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54865发布日期:2021-02-26 09:2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拍摄要求越来越高,对摄像模组的防抖功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当摄像模组的镜头发生抖动时,传统的防抖装置驱动镜头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发生微小移动,以校正镜头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抖动,实现摄像模组的防抖功能,从而获取高清图像。
[0003]
但是,镜头在拍摄时的抖动不仅包括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抖动,也包括平行于光轴方向的抖动,因此,仅补偿镜头沿垂直于光轴方向抖动的防抖装置已不能满足摄像模组日益严苛的防抖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种球面配合的新型倾斜式防抖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0005]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包括底座、外壳、第一镜头、第二镜头及防抖组件。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周缘。所述第一镜头安装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外壳内侧。所述第二镜头位于所述第一镜头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防抖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镜头与所述外壳。
[0006]
所述防抖组件包括固定部、旋转部、推动部及第一驱动部。所述固定部呈环形且固定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旋转部呈环形且所述旋转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内侧。可以理解的,所述固定部及所述旋转部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呈环形表示所述固定部或所述旋转部环绕连接。
[0007]
所述第二镜头位于所述旋转部内侧且固定于所述旋转部。所述推动部位于所述外壳内侧且支撑所述旋转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位于所述外壳内侧并连接所述推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推动部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镜头、所述推动部及所述第一驱动部均收容于所述外壳。
[0008]
所述固定部包括面向所述旋转部的内侧壁。所述固定部的内侧壁为内球面。所述旋转部包括面向所述固定部的外侧壁。所述旋转部的外侧壁为外球面。所述旋转部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内侧壁。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推动部沿第一方向移动,使所述推动部推动所述旋转部带动所述第二镜头相对所述固定部旋转。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
[0009]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推动部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时推动所述旋转部,所述旋转部的所述外侧壁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内侧壁球面配合,使得所述旋转部的所述外侧壁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内侧壁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所述旋转部带动所述第二镜头相对所述固定部旋转。
[0010]
其中,由于所述旋转部受到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的推力且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为球面配合,因此所述旋转部带动所述第二镜头的旋转是万向旋转,使得当所述旋转部相对所述固定部旋转时,所述第二镜头的光轴方向相对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倾斜,从而使得既校正了所述摄像模组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的抖动,又校正了所述摄像模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的抖动,提高了所述摄像模组的防抖性能。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球面配合的新型倾斜式防抖。
[001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部的所述外侧壁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内侧壁面接触,以实现所述旋转部相对所述固定部滑动。例如,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内侧壁为光滑的内球面,所述旋转部的所述外侧壁为光滑的外球面,内球面直接接触外球面。
[0012]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旋转部的所述外侧壁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内侧壁之间设有滚动件,以使所述旋转部的所述外侧壁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内侧壁间接地相对滑动。也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部的所述外侧壁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内侧壁角接触,以实现所述旋转部相对所述固定部滑动。
[0013]
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所述旋转部于所述固定部球面配合的种类不做限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部的所述外侧壁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内侧壁能够为类似关节轴承的球面滑动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部的所述外侧壁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内侧壁也能够为其他球面配合,以使所述推动部推动所述旋转部带动所述第二镜头相对所述固定部旋转。
[001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动部包括多个推杆。所述多个推杆支撑所述旋转部。所述多个推杆排布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四周。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多个驱动组件。所述多个驱动组件排布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四周。所述多个驱动组件一一对应地驱动所述多个推杆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
[001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推动部包括所述多个推杆及所述多个驱动组件,且所述多个驱动组件一一对应驱动所述多个推杆,所述多个推杆在不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的位移不一样,使得所述旋转部的不同方向收到的推力不同,保证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球面配合,从而使得所述旋转部相对所述固定部旋转。
[001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所述驱动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推杆对称地排布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四周。
[0017]
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推杆对称地排布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四周,提高所述旋转部旋转角度的可控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推杆及驱动组件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本申请对推杆及驱动组件的数量不做限定。
[001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部朝向所述推杆的一侧设有多个支撑臂。各所述支撑臂朝向所述推杆的一侧设有凹球面。各所述推杆朝向所述旋转部的一侧设有凸球面。所述多个推杆的凸球面一一对应地抵持所述多个支撑臂的凹球面。且所述支撑臂的凹球面的半径大于对应的所述推杆的凸球面的半径。
[0019]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所述推杆设有所述凹球面,所述旋转部设有所述凸球面,使得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推动部为点接触,保证所述推动部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时,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推动部的各接触点也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吸收掉了所述旋转部由于旋转造成的接触点之间的横向位移。
[0020]
其中,所述凹球面的球半径大于所述凸球面的球半径,使得所述凸球面能够与所述凹球面的内侧壁相对滑动。当所述推杆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时,所述旋转部的所述凹球面相对所述推杆的所述凸球面滑动,验证了所述旋转部的弧面移动。可以理解的,所述凹球面的弧面大于所述凸球面的弧面,使得所述推杆与所述支撑臂为点接触。
[002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部包括第一旋转件及第二旋转件。所述旋转部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推动部之间。所述多个支撑臂的凹球面位于第二旋转件。
[002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包括所述第一旋转件及所述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固定部球面配合,所述第二旋转件与所述推动部相连,使得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固定部的配合更加完善,并且有利于所述旋转部的加工,降低所述摄像模组的工艺要求。
[002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旋转件设有台阶部。所述第二镜头安装于所述台阶部,一方面,使得所述第二镜头更加稳固地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件。另一方面,所述台阶部也能够起到避光的作用,保证所述摄像模组的可靠性。
[002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线圈及第一磁性体。所述第一线圈嵌设于所述推动部。所述第一磁性体固定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第一线圈相对设置。
[002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通过通电产生磁场并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作用,从而驱动所述推动部相对所述底座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以各驱动组件为常用的线圈与磁性体配合的驱动,有利于驱动组件的加工,简化所述摄像模组的工艺。
[002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性体固定于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镜头之间。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磁性体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侧边。所述推动部朝向所述第一镜头的一侧设有收容槽。所述第一线圈收容于收容槽。
[0027]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性体能够固定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线圈之间。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磁性体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下方。在此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动部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收容槽,所述第一线圈收容于收容槽。
[0028]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也能够采用其他方式驱动所述推杆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例如,表面贴装工程(surface mount assembly,sma)或压电技术。
[002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调焦组件。所述调焦组件位于所述外壳内侧。所述调焦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底座。所述调焦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镜头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003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头在所述调焦组件的驱动下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沿第一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一镜头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使得所述摄像模组能够实现调焦。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的通过所述调焦组件控制所述第一镜头,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调焦,通过所述防抖组件控制第二镜头,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防抖,避免了所述摄像模组的防抖与调焦相互干扰,从而提高了所述摄像模组的防抖与调焦的精准性。
[003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镜头包括透明膜层、连接环、透明盖板以及液晶。所
述连接环围绕地连接于所述透明膜层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所述透明膜层位于所述连接环朝向所述第一镜头的一侧。所述透明盖板位于所述连接环远离所述第一镜头的一侧。所述液晶位于所述透明膜层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且位于所述连接环内侧。可以理解的,所述透明盖板、所述透明膜层及所述连接环形成封闭腔体,所述液晶设于腔体内。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镜头为液态镜头。
[0032]
所述第一镜头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需要通过控制所述第二镜头,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调焦及防抖。所述第二镜头的所述透明膜层具有弹性,所述液晶具有流动性,使得通过控制所述液晶的形态来改变所述第二镜头的焦距,从而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调焦。
[003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头无需凸出镜头,减小了所述摄像模组的厚度,也使得电子设备的外观更加美观。所述第二镜头为液态镜头,没有可以被磨损的部件,也提高了所述摄像模组的耐用性。
[003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侧的第二驱动部及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围设在所述第一镜头的周边。所述移动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抵持所述透明膜层。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所述移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移动部带动所述透明膜层沿第一方向移动。
[0035]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移动部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时,所述移动部挤压或拉扯所述透明膜层,以使所述透明膜层发生形变,改变了所述液晶周边的形状,从而改变了所述液晶的曲率,从而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调焦。
[003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在所述第二驱动部的驱动下运动,以使所述透明膜层发生形变,不会带动所述连接环及所述透明盖板的运动,避免了所述摄像模组的调焦与防抖相互干扰,从而提高了所述摄像模组的调焦与防抖的精准性。
[0037]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线圈及第一磁性体。所述第一线圈嵌设于所述推动部。所述第一磁性体固定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第一线圈相对设置。
[0038]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通过通电产生磁场并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作用,从而驱动所述推动部相对所述底座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各所述驱动组件为常用的线圈与磁性体配合的驱动,有利于驱动组件的加工,简化所述摄像模组的工艺。
[003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抖组件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嵌设于所述推动部,且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内侧。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第一线圈相对所述底座的位置。所述第一线圈嵌设于所述推动部。可以理解的,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推动部相对所述底座的位置。
[004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内侧,且相对所述第一线圈固定。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推动部相对所述底座的位置,通过确定所述推动部的位置,来确定所述旋转部的旋转量,从而确定所述摄像模组防抖的位移量。当所述旋转部旋转到目标位置后,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线圈形成闭环系统,使得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推动部相对所述底座固定,从而使得所述旋转部相对所述固定部固定,从而使得所述摄像模组达到防抖目的。
[004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线圈及第二磁性体。所述第二线圈连续地环绕在所述第一镜头的周边且嵌设于所述移动部。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一驱动
部内侧。所述第二磁性体固定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第二线圈相对设置。
[004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圈通过通电产生磁场并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相作用,从而驱动所述移动部相对所述底座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以所述第二驱动部为常用的线圈与磁性体配合的驱动,有利于驱动组件的加工,简化所述摄像模组的工艺。
[004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磁性体位于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之间,且所述第二磁性体与所述第一磁性体共用一个磁性体。
[0044]
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额外设与所述第二线圈相适配的磁性体。所述第二线圈能够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适配,驱动所述移动部相对所述底座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由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所述多个驱动组件,因此所述第一磁性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体位于所述第二线圈的四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体育所述第二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相作用,从而推动所述移动部移动。
[004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体与所述第一磁性体共用,减少了所述摄像模组磁性体的数量,提高了所述摄像模组的集成度,减小了所述摄像模组的体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第二磁性体也能够为两个不同的磁性体。
[004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部包括第一推环及第二推环。所述第二推环抵持所述透明膜层。所述第一推环连接于所述第二推环远离所述透明膜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线圈嵌设于所述第一推环。
[0047]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包括所述第一推环及所述第二推环两个组装的部件,有利于所述移动部的加工,降低了所述摄像模组的工艺要求。其中,线圈嵌设在所述第一推环内,使得所述第二磁性体围设在所述第二推环的周边。所述第二推环安装在所述第一推环上,用于使得所述第二镜头的所述透明膜层发生形变,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调焦。
[0048]
其中,所述第一推环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平行。也即,所述第一推环仍然与所述底座处于垂直状态。可以理解的,所述摄像模组在防抖及调焦状态下,所述第一旋转件带动所述第二镜头的所述连接环及所述透明盖板旋转,而所述第二推环处于垂直状态,避免了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防抖组件干扰所述第二推环的调焦,从而提高了所述摄像模组的防抖及调焦的精准性。
[004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呈环形且围设在所述第一镜头的周边。所述粘接层用于粘接所述第一推环与所述第二推环。粘接所述第一推环与所述第二推环通过所述粘接层固定,使得所述第一推环稳定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推环上,提高了所述摄像模组的可靠性。
[005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上弹片及下弹片。所述上弹片位于所述第一推环朝向所述第二镜头的一侧,且所述上弹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推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下弹片位于所述第一推环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且所述下弹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推环,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推环的一侧延伸且固定于所述底座。
[0051]
其中,所述下弹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下弹片间隔设置。所述底座包括四个自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第二镜头的方向凸起的支撑杆。所述上弹片与所述下弹片远离所述第一推环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杆。
[005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推环上端的所述上弹片,及
位于所述第一推环下端的所述下弹片,一方面,所述上弹片及所述下弹片为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推环移动时提供缓冲力,避免所述第一推环突然相对所述底座移动。另一方面,由于所述上弹片及所述下弹片具有弹性,所述第一推环在所述上弹片与所述下弹片的作用下复位。
[005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弹片包括环形弹片及多个子弹片。所述环形弹片围设在所述第二推环的周边。所述多个子弹片彼此间隔地排布于所述环形弹片的周边,各所述子弹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弹片,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推环的一侧延伸。多个所述子弹片远离所述第二推环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可以理解的,多个所述子弹片背离所述环形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杆。
[005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上弹片设有所述环形弹片,所述上弹片包括围设在所述第二推环的周边的所述环形弹片及多个自弹片,使得所述上弹片在xy方向都有支撑力,从而使得所述旋转部带动所述第二镜头旋转时的对所述移动部的力不足以克服所述上弹片的支撑了,避免了所述旋转部带动所述第二镜头旋转时带动所述透明膜层旋转,保证了所述第二推环相对所述底座处于垂直状态。
[005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多个第一弹片及多个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位于所述推动部背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推动部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可以理解的,多个所述第一弹片及多个所述第二弹片分别位于所述推动部的上端及下端。每个所述推杆的两端均连接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片及两个所述第二弹片。
[005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及所述第二弹片支撑所述推动部,避免了所述推动部突然相对所述底座移动。所述第一弹片及所述第二弹片也能够使得所述推动部复位。
[0057]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印刷电路板及图像传感器。所述印刷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第一镜头的一侧。所述印刷电路板朝向所述第一镜头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图像传感器收容于所述凹槽。
[0058]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传感器收容于收容槽,使得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厚度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厚度复用,从而减小了所述摄像模组的厚度,有利于所述摄像模组小型化。
[005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安装于所述底座,且所述滤光片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投影与所述图像传感器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投影部分或全部重叠。所述第一镜头安装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一侧。且所述滤光片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镜头之间。
[0060]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镜头固定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一侧。所述印刷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第一镜头的一侧。外界穿过所述第一镜头的光线经过所述滤光片后照射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上。所述滤光片能够过滤穿过所述第一镜头光线中的杂光,使得所述摄像模组拍摄的照片更加真实,从而提高所述摄像模组的质量。
[006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底座之间。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镜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远离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一侧。
[0062]
可以理解的,所述滤光片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所
述第一底座及所述第二底座,有利于所述摄像模组的加工及安装。
[0063]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如上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安装于所述壳体。
[0064]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有所述旋转部及所述固定部的所述摄像模组,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用所述摄像模组在进行拍照时,既校正了所述摄像模组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的抖动,又校正了所述摄像模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方向的抖动,提高了所述摄像模组的防抖性能,从而提高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6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0066]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67]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68]
图3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69]
图4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0070]
图5是图4所示结构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71]
图6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72]
图7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在一种使用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0073]
图8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0074]
图9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在再一种使用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0075]
图10是图3所示旋转部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76]
图11是图1所示摄像模组在第二实施例中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0077]
图12是图1所示摄像模组在第三实施例中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8]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0079]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设备。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100是手机为例进行描写。
[0080]
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1及摄像模组102。摄像模组102安装于壳体101。摄像模组102能够使得电子设备100实现获取影像或即时视频通话等功能。
[0081]
摄像模组102包括印刷电路板11、底座12、外壳13、第一镜头14及第二镜头15。底座12固定于印刷电路板11。外壳13固定于底座12的周缘。第一镜头14安装于底座12且位于外壳13内侧。可以理解的,外壳13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第一镜头14收容于外壳13。第二镜头15位于第一镜头14远离底座12的一侧。
[008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14固定安装于底座12,通过第二镜头15实现摄像模组102的防抖及调焦。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14在摄像模组102中其他部件的作用下相对底座12移动,使得摄像模组102实现自动调焦。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以第一镜头
14固定安装于底座12为例来进行描写。
[0083]
印刷电路板11包括硬性电路板111及与硬性电路板111连接的柔性电路板112。底座12固定于硬性电路板111,保证了图像传感器与底座12的稳定性,提高了摄像模组102的可靠性。柔性电路板112用于电连接电子设备内的其他元器件。由于柔性电路板112能够弯折变形,使得印刷电路板11能够通过弯折变形固定到所需要的地方,有利于电子设备内其他远器件的排布。
[0084]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图3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10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102的截面示意图。摄像模组102还包括图像传感器16及滤光片17。图像传感器16固定于印刷电路板11上,且与印刷电路板11之间电连接。外界的光线穿过第一镜头14后落入到图像传感器16的感光面,以在图像传感器16上成像。图像传感器16是一种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图像传感器16与印刷电路板11之间电连接,使得图像传感器16形成的电信号通过印刷电路板11传输到其他元器件上。
[0085]
滤光片17安装于底座12,且滤光片17在印刷电路板11上的投影与图像传感器16在印刷电路板11上的投影部分或全部重叠。第一镜头14安装于底座12远离图像传感器16的一侧。且滤光片17位于图像传感器16与第一镜头14之间。
[0086]
可以理解的,第一镜头14固定于底座12远离印刷电路板11的一侧。印刷电路板11固定于底座12远离第一镜头14的一侧。外界穿过第一镜头14的光线经过滤光片17后照射于图像传感器16上。滤光片17能够过滤穿过第一镜头14光线中的杂光,使得摄像模组102拍摄的照片更加真实,从而提高摄像模组102的质量。
[0087]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界的光线先经过第二镜头15,再经过第一镜头14,再经过滤光片17过滤掉光线中的杂光,最后落入图像传感器16的感光面,以在图像传感器16上成像。
[008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印刷电路板11朝向第一镜头14的一侧设有凹槽113。图像传感器16收容于凹槽113。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16收容于凹槽113,使得图像传感器16的厚度与印刷电路板11的厚度复用,从而减小了摄像模组102的厚度,有利于摄像模组102小型化。
[008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底座12包括第一底座121及第二底座122。第一底座121位于印刷电路板11与第二底座122之间。第一底座121固定安装于印刷电路板11。第一镜头14安装于第一底座121远离印刷电路板1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滤光片17安装于第一底座121。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2包括第一底座121及第二底座122,有利于摄像模组102的加工及安装。
[0090]
摄像模组102还包括防抖组件18。防抖组件18连接第二镜头15与外壳13。防抖组件18包括固定部21、旋转部22、推动部23及第一驱动部24。固定部21呈环形且固定于外壳13远离底座12的一侧。旋转部22呈环形且旋转部22位于固定部21的内侧。可以理解的,固定部21及旋转部22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呈环形表示固定部21或旋转部22环绕连接。第二镜头15位于旋转部22内侧且固定于旋转部22。推动部23位于外壳13内侧且支撑旋转部22。
[0091]
第一驱动部24位于外壳13内侧并连接推动部23。第一驱动部24用于驱动推动部23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如图4所示,第一镜头14的光轴用虚线标识。可以理解的,第一镜头14、推动部23及第一驱动部24均收容于外壳13。
[009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推动部23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时推动旋转部22移动,改变了第一镜头14的光轴,从而实现摄像模组102的防抖。
[0093]
摄像模组102还包括位于外壳13内侧的第二驱动部25及移动部26。移动部26围设在第一镜头14的周边。移动部26与推动部23间隔设置。移动部26远离底座12的一端抵持第二镜头15。第二驱动部25连接移动部26。第二驱动部25用于驱动移动部26,以使改变第二镜头15的焦距,从而实现摄像模组102的调焦。
[0094]
可以理解的,当移动部26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时,移动部26抵持第二镜头15,改变了第二镜头15的焦距,从而实现摄像模组102的调焦。
[009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部26在第二驱动部25的驱动下运动,推动部23在第一驱动部24的驱动下运动,且移动部26与推动部23间隔设置,也即摄像模组102的调焦与防抖由不同的结构驱动,避免了摄像模组102的调焦与防抖相互干扰,从而提高了摄像模组102的调焦与防抖的精准性。
[0096]
请参阅图4及图5,图5是图4所示结构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固定部21包括面向旋转部22的内侧壁211。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为内球面。旋转部22包括面向固定部21的外侧壁221。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为外球面。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滑动连接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如图5所示,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为光滑的内凹弧面,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为光滑的外凸弧面。
[0097]
其中,内球面与外球面的球心相同,使得旋转部22能够相对固定部21绕固定点万向旋转。进一步地,内球面和外球面的球心位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上,使得旋转部22的旋转相对第一镜头14对称,从而有利于控制旋转部22旋转的角度。
[009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与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面接触,以实现旋转部22相对固定部21滑动。如图5所示,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为光滑的内球面,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为光滑的外球面,内球面直接接触外球面。
[0099]
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与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角接触,以实现旋转部22相对固定部21滑动。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旋转部22于固定部21球面配合的种类不做限定。
[010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与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能够为类似关节轴承的球面滑动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与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也能够为其他球面配合,以使推动部23推动旋转部22带动第二镜头25相对固定部21旋转。
[0101]
第一驱动部24用于驱动推动部23沿第一方向移动,使推动部23推动旋转部22带动第二镜头15相对固定部21旋转。由于第二镜头15固定于旋转部22,使得当旋转部22旋转时会带动第二镜头15旋转,从而改变第二镜头15的光轴方向。
[010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推动部23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时推动旋转部22,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与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球面配合,使得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相对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旋转部22带动第二镜头15相对固定部21旋转。
[0103]
其中,由于旋转部22受到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的推力且内侧壁211与外侧壁221为球面配合,因此旋转部22带动第二镜头15的旋转是万向旋转,使得当旋转部22相对固定部21旋转时,第二镜头15的光轴方向相对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倾斜,从而既校正了摄像模组102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的抖动,又校正了摄像模组102沿垂直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的抖动,提高了摄像模组102的防抖性能。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
提供了一种球面配合的新型倾斜式防抖。
[010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旋转部22包括第一旋转件222及第二旋转件223。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位于第一旋转件222。可以理解的,第一旋转件222与固定部21球面配合。第二旋转件223连接在第一旋转件222与推动部23之间。
[010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旋转部22包括第一旋转件222及第二旋转件223,第一旋转件222与固定部21球面配合,第二旋转件223与推动部23相连,使得旋转部22与固定部21的配合更加完善,并且有利于旋转部22的加工,降低摄像模组102的工艺要求。
[0106]
其中,第一旋转件222设有台阶部2221。第二镜头15安装于台阶部2221,一方面,使得第二镜头15更加稳固地固定于第一旋转件222。另一方面,台阶部2221也能够起到避光的作用,保证摄像模组102的可靠性。
[0107]
请继续参阅图4,第二镜头15包括透明膜层151、连接环152、透明盖板153以及液晶154。连接环152围绕地连接于透明膜层151与透明盖板153之间。其中,连接于透明膜层151与透明盖板153之间表示位于透明膜层151与透明盖板153之间,且连接透明膜层151与透明盖板153。透明膜层151位于连接环152朝向第一镜头14的一侧。
[0108]
透明盖板153位于连接环152远离第一镜头14的一侧。液晶154位于透明膜层151与透明盖板153之间且位于连接环152内侧。可以理解的,透明盖板153、透明膜层151及连接环152形成封闭腔体,液晶154设于腔体内。可以理解的,第二镜头15为液态镜头。
[0109]
第一镜头14固定安装于底座12,需要通过控制第二镜头15,实现摄像模组102的调焦及防抖。第二镜头15的透明膜层151具有弹性,液晶154具有流动性,使得通过控制液晶154的形态来改变第二镜头15的焦距,从而实现摄像模组102的调焦。
[01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镜头15无需凸出镜头,减小了摄像模组102的厚度,也使得电子设备的外观更加美观。第二镜头15为液态镜头,没有可以被磨损的部件,也提高了摄像模组102的耐用性。
[0111]
进一步地,移动部26远离底座12的一端抵持透明膜层151。第二驱动部25用于驱动移动部26带动透明膜层151沿第一方向移动。
[0112]
可以理解的,当移动部26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时,移动部26挤压或拉扯透明膜层151,以使透明膜层151发生形变,改变了液晶154周边的形状,从而改变了液晶154的曲率,实现了摄像模组102的调焦。
[011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部26在第二驱动部25的驱动下运动,以使透明膜层151发生形变,不会带动连接环152及透明盖板153的运动,避免了摄像模组102的调焦与防抖相互干扰,从而提高了摄像模组102的调焦与防抖的精准性。
[0114]
请继续参阅图3及图6及图7,图6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102在一种使用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地,图6所示摄像模组102不包括第一镜头14、第二镜头15及外壳13。图7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102在防抖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0115]
推动部23包括多个推杆231。多个推杆231排布于第一镜头14的四周。多个推杆231支撑旋转部22。第一驱动部24包括多个驱动组件241。多个驱动组件241排布于第一镜头14的四周。如图6所示,推杆23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推杆231对称地排布于第一镜头14的四周,提高旋转部22旋转角度的可控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推杆231及驱动组件241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本申请对推杆231及驱动组件241的数量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推杆
231的数量为四个为例来进行描写。多个驱动组件241一一对应地驱动多个推杆231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
[0116]
如图7所示,多个推杆231中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推杆2311及第二推杆2312。第一推杆2311及第二推杆2312在对应驱动组件241的作用下,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的位移不同,使得旋转部22收到第一推杆2311及第二推杆2312的推力不同,从而使得旋转部22能够与固定部21球面配合,使得旋转部22相对固定部21旋转。
[0117]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推动部23包括多个推杆231及多个驱动组件241,且多个驱动组件241一一对应驱动多个推杆231,多个推杆231在不同驱动组件241的驱动下沿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的位移不一样,使得旋转部22的不同方向收到的推力不同,保证内侧壁211与外侧壁221球面配合,从而使得旋转部22相对固定部21旋转。
[011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驱动组件241包括第一线圈2411及第一磁性体2412。第一线圈2411嵌设于推动部23。第一磁性体2412固定于底座12且与第一线圈2411相对设置。
[0119]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线圈2411通过通电产生磁场并与第一磁性体2412相作用,从而驱动推动部23相对底座12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各驱动组件241为常用的线圈与磁性体配合的驱动,有利于驱动组件241的加工,简化摄像模组102的工艺。
[012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241也能够采用其他方式驱动推杆231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例如,表面贴装工程(surface mount assembly,sma)或压电技术。
[0121]
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体2412固定于第一线圈2411与第一镜头14之间。可以理解的,第一磁性体2412位于第一线圈2411的侧边。推动部23朝向第一镜头14的一侧设有收容槽,第一线圈2411收容于收容槽。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体2412能够固定于底座12,且位于底座12与第一线圈2411之间。可以理解的,第一磁性体2412位于第一线圈2411的下方。在此实施例中,推动部23朝向底座12的一侧设有收容槽,第一线圈2411收容于收容槽。
[012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防抖组件18还包括位置传感器27。位置传感器27嵌设于推动部23,且位于第一线圈2411内侧。位置传感器27用于感应第一线圈2411相对底座12的位置。第一线圈2411嵌设于推动部23。可以理解的,位置传感器27用于感应推动部23相对底座12的位置。
[012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位置传感器27位于第一线圈2411的内侧,且相对第一线圈2411固定。位置传感器27用于感应推动部23相对底座12的位置,通过确定推动部23的位置,来确定旋转部22的旋转量,从而确定摄像模组102防抖的位移量。当旋转部22旋转到目标位置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线圈2411形成闭环系统,使得第一线圈2411及推动部23相对底座12固定,从而使得旋转部22相对固定部21固定,从而使得摄像模组102达到防抖目的。
[0124]
请继续参阅图3及图7,第二驱动部25包括第二线圈251及第二磁性体252。第二线圈251连续地环绕在第一镜头14的周边且嵌设于移动部26。第二线圈251位于第一驱动部24内侧。第二磁性体252固定于底座12且与第二线圈251相对设置。
[012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线圈251通过通电产生磁场并与第二磁性体252相作用,从而驱动移动部26相对底座12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以第二驱动部25为常用的线圈与磁性体配合的驱动,有利于驱动组件241的加工,简化摄像模组102的工艺。
[0126]
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体252位于第一线圈2411与第二线圈251
之间。且第二磁性体252与第一磁性体2412共用一个磁性体。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额外设与第二线圈251相适配的磁性体。第二线圈251能够与第一磁性体2412相适配,驱动移动部26相对底座12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由于第一驱动部24包括多个驱动组件241,因此第一磁性体24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磁性体2412位于第二线圈251的四周,使得多个第一磁性体2412育第二线圈251通电产生的磁场相作用,从而推动移动部26移动。
[0127]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体252与第一磁性体2412共用,减少了摄像模组102磁性体的数量,提高了摄像模组102的集成度,减小了摄像模组102的体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体2412与第二磁性体252也能够为两个不同的磁性体。
[0128]
请一并参阅图3、图8及图9,图8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102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102在再一种使用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地,图8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102在防抖及调焦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图2所示摄像模组102在调焦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0129]
移动部26包括第一推环261及第二推环262。第二推环262抵持透明膜层151。第一推环261连接于第二推环262远离透明膜层15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第二线圈251嵌设于第一推环261。
[013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部26包括第一推环261及第二推环262两个部件,有利于移动部26的加工,降低了摄像模组102的工艺要求。其中,第二线圈251嵌设在第一推环261内,使得第二推环262在第二线圈251与第二磁性体252配合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推环262安装在第一推环261上,用于使得第二镜头15的透明膜层151发生形变,以实现摄像模组102的调焦。
[0131]
如图8所示,第一推环261及第二推环262在第二驱动部25的驱动下沿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向上运动,挤压透明膜层151,以使透明膜层151发生形变,改变了液晶154周边的形状,从而改变了液晶154的曲率,实现了摄像模组102的对焦。
[0132]
其中,第一推环261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平行。也即,第一推环261仍然与底座12处于垂直状态。可以理解的,摄像模组102在防抖及调焦状态下,第一旋转件222带动第二镜头15的连接环152及透明盖板153旋转,而第二推环262处于垂直状态,避免了摄像模组102的防抖组件18干扰第二推环262的调焦,从而提高了摄像模组102的防抖及调焦的精准性。
[013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移动部26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时,移动部26的第二推环262不仅能够挤压透明膜层151,而且能够拉扯透明膜层151。如图9所示,第一推环261及第二推环262在第二驱动部25的驱动下沿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向下运动,拉扯透明膜层151,以使透明膜层151发生形变,改变了液晶154周边的形状,使得液晶154形成凹透镜,增大了物距,使得摄像模组102无需额外设置增距镜,就能达到增距镜的效果。
[0134]
进一步地,摄像模组102还包括粘接层28。粘接层28呈环形且围设在第一镜头14的周边。粘接层28用于粘接第一推环261与第二推环262。粘接第一推环261与第二推环262通过粘接层28固定,使得第一推环261稳定地固定于第二推环262上,提高了摄像模组102的可靠性。
[013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10,图10是图3所示旋转部22在另一角度
的结构示意。旋转部22朝向推杆231的一侧设有多个支撑臂224。各支撑臂224朝向推杆231的一侧设有凹球面2241。多个支撑臂224的凹球面2241位于第二旋转件223。各推杆231朝向旋转部22的一侧设有凸球面2311。多个推杆231的凸球面2311一一对应地抵持多个支撑臂224的凹球面2241。且支撑臂224的凹球面2241的半径大于对应的推杆231的凸球面2311的半径。
[013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推杆231设有凹球面2241,旋转部22设有凸球面2311,使得旋转部22与推动部23为点接触,保证推动部23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时,旋转部22与推动部23的各接触点也是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吸收掉了旋转部22由于旋转造成的接触点之间的横向位移。
[0137]
其中,凹球面2241的球半径大于凸球面2311的球半径,使得凸球面2311能够与凹球面2241的内侧壁相对滑动。当推杆231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时,旋转部22的凹球面2241相对推杆231的凸球面2311滑动,验证了旋转部22的弧面移动。可以理解的,如图4所示,凹球面2241的弧面大于凸球面2311的弧面,使得推杆231与支撑臂224为点接触。
[0138]
请参阅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102还包括上弹片2611及下弹片2612。上弹片2611位于第一推环261朝向第二镜头15的一侧。上弹片2611的一端连接第一推环261,另一端固定于底座12。下弹片2612位于第一推环261朝向底座12的一侧。下弹片2612的一端连接第一推环261,另一端朝向远离第一推环261的一端延伸且固定于底座12。
[013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下弹片26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下弹片2612间隔设置。如图6所示,第二底座122包括四个自第二底座122背离第一底座121的方向凸起的支撑杆123。上弹片2611与下弹片2612远离第一推环261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杆123。
[014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02包括位于第一推环261上端的上弹片2611,及位于第一推环261下端的下弹片2612,一方面,上弹片2611及下弹片2612为第二驱动部25驱动第一推环261移动时提供缓冲力,避免第一推环261突然相对底座12移动。另一方面,由于上弹片2611及下弹片2612具有弹性,第一推环261在上弹片2611与下弹片2612的作用下复位。
[0141]
上弹片2611包括环形弹片2613及多个子弹片2614。环形弹片2613围设在第二推环262的周边。多个子弹片2614彼此间隔地排布于环形弹片2613的周边。各子弹片2614的一端连接环形弹片2613,另一端朝向远离第二推环262的一侧延伸。多个子弹片2614远离第二推环262的一端固定于底座12。如图6所示,多个子弹片2614背离环形弹片2613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杆123。
[014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部26的上弹片2611设有环形弹片2613,上弹片2611包括围设在第二推环262的周边的环形弹片2613及多个自弹片,使得上弹片2611在xy方向都有支撑力,从而使得旋转部22带动第二镜头15旋转时的对移动部26的力不足以克服上弹片2611的支撑了,避免了旋转部22带动第二镜头15旋转时带动透明膜层151旋转,保证了第二推环262相对底座12处于垂直状态。
[0143]
其中,多个子弹片2614与环形弹片2613一体成型。多个子弹片2614与环形弹片2613一体成型,简化上弹片2611的工艺制程。
[014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102还包括多个第一弹片232及多个第二弹片233。第一弹片232位于推动部23背离印刷电路板11的一端。第二弹片233位于推动部23朝向印刷电
路板11的一端。可以理解的,多个第一弹片232及多个第二弹片233分别位于推动部23的上端及下端。每个推杆231的两端均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片232及两个第二弹片233。
[014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弹片232及第二弹片233支撑推动部23,避免了推动部23突然相对底座12移动。第一弹片232及第二弹片233也能够使得推动部23复位。
[0146]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1,图11是图1所示摄像模组102在第二实施例中的部分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方案内容不再赘述。例如,摄像模组102包括固定部21、旋转部22、推动部23及第一驱动部24。推动部23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时推动旋转部22,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与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球面配合,使得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相对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旋转部22带动第二镜头15相对固定部21旋转。摄像模组102还包括位于外壳13内侧的第二驱动部25及移动部26。当移动部26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时,移动部26抵持第二镜头15,改变了第二镜头15的焦距,从而实现摄像模组102的调焦。
[0147]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与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之间设有滚动件212。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与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之间设有滚动件212,使得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与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间接地相对滑动。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与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角接触,以实现旋转部22相对固定部21滑动。
[014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滚动件212能够呈球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滚动件212也能够呈圆柱形。在本实施例中,以滚动件212呈球形为例来进行描写。
[0149]
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旋转部22于固定部21球面配合的种类不做限定。
[0150]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图12是图1所示摄像模组102在第三实施例中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方案内容不再赘述。例如,摄像模组102包括固定部21、旋转部22、推动部23及第一驱动部24。推动部23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时推动旋转部22,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与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球面配合,使得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相对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旋转部22带动第二镜头15相对固定部21旋转。
[0151]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02还包括调焦组件19。调焦组件19位于外壳13内侧。调焦组件19连接第一镜头14与底座12。调焦组件19用于驱动第一镜头14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为平行于第一镜头14光轴的方向。第二镜头15也能够为包括凸镜头的传统镜头。相应地,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体2412也能够位于底座12与第一线圈2411之间。可以理解的,第一磁性体2412位于第一线圈2411的下方。
[015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镜头14在调焦组件19的驱动下能够相对底座12沿第一方向移动。当第一镜头14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使得摄像模组102能够实现调焦。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02的通过调焦组件19控制第一镜头14,以实现摄像模组102的调焦,通过防抖组件18控制第二镜头,以实现摄像模组102的防抖,避免了摄像模组102的防抖与调焦相互干扰,从而提高了摄像模组102的防抖与调焦的精准性。
[0153]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推环262相对底座12固定。旋转部22的外侧壁221相对固定部21的内侧壁211相对滑动,使得旋转部22带动第二镜头15相对固定部21旋转时,第二推环262保持垂直状态,使得第一镜头15被挤压成楔形,从而实现了摄像模组102的防抖
功能。
[015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调焦组件19包括活动部191及支撑部192、第三线圈192、第三弹片193及第四弹片194。活动部191位于第一镜头14与第一磁性体2412之间。活动部191用于带动第一镜头14相对底座12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线圈192位于活动部191朝向第一磁性体2412的一侧,且嵌设于活动部191。
[0155]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线圈192通过通电产生磁场并与第一磁性体2412相作用,从而驱动活动部191带动第一镜头14相对底座12沿平行于第一镜头14的光轴方向移动,以实现摄像模组102的调焦。
[0156]
其中,活动部191的一端连接第一镜头14,以带动第一镜头14相对底座12沿第一方向移动。活动部19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三弹片193及第四弹片194,且第三弹片193连接于活动部191的上端,第四弹片194连接于活动部191的下端。
[0157]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弹片193与第四弹片194具有弹性,支撑活动部191,使得活动部191在第三线圈192与第一磁性体2412的作用下相对底座12移动。一方面,第三弹片193与第四弹片194为活动部191移动时提供缓冲力,避免了活动部191突然相对底座12移动。另一方面,由于第三弹片193与第四弹片194具有弹性,活动部191在第三弹片193与第四弹片194的作用下能够复位。
[0158]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