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0113发布日期:2019-11-15 23:5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有在伴随闪光灯点亮的暗处进行拍摄的拍照装置的电子设备、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当前,例如利用在智能手机中附带地搭载的照相机,在伴随闪光灯点亮的暗处进行拍摄的情况下,通常事先将光源点亮,在对于进行自动对焦动作(af)来说充分的亮度的基础上,进行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在这里,将该发光动作称为“预发光”。

通常,上述预发光的动作在下述2种情况下进行。

(1)在用户进行快门操作之后,快门被关闭之前。

(2)用户利用触摸操作对希望合焦的被摄体(人物、物体)进行指示操作(触摸af)之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1791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拍照装置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即,在所述(1)的情况下,由于在快门操作后进行预发光,且经过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而快门被关闭,因此会产生时滞。因此,有时成为与用户意想的状态不同的拍摄结果。

另外,在所述(2)的情况下,由于事先进行自动对焦动作(af)等动作,因此在快门操作时不会产生时滞。但是,由于针对用户,在关闭快门之前强迫追加1个步骤操作,因此其结果,具有错过快门时机的可能性高的问题点。

与上述的问题相关联,作为实现从按下快门至获得被摄体图像为止的处理时间的缩短化的现有技术,例如已知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移动终端。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移动终端中,根据照相机所获取的图像对被摄体的尺寸进行检测,根据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尺寸判定直至该被摄体为止的距离,与判定出的距离对应而变更照相机光源的亮度、最大曝光时间、测光方式等拍摄方式。由此,与照相机光源的亮度、最大曝光时间、测光方式等拍摄方式的变更在自动对焦处理之后的现有技术相比较,实现直至获得被摄体图像为止的时间的缩短。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移动终端中,未公开在伴随闪光灯点亮的暗处进行拍摄的情况,因此无法实现该情况下的从按下快门至获得被摄体图像为止的处理时间的缩短。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就是鉴于上述当前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伴随发光的暗处进行拍照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快门操作后的时滞的产生的拍照装置的电子设备、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具有至少1个拍照装置、对被摄体进行照射的至少1个照明装置、以及至少1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检测处理、预发光处理、以及调节处理,并且所述检测处理是下述处理:不是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是基于从所述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对物体进行检测,所述预发光处理是下述处理:在检测到所述物体时,使所述照明装置预发光,所述调节处理是下述处理:将基于在所述照明装置的预发光时获取的图像而检测出的所述物体设为对象,执行自动焦点处理、自动曝光处理、或者自动白平衡调节处理中的至少1个。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对至少1个拍照装置、和对被摄体进行照射的至少1个照明装置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处理部,其不是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是基于从所述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对物体进行检测;预发光处理部,其在检测到所述物体时,进行使所述照明装置预发光的处理;以及调节处理部,其进行下述处理:将基于在所述照明装置的预发光时获取的所述图像而检测出的所述物体设为对象,执行自动焦点处理、自动曝光处理、或者自动白平衡调节处理中的至少1个。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对至少1个拍照装置、和对被摄体进行照射的至少1个照明装置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检测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不是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是基于从所述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对物体进行检测;预发光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在检测到所述物体时,进行使所述照明装置预发光的处理;以及调节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基于在所述照明装置的预发光时获取的所述图像检测出的所述物体设为对象,执行自动焦点处理、自动曝光处理、或者自动白平衡调节处理中的至少1个。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程序,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上述控制装置起作用,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作为所述检测处理部、所述预发光处理部、及所述调节处理部起作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起到下述效果,即,提供一种具有在伴随发光的暗处进行拍照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快门操作后的时滞的产生的拍照装置的电子设备、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的(a)~(h)是表示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中的各工序中的控制中的电子设备的画面的状态及控制动作的图。

图4是表示现有的电子设备中的伴随发光的暗处的拍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现有的电子设备中的在伴随发光的暗处触摸被摄体而设定拍摄条件之后进行拍摄的情况下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

〔实施方式1〕

如果基于图1~图3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所述。

本实施方式的作为电子设备的智能手机1,例如是具有照相机功能的携带型的信息处理终端。但是,电子设备并不限定于携带型的信息处理终端。电子设备例如也可以是能够由用户外出携带的数码相机。或者,拍照装置也可以是固定于规定的位置而配置的监控摄像机。

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电子设备的智能手机1的结构,基于图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作为电子设备的智能手机1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智能手机1具有照相机2、取景显示器3、移动光源4、控制装置10、记录介质5。

照相机2例如是公知的照相机模块。照相机2具有公知的拍照元件。照相机2可以对静止画面及动态图像进行拍照。此外,在设置多个(例如2个)照相机2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一部分(例如1个)照相机作为静止画面拍摄用的照相机,将其它(例如另1个)照相机作为动态图像拍摄用的照相机而分别使用。照相机2将拍到的图像的数据向取景显示器3输出。另外,照相机2将拍到的图像的数据经由取景显示器3或者直接向控制装置10输出。

取景显示器3是将显示部3a和触摸输入部3b作为一体而设置的部件。但是,显示部3a和触摸输入部3b也可以作为分体的部件而设置。例如,也可以将在智能手机1上设置的硬件按键作为触摸输入部3b而使用。触摸输入部3b接收用户的各种操作。例如,用户通过将在取景显示器3显示的照相机应用的按钮(图标)按下,从而启动照相机2。

显示部3a作为电子取景器起作用。在显示部3a中,作为取景画面而显示照相机2的透镜所捕捉的构图(更具体地说,由照相机2实时拍到的动态图像的当前帧)。在某些拍摄模式(例如:手动拍摄模式)中,用户一边阅览取景画面,一边按下在取景显示器3上显示的快门按钮(用于向照相机2指示快门操作的按钮)。由此,控制装置10以快门按钮被按下作为触发,使照相机2进行快门动作。此外,快门动作也被称为释放动作。同样地,快门按钮也被称为释放按钮。

此外,所谓快门动作,表示为了使智能手机1捕获静止画面而照相机2对该静止画面进行拍照的动作。更具体地说,所谓快门动作,表示为了使智能手机1捕获静止画面而使照相机2的快门(电子快门)动作的处理。利用快门动作,针对照相机2的拍照元件进行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等拍摄时的条件的调整。由此,用户可以由手动操作在期望的时机捕获静止画面,可以进行拍摄时的条件的调整。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拍摄时的条件的调整,只要是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中的至少1个即可。

控制装置10与用户操作相对应而进行使照相机2动作的控制。在图1中,例示了控制装置10及作为记录装置的记录介质5为1个的情况,但控制装置10及记录介质5的个数也可以是多个。这一点对于照相机2也是相同的。另外,对于取景显示器3(更具体地说,分别为显示部3a及触摸输入部3b)也是相同的。

另外,控制装置10统一地控制智能手机1的各部分。特别地,控制装置10控制照相机2的动作。记录介质5可以是相对于智能手机1例如可拆卸的存储介质,即例如闪存存储器、ram、sd卡等可拆卸存储介质。或者,记录介质5也可以是在智能手机1中预先内置的例如闪存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等存储介质。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智能手机1中的控制装置10的详细结构,基于图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具有作为调节处理部的af·ae·awb控制部11、作为检测处理部的物体检测部12、发光控制部13、快门操作判定部14、拍照处理部15、及静止画面编码器16。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利用与使智能手机1动作的cpu不同的其它芯片进行动作。但是,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使智能手机1动作的cpu进行动作。

af·ae·awb控制部11进行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等拍摄时的条件的调整。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伴随移动光源4的点亮的暗处的拍摄中,使该移动光源4点亮,预先对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等拍摄时的条件进行调整。

物体检测部12对图像内的主要被摄体和其大小或位置进行检测。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是基于从照相机2获取的图像(动态图像的帧图像)对物体进行检测的处理。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物体检测部12利用与使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动作的cpu不同的其它芯片进行动作。但是,也可以利用使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动作的cpu进行动作。

发光控制部13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预发光控制部13a和主发光控制部13b。预发光控制部13a进行下述控制:在伴随移动光源4的点亮的暗处的拍照中,在主发光之前预先使移动光源4点亮,即进行预发光。预发光是为了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等对拍摄时的条件进行调整而点亮的。即,在照相机2中,在进行伴随移动光源4的点亮的暗处拍摄的情况下,通常,事先使移动光源4点亮,以使得在对于进行自动对焦动作(af)来说充分的亮度的基础上,进行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将该发光动作称为“预发光”。

另外,主发光控制部13b进行下述控制:在由预发光控制部13a进行的预发光结束之后,为了正式地获取静止画面,使移动光源4进行主发光。主发光也被称之为所谓闪光发光。

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相对于由预发光控制部13a进行的移动光源4的预发光的光量,主发光时的移动光源4的光量更大。因此,在主发光时,利用移动光源4的大的光量,可以进行明亮的图像的拍照。另一方面,由于使预发光的光量比主发光的光量更暗,因此可以抑制被摄体的人物在拍照前感受到的眩晕感。但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光控制部13中,并不一定要相对于预发光的光量而使主发光时的移动光源4的光量更大,例如也可以使预发光的光量和主发光的光量相同。在该情况下,af·ae·awb控制部11在预发光时,可以在与主发光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自动对焦动作(af)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

快门操作判定部1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在利用af·ae·awb控制部11将拍摄时的条件调整后,判定在该拍摄时的条件下,用户是否进行了快门操作。所谓快门操作,如前所述,表示使照相机2的快门(电子快门)动作的处理。

拍照处理部1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需要发光的暗处的拍照时,在从快门操作判定部14判断存在用户的快门操作的情况下,使照相机2进行对静止画面进行拍照的拍照处理。

静止画面编码器16将静止画面符号化,并向记录介质5记录。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静止画面编码器16利用与使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动作的cpu不同的其它芯片进行动作。但是,也可以利用使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动作的cpu进行动作。

针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智能手机1中的拍照处理,基于图2及图3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智能手机1中的伴随移动光源4的点亮的暗处的拍照动作的流程图。另外,图3的(a)~(h)是表示控制装置10中的各工序的控制中的智能手机1的画面的状态及控制动作的图。

如图2所示,首先启动照相机2,将光源设定设为开启(s1)。由此,照相机图像向物体检测部12输入(s2),然后,判断是否检测到物体(s3)。具体地说,如果在暗处将智能手机1的照相机应用启动,则如图3的(a)所示,将照相机2获取的动态图像显示于显示部3a。如图3的(b)所示,在图像中包含可检测的物体的情况下,利用s3的处理,通过图像识别检测到例如人物等物体,显示于显示部3a。此外,在s3中,在未检测到物体时,返回s2。

在这里,在判断物体检测部12检测到物体的情况下,预发光控制部13a使移动光源4预发光(s4)。由此,移动光源4进行预发光,并且基于预发光时获取的图像,在af·ae·awb控制部11中,进行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等拍摄时的条件的调整(s5)。具体地说,如图3的(c)所示,进行物体的焦点调整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拍摄时的条件被调整了的情况下,之后,成为等待快门操作的待机状态。在该待机状态下,如图3的(d)所示,移动光源4的预发光成为灭灯状态。并且,维持拍摄时的条件的设定。

因此,在该待机状态(预发光后移动光源4变暗了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判断是否存在快门操作(s6)。该判断由快门操作判定部14进行。具体地说,如图3的(e)所示,判定是否存在用户的快门操作。即,判定是否存在智能手机1的触摸输入部3b中的快门按钮的操作。

在s6中存在快门按钮的操作的情况下,判断满足用于开始拍照的条件(拍照条件),利用主发光控制部13b,移动光源4进行主发光(s7),在主发光期间对静止画面进行拍照(s8),该静止画面利用静止画面编码器16被编码而保存于记录介质5中。具体地说,如图3的(f)所示,在移动光源4进行主发光的期间,静止画面被拍照。

在这里,在s6的待机过程中,对于在s5中设定的规定的图像存在产生变化的情况。因此,在该情况下,判断在拍照对象中是否存在变化。该判断是利用物体检测部12,判断在从设定前次拍摄时的条件时开始,对象的物体是否存在变化(s10)。例如,考虑预发光时的拍照对象的物体(以前检测到的物体)的位置或者大小变化,或者新的物体进入了拍照范围内。在从前次设定了拍摄时的条件时开始,对象的物体存在变化的情况下,返回s4,重新进行由预发光的点亮进行的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等拍摄时的条件的调整。在s10中,在从前次设定了拍摄时的条件时开始,物体的对象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返回s6而成为等待快门操作的状态。

由此,例如如图3的(g)所示,在拍照对象从1人变为2人的情况下等,如图3的(h)所示,重复进行与所述图3的(c)相同的处理。

此外,用户按下快门按钮的时机取决于用户。因此,在图2所示的流程图的所有时机都存在进行快门操作的可能性。

因此,在未由预发光的点亮进行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等的处理的时刻,即未检测到物体而未进行预发光的时刻,进行了快门操作的情况下,按照先有技术所述,如图4所示,在快门操作后通过预发光的点亮进行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

另外,即使在由预发光的点亮进行的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等处理完成之后,在s6的待机状态下,也存在由用户进行用于自动对焦动作(af)的触摸操作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也按照先有技术所述,如图5所示,将由触摸操作指定的物体作为对象,由预发光的点亮进行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作为电子设备的智能手机1,具有至少1个作为拍照装置的照相机2、对被摄体进行照射的至少1个作为照明装置的移动光源4、至少1个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10。控制装置10进行:检测处理,该处理是不是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是基于从照相机2获取的图像对物体进行检测;预发光处理,该处理是在检测到物体时,使移动光源4预发光;以及调节处理,该处理是将基于移动光源4的预发光时获取图像而检测到的物体作为对象,执行拍摄时的条件即作为自动焦点处理的自动对焦动作(af)、作为自动曝光处理的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作为自动白平衡调节处理的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中的至少1个。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10,对至少1个作为拍照装置的照相机2、和对被摄体进行照射的至少1个作为照明装置的移动光源4进行控制。并且,控制装置10具有:作为检测处理部的物体检测部12,其不是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是基于从照相机2获取的图像对物体进行检测;作为预发光处理部的预发光控制部13a,其在检测到物体时,使移动光源4预发光;以及作为调节处理部的af·ae·awb控制部11,其将基于移动光源4的预发光时获取的图像而检测出的物体设为对象,执行拍摄时的条件即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中的至少1个。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方法,对至少1个作为拍照装置的照相机2、和对被摄体进行照射的至少1个作为照明装置的移动光源4进行控制,并且该控制方法包含:检测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不是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是基于从照相机2获取的图像对物体进行检测;预发光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在检测到物体时,进行使移动光源4预发光的处理;以及调节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基于在移动光源4的预发光时获取的图像而检测到的物体设为对象,执行拍摄时的条件即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中的至少1个。

根据上述结构,智能手机1具有至少1个照相机2、对被摄体进行照射的至少1个移动光源4、以及至少1个控制装置10。

在现有的智能手机中,在进行伴随发光的暗处的拍照的情况下,通常,在用户判断是期望的快门机会时,由该用户进行快门操作。并且,以该快门操作作为触发,进行预发光,在该预发光的期间,执行拍摄时的条件的调节即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及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然后,通过进行主发光,从而可以对静止画面进行拍照。

但是,在实际的拍照中,在将作为用户的快门操作作为触发,进行用于拍摄时的条件的调节的预发光,然后进行发光而拍照这样的方法中,存在错过快门机会的可能性。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手机1,在进行暗处的拍照的情况下,如果照相机2启动,则控制装置10利用物体检测部12进行,不是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是进行基于从照相机2获取的图像自动地检测物体的检测处理。然后,控制装置10在检测到物体时,利用预发光控制部13a进行使移动光源4预发光的预发光处理。另外,利用af·ae·awb控制部11进行调节处理,即,将基于在移动光源4的预发光时获取的图像而检测出的物体作为对象,执行拍摄时的条件即自动对焦动作(af)、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或者自动白平衡调节动作(awb)中的至少1个。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手机1中,由于如果照相机2启动,则不是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是基于从照相机2获取到的图像检测物体,因此,此时进行预发光而进行拍摄时的条件的调节处理。因此,只要物体不变化,则之后在存在由用户进行的拍照指示即快门操作时,可以立刻由主发光进行拍照。

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具有在进行伴随着发光的暗处的拍照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快门操作后的时滞的产生的照相机2的智能手机1、控制装置10及控制方法。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手机1具有至少1个作为记录装置的记录介质5。另外,作为智能手机1,如果满足拍照条件(开始拍照的条件),则控制装置10进行使移动光源4主发光的主发光处理、在主发光时使照相机2对静止画面进行拍照的拍照处理、以及将拍到的静止画面保存于记录介质5的保存处理。

由此,由于智能手机1具有至少1个记录介质5,因此可以将拍到的静止画面保存于记录介质5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智能手机1中,控制装置10在执行调节处理后,重新进行检测处理,如果检测到状态变化了的物体或者检测到新的物体,则重新进行预发光处理,将检测到的物体设为对象,重新进行调节处理。

因此,在拍摄时的条件的调节处理暂时实施之后,如果检测到状态变化了的物体或者检测到新的物体,则控制装置10重新进行预发光处理,将检测到的物体设为对象,重新进行调节处理。其结果,即使在暂时实施了拍摄时的条件的调节处理之后物体存在变化,也可以再次进行拍摄时的条件的调节处理,因此可以为主发光做准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手机1中,控制装置10在检测处理中,在移动光源4为灭灯状态时获取的图像中检测物体。由此,由于基于移动光源4为灭灯状态时获取的图像检测物体,因此对于物体的检测不需要移动光源4的发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手机1中,主发光处理的移动光源4的发光比预发光处理的发光更亮。由此,在预发光处理中,由于作为辅助光,以对拍摄时的条件的调整来说必要最小限度的移动光源4的发光的光量进行预发光,因此可以实现移动光源4的电源寿命的节约。另一方面,在主发光处理中,由于使移动光源4的发光的光量增大而明亮地进行拍照,因此可以获得清晰的静止画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手机1中,预发光处理的移动光源4的发光可以是与主发光处理的发光相同的亮度。由此,即使在预发光处理中,也可以以与主发光处理的发光相同的亮度对拍摄时的条件进行调整。因此,可以使拍摄时的条件以与主发光处理的发光相同亮度的条件进行。

另外,在智能手机1中,控制装置10在预发光处理中检测到物体时,在收到由用户的拍照指示之前(即使用户未指示),也可以使移动光源4预发光。

并且,控制装置10的预发光控制部13a在检测到物体时,在接收到由用户的拍照指示之前,可以进行使移动光源4预发光的处理。

并且,在某个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方法中,预发光处理工序在检测到物体时,在接收到用户的拍照指示之前,可以进行使移动光源4预发光的处理。

因此,在可以由用户进行快门操作的智能手机1及控制装置10中,如果检测到物体,则在接收到由用户经由快门操作的拍照指示之前,可以进行使移动光源4预发光的预发光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手机1中,控制装置10在通过向智能手机1的操作输入或者声音输入而接收用户的拍照指示时,判断为满足拍照条件(开始拍照的条件)。

因此,如果存在用户的拍照指示,则可以判断拍照条件满足。另外,作为由用户进行的拍照指示,不仅是向智能手机1的操作输入,也可以利用用户的声音输入的方法。

另外,在某个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手机1中,控制装置10在从照相机2获取的图像中的、检测出的物体的移动静止时,判断为满足拍照条件。此外,所谓在图像中物体移动,是指在将照相机2固定的状态下对动画进行拍照时物体移动的情况、和使照相机2移动而对动画进行拍照的情况。

由此,例如,在将照相机2固定的状态下进行拍照时,在移动的物体静止时,可以作为满足拍照条件(开始拍照的条件)而进行由主发光的拍照。由此,控制装置10也可以不是接受用户的拍照指示,而是如果拍照条件满足,则进行使移动光源4主发光的指示及使照相机2对静止画面进行拍照的指示。

另外,例如,在使照相机2自身移动而进行拍照的情况下,可以在使照相机2自身的动作停止时,作为满足了拍照条件(开始拍照的条件)而进行由主发光的拍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手机1中,控制装置10在调节处理中,决定照相机2在静止画面的拍照时使用的拍照参数,并且拍照参数可以包含焦点位置或者曝光时间。

由此,利用调节处理,事先(在静止画面的拍照之前)决定照相机2在静止画面的拍照时使用的拍照参数。由此,可以减小从快门操作至静止画面的拍照为止的时滞。

〔实施方式2〕

如果针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以下所述。此外,除了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以外的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对于与所述的实施方式1的附图所示的部件具有同一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的控制模块(特别是作为检测处理部的物体检测部12、作为发光处理部的发光控制部13、以及作为调节处理部的af·ae·awb控制部11),可以由在集成电路(ic芯片)等中形成的逻辑电路(硬件)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实现。

在后者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具有执行程序的命令的计算机,所述程序是实现各功能的软件。该计算机例如具有至少1个处理器(控制装置),并且具有存储上述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至少1个记录介质。并且,在上述计算机中,通过上述处理器将上述程序从上述记录介质读取而执行,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作为上述处理器,例如可以使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作为上述记录介质,可以使用“非暂时的有形的介质”,例如,除了rom(readonlymemory)等以外,还可以使用存储带、存储盘、存储卡、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的逻辑电路等。另外,也可以还具有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accessmemory)等。另外,上述程序也可以经由可传送该程序的任意的传送介质(通信网络或广播等)向上述计算机供给。此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使上述程序由电子传送而体现的、在输送波中埋入的数据信号的方式实现。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控制装置10由计算机实现,在该情况下,通过使计算机将控制装置10所具有的作为检测处理部的物体检测部12、作为预发光处理部的预发光控制部13a、及作为调节处理部的af·ae·awb控制部11作为软件要素而动作,从而可以使控制装置10由计算机实现。此外,记录有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纳入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范畴中。

〔总结〕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子设备,其具有至少1个拍照装置、对被摄体进行照射的至少1个照明装置、以及至少1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下述处理:检测处理,在该处理中,不是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是基于从所述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对物体进行检测;预发光处理,在该处理中,在检测到所述物体时,使所述照明装置预发光;以及调节处理,在该处理中,将基于在所述照明装置的预发光时获取的图像而检测出的所述物体设为对象,执行自动焦点处理、自动曝光处理、或者自动白平衡调节处理中的至少1个。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具有至少1个记录装置,并且,如果所述照明装置变暗后满足拍照条件,则所述控制装置进行下述处理:主发光处理,在该处理中,使所述照明装置进行主发光;拍照处理,在该处理中,在主发光时使所述拍照装置对静止画面进行拍照;以及保存处理,在该处理中,将拍到的所述静止画面保存在所述记录装置中。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执行了所述调节处理之后,重新进行所述检测处理,在检测到状态变化了的所述物体、或者检测到新的物体时,重新进行所述预发光处理,将检测到的所述物体设为对象,重新进行所述调节处理。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所述检测处理中,在所述照明装置为灭灯状态时获取的图像中检测所述物体。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电子设备中,所述主发光处理的所述照明装置的发光,可以比所述预发光处理的发光更亮。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电子设备中,所述预发光处理的所述照明装置的发光,可以是与所述主发光处理的发光相同的亮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检测到所述物体之前接收到所述用户的拍照指示时,进行所述预发光处理和所述调节处理。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通过向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输入或者声音输入而接收到所述用户的拍照指示时,判断为满足所述拍照条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中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从所述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中检测到的所述物体的移动停止时,判断为满足所述拍照条件。此外,所谓在图像中物体移动是指,将拍照装置固定的状态下拍照时物体移动的情况、和使拍照装置自身移动而拍照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中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所述调节处理中,决定所述拍照装置在静止画面的拍照时使用的拍照参数,并且,所述拍照参数包含焦点位置或者曝光时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中的控制装置,其对至少1个拍照装置、和对被摄体进行照射的至少1个照明装置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处理部,其不是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是基于从所述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对物体进行检测;预发光处理部,其在检测到所述物体时,进行使所述照明装置预发光的处理;以及调节处理部,其进行下述处理,即,将基于在所述照明装置的预发光时获取的所述图像而检测出的所述物体设为对象,执行自动焦点处理、自动曝光处理、或者自动白平衡调节处理中的至少1个。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中的控制方法,其对至少1个拍照装置、和对被摄体进行照射的至少1个照明装置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检测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不是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是基于从所述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对物体进行检测;预发光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在检测到所述物体时,进行使所述照明装置预发光的处理;以及调节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基于在所述照明装置的预发光时获取的所述图像检测出的所述物体设为对象,执行自动焦点处理、自动曝光处理、或者自动白平衡调节处理中的至少1个。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中的控制程序是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控制装置起作用的控制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上述检测处理部、上述预发光处理部、及上述调节处理部起作用。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对于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单元适当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技术范围中。并且,通过将在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单元组合,可以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附图标记说明

1智能手机(电子设备)

2照相机(拍照装置)

3取景显示器

3a显示部

3b触摸输入部

4移动光源(照明装置)

5记录介质(记录装置)

10控制装置

11af·ae·awb控制部(调节处理部)

12物体检测部(检测处理部)

13发光控制部

13a预发光控制部(预发光处理部)

13b主发光控制部

14快门操作判定部

15拍照处理部

16静止画面编码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