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30093发布日期:2019-08-03 12:0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短信作为一种传统且有效的提示用户的方式,一直被广泛的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是通过短信验证码来保证用户及其操作的安全性。其中,无论是大型网站尤其是购物网站,都提供有手机短信验证码功能,由某些验证码接入商提供手机短信验证码服务,各网站通过接口发送请求到接入商的服务器,服务器发送随机数字或字母到手机中,由接入商的服务器统一做验证码的验证。通过发送验证码到手机可以较为准确和安全地保证购物的安全性,同时也保证用户的正确性。

但是相同的验证码短信大量发送到用户手机,会使用户体验较差,如不知道哪个才是有效的短信验证码。因此解决验证码重复发送的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方案更多的是防止相同的短信内容重复下发到用户手机,或者在触发发送验证码的位置进行控制,只能一分钟点击一次,但是如果一分钟之后用户没收到验证码短信,再次点击发送验证码,如此反复,就有可能导致某一时间用户突然收到好几条验证码短信,这不仅短信资源的浪费,更直接的是造成用户不知道有效的短信验证码,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出有效时间内的一条业务信息,并将该业务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以实现提升用户体验的效果。

该方法包括:

接收在预设时间段内由业务系统生成的多条业务信息,其中,所述业务信息携带有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

基于所述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与每条业务信息对应的携带有有效时长的标识key,其中,所述标识key的有效时长为对应的所述业务信息的有效时长;

将所述标识key相同的所述业务信息中的一条确定为待发送业务信息;

将在所述有效时长内的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可选地,接收发送所述业务信息的请求;

根据发送所述业务信息的请求,生成携带有与验证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的业务信息。

可选地,记录每条所述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和所述业务信息的内容信息;

将携带所述触发时间和对应的所述内容信息的业务信息以及对应的标识key缓存在redis数据库中。

可选地,将在预设时间段内redis数据库中缓存的相同的所述标识key对应的业务信息中的一条确定为待发送业务信息。

可选地,计算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对应的所述触发时间与当前时间的第一时间差;

比较所述第一时间差和所述标识key的有效时长的大小;

当所述第一时间差大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所述标识key删除,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拦截;

当所述第一时间差小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可选地,获取接收到的与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标识key相同的当前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和所述触发时间;

比较所述当前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与缓存的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的一致性;

在所述当前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与缓存的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一致时,分别计算所述当前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与当前时间的第二时间差以及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与当前时间的第三时间差;

在所述当前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与缓存的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不一致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拦截,并将所述当前业务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可选地,分别比较所述第二时间差与所述标识key的有效时长的大小,以及所述第三时间差与所述标识key的有效时长的大小;

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和所述第三时间差均大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所述标识key删除,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和所述当前业务信息拦截;

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和所述第三时间差均小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其中任一条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当只有所述第三时间差大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拦截,并将所述当前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预设时间段内由业务系统生成的多条业务信息,其中,所述业务信息携带有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与每条业务信息对应的携带有有效时长的标识key,其中,所述标识key的有效时长为对应的所述业务信息的有效时长;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key相同的所述业务信息中的一条确定为待发送业务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在所述有效时长内的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所述业务信息的请求;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发送所述业务信息的请求,生成携带有与验证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的业务信息。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每条所述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和所述业务信息的内容信息;

缓存模块,用于将携带所述触发时间和对应的所述内容信息的业务信息以及对应的标识key缓存在redis数据库中。

可选地,该确定模块用于将在预设时间段内redis数据库中缓存的相同的所述标识key对应的业务信息中的一条确定为待发送业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对应的所述触发时间与当前时间的第一时间差;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时间差和所述标识key的有效时长的大小;

第一拦截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间差大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所述标识key删除,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拦截;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间差小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收到的与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标识key相同的当前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和所述触发时间;

第二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当前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与缓存的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的一致性;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与缓存的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一致时,分别计算所述当前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与当前时间的第二时间差以及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与当前时间的第三时间差;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与缓存的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不一致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拦截,并将所述当前业务信息发送至与所述手机号对应的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还包括:

第三比较单元,用于分别比较所述第二时间差与所述标识key的有效时长的大小,以及所述第三时间差与所述标识key的有效时长的大小;

第二拦截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和所述第三时间差均大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所述标识key删除,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和所述当前业务信息拦截;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和所述第三时间差均小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其中任一条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当只有所述第三时间差大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拦截,并将所述当前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如上可见,基于上述实施例,首先,接收在预设时间段内由业务系统生成的多条业务信息,其中,业务信息携带有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其次,基于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与每条业务信息对应的携带有有效时长的标识key,其中,标识key的有效时长为对应的业务信息的有效时长,然后,将标识key相同的业务信息中的一条确定为待发送业务信息,最后,将在有效时长内的待发送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一项业务对应的多个业务信息中选出一条有效业务信息,并将该业务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避免了用户接收大量业务信息,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较大程度上减少了短信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系统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具体流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具体流程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在用户重复点击一项业务生成的多个业务信息中,业务信息可以是在验证业务中的验证码信息,筛选出有效的一条业务信息,并将该业务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以使用户不会重复接收到大量有效或无效的业务信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业务信息发送资源的浪费。

本申请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在移动通信领域中,适用于某些需要校验用户标识的业务场景中,如登录页面等。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中发送验证码短信的业务信息的整体系统结构图。其中,用户端在用户侧11如用户终端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端点击获取验证码的界面提示,业务系统12接收发送验证码短信业务信息的请求,并根据发送验证码短信业务信息的请求,生成验证码短信业务信息。然后,业务系统12调用业务信息服务系统13,依次通过业务信息服务系统13中的校验器131、频控控制器132以及验证码短信业务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进行保存的消息队列133,并通过发送模块134将验证码短信业务信息发送至短信服务提供商,由短信服务提供商将验证码短信业务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用户终端。其中,发送模块134包括短信服务加载器1341、用于人工通道分发配置的负载均衡模块1342和包含多个发送器的发送器资源池1343。通过以上系统,将有效的符合要求的验证码短信业务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用户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具体流程,参见图2所示,详细步骤如下:

s21,接收在预设时间段内由业务系统生成的多条业务信息,其中,业务信息携带有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

本步骤中,当用户在某项业务的界面上触发获取业务信息的界面提示后,业务系统生成与该项验证业务对应的业务信息。如在需要验证的验证业务的界面上,触发获取验证码短信的业务信息的界面提示,使业务系统生成与该项验证业务对应的验证码信息。每条业务信息均携带有业务标识和对应的用户标识。用户标识为表示用户终端的唯一标识,如手机号。其中,业务标识为触发的业务的识别标识,一项业务对应一条特定的业务标识。业务标识一般可以为一串字符串,可以随机生成,也可以预先规定。当用户重复点击某项验证业务界面上的界面提示时,生成与验证业务对应的每条业务信息所携带的业务标识均是相同的。另外,用户在预设时间内重复操作业务,触发业务系统生成业务信息。预设时间段主要指用户操作高并发的情况,具体数值可以预先设定,如1min,在1min内接收因用户操作而生成的多条业务信息。

在生成携带有验证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的业务信息后,业务信息服务系统接收上述业务信息。

s22,基于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与每条业务信息对应的携带有有效时长的标识key,其中,标识key的有效时长为对应的业务信息的有效时长。

本步骤中,在接收到上述携带有验证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的业务信息后,保存其中的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并根据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标识key。具体的,在表示业务标识的字符串后面加上用户标识对应的字符串,再在该字符串基础上使用md5消息摘要算法(message-digestalgorithm,md5),生成全局中与该验证业务对应的标识key。

另外,在上述步骤s21中接收到的业务信息同时携带有该业务信息的有效时长,表示该业务信息的有效时长,较佳实施例是设置为5-15分钟。其中,标识key携带有有效时长,在有效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该标识key无效。标识key的有效时长与接受到的业务信息的有效时长相同。

s23,将标识key相同的业务信息中的一条确定为待发送业务信息。

这里,在用户重复点击验证业务界面上触发获取业务信息的界面提示时,可能收到多条业务信息。每条业务信息会生成对应的标识key,当每条业务信息都对应于相同的验证业务时,则对应的标识key也是相同的。在各条标识key重复的业务信息中,将其中一条确定为业务信息服务系统可能要进行发送的待发送业务信息。

s24,将在有效时长内的待发送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本步骤中,针对高并发状态下,即对短时间内用户重复操作而产生的大量业务信息中确定的待发送验证码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将在有效时长内的业务信息中的一条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基于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首先,接收因用户重复操作而由业务系统生成的业务信息,其中,业务信息携带有与验证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其次,基于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与每条业务信息对应的携带有有效时长的标识key,其中,标识key的有效时长为对应的业务信息的有效时长,然后,将标识key相同的业务信息中的一条确定为待发送业务信息,最后,将在有效时长内的待发送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针对某项验证业务产生的大量标识key重复的验证码中,筛选出有效时长内的一条业务信息,并将该业务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使用户终端仅收到一条有效的业务信息,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并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业务信息发送资源的浪费。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具体流程的示意图。其中,该具体流程的详细过程如下:

s31,用户侧触发获取业务信息的界面提示。

一般情况下,业务信息作为网站安全通行的一种方式,用户在网页登录界面上通过触发界面提示,以获取业务信息。若用户多次点击界面提示,可以获取多条业务信息。

s32,业务系统生成业务信息,并记录每条业务信息携带的业务标识、用户标识以及业务信息的有效时长。

这里,业务系统接收发送业务信息的请求。同时,根据发送业务信息的请求,生成携带有与验证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的业务信息。另外,该业务信息还携带有表示时效的有效时长。

s33,利用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在业务信息服务系统中为每条业务信息生成标识key。

s34,将每个标识key以及对应的业务信息缓存入redis数据库。

这里,redis数据库是一个获得bsd开源协议(originalbsdlicense、freebsdlicense、originalbsdlicense)许可的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它可以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中间数据库。在生成业务信息后,将业务信息以及对应的标识key均缓存在redis数据库中。

s35,记录每条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

本步骤中,每条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为用户侧点击获取业务信息的界面提示时对应的时间。

s36,将在预设时间段内redis数据库中缓存的相同的标识key对应的业务信息中的一条确定为待发送业务信息。

本步骤中,预设时间段一般为一段较短的时间间隔,如1分钟。预设时间段可以预先设定。当在一段预设时间段内,以接收到用户侧首次触发获取业务信息的界面提示的触发时间起,将生成的业务信息缓存至redis数据库中时,利用生成的标识key,进行redis数据库的setnx互斥操作。具体的,在进行缓存时,当redis数据库中已经缓存有相同的标识key以及对应的业务信息时,redis的setnx操作返回0,则表示有重复,已经生成了相应的业务信息或者已经有业务信息再进行发送,该条业务信息取消发送;反之,redis的setnx操作返回1则表示不重复,该短信可以继续发送。将经过上述处理的一条业务信息确定为待发送业务信息。

其中,由于redis数据库的setnx操作是原子性操作,并且互斥。在用户在短时间内重复点击获取业务信息的界面提示的高并发情况下,只有一条业务信息执行该操作能够返回1,其他的都返回0,这样确保了针对该项验证业务只有一条业务信息发出。

s37,计算待发送业务信息对应的触发时间与当前时间的第一时间差。

本步骤中,对待发送业务信息进行redis的expire操作,设置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标识key的有效时长为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有效时长。具体的,在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有效期间,只要该业务信息还没有通过底层服务提供商发出去之前,其他的业务信息在这里进行redis的setnx操作也会返回0,这样也确保了该项验证业务只有一条业务信息发出。

因此,根据获取的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计算待发送业务信息对应的触发时间与当前时间的第一时间差。

s38,比较第一时间差和标识key的有效时长的大小。

s391,当第一时间差大于有效时长时,将标识key删除,并将待发送业务信息拦截。

本步骤中,当第一时间差大于有效时长时,则表示该待发送业务信息已经失效。则将该验证码信息对应的标识key删除,并将该失效的待发送验证码拦截,不再发送。

s392,当第一时间差小于有效时长时,将待发送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本步骤中,当第一时间差小于有效时长时,则标识该待发送业务信息仍然在对应的有效时长内,可以进行发送,并将该待发送业务信息发送孩子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业务信息服务系统将待发送业务信息发送至发送系统,发送系统调用运营商接口发送该待发送业务信息。用户在接收到上述业务信息后,输入业务信息,业务系统对该业务信息进行相应操作,如对验证码信息进行验证操作。

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主要是针对用户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点击获取业务信息的界面提示时,可能产生的大量标识key相同的验证短信的情况。在上述高并发状态下,向用户终端发送通过上述流程筛选出的有效的业务信息。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具体流程的示意图。其中,该具体流程的详细过程如下:

s401,用户侧触发获取业务信息的界面提示。

s402,业务系统生成业务信息,并记录每条业务信息携带的业务标识、用户标识、业务信息的有效时长以及业务信息的内容信息。

s403,利用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在业务信息服务系统中为每条业务信息生成标识key。

s404,将每个标识key以及对应的业务信息缓存入redis数据库。

s405,记录每条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

s406,将在预设时间段内redis数据库中缓存的相同的标识key对应的业务信息中的一条确定为待发送业务信息。

s407,检测是否存在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标识key。

s408,若不存在,则该标识key已经过期,该待发送业务信息已经失效,拦截该待发送业务信息不再发送,并结束流程。

这里,由于将标识key的有效时长与业务信息的有效期时长相同,而redis数据库会扫描这些标识key是否过期,一旦过期就会被删除,表示该带发送业务信息已经失效,需要拦截该待发送业务信息不再发送。

s409,若存在标识key,接收在预设时间段外发送的与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标识key相同的当前业务信息。

本步骤中,预设时间段外主要是针对用户在较短的预设时间段内大量点击获取业务信息的界面提示后,在此高并发状态下,若生成的业务信息出现延迟发送等情况并未发送至用户终端,用户可能再次点击获取业务信息的界面提示,再次生成针对该项验证业务的标识key相同的当前业务信息。

因此,当接收到新的当前业务信息,对该当前业务信息进行redis的setnx操作就会返回1。

s410,获取当前业务信息的内容信息和触发时间。

s411,比较当前业务信息的内容信息和待发送业务信息的内容信息的一致性。

这里,对当前业务信息和待发送业务信息的内容信息进行md5消息摘要算法,分别获取关于内容信息的md5值,并将当前业务信息的md5值与待发送业务信息的md5值进行比较。

s412,内容信息一致时,分别计算当前业务信息和待发送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和当前时间的第二时间差和第三时间差。

s413,分别比较第二时间差和第三时间差与标识key的有效时长的大小。

s414,当第二时间差和第三时间差均小于有效时长时,将其中任一条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本步骤中,当第二时间差和第三时间差均小于有效时长时,则说明当前业务信息与待发送业务信息均有效,可以将标识key删除,并将其中之一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s415,当第二时间差和第三时间差均大于有效时长时,将标识key删除,并将待发送业务信息和当前业务信息拦截。

本步骤中,当第二时间差和第三时间差均大于有效时长时,则说明当前业务信息与待发送业务信息均失效,将标识key删除,并将当前业务信息和待发送业务信息拦截。

s416,当只有第三时间差大于有效时长时,将待发送业务信息拦截,并将当前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这里,当只有第三时间差大于有效时长时,则表明待发送业务信息已经失效,而当前业务信息是有效的,并将当前业务信息发送至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s417,内容信息不一致时,将待发送业务信息拦截,并将当前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本步骤中,如果md5值不一致,则说明之前的待发送业务信息已经失效,已经有新的业务信息,即当前业务信息等待发送,那么该待发送业务信息则拦截下来不再发送,将当前业务信息直接调用底层短信服务商通道发送给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业务信息服务系统将经过上述处理的有效的业务信息发送至发送系统,发送系统调用运营商接口发送上述有效的业务信息。用户在接收到上述业务信息后,输入业务信息,业务系统对该业务信息进行验证操作。在将有效的业务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的同时,将标识key删除。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上述步骤实现信息处理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使得业务系统在业务信息发送延迟,或者某些业务系统在获取业务信息时没有做操作时间范围控制的情况下,若用户多次触发获取业务信息的界面提示,筛选出其中一条有效的业务信息,并发送至用户终端,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也减少了业务信息发送资源的浪费。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对于用户恶意刷业务信息的情形也有一定的防刷效果。同时,该方法中采用的取md5值和使用redis数据库等技术,时间复杂度较低,不会影响业务信息服务系统的性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其中,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在预设时间段内由业务系统生成的多条业务信息,其中,业务信息携带有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

第一生成模块52,用于基于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与每条业务信息对应的携带有有效时长的标识key,其中,标识key的有效时长为对应的业务信息的有效时长;

确定模块53,用于将标识key相同的业务信息中的一条确定为待发送业务信息;

发送模块54,用于将在有效时长内的待发送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模块51、第一生成模块52、确定模块53和发送模块54的具体功能和交互方式,可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55,用于接收发送业务信息的请求;

第二生成模块56,用于根据发送业务信息的请求,生成携带有与验证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和用户标识的业务信息。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记录模块57,用于记录每条所述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和所述业务信息的内容信息;

缓存模块58,用于将携带所述触发时间和对应的所述内容信息的业务信息以及对应的标识key缓存在redis数据库中。

可选地,确定模块53用于:

用于将在预设时间段内redis数据库中缓存的相同的标识key对应的业务信息中的一条确定为待发送业务信息。

可选地,发送模块54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对应的所述触发时间与当前时间的第一时间差;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时间差和所述标识key的有效时长的大小;

第一拦截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间差大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所述标识key删除,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拦截;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间差小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可选地,发送模块54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收到的与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标识key相同的当前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和所述触发时间;

第二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当前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与缓存的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的一致性;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与缓存的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一致时,分别计算所述当前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与当前时间的第二时间差以及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触发时间与当前时间的第三时间差;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与缓存的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的所述内容信息不一致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拦截,并将所述当前业务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可选地,发送模块54还包括:

第三比较单元,用于分别比较所述第二时间差与所述标识key的有效时长的大小,以及所述第三时间差与所述标识key的有效时长的大小;

第二拦截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和所述第三时间差均大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所述标识key删除,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和所述当前业务信息拦截;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和所述第三时间差均小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其中任一条短信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时间差大于所述有效时长时,将所述待发送业务信息拦截,并将所述当前业务信息发送至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如图6所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60,其中,处理器60用于执行上述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步骤。

从图6中还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包括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1,该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1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运行时执行上述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该存储介质能够为通用的存储介质,如移动磁盘、硬盘和flash等,该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能够执行上述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从而将筛选出的一条有效业务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以提升用户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