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支撑的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2474发布日期:2019-09-24 21:2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支撑的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机壳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支撑的手机壳。



背景技术:

目前,现阶段的手机支撑装置大多只能单角度支撑手机,需要人去适应手机的倾斜角度,从而造成使用者的不便,有些虽然可以多角度改变,但支撑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支撑的手机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支撑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以及位于所述手机壳内且开口向左的存放槽,所述存放槽右端壁内设有开口向右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旋转槽上端壁的固定块,两块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旋转槽下端壁设有两块支撑块,两块所述支撑块之间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有左端位于所述旋转槽内的限位块,所述旋转槽下端壁内设有开口向左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腔后端壁内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移动腔后端壁内的平移腔与封闭腔,所述平移腔内设有前端与所述移动板连接的平移板,所述平移板右端设有右端位于所述封闭腔内的平移杆,所述平移杆右端滑动设有封闭板,所述平移杆右端设有推动板,所述平移杆右端设有开口向上的推动槽,所述手机壳内还设有贯穿所述旋转槽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腔上端壁设有下端壁前侧连通所述滑动腔的气压腔,所述气压腔内设有两块气压板,两块所述气压板之间设有气压杆且前侧所述气压板下端与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滑动板后侧设有两个后端与滑动腔后端壁连接的滑动弹簧,所述移动板右端设有开口向上的滑动槽,所述移动腔后端壁设有连通所述滑动腔与所述移动腔的收纳槽,所述滑动板下端贯穿所述移动腔且位于所述滑动槽内,其作用是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限位杆之间的配合下,手机倾斜时也可支撑手机不倒。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位于弹簧槽上端壁内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左右端壁间设有转动轴与从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槽端壁间设有第一扭转弹簧,所述从动轴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轴与所述转动槽端壁间设有第二扭转弹簧,所述转动轴左端设有下端与所述移动板连接的绳索,所述从动轴上设有下端与所述限位块连接的锁链,所述限位块右端与所述弹簧槽上端壁间设有复位弹簧,其作用是在所述移动板的控制下实现对所述限位块的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平移腔内的推动腔,所述推动腔腔前后端壁间设有推动轴,所述推动轴上设有推动齿轮,所述推动齿轮上端啮合连接有左端位于所述平移腔内的电磁杆,所述推动腔下端壁内设有开口向右的顶出腔,所述顶出腔左端壁设有顶出弹簧,所述顶出弹簧右端设有上端与推动齿轮啮合连接的顶出板,所述顶出板右端设有梯形块,所述封闭板内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左端壁设有开口向左的升降槽,所述升降腔内设有下端位于所述推动槽内的升降块,所述升降槽内设有右端与所述升降块连接的连接块,所述升降腔右端壁设有开口向左的限制腔,所述限制腔上端壁设有限制弹簧,所述限制弹簧下端设有左端与所述升降块连接的限制块,所述封闭腔右端壁设有连通所述气压腔的通气管道,其作用是控制所述滑动板的运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稳定支撑手机倾斜,便于使用者使用手机,且可以自由控制手机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多角度的使用或观看手机,相对现阶段的手机支撑,不需要人去适应手机的倾斜,可以自由调整手机的倾斜,以最适合的角度正对使用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图1为本发明可支撑的手机壳整体全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支撑的手机壳整体全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支撑的手机壳移动机构全剖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可支撑的手机壳转动槽全剖的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支撑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壳1以及位于所述手机壳1内且开口向左的存放槽2,所述存放槽2右端壁内设有开口向右的旋转槽6,所述旋转槽6内设有旋转机构54,所述旋转机构54包括位于所述旋转槽6上端壁的固定块4,两块所述固定块4之间设有固定轴3,所述固定轴3上设有支撑杆5,所述旋转槽6下端壁设有两块支撑块13,两块所述支撑块13之间设有支撑轴12,所述支撑轴12上设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弹簧槽8,所述弹簧槽8内设有左端位于所述旋转槽6内的限位块10,所述旋转槽6下端壁内设有开口向左的移动腔21,所述移动腔21内设有移动板23,所述移动腔21后端壁内设有移动机构55,所述移动机构55包括位于所述移动腔21后端壁内的平移腔33与封闭腔41,所述平移腔33内设有前端与所述移动板23连接的平移板32,所述平移板32右端设有右端位于所述封闭腔41内的平移杆35,所述平移杆35右端滑动设有封闭板30,所述平移杆35右端设有推动板49,所述平移杆35右端设有开口向上的推动槽50,所述手机壳1内还设有贯穿所述旋转槽6的滑动腔19,所述滑动腔19内设有滑动板18,所述滑动腔19上端壁设有下端壁前侧连通所述滑动腔19的气压腔27,所述气压腔27内设有两块气压板28,两块所述气压板28之间设有气压杆29且前侧所述气压板28下端与所述滑动板18连接,所述滑动板18后侧设有两个后端与滑动腔19后端壁连接的滑动弹簧26,所述移动板23右端设有开口向上的滑动槽22,所述移动腔21后端壁设有连通所述滑动腔19与所述移动腔21的收纳槽24,所述滑动板18下端贯穿所述移动腔21且位于所述滑动槽22内,其作用是在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限位杆11之间的配合下,手机倾斜时也可支撑手机不倒。

有益地,所述旋转机构54还包括位于弹簧槽8上端壁内的转动槽14,所述转动槽14左右端壁间设有转动轴53与从动轴16,所述转动轴53上设有转动齿轮51,所述转动轴53与所述转动槽14端壁间设有第一扭转弹簧52,所述从动轴16上设有从动齿轮17,所述从动轴16与所述转动槽14端壁间设有第二扭转弹簧15,所述转动轴53左端设有下端与所述移动板23连接的绳索20,所述从动轴16上设有下端与所述限位块10连接的锁链9,所述限位块10右端与所述弹簧槽8上端壁间设有复位弹簧7,其作用是在所述移动板23的控制下实现对所述限位块10的控制。

有益地,所述移动机构55还包括位于所述平移腔33内的推动腔37,所述推动腔腔7前后端壁间设有推动轴39,所述推动轴39上设有推动齿轮38,所述推动齿轮38上端啮合连接有左端位于所述平移腔33内的电磁杆36,所述推动腔37下端壁内设有开口向右的顶出腔56,所述顶出腔56左端壁设有顶出弹簧31,所述顶出弹簧31右端设有上端与推动齿轮38啮合连接的顶出板34,所述顶出板34右端设有梯形块40,所述封闭板30内设有升降腔44,所述升降腔44左端壁设有开口向左的升降槽43,所述升降腔44内设有下端位于所述推动槽50内的升降块47,所述升降槽43内设有右端与所述升降块47连接的连接块42,所述升降腔44右端壁设有开口向左的限制腔46,所述限制腔46上端壁设有限制弹簧45,所述限制弹簧45下端设有左端与所述升降块47连接的限制块48,所述封闭腔41右端壁设有连通所述气压腔27的通气管道25,其作用是控制所述滑动板18的运动。

下面,申请人将会参考附图1-4以及上面描述的本申请一种可支撑的手机壳的具体组成来详细地介绍本申请一种可支撑的手机壳的使用方法:

开始时电磁杆36与平移板32相吸,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向后推动滑动板18,使气压杆29与气压板28向后运动,从而使封闭板30、平移杆35、平移板32与移动板23向左运动,平移板32的运动带动电磁杆36运动,从而使推动齿轮38转动,从而使顶出板34与梯形块40向右顶出,当滑动板18运动到最后时,封闭板30运动到最左侧,在梯形块40的作用下,连接块42、升降块47与限制块48上升,升降块47上升离开推动槽50;

转动支撑杆5与限位杆11,使支撑杆5下端与限位块10相抵,从而可以支撑倾斜的手机壳,拉动或推动移动板23,在第一扭转弹簧52与绳索20的配合下使转动轴53转动,从而使转动齿轮51、从动齿轮17与从动轴16转动,在第二扭转弹簧15与锁链9的配合下实现锁链的伸长或收缩,从而在复位弹簧7的配合下实现手机壳1倾斜角度的调整;

装置复位时,收回支撑杆5与限位杆11,来回拉动移动板23,此时电磁杆36不工作,从而在电磁杆36复位后,在推动齿轮38的传动下,顶出板34与梯形块40复位,从而升降块47、连接块42与限制块48复位,升降块47重新进入推动槽50内,当移动板23再次向右运动时,封闭板30复位,从而使滑动板18在滑动弹簧26与气压的作用下复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稳定支撑手机倾斜,便于使用者使用手机,且可以自由控制手机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多角度的使用或观看手机,相对现阶段的手机支撑,不需要人去适应手机的倾斜,可以自由调整手机的倾斜,以最适合的角度正对使用者。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