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绑定方法、智能锁及智能锁绑定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4429发布日期:2019-06-15 00:19阅读:1807来源:国知局
智能锁绑定方法、智能锁及智能锁绑定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锁绑定方法、智能锁及智能锁绑定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的智能锁只与其使用者(用户)进行绑定,我们只知道是哪些用户购买了智能锁。由于有时用户所提供的地址并不是智能锁真正所要安装的位置,智能锁无法准确的与其所要安装的位置做绑定。

如果想要准确的将智能锁与其所要安装的位置做绑定,则在智能锁出厂时就在智能锁内烧录好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比如门牌号等;但这样在智能锁的安装时就需要一定与其所要安装的位置对应,但由于安装的失误很容易将智能锁安装在错误的位置;另外在当需要将智能锁的位置进行变更时,需要将智能锁拿回厂家,更改智能锁的模式后重新烧录新的所要安装的位置信息,可见智能锁不能灵活的与其所要安装的位置信息绑定,非常麻烦。

现在的智能锁名称码均是固定设置的,但如果智能锁更换了安装位置,需要对智能锁重新进行绑定,可能会发生在服务器中一个智能锁名称码绑定了多个安装位置的情况,另外如果在智能锁绑定前别人盗取了智能锁名称码,然后对智能锁进行设置,无法保证智能锁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锁绑定方法,通过对智能锁侧的控制,灵活地给智能锁绑定其所要安装的位置信息。本发明第一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锁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智能锁提供智能锁唯一的名称码给一智能锁绑定系统,并建立与所述智能锁绑定系统的通信连接;

(2)智能锁接收所述智能锁绑定系统下发的绑定申请,根据所述绑定申请生成一绑定随机数并发送至所述智能锁绑定系统;

(3)智能锁接收所述智能锁绑定系统将所述名称码与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关联绑定的绑定结果信息。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名称码是在智能锁收到一名称码生成指令或者在智能锁上电时,按照预定的算法生成并存储于智能锁内。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名称码为蓝牙名称一维码,所述智能锁通过所述蓝牙一维码与所述智能锁绑定系统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智能锁唯一名称码是由智能锁提供的物理信息码或电子信息码记录。

本发明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执行本发明第一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智能锁绑定方法。

本发明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锁绑定方法,通过对智能锁绑定系统的控制,灵活地给智能锁绑定其所要安装的位置信息。本发明第三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锁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智能锁绑定系统获取智能锁唯一的名称码,并建立与智能锁的通信连接;

(2)所述智能锁绑定系统向智能锁发送绑定申请,并接收智能锁根据所述绑定申请反馈的绑定随机数;

(3)所述智能锁绑定系统将智能锁的所述名称码与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关联绑定;

(4)所述智能锁绑定系统生成绑定结果信息,并将绑定结果信息发送给智能锁。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名称码是在智能锁收到一名称码生成指令或者在智能锁上电时,按照预定的算法生成并存储于智能锁内。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名称码为蓝牙名称一维码,所述智能锁绑定系统通过所述蓝牙一维码搜索智能锁并建立与智能锁的蓝牙通信连接。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将智能锁的所述名称码与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关联绑定前,还执行以下操作:a.判断所述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是否已经被关联绑定,是则不再进行关联绑定,否则进入步骤b;b.判断所述智能锁的实际安装位置是否在一预存的区域数据库内,是则进入步骤c,否则不再进行关联绑定;c、将所述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存储于一安装位置数据库中。

本发明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绑定系统执行本发明第三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智能锁绑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锁绑定方法、智能锁及智能锁绑定系统,智能锁能够灵活的与其所要安装的位置进行绑定,并且在智能锁需要更换安装位置时,将智能锁恢复出厂设置后,就能够直接重新的绑定智能锁与更换后的安装位置,而不需要在返回工厂重新烧录新的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此外,本发明在智能锁绑定之前,每次收到名称码生成指令或者重新断电再上电,智能锁名称码都会重新生成;因此在智能锁安装之前,其他人无法得知名称码,即便是采用其他途径取得了名称码,在智能锁安装之后重新给智能锁一名称码生成指令或者重新上电,智能锁名称码又会重新生成,之前的名称码已经无效了,这样提高了智能锁使用的安全性;另外,在智能锁出厂时无需将智能锁名称码提前写入智能锁内,简化了智能锁生产的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锁绑定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参考图1所示,一种智能锁绑定方法,该方法实现的硬件环境包括服务器、移动终端(即下述所说的手机app)及若干智能锁。服务器用于数据的接收、发送和处理,还用于生成控制指令并下发,本实施例中服务器为具有云服务功能的云平台服务器;若干智能锁与移动终端及云平台服务器通信连接,移动终端与云平台服务器通信连接。若干智能锁用于安装于若干房屋的门上、或者小区的大门、或者小区内某一单元的入库大门,智能锁与其所安装的位置是一对一的关系。

智能锁绑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手机app(即移动终端)获取智能锁名称码后建立与智能锁的通信连接。

手机app获取智能锁名称码是通过手机app扫描能表示智能锁名称的一条形码或二维码、或者在手机app上输入能表示智能锁名称的一串字符。手机app与智能锁的通信连接方式为蓝牙或者wifi连接。

所述智能锁名称码是唯一的,可以是设置在智能锁上的物理信息码,在智能锁出厂时,根据工厂出荷设定的算法生成的;或者采用相应的操作让智能锁显示的电子信息记录码,比如所述相应的操作为长按智能锁上的一“*”号键从而让智能锁的显示器显示智能锁名称码,电子信息记录码的生成方式为:智能锁上电时,按照预定的算法生成,预定的算法可以包含时间的因素,这样能够保证码值的唯一性,因此在智能锁安装之前,其他人无法得知智能锁名称码,即便是采用其他途径取得了智能锁名称码,在智能锁安装之后上电智能锁名称码又会重新生成(因为在安装之前智能锁处于无电状态,安装完成之后上电智能锁名称码又会重新生成),之前的名称码已经无效了,这样提高了智能锁的安全性。

智能锁绑定成功后,该智能锁名称码固定不变,当智能锁变更安装位置时,直接对智能锁恢复出厂设置,断电后重新上电,此时智能锁名称码会重新生成,然后对智能锁重新进行绑定即可,这样的好处是当智能锁变更了安装位置,无需重新烧录智能锁的使用信息,简单方便,也不会发生同一个智能锁名称码绑定了多个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的情况。另外在智能锁出厂时无需将智能锁名称码提前写入智能锁内,简化了智能锁生产的操作步骤。

智能锁名称码(特指电子信息记录码)的生成方式也可以是智能锁根据用户输入的智能锁名称码生成指令,按照预定的算法生成,用户输入智能锁名称码生成指令可以是在手机app端输入也可以是在智能锁上输入锁具管理员密码后选择相应指令。

步骤s2:在手机app上输入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由用户在手机app选择输入、或者手动输入;智能锁可以应用到小区的大门、小区内某一单元的入口大门、或者具体房间的大门,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可以精确到小区大门的门牌号、单元号或者房间号。

步骤s3:手机app向智能锁发送绑定申请,智能锁根据所述绑定申请向手机app反馈一个绑定随机数。

关于步骤s2与步骤s3的顺序,也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3,再执行步骤s2。

步骤s4:由手机app向云平台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包括所述智能锁名称码、所述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绑定随机数。

手机app(即移动终端)与所述云平台服务器共同构成了智能锁绑定系统,本发明的绑定方法是通过智能锁与智能锁绑定系统的交互实现的。

步骤s5:在云平台服务器将所述智能锁名称码与所述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进行关联绑定,并生成绑定结果反馈信息。

所述云平台服务器包括一区域数据库,所述区域数据库用于存储地理区域信息比如“**省**市**区”,根据实际使用的区域具体设定,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a:判断所述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是否已经被关联绑定,是则不再进行关联绑定,绑定结果反馈信息为绑定失败的信息,进入步骤s6;否则进入步骤s5b;

步骤s5b:云平台服务器获得智能锁的定位,根据智能锁的定位,云平台服务器判断所述智能锁所处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区域数据库内,如果在,则执行步骤s5c;如果不在,则云平台服务器生成的绑定结果反馈信息为绑定失败的信息,并执行步骤s6;

其中智能锁的定位通过gps定位技术实现;对智能锁定位的判断是为了防止将智能锁错误地安装在所述区域数据库内存储的地理区域以外的区域;

步骤s5c:将所述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存储于一安装位置数据库中;

步骤s5d:在云平台服务器将所述智能锁名称码与所述智能锁的智能锁的安装位置信息进行关联绑定,所述云平台服务器生成的绑定结果反馈信息为绑定成功的信息,并执行步骤s6。

步骤s6:移动终端接收云平台服务器发送的绑定结果反馈信息,并将绑定结果反馈信息发送给智能锁。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智能锁,该智能锁执行实施例一所述智能锁绑定方法中智能锁端完成的方法步骤。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智能锁绑定系统,该智能锁绑定系统执行实施例一所述智能锁绑定方法中移动终端及云平台服务器所完成的方法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不经创造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