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铁模组及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4158发布日期:2019-06-14 23:22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动铁模组及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铁模组及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信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为可以听到的声音,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音响设备。传统的动铁耳机,包括动铁模组,通常动铁模组内设有中频、高频和超高频等多个动铁单元,以提供频段丰富、具有立体感的声音效果。

然而,多个动铁单元相互组合安装,使得动铁模组在耳机壳体内的体积较大,进而使耳机壳体体积较大,造成耳机伸入耳道内不适感较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多个动铁单元相互组合安装使得动铁模组在耳机壳体内的体积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动铁模组及耳机。

一种动铁模组,包括:第一动铁单元,设有第一出音孔;至少一个第二动铁单元,与所述第一动铁单元错位固定,设有第二出音孔,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出音孔密封连接的第一延伸管,以使所述第二动铁单元发出的声音通过所述第一延伸管传出;所述第一动铁单元和所述第二动铁单元均电连接有滤波器。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动铁模组包括多个动铁单元,其中第二动铁单元与第一动铁单元错位固定,第二动铁单元设有与第二出音孔密封连接的第一延伸管,能够将第二动铁单元发出的声音传出,使得动铁模组安装于耳机等扬声器装置中时,在耳机的导音管中容纳第一动铁单元与第二动铁单元错位的部分即可,缩小了动铁模组在导音管中的体积,减少导音管体积过大产生的耳道不适感。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管自所述第二动铁单元的振膜前腔伸出,于所述第一延伸管的端部形成有所述第二出音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动铁单元的设有所述第一出音孔的端面平齐,以使所述第一出音孔和所述第二出音孔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音孔设于所述第二动铁单元的壳体表面,所述第一延伸管与所述第二出音孔连接,自所述第二出音孔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管自所述第二出音孔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出音孔平齐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铁单元与所述第二动铁单元相互错位固定的表面之间是独立的或者共面设为一体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动铁单元错位固定的第三动铁单元,设有第三出音孔,还设有与所述第三出音孔密封连接的第二延伸管,所述第三动铁单元和所述第二动铁单元关于所述第一动铁单元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动铁单元还电连接有滤波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铁单元的频带高于所述第二动铁单元的频带,还高于所述第三动铁单元的频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

一种耳机,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动铁模组;所述外壳还包括导音管,所述第一动铁单元与所述第二动铁单元错位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导音管内。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耳机包括上述动铁模组,其中第二动铁单元与第一动铁单元错位固定,第二动铁单元设有与第二出音孔密封连接的第一延伸管,能够将第二动铁单元发出的声音传出,使得动铁模组安装于耳机等扬声器装置中时,在耳机的导音管中容纳第一动铁单元与第二动铁单元错位的部分即可,缩小了动铁模组在导音管中的体积,减少导音管体积过大产生的耳道不适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音管的端部设有出音嘴,所述第一出音孔、所述第一延伸管共同对准所述出音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动铁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动铁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动铁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动铁模组110、第一动铁单元112、第一出音孔

120、第二动铁单元122、第二出音孔124、第一延伸管

130、第三动铁单元132、第三出音孔134、第二延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申请人研究发现:传统的动铁模组内的多个动铁单元均大致呈棱柱型(简单举例,长方体是最简单常见的棱柱),且外形相似,通常设计为将各动铁单元的两端相互对齐层叠固定安装,每个动铁单元的出音孔端面平齐,造成多个动铁单元组合后体积较大,动铁模组的出音结构体积较大,使得包含出音结构的部分动铁模组在耳机壳体内的体积较大,进而使耳机壳体体积较大,使得耳机伸入耳道内产生不适感。具体地,动铁模组设于耳机壳体的导音管内。

为此,请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铁模组100,包括:第一动铁单元110,设有第一出音孔112;至少一个第二动铁单元120,与第一动铁单元110错位固定,设有第二出音孔122,还设有与第二出音孔122密封连接的第一延伸管124,以使第二动铁单元120发出的声音通过第一延伸管124传出。第一动铁单元110和第二动铁单元120均电连接有滤波器。滤波器可以是贴片滤波电容,能够解决各个动铁单元之间由于频带不同声音互相干扰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动铁模组100可以包括多个动铁单元,其中,允许存在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动铁单元,也允许存在若干个结构不相同的动铁单元。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对动铁单元进行了编号。

具体地,第一动铁单元110,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振膜组件,振膜组件将第一壳体内部分为振膜前腔和振膜后腔,第一出音孔112具体设置于振膜前腔所处的第一壳体,第一出音孔112将振膜前腔和外界连通,振膜后腔内设有驱动组件。第一壳体大致呈长方体状,根据几何知识可知,长方体具有六个面,第一出音孔112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任一面,并且第一出音孔112伸出第一壳体一段距离,大致呈空心圆柱状。

第二动铁单元120的内部结构与第一动铁单元11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第二出音孔122和第一延伸管124在第二动铁单元120上的结构布局是可选的,第一延伸管124可以是第二出音孔122与第二动铁单元120的振膜前腔之间的传送管道,也可以是将从第二出音孔122发出的声音传送的传送管道。第一延伸管124并非是传统意义上截面为圆形的管道,可以是其他截面形状如矩形、椭圆形等,截面形状并不受限制,根据具体连接关系确定截面形状,且第一延伸管124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折的。另外,第一延伸管124的材质并不受限制,可以是较硬的金属材质等,也可以是较柔软的塑料材质、橡胶材质等。第一延伸管124和第二出音孔122密封连接,减少声音的损失。第一动铁单元110和第二动铁单元120通过面面错位接触固定,可以是粘接或焊接,还可以是胶带(快递包裹的透明胶带)将整个动铁模组100缠绕固定。

如此设置,动铁模组100内的多个动铁单元不再是相互对齐,也不再是每个出音孔也相互对齐,第一动铁单元110与第二动铁单元120错位固定,并且利用第一延伸管124还保证了第二动铁单元120的发声,使得在将动铁模组100安装于耳机的导音管时,只将第一动铁单元110与第二动铁单元120错位的部分容纳于导音管内即可,减少动铁模组100在导音管内的体积,从而减少导音管的体积,减少导音管体积过大引起的耳道不适感。参考图1,第一动铁单元110与第二动铁单元120错位的部分是指自第一出音孔112开始到第二动铁单元120的右端面之间的部分,也包括第一延伸管124和第二出音孔122。当然,出于小型化考虑,还可以是至少包括第一出音孔112的部分。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动铁模组100包括多个动铁单元,其中第二动铁单元120与第一动铁单元110错位固定,第二动铁单元120设有与第二出音孔122密封连接的第一延伸管124,能够将第二动铁单元120发出的声音传出,使得动铁模组100安装于耳机等扬声器装置中时,在耳机的导音管中容纳第一动铁单元110与第二动铁单元120错位的部分即可,缩小了动铁模组100在导音管中的体积,减少导音管体积过大产生的耳道不适感。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延伸管124自第二动铁单元120的振膜前腔伸出,于第一延伸管124的端部形成有第二出音孔122。参考图1,第一延伸管124自第二动铁单元120的振膜前腔伸出,于第一延伸管124的端部形成第二出音孔122,第一延伸管124体积较小,当第一延伸管124设于导音管内时,体积占比较小。为了保证第一延伸管124的强度,不发生弯折,第一延伸管124可以选用较硬的材质,例如金属。

进一步地,第一延伸管124的端部与第一动铁单元110的设有第一出音孔112的端面平齐,以使第一出音孔112和第二出音孔122平齐。也就是第一出音孔112和第二出音孔122所在的端面平齐,保证第一出音孔112和第二出音孔122共同对准出音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音孔122设于第二动铁单元120的壳体表面,第一延伸管124与第二出音孔122连接,自第二出音孔122延伸。具体地,在保证第二动铁单元120传声效果的基础上,第一延伸管124延伸的末端位置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以下对其中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音孔122设于第二动铁单元120的壳体表面,第一延伸管124自第二出音孔122延伸至与第一出音孔112平齐的位置。具体地,第二出音孔122位于第二动铁单元120的振膜前腔所处的壳体表面,与第一出音孔112的结构本质上是相同的,第二出音孔122的朝向可以与第一出音孔112相同,也可以与第一出音孔112不同。参考图2,将第一延伸管124设为与第一出音孔112平齐。在第二出音孔122的端部密封连接第一延伸管124,第一延伸管124可延伸至与第一出音孔112平齐的位置,保证第一出音孔112和第二出音孔122共同对准出音嘴。此时,第一延伸管124可以是材质较柔软的导管,能够传送声音至出音嘴处。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音孔122设于第二动铁单元120的壳体表面,第一延伸管124自第二出音孔122延伸至耳机的导音管的端部,即出音嘴。具体地,第二出音孔122位于第二动铁单元120的振膜前腔所处的壳体表面,与第一出音孔112的结构本质上是相同的,第二出音孔122的朝向可以与第一出音孔112相同,也可以与第一出音孔112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管124密封连接于第二出音孔122,直接延伸至出音嘴,与出音嘴密封连接,保证声音的传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动铁单元110与第二动铁单元120相互错位固定的表面之间是独立的或者共面设为一体的。也就是第一动铁单元110与第二动铁单元120之间相互错位的表面之间可以采用粘接、焊接等机械方式固定,还可以是共用同一个接触面,该接触面既能够封闭第一动铁单元110的内腔,也能够封闭第二动铁单元120的内腔。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动铁模组100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第一动铁单元110错位固定的第三动铁单元130,设有第三出音孔132,还设有与第三出音孔132密封连接的第二延伸管134,第三动铁单元130和第二动铁单元120关于第一动铁单元110对称设置,第三动铁单元130还电连接有滤波器。出于对整体结构的紧凑性考虑,将第三动铁单元130与第二动铁单元120设为对称的。第三动铁单元130的内部结构与第一动铁单元11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第三动铁单元130与第一动铁单元110之间的接触关系,和第二动铁单元120与第一动铁单元110之间的接触关系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动铁单元120与第三动铁单元130可以是相同的结构,也可以是不同的结构,彼此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与第一动铁单元110错位固定的位置不同。

进一步地,第一动铁单元110的频带高于第二动铁单元120的频带,还高于第三动铁单元130的频带。第一动铁单元110安装入导音管后,最靠近、对准人耳鼓膜的中间位置,由于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则声音的绕射、散射能力就越弱,所以将第一动铁单元110的频带设置成高于第二动铁单元120和第三动铁单元130的频带。频带较低的放于相对靠后的位置,有利于将共振频率往低频延伸。例如,将第一动铁单元110设为超高频、第二动铁单元120设为高频、第三动铁单元130设为中频,或者是其他频带的组合,使得频段更加丰富,提高了耳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保证声音的整体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动铁模组100;外壳还包括导音管,第一动铁单元110与第二动铁单元120错位的部分设置于导音管内。参考图1,第一动铁单元110与第二动铁单元120错位的部分是指自第一出音孔112开始到第二动铁单元120的右端面之间的部分,也包括第一延伸管124和第二出音孔122。当然,出于小型化考虑,还可以是至少包括第一出音孔112的部分。本实施例中,耳机还可以包括设于外壳内的动圈单元,动圈单元失真小,制作简单,动圈单元与动铁模组100组合后,形成圈铁耳机。

当然,动铁模组100还可以包括第三动铁单元130,参考图3,此时第一动铁单元110与第二动铁单元120、第三动铁单元130共同错位的部分也设置于导音管内。也就是第一动铁单元110与第二动铁单元120、第三动铁单元130不重叠的部分,即自第一出音孔112开始到第二动铁单元120、第三动铁单元130的右端面之间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内还设有通气管,通气管与导音管连接,第二出音孔122设于第二动铁单元120的壳体表面,第一延伸管124自第二出音孔122延伸至通气管。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管124延伸距离较短,同样也可以实现第二动铁单元120的传声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音管的端部设有出音嘴,第一出音孔112、第一延伸管124共同对准出音嘴。导音管位于耳塞前部,最靠近人耳,因此为了保证声音的整体效果,将第一出音孔112、第一延伸管124对准出音嘴,减少声音的损失,保证丰富的立体声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耳机包括上述动铁模组100,其中第二动铁单元120与第一动铁单元110错位固定,第二动铁单元120设有与第二出音孔122密封连接的第一延伸管124,能够将第二动铁单元120发出的声音传出,使得动铁模组100安装于耳机等扬声器装置中时,在耳机的导音管中容纳第一动铁单元110与第二动铁单元120错位的部分即可,缩小了动铁模组100在导音管中的体积,减少导音管体积过大产生的耳道不适感。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