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口多功能输入仪的独立输入面板存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6179发布日期:2019-04-05 19:27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窗口多功能输入仪的独立输入面板存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口多功能输入仪,特别涉及一种窗口多功能输入仪的独立输入面板存储结构。



背景技术:

窗口多功能输入仪广泛应用于各级行政服务大厅的综合业务窗口、各部门的专门业务窗口、社区服务站等。可作为实人制身份注册及证照批文电子化输入设备,以及申报事项的终端设备。输入仪主机一般在使用时会独立配备一台输入面板,输入面板与主机之间为外接的方式,因此输入面板在操作时是活动式的,使用时,由于人员操作次数频繁,输入面板容易滑动,甚至出现掉落的情况,使用寿命往往较短,主机在使用时热量大,现技术中的散热性能较差,主机长时间使用负荷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窗口多功能输入仪的独立输入面板存储结构,解决了输入面板的存放问题,又解决了主机使用时的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窗口多功能输入仪的独立输入面板存储结构,包括窗口多功能输入仪主机,主机的两侧各开设一个凹腔,凹腔的底面上均开设有一个以上的散热孔,散热孔均与主机内部相通,其中一侧的凹腔内转动装入一输入面板,输入面板的两侧各设置一转轴,两转轴设置于输入面板的底部两侧,两根转轴转动安装于凹腔底部开设的两个转轴孔内,所述转轴上均套装一扭力弹簧,转轴通过扭力弹簧弹性安装于转轴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入面板的外侧端设置一背板,所述背板的四个面分别伸出于方形结构的输入面板的四个面外部,输入面板扣入于凹腔内并通过背板密封一侧的凹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板的外侧端焊接固定一拿捏用的把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腔的顶面位置设置有弹性支撑垫。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支撑垫为弹性橡胶垫或者硅胶缓冲垫或者泡棉垫或者吸水海绵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将外接的输入面板转动扣入于输入仪主机的一侧,即解决了输入面板的存放问题,又解决了主机使用时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入面板在不使用状态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入面板在使用状态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窗口多功能输入仪主机1,主机1的两侧各开设一个凹腔5,凹腔5的底面上均开设有一个以上的散热孔6,散热孔6均与主机1内部相通,其中一侧的凹腔5内转动装入一输入面板8,输入面板8的两侧各设置一转轴(未图示),两转轴设置于输入面板8的底部两侧,两根转轴转动安装于凹腔底部开设的两个转轴孔(未图示)内,转轴上均套装一扭力弹簧,转轴通过扭力弹簧弹性安装于转轴孔内,在使用时拉出输入面板8,扭力弹簧变形弯曲,当撤力之后,恢复形变,使得输入面板重新扣入于凹腔内密封。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输入面板8的外侧端设置一背板9,背板9的四个面分别伸出于方形结构的输入面板8的四个面外部,输入面板8扣入于凹腔内并通过背板密封一侧的凹腔,当不使用输入面板时,整个输入面板扣入于凹腔5内,密封整个凹腔5,通过输入仪主机1的另一侧的凹腔5内的散热孔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背板9的外侧端焊接固定一拿捏用的把手3,在需要操作时,只要拿捏住把手,即可拉出整个输入面板进行操作,简单方便。

其中,凹腔5的顶面位置设置有弹性支撑垫4,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垫4为弹性橡胶垫或者硅胶缓冲垫或者泡棉垫或者吸水海绵垫,优选海绵垫,当使用人数很多时,会频繁的抽拉输入面板,输入面板在拉出时,安装有输入面板一侧的凹腔内被产生负压,主机另一侧的会被吸入新鲜空气,外部冷空气被吸入到主机内部,并穿过整个主机从另一侧凹腔中的散热孔片排出,因此抽拉即可实现快速进气以及出气散热,因此,当使用人数越多,主机负担越大时,散热性能就越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将外接的输入面板转动扣入于输入仪主机的一侧,即解决了输入面板的存放问题,又解决了主机使用时的散热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