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网络编码的多中继协作重传算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8982发布日期:2019-06-25 23:4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基于混合网络编码的多中继协作重传算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无线网络领域,主要针对的网络场景为多跳无线网络场景中因为无线链路的不可靠性而导致的原始数据丢失或出错的场景,为了恢复无线传输时丢失的数据,具体讲述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多中继协作重传算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传输,不需要任何的物理介质,因此相较于有线传输,该传输方式总是会受到干扰、衰落、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数据丢失或出错。为保证无线通信的可靠传输,提升传输效率,重传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途径来解决上述问题。传统重传方法前向纠错(forwarderrorcorrection,fec)、自动请求重传(automaticrepeatrequest,arq)和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harq)等多种技术被应用于无线通信中。arq技术中信源节点根据信宿节点对数据的反馈信息来判断数据是否被接收,对于发生丢失的数据,将直接逐一重传。其特点是简单易实现,但其效率较低;fec技术通过在原始数据中增加判断信息,信宿节点根据数据中的判断信息自动纠正出现差错的数据;harq技术则是结合了arq和fec的技术特点,可以直接重传,也可以根据判断信息恢复数据。harq提高了恢复效率,但实现过程较复杂。当发生数据丢失时,基于上述三种技术的重传方法均是逐一的恢复原始丢包,重传效率较低。网络编码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融合技术,其基本思想是网络中间节点将来自不同流的信息先进行线性或非线性处理后再转发,目的节点则根据自身的信息与编码信息进行解码操作,直到所有信息到达目的节点。如图1所示为“蝶形网络”模型图,图中顶点表示网络中的节点,有向线段表示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数据的流动方向,有向线段上的标记的符号表示数据的流动,源节点用s表示,a、b、c和d表示网络中间节点,x和y表示目的节点。在网络传输模型中,源节点s发送数据a和b给节点x和y。假设每条链路传输的信道容量为1bit,且链路传输为无差错传输。图1(a)据传输方式,首先源s通过链路sa和sb将数据a和b转发给a和b,然后a将数据a通过链路ac和ax转发给c和x,同理b将数据b通过链路bc和by转发给c和y,此时c可以接收到两个原始数据包a和b。由于信道容量为1bit,瓶颈节点c一次转发时只能转发a或b。如果c先转发数据a,则d接收到a并转发给x和y,x仅接收到数据a,y接收到数据a和b。如果c先转发数据b,则d接收到b并转发给x和y,x仅接收到数据a和b,y仅接收到数据b。在上述两种可能传输中,x和y可接收到的数据总量为3bit,因此每个目的节点平均吞吐量为3bit/2=1.5bit。图1(b)所示为采用了网络编码技术的数据传输模型,中间节点c接收到数据a和b之后进行异或编码得到编码数据a⊕b,然后c将a⊕b转发至d,然后d直接将编码数据a⊕b通过链路dx和dy转发至目的节点x和y,此时x接收到原始数据a和编码数据a⊕b,x对a⊕b进行解码操作(再次异或),即(a⊕b)⊕a=b,从而得到a和b。同理y接收到原始数据b和编码数据a⊕b,y对a⊕b进行解码操作(再次异或),即(a⊕b)⊕b=a,从而得到a和b。在采用网络编码的传输方式中,x和y可接收到的数据总量为4bit,因此每个目的节点平均吞吐量为4bit/2=2bit。由此可知,采用网络编码的传输方式所能达到的网络吞吐量大于采用传统路由时所达到的网络吞吐量。且随着网络编码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其优势以及特点也逐渐被发现。因此,利用网络编码技术的传输方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多中继协作arq协议基本原理类似于单中继协作arq协议基本原理,仅增加了参与协作重传的中继节点个数。如图2所示为多中继协作arq协议的网络模型图,源节点在发送原始数据给目的节点,目的节点存在丢包时,中继节点在参与丢包的重传过程。该协议的关键问题依旧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作为协作节点来协作恢复目的节点的丢包,是选择一个中继进行协作还是多个中继同时进行协作对于现有协作重传算法仍旧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文献[1]中引入了一种新的有损g-idnc图(lg-idnc)模型,以进一步减少有损反馈场景中的解码延迟。虽然g-idnc图仅表示无疑的可组合分组,但lg-idnc图表还表示由有损反馈事件引起的不确定分组组合,此时对它们自身或与其他特定分组进行异或的预期解码延迟低于预期时的预期解码延迟。分别发送这些数据包。[1]douika,sorours,al-naffourity,etal.alossygraphmodelfordelayreductioningeneralizedinstantlydecodablenetworkcoding[j].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sletters,2014,3(3):281-284.文献[2]中考虑使用基于可解码网络编码(idnc)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来减少无线网络的广播时延问题。在启用d2d的网络中,设备通过发送网络编码包加快传输范围内存在丢包的其余设备的包恢复速度。该算法中制定了重传发送设备集合和每个发送设备的分组组合的联合优化问题。由于寻找最优解决方案的高度复杂性,本文着重于在没有发送用户之间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合作。[2]douika,sorours,al-naffourity,etal.delayreductioninmulti-hopdevice-to-devicecommunicationusingnetworkcoding[c]//inproceedingofthe2015internationalsymposiumonnetworkcoding(netcod).sydney,ieee,2015:6-10.文献[3]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改进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旨在减少所有设备之间传播即时可解码网络编码(idnc)包所需的通信总时间,即完成时间。首先制定选择发送设备和文件组合的联合优化,并展示其难以处理的能力。通过导出部分连接的网络中的量之间的关系,使用着名的解码延迟方法来近似完成时间。并将最优组合选择问题转化为最大权重问题。[3]douika,sorours.datadisseminationusinginstantlydecodablebinarycodesinfog-radioaccessnetworks[j].ieeetranscationsoncommunications,2018,66(5):2052-2064.上述算法主要是针对无线广播场景中数据丢失的情况,以最小化系统完成时间为目的,通过联合优化解码时延和完成时间来达到目的。在实现联合优化的算法中,引入图论的无向图相关理论,并将最优编码组合和最大协作发送节点集的联合选择转化为无向图的最大团选择问题,从而优化系统性能,提升重传性能。文献[4]提出一种新的优化选择方法可以选择出最大协作发送节点集和各协作发送节点对应的最优编码组合。该算法首先制定了最佳协作发送端和对应编码组合选择方案,以最小化gidnc协作系统中的平均解码延迟;然后,找到该场景中的最佳协作发送端和对应编码组合等同于选择接收端的本地gidnc图中的最大加权集团。然而找到最大团搜索是np难的,因此对应提出了启发式最佳协作发送端和对应编码组合选择算法。[4]aboutorabn,sadeghip,tajbakhshse.instantlydecodablenetworkcodingfordelayreductionincooperativedataexchangesystems[c]//inproceedingof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informationtheory.istanbul,ieee,2013:3095-3099.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单点协作重传算法能够有效的减少传输次数、降低传输时延的问题,基于机会式网络编码的单点协作重传算法能够有效的减少传输次数,但深入研究发现上述两种协作重新算法存在如下问题:1.存在高复杂度的问题。基于机会式网络编码的协作重传算法在恢复目的节点丢包时需要根据一定原则去搜索最优编码组合进行重传,最优编码组合的搜索过程通常是遍历包接收状态矩阵,而且主要遍历很多次,因此其最优编码组合的搜索是np难的,从而复杂度较高,导致传输时延增大。2.存在高计算开销的问题。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单点协作重传算法在恢复目的节点的丢包时生成多个线性无关的编码包,当且仅当目的节点在接收到全部线性无关的编码包时才能对其进行解码操作获得丢包,其中解码操作采用高斯消元法,该方法需要达到满秩时才可以解码,高斯消元法的计算相对比较复杂,从而带来高的计算开销,影响重传效率。3.存在系统完成时间较大的问题。基于网络编码的单点协作重传算法在恢复丢包时仅选择一个最佳协作节点来协作恢复全部目的节点的丢包,在此过程中,协作节点存在丢包时会优先恢复协作节点的丢包,恢复完成后才会恢复目的节点的丢包,因此时延较大,从而导致整个传输过程的完成时间较大,且对于该协作节点的设备性能要求极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混合网络编码的多中继协作重传算法包括三个创新机制,主要是编码包协作发送端选择机制、混合编码重传策略和最优编码包集选择策略。在原始丢包重传阶段,根据各接收端各自的通信覆盖范围、其覆盖范围其余接收端的原始数据接收情况和自身的包接收情况来确定最大协作发送端集。搜索编码组合时,将全部原始丢包按照丢失总数的大小顺序分为丢失数较多的原始包和丢失数较少的原始数据,丢失数较多的原始丢包采取基于rlnc的重传方法来恢复;丢失数较少的原始丢包采取基于onc的重传方法来恢复。在恢复矩阵中的原始丢包时,构建包关联图,最优编码组合的选择可以转化为包关联图中最大团的组合问题。(一)本发明提出的创新机制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操作以下具体介绍本发明提出的“编码包协作发送端选择机制”、“混合编码重传策略”和“最优编码包集选择策略”三种新机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操作。1.编码包协作发送端选择机制根据接收端的通信覆盖范围,生成接收端的协作互斥图cg(v,e),顶点v对应各接收端。则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连边的条件为:(1)两个接收端其中一个在另一个的ci内;(2)两个接收端的ci相交。若两个顶点之间没有连边,则对应两个接收端可同时作编码包的发送端。根据图cg(v,e)创建接收端互斥矩阵f。矩阵元素fij=1时,接收端ri和rj的ci相交,且ri和rj对应顶点在图cg(v,e)中连边;矩阵元素fij=0时,接收端ri和rj的ci不相交,且在图cg(v,e)中ri和rj对应顶点没有连边。用表示网络连接度。基于图论中独立集理论,互斥图cg(v,e)中极大独立集对应的顶点满足多点协作重传的条件。因此,最优编码包协作发送集即是cg(v,e)图中的极大独立集。其中cg(v,e)图顶点的权重值如下所示:则互斥图cg(v,e)中的极大独立集必须满足式2。cg(v,e)图中,目标接收端越多且完成时间越小的顶点越易于被选为协作发送端;一次重传时重传越多原始丢包的节点越易于被选择为协作发送端。多协作发送端选择策略具体步骤描述如下。步骤1根据顶点连边条件构建接收端协作互斥图cg(v,e),并根据公式1计算cg(v,e)图中各顶点的权重;步骤2根据cg(v,e)图选择编码包协作发送端集。首先,选择cg(v,e)图中任意一个顶点,并将该顶点vi加入集合g中;其次,选择cg(v,e)图中未与vi连边且未被选择的顶点vj加入g;然后,选择cg(v,e)图剩余顶点中既未于vi连边又未于vj连边且未被选择的顶点vh加入g,重复该过程直到没有顶点满足条件加入集合g中;步骤3重复执行步骤2搜索全部可能的编码包协作发送端集,搜索完成后,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所有集合的权重和。步骤4根据公式2选择全部可能的编码包协作发送端集中权重和最大的一个为编码包协作发送端集。2.混合网络编码重传策略为了解决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重传策略的高计算开销问题和基于异或网络编码的重传策略的高复杂度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重传策略。该策略根据不同接收端处的不同链路丢失率将包接收状态矩阵rsm划分为两部分:包丢失数较多的一部分rsmh和包丢失数较少的一部分rsml。自适应解码策略具体操作如下。步骤1发送端根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构建或更新包接收状态矩阵rsm,各接收端根据各自通信覆盖范围内其余接收端的反馈确认信息建立或更新各自的rsmi。步骤2发送端检查是否存在原始数据在全部目的节点处均发生丢失,如果存在这样的数据包,则发送端直接将该包传输至接收端处,并转至步骤1继续执行;如果不存在这样的数据包则进入步骤3。步骤3将矩阵rsmi的列按照列向量和的从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并根据矩阵分割因子α,将rsmi划分为矩阵rsmih和rsmil,矩阵rsmih的列向量为rsmi的前αn列,矩阵rsmil的列向量为rsmi的后(1-α)n列。步骤4对于rsmih矩阵中的丢包采用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对于rsmil矩阵中的丢包采用基于异或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3.最优编码包集选择策略对于丢失数较多的部分原始丢包,采用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重传策略。其基本思路是根据各接收端的rsmih矩阵中的原始丢包和自身接收的原始数据包来确定编码包,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编码包选择策略具体操作步骤描述如下。步骤1根据接收端ri的hi和其通信覆盖范围内其余接收端的wi确定接收端ri可以恢复的其ci内的接收端所需的原始包集si,公式表示如下所示。步骤2根据已确定的原始包集si来确定目标接收端集ti(s),根据下述公式计算需要最优编码包目标接收端集ti(s)。步骤3各接收端将各自si内的原始丢包进行编码生成多个线性无关的编码包并传输至集合ti(s)中对应的接收端处,目标接收端接收编码包后解码,并反馈发送确认信息ack。对于丢失数据较少的部分原始丢包,采用基于异或网络编码的重传策略。为了确定最优编码组合和可即时解码编码包的目标接收端,引入本地idnc图用于表示各接收端的通信覆盖范围内其余接收端的包接收状态,用lgi(v,e)表示,顶点用表示。在lgi(v,e)图中任意两个顶点连边ε的条件是:(1)两个顶点对应不同接收端丢失相同原始包;(2)两个接收端分别正确接收另一个接收端丢失的原始包。选择最优编码包组合时,根据lgi(v,e)图中顶点的权重大小选择各接收端的最大团,其中顶点权重表达式如下则且各接收端处最大团对应的最优编码包smax为需满足下述公式最大团调度策略具体步骤描述如下:步骤1各接收端侦听其ci内其他接收端的反馈信息,构建自己的本地lgi(v,e)图,并根据顶点权重公式计算各顶点的权重值大小;步骤2首先,选择lgi(v,e)图中权重最大的顶点vnm;其次,选择与顶点vnm连边的顶点中权重最大的顶点vfh;然后,选择余下顶点中既与vnm连边由于vfh连边的最大权重顶点vxy;步骤3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获得最大团。表1所示为基于异或网络编码的编码包选择策略流程。表1基于异或网络编码的包选择策略流程例1发送端发送6个原始数据给10个接收端,图3所示为d2d网络各接收端的通信覆盖图,表2所示为各接收端处的包接收状态矩阵,矩阵中元素0表示对应原始包已被对应接收端正确接收;元素1表示对应原始包未被对应接收端正确接收。表2包接收状态矩阵rsmp1p2p3p4p5p6p7p8p9p10r10010001001r20110000101r31010110010r41000111000r51000000001r60011100000图4所示为图3中接收端的对应连接图,首先根据编码包协作发送端集选择策略选择接收端连接图中的极大独立集,该极大独立集即为协作发送端集。在图3中所有可能的独立集有{r1,r5},{r1,r6},{r2,r5},{r2,r6},{r3,r6},则极大独立集为{r1,r5}。图5对应为r1,和r5的原始丢包编码关联图。根据混合网络编码重传策略,假设分割因子α=0.5,分割之后的矩阵rsmih和矩阵rsmil分别如表3、表4所示。表3矩阵rsm对应rsmihp3p1p5p10p6r110010r210010r311101r401101r501010r610100表4矩阵rsm对应rsmilp7p2p4p8p9r110000r201010r300001r410000r500000r600100则在一次重传后,接收端r1和r5作为协作节点可以一次恢复接收端r3的4个丢包、接收端r4的3个丢包、接收端r6的3个丢包。如图6所示为基于混合网络编码的多中继协作重传算法流程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混合网络编码的多点协作重传算法通过将基于rlnc的重传策略和基于onc的重传策略进行有效的结合来解决基于rlnc的重传策略的高计算开销问题和基于onc的重传策略的高复杂度问题。在搜索中继协作节点集时,综合考虑各接收端各自的通信覆盖范围、其覆盖范围其余接收端的原始数据接收情况和自身的包接收情况来确定最大协作发送端集。搜索编码组合时,首先将各接收端的rsmi矩阵按照分割因子划分为rsmih和rsmil,对于矩阵rsmih中的原始丢包采取基于rlnc的重传方法来恢复;对于矩阵rsmil中的原始丢包采取基于onc的重传方法来恢复。在恢复矩阵中的原始丢包时,构建包关联图,最优编码组合的选择可以转化为包关联图中最大团的组合问题。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平均完成时间和系统整体完成时间。(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通过利用多中继协作策略能够使得多个接收端同时恢复其通信覆盖范围内其余接收端的原始丢包,从而充分利用网络编码机会,减少重传次数。其次,本发明将原始丢包按照丢失数从多到少的顺序划分为丢失数较多的原始丢包和丢失数较少的原始丢包,对上述两种丢包分别采用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重传策略和基于机会式网络编码的重传策略,从而达到降低复杂度和计算开销的目的;而对于丢失数较少的一部分丢包采用基于机会式网络编码的重传策略时,需要搜索最优编码组合,重传时仅传输最优编码组合,最大化每一次的重传增益,从而大大的提升了传输效率,它的具体优势如下:1.减少重传次数本发明采用了“多中继协作重传”新策略后,搜索多个协作节点同时进行编码包的重传,在一次重传过程中,多个协作节点可以同时发送编码包,从而一次重传时会有多个编码包存在,从而使得传输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减少了总的重传次数,提升了网络吞吐量。2.降低计算开销和算法复杂度本发明在采用了“混合网络编码重传”策略后,将全部原始丢包按照丢失数从多到少的顺序划分为丢失数较多的一部分和丢失数较多的一部分,对于丢失数较多一部分丢包因为其链路丢失率较高,适合采取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重传策略,从而降低了计算开销;对于丢失数较少的一部分丢包因为其链路丢失率较小,适合采取基于机会式网络编码的重传策略,从而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因此采用该策略可以有效的降低计算开销和算法复杂度,从而提升了传输效率,提升了网络吞吐量。3.降低系统完成时间本发明在采用了“最优编码包集选择”策略后,在选择最优编码包组合时,考虑各接收端自身的包接收情况、其通信覆盖范围内其余接收端的包接收情况和一次重传所能带来的重传时延增量来确定最优编码组合,这一选择原则可以通过降低重传时延来降低系统完成时间,从而网络吞吐量也得到了改善。附图说明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附图1蝶形网络中不同传输方式对比附图2多中继协作arq网络模型附图3为d2d网络接收端连接图附图4为网络接收端连接互斥图附图5为接收端r1和r5对应rsmil的idnc图附图6为基于混合网络编码的多点协作重传算法工作流程图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附图来进行完整的描述。附图1蝶形网络中不同传输方式对比附图1中顶点表示网络节点,有向线段表示网络之间数据的流动方向,有向线段上的标记表示数据的流动,s表示源节点用,a、b、c和d表示网络中间节点,x和y表示目的节点。在网络传输模型中,源节点s发送数据a和b给节点x和y。假设每条链路传输的信道容量为1bit,且链路传输为无差错传输。附图1(a)为传统数据传输方式,首先源s通过链路sa和sb将数据a和b转发给a和b,然后a将数据a通过链路ac和ax转发给c和x,同理b将数据b通过链路bc和by转发给c和y,此时c可以接收到两个原始数据包a和b。由于信道容量为1bit,瓶颈节点c一次转发时只能转发a或b。如果c先转发数据a,则d接收到a并转发给x和y,x仅接收到数据a,y接收到数据a和b。如果c先转发数据b,则d接收到b并转发给x和y,x仅接收到数据a和b,y仅接收到数据b。在上述两种可能传输中,x和y可接收到的数据总量为3bit,因此每个目的节点平均吞吐量为3bit/2=1.5bit。附图1(b)所示为采用了网络编码技术的数据传输模型,中间节点c接收到数据a和b之后进行异或编码得到编码数据然后c将转发至d,然后d直接将编码数据通过链路dx和dy转发至目的节点x和y,此时x接收到原始数据a和编码数据x对进行解码操作(再次异或),即从而得到a和b。同理y接收到原始数据b和编码数据y对进行解码操作(再次异或),即从而得到a和b。在采用网络编码的传输方式中,x和y可接收到的数据总量为4bit,因此每个目的节点平均吞吐量为4bit/2=2bit。附图2多中继协作arq网络模型附图2中源节点在发送原始数据给目的节点的过程中,在源与目的之间存在多个中继节点,在原始数据传输过程中,中继节点可以侦听到源节点的原始数据并转发给目的节点。当在原始丢包恢复阶段,中继节点可作为协作节点恢复目的节点的丢包。附图3为d2d网络接收端连接图;附图3中所示有6个接受端r1,r2,r3,r4,r5,r6,图中任意顶点之间直接连线表示对应两个接收端互相在对方的通信覆盖范围内,任意三个顶点存在两条边表示位于两头位置的顶点对应的接收端通信覆盖范围存在交集。附图4为网络接收端连接互斥图附图4为各接收端之间的连接互斥图,图中顶点表示各接收端,边表示顶点对应的接收端在互相的通信覆盖范围内或者通信覆盖范围存在交集。任意两个接收端的通信覆盖范围存在交集时,则两个接收端对应顶点需要连边;任意两个接收端在互相在对方的通信覆盖范围内时,两个接收端对应顶点需要连边。附图5为接收端r1和r5对应rsmil的idnc图idnc图中顶点vij表示接收端ri丢失原始数据pj,任意顶点连边的条件为(1)两个顶点对应不同接收端丢失相同原始包;(2)两个接收端分别正确接收另一个接收端丢失的原始包。图5(a)中接收端r1对应的idnc图,图5(b)中接收端r5对应的idnc图。附图6为基于混合网络编码的多点协作重传算法工作流程图在基于混合网络编码的多点协作重传算法中,其主要有三个创新策略,三种新策略在该算法中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示,图5所示为基于混合网络编码的多点协作重传算法的工作步骤。步骤1发送端发送m个原始数据给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到原始数据后将会反馈发送确认信息ack/nack给发送端与上游中继节点,发送端根据确认信息构建或更新数据包接收状态矩阵rsm,各接收端根据各自通信覆盖范围内其余接收端的反馈确认信息建立或更新各自的rsmi。。步骤2检查rsm矩阵中是否存在原始丢包是在所有接收端处发生丢失,如果存在原始数据包在所有接收端处发生丢失,则利用正确接收到该包的中继节点或者发送端直接重传恢复该原始丢包,并继续执行步骤2;如果不存在这样的原始丢包,则进入步骤3。步骤3将矩阵rsmi的列按照列向量和的从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并根据矩阵分割因子α,将rsmi划分为矩阵rsmih和rsmil,矩阵rsmih的列向量为rsmi的前αn列,矩阵rsmil的列向量为rsmi的后(1-α)n列。对于rsmih矩阵中的丢包采用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跳转至步骤6;对于rsmil矩阵中的丢包采用基于异或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跳转至步骤7。步骤4根据顶点连边条件构建接收端协作互斥图cg(v,e),并根据公式计算cg(v,e)图中各顶点的权重。根据cg(v,e)图选择编码包协作发送端集,当搜索到全部可能的编码包协作发送端集后,根据下述公式4.7计算所有集合的权重和。步骤5根据所有接收端通信覆盖范围构建接收端互斥图cg(v,e),搜索cg(v,e)图中全部可能的独立集,并根据公式计算各独立集的权重和,选择权重值最大的极大独立集为协作发送端集。步骤6根据基于异或网络编码的包选择策略搜索rsmih矩阵的原始丢包,编码包协作发送端集中的协作节点将原始丢包编码生成多个线性无关的编码包并各重传。步骤7根据rsmil矩阵构建各接收端的lgi(v,e)图,并根据基于异或网络编码的包选择策略搜索各接收端处的最大团集,将最大团集中顶点对应的原始丢包和目标接收端分别放入集合s和ti(s)。编码包协作发送端集中的协作节点将所选丢包进行编码并重传。步骤8目标接收端接收编码包解码,并反馈确认消息给协作节点和源节点。协作节点和发送端更新rsm并查看rsm中是否还有丢包存在,如果没有丢包存在,则进行下一次原始数据的传输;如果仍有丢包存在,则跳转至步骤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