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由器壁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5948发布日期:2019-06-19 00:27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由器壁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由器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由器壁挂装置。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路由器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路由器是以太网络路由器,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路由器、光纤路由器等。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一般来说,路由器的每个端口都用来连接一个独立的网段,但是有时为了提供更快的接入速度,我们会把一些重要的网络计算机直接连接到路由器的端口上,这样,网络的关键服务器和重要用户就拥有更快的接入速度,支撑更大的信息流量。目前路由器的主要结构就是一个盒子,连接好网线后放置在地面或电脑桌上,这样一方面占据办公桌位置,路由器容易损坏,且不利于路由器的散热,另一方面网线头一端的网线较长,且网线较为弯曲,很容易导致网线头连接不稳定,影响工作人员办公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由器壁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路由器散热差,网线头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路由器壁挂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框架式结构,框架式结构上设置有上面板和左右面板,框架式结构的底部左右两边设置有下托板,框架式结构的前面设置有前挡板和挡块,下托板与上面板之间设置有立柱,立柱位于下托板的非前后边沿位置,路由器固定放置在立柱和挡块之间;框架式结构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网线固定盒,网线固定盒下方设置有网线固定孔,网线上设置有庞大端,网线通过庞大端卡在网线固定盒内。

优选地,网线固定盒包括卡合在一起的前后两个本体,其中后面的本体与框架式结构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同一个网线固定孔同时位于前后两个本体上。

优选地,前挡板位于框架式结构前面的上方位置,挡块位于框架式结构前面的下方、下托板的前面边沿位置。

优选地,上面板上设置有可放置路由器天线的通孔。

优选地,框架式结构的后面设置有悬挂装置。

其中,悬挂装置为多个挂钩构成的一个纵截面为挂钩状的悬挂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路由器壁挂装置,将路由器挂设在墙面上,可以减少路由器的碰撞损坏;路由器放置在其内部,前面为开放结构,后面与墙面保持一定的距离,路由器通风散热效果好;网线上设置有庞大端,网线通过庞大端卡在网线固定盒内,一方面保障了网线孔附近的网线呈平滑状态,解决了网线较为弯曲,网线接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另一方面网线不会因为意外的触碰等脱离路由器,接线稳定;网线固定盒的设置保证了网线或电源线安装拆卸时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前挡板、2 上面板、3 下托板、4 挡块、5 立柱、6 网线固定盒、7 网线固定孔、8 悬挂装置、9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路由器壁挂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框架式结构,框架式结构上设置有上面板2和左右面板,框架式结构的底部左右两边设置有下托板3,框架式结构的前面设置有前挡板1和挡块4,下托板3与上面板2之间设置有立柱5,立柱5位于下托板3的非前后边沿位置,路由器固定放置在立柱5和挡块3之间;框架式结构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网线固定盒6,网线固定盒6下方设置有网线固定孔7,网线上设置有庞大端,网线通过庞大端卡在网线固定盒6内。

使用时,打开上面板,将路由器放置在立柱5和前挡板1之间,路由器的底部放置在下托板3上,网线(也可为电源线)穿过网线固定盒6下方的网线固定孔7与计算机连接;由于立柱5位于下托板3的非边沿位置,可以保证路由器在放置后与固定的墙面保持一定的距离,通风散热效果好;网线上设置有庞大端,网线通过庞大端卡在网线固定盒6内,一方面保障了网线孔附近的网线呈平滑状态,解决了网线较为弯曲,网线接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另一方面网线不会因为意外的触碰等脱离路由器,接线稳定。

为了方便网线的安装,本实施例中,网线固定盒6包括卡合在一起的前后两个本体,其中后面的本体与框架式结构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网线固定盒6也可以不设置上面板,同一个网线固定孔7同时位于前后两个本体上,网线安装后,将网线的庞大端卡在网线固定孔7处,扣上另一半本体即可。

本实施例中,前挡板1位于框架式结构前面的上方位置,挡块4位于框架式结构前面的下方、下托板3的前面边沿位置。

本实施例中,上面板上设置有可放置路由器天线的通孔9。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框架式结构的后面设置有悬挂装置8。

为了保证悬挂的更加稳定,悬挂装置为多个挂钩构成的一个纵截面为挂钩状的悬挂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改进和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