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性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62197发布日期:2020-03-06 08:05阅读:1432来源:国知局
指向性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向性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个人电子产品无不朝向轻巧迷你化的趋势发展,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已是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不论是上述何种电子产品,配有麦克风的耳机麦克风也是常见的配件,以利于让使用者能进行远距沟通,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沟通双方要进行远距的语音传递,而此时,位于远距要进行沟通的两端,如何能分别通过麦克风进行有效的收音,而且是低噪音且高品质的收音,就有赖于一套优越的收音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指向性麦克风,其能对所需音频维持指向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指向性麦克风包括壳体与麦克风单体。壳体具有前收音孔与至少一个后收音孔。麦克风单体配置于壳体内。麦克风单体具有前收音面与后收音面,其中前收音孔与前收音面位于同一侧,且前收音孔正对于前收音面。后收音孔与后收音面位于同一侧,但后收音孔与后收音面彼此错开。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麦克风单体具有第一轴,正交于前收音面,且前收音孔位于第一轴上。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麦克风单体具有第二轴,正交于后收音面,且后收音孔不在第二轴上。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壳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前收音孔位于第一平面,后收音孔位于第二平面。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第一平面平行于麦克风单体的前收音面,第二平面平行于麦克风单体的后收音面。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麦克风单体具有第一轴与第二轴,第一轴正交于前收音面,第二轴正交于后收音面。前收音孔具有第三轴,后收音孔具有第四轴,第一轴与第三轴呈同轴设置,第二轴与第四轴存在横向位移。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还包括填充物,设置于壳体与麦克风单体之间。填充物使麦克风单体仅露出前收音面与后收音面,且隔离前收音面与后收音面。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当接收频率大于或等于3khz的声音时,前收音面与后收音面所接收声音的灵敏度差异一致。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当接收频率大于或等于5khz的声音时,前收音面与后收音面所接收声音的灵敏度差异一致。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灵敏度差异大于或等于5db。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指向性麦克风是单一指向性(unidirectional)麦克风。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指向性麦克风是超心型指向性(hypercardioid)麦克风。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前收音孔与声源位于同一侧。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后收音孔至后收音面存在后侧收音路径,前收音孔至前收音面存在前侧收音路径,且后侧收音路径长于前侧收音路径。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中,壳体具有一对后收音孔与一对后侧收音路径,各后收音孔的朝向与后收音面的朝向一致,但远离后收音面,其中一个后侧收音路径连接其中一个后收音孔与收音面,另一个后侧收音路径连接另一个后收音孔与后收音面。

附图说明

借助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指向性麦克风的局部爆炸图;

图3以另一视角示出图1的指向性麦克风;

图4是图3的指向性麦克风的局部爆炸图;

图5a是图3的指向性麦克风的俯视图;

图5b是图5a的指向性麦克风沿剖线a-a的剖视图;

图5c是图5a的指向性麦克风沿剖线b-b的剖视图;

图6a是本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的声音场型示意图;

图6b是对应图6a的频谱图;

图7a是现有技术的麦克风的声音场型示意图;

图7b是对应图7a的频谱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指向性麦克风;

110:麦克风结构;

111:壳体;

111a:前壳;

111b:后壳;

112:麦克风单体;

112a:前收音面;

112b:后收音面;

113:填充物;

113a、113b:通道;

120:缆线;

130:连接端子

a-a、b-b:剖线;

a1:前收音孔;

a2、a3:后收音孔;

l1:前侧收音路径;

l21、l22:后侧收音路径;

p1:第一平面;

p2:第二平面;

z1:第一轴;

z2:第二轴;

z3:第三轴;

z41、z42:第四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标记在附图和说明书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指向性麦克风的局部爆炸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指向性麦克风100包括麦克风结构110、缆线120与连接端子130,其中麦克风结构110包括壳体111与设置在壳体111内的麦克风单体112及填充物113,且麦克风单体112经由缆线120而电性连接至连接端子130,因此使用者能通过将连接端子130插至电子装置的收音孔(未示出)而让指向性麦克风100得以正常运作以进行收音。在此并未限制电子装置的形式,其可为具有收音孔的耳机或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可携式电子装置或通信装置。

图3以另一视角示出图1的指向性麦克风。图4是图3的指向性麦克风的局部爆炸图。请同时参考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是由前壳111a与后壳111b相互结合而成(同时,也结合至缆线120的一端)。填充物113与麦克风单体112容置在前壳111a与后壳111b之间,其中填充物113设置于壳体111与麦克风单体112之间,并使麦克风单体112仅露出前收音面112a与后收音面112b,且将前收音面112a与后收音面112b相互隔离。对应地,壳体111具有前收音孔a1与一对后收音孔a2、a3,前收音孔a1设置于前壳111a的第一平面p1,且前收音孔a1具有第三轴z3(即代表前收音孔a1的朝向),其中第三轴z3正交于第一平面p1。后收音孔a2、a3设置于后壳111d的第二平面p2,第一平面p1平行第二平面p2,第一平面p1平行于前收音面112a,第二平面p2平行于后收音面112b,且后收音孔a2、a3分别具有对应的第四轴z42、z41,第四轴z42、z41正交于第二平面p2。再者,麦克风单体112具有第一轴z1与第二轴z2,其中第一轴z1正交于前收音面112a,第二轴z2正交于后收音面112b。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2与图4所示,当麦克风单体112组装入填充物113后,其仅露出前收音面112a与后收音面112b,接着,再组装以前壳111a与后壳111b之后,前收音孔a1与前收音面112a位于同一侧,且前收音孔a1正对于前收音面112a。相对地,后收音孔a2、a3与后收音面112b位于同一侧,但后收音孔a2、a3与后收音面112b是彼此错开的状态。

图5a是图3的指向性麦克风的俯视图。图5b是图5a的指向性麦克风沿剖线a-a的剖视图。图5c是图5a的指向性麦克风沿剖线b-b的剖视图。请同时参考图5a至图5c,进一步地说,由于前收音孔a1与前收音面112a彼此正对,也即代表第一轴z1与第三轴z3彼此呈同轴设置,也就是前收音孔a1是位于麦克风单体112的第一轴z1上。此外,后收音孔a2、a3实质上位于后壳111b的侧缘,且分别对应填充物113的两个彼此分离的信道113a、113b,因此第四轴z41、z42与麦克风单体112的第二轴z2实属彼此平行但不重合的三个轴,也就是后收音孔a2、a3并不在第二轴z2上。

如此一来,即能从上述麦克风结构110的结构特征而得知其对于收音路径存在不同设计。如图5b与图5c所示,对于前收音孔a1而言,被收入的声音将沿前侧收音路径l1(直线路径)而直接影响麦克风单体112的前收音面112a。但,对于后收音孔a2、a3而言,其分别与麦克风单体112的后收音面112b存在非直线的后侧收音路径l21、l22,且后侧收音路径l21、l22分别长于前侧收音路径l1。因此从后收音孔a2、a3进入的声音将分别沿后侧收音路径l21、l22传递而影响麦克风单体112的后收音面112b。换句话说,由于后收音孔a2、a3实质上虽与后收音面112b的朝向一致,但却彼此远离,也就是后收音孔a2、a3的第四轴z41、z42分别与后收音面112b的第二轴z2存在横向位移d1、d2。

图6a是本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的声音场型示意图。图6b是对应图6a的频谱图。图7a是现有技术的麦克风的声音场型示意图。图7b是对应图7a的频谱图。请先参考图6a、图6b。在本实施例中,指向性麦克风100是单一指向性(unidirectional)麦克风,且特别是超心型指向性(hypercardioid)麦克风。当声源与壳体111上的前收音孔a1是位于同一侧时,其能产生图6a的声音场型示意图与图6b频谱图。在此以不同频率(包括300hz、500hz、1khz、3khz、5khz)的声音为例,本实施例的指向性麦克风无论是在何种频率下,其都能产生良好的指向性。举例来说,当接收频率大于或等于3khz或5khz的声音时,麦克风单体112的前收音面112a与后收音面112b所接收声音的灵敏度差异一致,其呈现在图6b即是前收音面122a所接收声音的频谱(标示指向为0度的曲线)与后收音面122b所接收声音的频谱(标示指向为180度的曲线)实质上是相互平行的状态(如图6b虚线圈起处),也就是灵敏度差异实质上等于5db。

反观图7a与图7b,其呈现的是现有技术下的麦克风,其在壳体前侧、后侧分别仅一个前收音孔、后收音孔,且前收音孔、后收音孔是与麦克风单体的前收音面、后收音面位于同一轴。据此,其在较低频率(300hz、500hz、1khz)仍具有指向性,然一旦声音频率变高,如频率3khz与5khz,此时声音场型已经变成全指向(omnidirectional),也就是在图7b所示频谱图中,在3khz至5khz的范围内,前收音面与后收音面所分别接收声音的频谱曲线会相互重合(如图7b虚线圈起处),此即代表此频率范围的声音已经无法被麦克风单体所区分。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指向性麦克风的麦克风结构,将壳体的后收音孔与麦克风单体的后收音面彼此错开,进而使外部声音经由后收音孔进入壳体时,能受后收音孔与后收音面之间的后侧收音路径来进行传递,且因填充物的存在能有效地隔离麦克风单体的前收音面与后收音面,因此能有效地避免前侧收音与后侧收音相互影响。再者,后收音孔与后收音面并非彼此正对,也因此提供进入的声音需通过通道传递方能影响后收音面,进而在较高频率范围,例如3khz至5khz或以上的声音,能保持与前收音面所接收的声音之间的灵敏度差异,也就是得以维持麦克风单体的单一指向性,而避免前收音面与后收音面所接收到的声音无法被鉴别。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