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夹紧式车载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8497发布日期:2019-04-24 00:15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动夹紧式车载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饰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动夹紧式车载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手机的功能也不断增多,购物、导航、拍摄等功能,让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智能手机已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通信和娱乐工具,所以智能手机周边产品也越来越多,手机支架便是一种用于支撑固定手机的实用工具之一。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手机支架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磁吸式的,这种手机支架需要在手机的后盖上粘贴一个引磁片与支撑座子上的磁片相吸,长期使用这种手机支架可能会导致手机在强磁环境中出现故障,尤其是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一种是纯机械式的,通过左右夹臂将手机夹持固定住,其开夹、关夹都是手动式的,需要双手操作方可完成,拿放手机都比较繁琐;还有一种是重力夹持式的,直接利用手机等产品的自身重力来联动两侧的夹臂旋转,以实现对手机等产品的夹持,解决了耗电的问题,但是存在联动稳定性欠佳、内部结构复杂等不足。

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电动夹紧式手机支架,在电机的作用下推开左右夹臂,采用弹簧进行夹紧,这种手机支架使用非常方便,但是弹簧夹紧的方式不稳固,在汽车颠簸,或者用手扳动时,手机很容易掉落,夹持力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动夹紧式车载手机支架,通过电机转动使得蜗杆转动,从而在蜗杆与直齿的啮合作用下,驱动左夹臂、右夹臂滑动,以便于放入手机或者夹紧手机,且在蜗杆与直齿的啮合固定作用下,左夹臂和右夹臂不容易松动,对手机的夹持更加牢固,手机不易掉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联动夹紧式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手机夹持托盘和支撑座,所述手机夹持托盘包括外壳、夹持组件和无线充电组件,所述外壳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面盖,所述下壳体的对称两侧均开设有缺口,所述上壳体扣合在下壳体上,所述面盖安装在上壳体顶面,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夹臂、右夹臂、齿轮和驱动件,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均呈L型、且通过缺口分别滑动安装在下壳体对称的两侧,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结构呈中心对称,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上均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两条所述齿条分别位于齿轮的相对两侧,所述左夹臂、右夹臂上还设有直齿,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下壳体内部、且位于左夹臂和右夹臂的中间位置,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和安装在电机上的蜗杆,所述蜗杆与直齿啮合;所述无线充电组件位于上壳体和面盖之间,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控制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无线充电功能电路、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和接口电路,所述控制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于缺口位置一体成型有卡柱,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底部均开设有弹簧放置槽,所述卡柱位于弹簧放置槽内,所述弹簧放置槽内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卡柱相抵,另一端与对应的弹簧放置槽槽壁相抵。当左夹臂和右夹臂刚好与上壳体接触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当左夹臂和右夹臂均向外滑动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此时放上手机后,在弹簧的复位作用下,能够进一步实现手机的夹紧。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内底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齿轮柱,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齿轮柱上。通过将齿轮转动安装在齿轮柱上便可以实现齿轮在下壳体内部的安装,可以在齿轮和齿轮柱之间安装轴承,实现齿轮在齿轮柱上的转动功能。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面一体成型有螺钉安装柱,所述上壳体于螺钉安装柱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穿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通孔与螺钉安装柱螺纹连接。通过螺钉可以提高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的牢固性,防止其互相分离。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两条对称的通槽,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上表面均一体成型有限位凸点,所述限位凸点位于对应的通槽内。限位凸点对左夹臂或右夹臂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左夹臂或右夹臂过度滑动脱离下壳体。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底部安装有空心螺柱,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万向球,所述空心螺柱套设在万向球上,且在空心螺柱上螺接有螺母。万向球可以实现手机夹持托盘的倾斜角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利用电机驱动蜗杆,蜗杆直接推动左夹臂和右夹臂滑动,从而夹紧手机或放开手机,电机更省力,延长了电机使用寿命;左夹臂和右夹臂在电机停止运动后,由于蜗杆与直齿的啮合作用,左夹臂和右夹臂会牢牢停在原位,不容易松动,对手机夹持较紧;另外,由于使用了蜗杆,左夹臂和右夹臂上的直齿齿距可以做到3mm以上,更强更耐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结构简化,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联动夹紧式车载手机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联动夹紧式车载手机支架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联动夹紧式车载手机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缺口1、下壳体21、上壳体22、面盖23、左夹臂31、右夹臂32、齿轮33、电机34、蜗杆35、环形凹槽41、连接凸起42、硅胶垫5、齿条6、直齿7、控制板81、无线充电发射线圈82、触摸按键83、亮度传感器84、红外发射管85、Micro USB接口9、充电接孔10、卡柱11、弹簧12、齿轮柱13、螺钉安装柱14、通孔15、安装槽16、通槽17、限位凸点18、空心螺柱19、底座201、万向球202、螺母20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动夹紧式车载手机支架,包括用于夹持固定手机的手机夹持托盘和支撑座,手机夹持托盘包括外壳、夹持组件和无线充电组件,外壳包括下壳体21、上壳体22和面盖23,下壳体21的对称两侧均开设有缺口1,上壳体22扣合在下壳体21上,下壳体21的顶端开设有环形凹槽41,上壳体22一体成型有连接凸起42,连接凸起42嵌入在环形凹槽41内,面盖23安装在上壳体22顶面;夹持组件包括左夹臂31、右夹臂32、齿轮33和驱动件,左夹臂31和右夹臂32均呈L型、且通过缺口1分别滑动安装在下壳体21对称的两侧,左夹臂31和右夹臂32的内侧均粘贴有硅胶垫5,硅胶垫5具有弹性,在夹紧手机时,可以对手机起到保护作用,左夹臂31和右夹臂32的结构呈中心对称,左夹臂31和右夹臂32上均设置有与齿轮33啮合的齿条6,且两条齿条6分别啮合于齿轮33的相对两侧,左夹臂31、右夹臂32上还设有直齿7,齿轮66转动安装在下壳体21内部、且位于左夹臂31和右夹臂32的中间位置,驱动件安装在下壳体21内部,且位于右夹臂32的一侧,也是可以位于左夹臂31的一侧,驱动件包括电机34和安装在电机34上的蜗杆35,蜗杆35与直齿7啮合,蜗杆35转动将会带动与蜗杆35啮合的右夹臂32滑动,右夹臂32滑动带动齿轮33转动,使得左夹臂31也滑动。

无线充电组件位于上壳体22和面盖23之间,无线充电组件包括控制板81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82,控制板81上设置有无线充电功能电路、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和接口电路,控制板81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82电连接。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功能电路采用的是常规的无线充电功能电路,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包括SC92F7321主控芯片、红外检测模块、人体触摸感应检测模块、触摸按键83和亮度传感器84,触摸IC开夹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SC92F7321主控芯片与红外检测模块连接,红外检测模块设置有红外发射管85、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安装在上壳体22上,且位于面盖23外侧,红外发射管每隔72ms发射一次38K的红外线,手机靠近手机夹持托盘时,红外接收管接收到38K的红外线,此时向SC92F7321主控芯片发送检测到手机的信号。SC92F7321主控芯片与触摸IC开夹模块连接,触摸IC开夹模块与人体触摸感应检测模块连接,人体触摸感应检测模块与触摸按键连接,触摸按键安装在下壳体21侧面,SC92F7321主控芯片与无线充电功能电路连接,SC92F7321主控芯片还与电机驱动模块连接,电机驱动模块与电机34连接,SC92F7321主控芯片与亮度传感器84连接。接口电路设置有Micro USB接口9,下壳体于Micro USB接口9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充电接孔10,Micro USB接口9设置在控制板81上,且位于充电接孔10内,Micro USB接口9一端与无线充电功能电路连接,另一端可以通过USB线连接至车充头输出的USB输出口,Micro USB接口接入USB 5V直流电时,给控制板81供电。

另外,下壳体21于缺口1位置一体成型有卡柱11,左夹臂31和右夹臂32的底部均开设有弹簧放置槽,卡柱11位于弹簧放置槽内,弹簧放置槽内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与卡柱11相抵,另一端与对应的弹簧放置槽槽壁相抵。当左夹臂31和右夹臂32刚好与上壳体22接触时,弹簧12处于自然状态,当左夹臂31和右夹臂32均向外滑动时,弹簧12处于拉伸状态,此时放上手机后,在弹簧12的复位作用下,能够进一步实现手机的夹紧。

下壳体21内底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齿轮柱13,齿轮33转动安装在齿轮柱13上,下壳体21内底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小圆孔,齿轮柱13插接在小圆孔内,且齿轮柱13与小圆孔过盈配合。通过将齿轮33转动安装在齿轮柱13上便可以实现齿轮33在下壳体21内部的安装,可以在齿轮33和齿轮柱13之间安装轴承,实现齿轮33在齿轮柱13上的转动功能,也可以直接将齿轮33套设在齿轮柱13上。下壳体21的内底面一体成型有螺钉安装柱14,螺钉安装柱14可以设置两个、三个、四个或者五个,本实施例优选四个,上壳体22于螺钉安装柱1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穿设有螺钉,螺钉穿过通孔15与螺钉安装柱14螺纹连接,面盖23粘贴在上壳体22上且刚好把通孔15覆盖住。通过螺钉可以提高上壳体22与下壳体21连接的牢固性,防止其互相分离。

下壳体21上设置有安装槽16,电机34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6内。安装槽16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安装电机34,电机34上穿设有螺钉,通过螺钉可以将电机34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6内,另一部分用于放置蜗杆35,蜗杆35悬空以减少蜗杆35转动的阻力。

上壳体22上开设有两条对称的通槽17,左夹臂31和右夹臂32的上表面均一体成型有限位凸点18,限位凸点18位于对应的通槽17内。限位凸点18对左夹臂31或右夹臂32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左夹臂31或右夹臂32过度滑动脱离下壳体21。

下壳体21底部安装有空心螺柱19,支撑座包括底座201和安装在底座201上的万向球202,空心螺柱19套设在万向球202上,且在空心螺柱19上螺接有螺母203,通过旋转螺母203可以将空心螺柱19紧紧套设在万向球202上,底座的底部粘贴有胶垫,用于安装该手机支架。万向球202可以实现手机夹持托盘的倾斜角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使用时,把手机靠近手机夹持托盘,此时红外接收管接收到38K的红外线,向SC92F7321主控芯片发送检测到手机的信号,随后SC92F7321主控芯片启动无线充电功能电路进行无线充电,此时用手触摸触摸按键83,人体触摸感应检测模块发出触摸信息至触摸IC开夹模块,触摸IC开夹模块将信息传输至SC92F7321主控芯片,SC92F7321主控芯片发出控制信息给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电机34转动,此时蜗杆35转动带动右夹臂32向外滑动,因为齿轮33与齿条6啮合,故齿轮33旋转带动左夹臂31向外滑动,形成放置手机的腔体,放入手机,此时因手机放在了手机夹持托盘上,亮度传感器感84应到亮度变化,发出信号至SC92F7321主控芯片,SC92F7321主控芯片又控制电机34反转,使得右夹臂32和左夹臂31相对运动将手机夹紧,在夹紧手机后,会检测到电机34的电流增大,从而自动切断电源,使左夹臂31和右夹臂32保持在最合适的位置上,牢牢固定夹紧手机;需要取出手机时,用手触摸触摸按键83,此时人体触摸感应检测模块发出触摸信息至触摸IC开夹模块,触摸IC开夹模块将信息传输至SC92F7321主控芯片,SC92F7321主控芯片发出控制信息给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电机34转动,在蜗杆35与直齿7、齿轮33与齿条6的啮合作用下,左夹臂31、右夹臂32均向外侧滑动,此时便可拿出手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