块,35-GPS定位电路模块,36-LBS定位电路模块,40-第一电池,41-第一电池电路板,50-功能部件露出口,60-电动锁合机构,61-锁孔部,62-电动微型锁具,63-微型电磁锁止器,631-锁头,632-锁壳,633-线圈,634-滑杆,635-弹簧,636-铁芯,71- 磁铁,72-磁吸金属块,80-隔板,200-智能手机,300-充电电源,301-电源壳体,302-第二电池,303-第二电池电路板,304-充电接口,305-充电触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实施例一,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10,设置有显示屏露出口11;

第二壳体20,形成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21,所述容置腔21用于放置智能手机200,所述容置腔21内还设置有电连接的主电路板30与第一电池40,容置腔21的腔壁还开设有摄像头露出口22,主电路板30连接有插接口23并露出于第二壳体20的边缘;插座口23可以对壳体内的电路元件供电,也可以为放置与壳体内的智能手机200供电。

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之间设置有盖合结构,且盖合后壳体10的侧壁形成有多个智能手机的功能部件露出口50;功能部件露出口50包括智能手机的开关键、音量键、以及耳机插孔、喇叭等功能部件的露出口。显示屏露出口11、摄像头露出口22及多个功能部件露出口50使得智能手机放置在壳体内仍能正常使用。盖合结构和可以是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或者是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卡合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一功能部件露出口50由设置在第一壳体10侧壁的第一半缺口及设置在第二壳体20侧壁的第二半缺口组成。可以理解,功能部件露出口50也可以单独设置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侧壁。

结合图4至图7及图12,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盖合处的边缘设置有电动锁合机构60,盖合处的边缘可以是侧边,也可以是顶部,本实施例电动锁合机构60设置在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盖合处的顶部;所述主电路板30 包括MCU单元31及连接单元32,电动锁合机构60与MCU单元31电连接,所述连接单元32连接智能手机200,所述MCU单元31通过智能手机200的通信指令控制电动锁合结构60锁合或打开所述第二壳体20和第一壳体10。所述主电路板30还设置有与MCU单元31连接的GPS定位电路模块35和/或LBS定位电路模块36。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单元32可以是有线方式或者无线方式连接智能手机 200,控制电动锁合结构60锁合或打开的通信指令可以是防丢防盗手机背夹 100内的智能手机200发出或者是外部的智能手机200发出,智能手机200上安装有控制电动锁合结构60锁合或打开的APP程序。这样,当需要将智能手机锁在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内时,只需要将智能手机放置于第二壳体20的容置腔21,并盖上第一壳体10后电动锁合结构60自动锁紧第二壳体20和第一壳体10,及电动锁合结构60处于常闭状态;当需要将智能手机200从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内取出时,必须为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的使用者本人使用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内的智能手机200或者是外部的智能手机200通过APP 程序打开电动锁合结构60,打开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内的电动锁合结构60 必须使用者本人的密码,同时,由于主电路板30上的GPS定位电路模块35、 LBS定位电路模块36具有定位功能,这样,在装有智能手机的手机背夹100 丢失或者被盗时,他人也无法正常打开手机背夹的壳体,无法关闭手机背夹内 GPS定位电路模块35或LBS定位电路模块36的电源,GPS定位电路模块35或 LBS定位电路模块36能不断地发生手机背夹100的位置信息,使得智能手机原本的所有者能快速找到手机背夹及智能手机,具有了智能手机的防丢防盗保护功能。

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10采用锌合金材料制作,第二壳体20采用PC/ABS 材料制作。PC/ABS材料为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混合物,再加上第一壳体10的锌合金材料,使得手机背夹100的壳体难破坏,这样即使被盗,他人也无法正常打开壳体,而使用暴力方法打开壳体时,壳体内的智能手机200也会被破坏。可以理解,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还可以采用其他难破坏材料制成。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电动锁合机构60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 10端部边缘的锁孔部61,设置在第二壳体20端部边缘的电动微型锁具62,电动微型锁具62与MCU单元31电连接;所述电动微型锁具61设置有锁头631,所述MCU单元31通过智能手机200的通信指令控制锁头631嵌入或脱开所述锁孔部61。锁头631处于常闭状态,即只要将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盖合,盖合过程中,按压第一壳体10时,锁孔部61下压锁头631,锁头631由于推力作用回缩,然后对准锁孔部61内的锁孔后,锁头631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自动伸入锁孔部61内的锁孔而将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锁住,而需要打开锁头631时,需要控制指令驱动锁头631克服弹力回缩才能打开。

如图7所示,所述电动微型锁具62为微型电磁锁止器63,所述微型电磁锁止器63包括锁壳632,设置在锁壳632内的线圈633、依次穿设于线圈633 内的滑杆634、弹簧635、及铁芯636,所述锁头631设置于滑杆634的一端。滑杆634弹簧635抵持下,在线圈633不通电时,自然伸出锁壳632,滑杆634 一端的锁头631伸入第一锁壳10的锁孔部61而锁合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 20;在线圈633通电后,线圈633与铁芯636形成电磁铁,电磁铁对线圈633 内的滑杆634产生吸力,滑杆634回缩,使得锁头631脱离第一壳体10的锁孔部61而打开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从而打开了手机背夹100。

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容置腔21内还设置一隔板80及第一电池电路板41,智能手机200放置于隔板80上方,隔板80与第二壳体20的底壁之间安装所述主电路板30、第一电池40,所述第一电池电路板41电连接MCU单元31与第一电池40。隔板80的设置对第二壳体20内的元件进行保护、防止干扰,同时便于智能手机200的放置,第一电池电路板41能单独对第一电池40 进行管理。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壳体20设置电动微型锁具62的端部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U形固定块26及固定于第二壳体20端部的锁具安装盖27,所述锁具安装盖27设置多个第二U形固定块271,第一U形固定块26、第二U形固定块271固定所述电动微型锁具62,所述锁具安装盖27在锁头上方位置设有锁口272,所述第一壳体10的锁孔部61插入所述锁口272与锁头631锁合或脱开;锁具安装盖27、第一U形固定块26、第二U形固定块271能安装固定电动微型锁具62。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20于多个第一U形锁具固定块26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挡块261。限位挡块261能限制电动微型锁具62的左右移动。

请继续参考图8、图9,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盖合结构,所述盖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10背离锁孔部61一端边缘的卡钩部12,设置在第二壳体 20背离电动微型锁具62一端边缘的卡槽部24,所述卡钩部12卡入所述卡槽部24;这样盖合壳体时,先将第一壳体10一端的卡钩部12卡入第二壳体20 的卡槽部24,然后再将按压第一壳体10的另一端,使得锁头631与锁孔部61 锁合。

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0的边缘环向设置有第一盖合边13,所述第二壳体20的边缘环向设置有第二盖合边25,所述第一盖合边13与第二盖合边25嵌合。第一盖合边13与第二盖合边25使得壳体盖合更加紧密。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连接单元32为在主电路板 30电上与MCU单元31连接的通信插接头33,所述通信插接头33插接连接于放置于容置腔21内智能手机200的充电数据接口201。当智能手机200放置于壳体内时,通信插接头33必须与充电数据接口201插接才能将智能手机200 放置于壳体内,通信插接头33即可以与壳体内的智能手机100进行控制指令的通信传输,又能作为使用外部电源通过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的插接口23 为智能手机200充电时的中转接口。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所述连接单元32为主电路板30上设置的与MCU单元31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34,所述无线通讯模块34与智能手机无线通信连接。无线通讯模块34即可以与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内的智能手机200进行无线连接,也可以于外部的智能手机200进行无线连接来控制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内电动锁合机构60的打开。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34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等通讯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便于与智能手机200进行快速无线连接。

实施例二,如图14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的结构在实施例二、实施例一结构的基础上,还增加以下结构:实施例三的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还包括一充电电源300,所述第二壳体20背面还设置电池放置部 28、及与MCU单元31电连接的触点29;所述充电电源300包括电源壳体301,电连接的第二电池302、第二电池电路板303、充电接口304及与第二电池电路板303电连接并穿出电源壳体301的充电触针305,充电电源300放置于第二壳体20的电池放置部28后所述充电触针305与第二壳体20背面的触点29 电连接。充电电源300通过充电触针305、触点29与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 内的主电路板30连接,为容置于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内的智能手机200已经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内的第一电池40充电,充电的顺序为优先为智能手机200充电,然后再为第一电池40充电,使得本实施例的手机壳不仅具有防盗功能,还具有充电功能。实施例三的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的主电路板内也可以设置GPS定位电路模块35、LBS定位电路模块36,如图17所示,这样实施例三的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也具有定位防丢失的作用。

优选地,如图15所示,所述第二壳体20与充电电源300接触位置还设置有磁吸结构;所述磁吸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20的底壁的磁铁71,设置在电源壳体301壳壁与第二壳体20接触位置处的磁吸金属块72。充电电源300 与第二壳体20磁吸式的连接,便于充电电源300在第二壳体20上的取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通过设置盖合连接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第二壳体20设置有容置腔21,所述容置腔21用于放置智能手机200,及主电路板30和第一电池40,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 盖合后壳体有显示屏露出口11、摄像头露出口22及多个智能手机的功能部件露出口50,使得智能手机200放置于手机壳里面不会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盖合处的边缘设置有电动锁合机构60,电动锁合机构 60与主电路板30的MCU单元31电连接,主电路板30还设置有连接单元32 连接智能手机200,主电路板30的MCU单元31通过连接单元32接收智能手机 200发送的通信指令控制电动锁合结构60锁合或打开所述第二壳体20和第一壳体10。这样智能手机200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后通过壳体的盖合电动锁合机构60自动锁紧,而需要打开该电动锁合机构60时,需要使用者本人通过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内的智能手机200或者外部无线连接的智能手机200上的APP打开,同时由于主电路板30上设置的GPS定位电路模块35、LBS定位电路模块36具有定位功能,这样在装有智能手机200的手机背夹100丢失或者被盗时,他人也无法正常打开手机背夹100的壳体,无法关闭手机背夹内GPS定位电路模块35或LBS定位电路模块36的电源,GPS定位电路模块35或LBS定位电路模块36能不断地发生手机背夹100的位置信息,使得智能手机原本的所有者能快速找到手机背夹100及智能手机200,具有了智能手机200的防丢防盗保护功能。再次,手机背夹100第二壳体的背面还通过触点29连接有充电电源300,使得本实施例的防丢防盗手机背夹100还具有手机充电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