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04299发布日期:2020-01-03 13:2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近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非接触读卡器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金融交易、身份识别、物流货运等领域。现实应用中,非接触读卡器的信号接收与发送均是通过同一组天线对其进行状态切换来实现的,其发送部分因为带有大功率组件所以会对处于接收状态的天线产生较大干扰。常见的情况,非接触读卡器在天线处于信号接收状态时误将噪声信号当成有效信号进行接收并解码,从而导致上位应用出现误码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通过使用本发明方法以一个比特持续时间为单位获取判定信号,再结合信号时间估算与信号能量估算两种估算方法,通过设定有效信号的时间阈值与有能量阈值区间对判定信号进行噪声判定,将不能同时满足两种阈值的判定信号判定为噪声信号。对于噪声信号,非接触读卡器将不会启动后续的调制解调与信号解码操作,由此,就避免了由噪声信号导致的误解码操作,保障了上位应用的正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包括:

非接触读卡器从系统区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时间占比生成第一时间,从系统区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时间占比浮动因子生成第一时间因子,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波形总数生成第一总数,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标准能量生成第一能量,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能量浮动因子生成第一能量因子;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通过设置天线的工作频率进入信号接收处理状态,以一个比特持续时间为接收信号切分单位,获取并生成第一信号;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提取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制信号,生成第一调制信号;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获取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波形总数,生成第一波形总数;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获取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持续时间,生成第一波形时间;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对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进行信号能量计算,生成第一波形能量;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初始化第一校验位、第二校验位、第三校验位的值为0;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总数,对所述第一波形总数进行第一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所述第一校验位进行设置;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对所述第一波形时间进行第二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所述第二校验位进行设置;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对所述第一波形能量进行第三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所述第三校验位进行设置;

在当所述第一校验位、第二校验位、第三校验位的值不全为0时,所述非接触读卡器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噪声信号标记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具体包括: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按算式t×(1-r1)进行计算生成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下限,其中t具体为所述第一时间、r1具体为所述第一时间因子;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按算式t×(1+r1)进行计算生成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上限,其中t具体为所述第一时间、r1具体为所述第一时间因子。

进一步的,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具体包括: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按算式p×(1-r2)进行计算生成所述第一能量阈值下限,其中p具体为所述第一能量、r2具体为所述第一能量因子;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按算式p×(1+r2)进行计算生成所述第一能量阈值上限,其中p具体为所述第一能量、r2具体为所述第一能量因子。

进一步的,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对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进行信号能量计算,生成第一波形能量,具体包括:

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对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进行副载波信号能量计算操作,生成所述第一波形能量。

进一步的,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总数,对所述第一波形总数进行第一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所述第一校验位进行设置,具体包括:

在当所述第一波形总数不等于所述第一总数时,所述非接触读卡器将所述第一校验位的值置为1。

进一步的,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对所述第一波形时间进行第二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所述第二校验位进行设置,具体包括:

在当所述第一波形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下限时,或,在当所述第一波形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上限时,所述非接触读卡器将所述第二校验位的值置为1。

进一步的,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对所述第一波形能量进行第三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所述第三校验位进行设置,具体包括:

在当所述第一波形能量小于所述第一能量阈值下限时,或,在当所述第一波形能量大于所述第一能量阈值上限时,所述非接触读卡器将所述第三校验位的值置为1。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提供三种噪声识别方法,分别是:1、通过比对副载波波形数目进行第一噪声识别校验;2、通过比对副载波波形持续时间与有效信号的时间阈值区间(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进行第二噪声识别校验;3、通过比对副载波信号能量与有效信号的能量阈值区间(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进行第三噪声识别校验。上述三种识别校验中任一种校验未通过,都将把当先信号作为噪声信号进行标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调制信号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调制信号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调制信号示意图。

图6d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调制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一,如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示意图所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非接触读卡器从系统区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时间占比生成第一时间,从系统区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时间占比浮动因子生成第一时间因子,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波形总数生成第一总数,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标准能量生成第一能量,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能量浮动因子生成第一能量因子。

步骤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

具体包括:步骤2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1-第一时间因子),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下限;

步骤2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时间阈值上限=第一时间×(1+第一时间因子)进行计算,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

步骤3,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

具体包括:步骤3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1-第一能量因子),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下限;

步骤3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能量阈值上限=第一能量×(1+第一能量因子)进行计算,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

步骤4,非接触读卡器通过设置天线的工作频率进入信号接收处理状态,以一个比特持续时间为接收信号切分单位,获取并生成第一信号。

步骤5,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信号,提取第一信号的调制信号,生成第一调制信号。

步骤6,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调制信号的波形总数,生成第一波形总数。

步骤7,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调制信号的持续时间,生成第一波形时间。

步骤8,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对第一调制信号进行信号能量计算,生成第一波形能量,

具体的: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对第一调制信号进行副载波信号能量计算操作,生成第一波形能量。

步骤9,非接触读卡器初始化第一校验位、第二校验位、第三校验位的值为0。

步骤10,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总数,对第一波形总数进行第一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一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总数不等于第一总数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一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步骤1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对第一波形时间进行第二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二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下限时,或,在当第一波形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上限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二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步骤1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对第一波形能量进行第三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三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能量小于第一能量阈值下限时,或,在当第一波形能量大于第一能量阈值上限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三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步骤13,在当第一校验位、第二校验位、第三校验位的值不全为0时,非接触读卡器对第一信号进行噪声信号标记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二,如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示意图所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非接触读卡器从系统区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时间占比生成第一时间,从系统区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时间占比浮动因子生成第一时间因子,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波形总数生成第一总数,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标准能量生成第一能量,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能量浮动因子生成第一能量因子。

此处,设第一时间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第一时间因子具体为5%,第一总数具体为8,第一能量具体为p,第一能量因子具体为10%。

步骤2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

具体包括:步骤22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1-第一时间因子),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下限;

步骤22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时间阈值上限=第一时间×(1+第一时间因子)进行计算,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

步骤23,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

具体包括:步骤23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1-第一能量因子),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下限;

步骤23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能量阈值上限=第一能量×(1+第一能量因子)进行计算,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

此处,即是时间阈值范围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95%到一个比特持续时间×105%,能量阈值范围是p×90%到p×110%。

步骤24,非接触读卡器通过设置天线的工作频率进入信号接收处理状态,以一个比特持续时间为接收信号切分单位,获取并生成第一信号。

步骤25,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信号,提取第一信号的调制信号,生成第一调制信号。

此处,第一调制信号如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调制信号示意图所示,设第一调制信号的持续时间为t1,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

步骤26,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调制信号的波形总数,生成第一波形总数。

此处,如图6a所示,第一波形总数具体为8。

步骤27,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调制信号的持续时间,生成第一波形时间。

此处,如图6a所示,第一波形时间t1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

步骤28,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对第一调制信号进行信号能量计算,生成第一波形能量,

具体的: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对第一调制信号进行副载波信号能量计算操作,生成第一波形能量。

此处,设第一波形能量p1的值具体为0.98p。

步骤29,非接触读卡器初始化第一校验位、第二校验位、第三校验位的值为0。

步骤30,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总数,对第一波形总数进行第一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一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总数不等于第一总数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一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此处,因为第一波形总数与第一总数相等,所以第一校验位的值保持不变,仍然为0。

步骤3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对第一波形时间进行第二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二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下限时,或,在当第一波形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上限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二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此处,因为第一波形时间在合理时间阈值之内,所以第二校验位的值保持不变,仍然为0。

步骤3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对第一波形能量进行第三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三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能量小于第一能量阈值下限时,或,在当第一波形能量大于第一能量阈值上限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三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此处,因为第一波形能量在合理能量阈值之内,所以第三校验位的值保持不变,仍然为0。

步骤33,第一校验位、第二校验位、第三校验位的值全为0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一信号标记为有效信号并进一步对其实施调制解调与解码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三,如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示意图所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1,非接触读卡器从系统区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时间占比生成第一时间,从系统区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时间占比浮动因子生成第一时间因子,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波形总数生成第一总数,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标准能量生成第一能量,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能量浮动因子生成第一能量因子。

此处,设第一时间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第一时间因子具体为5%,第一总数具体为8,第一能量具体为p,第一能量因子具体为10%。

步骤12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

具体包括:步骤122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1-第一时间因子),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下限;

步骤122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时间阈值上限=第一时间×(1+第一时间因子)进行计算,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

步骤123,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

具体包括:步骤123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1-第一能量因子),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下限;

步骤123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能量阈值上限=第一能量×(1+第一能量因子)进行计算,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

此处,即是时间阈值范围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95%到一个比特持续时间×105%,能量阈值范围是p×90%到p×110%。

步骤124,非接触读卡器通过设置天线的工作频率进入信号接收处理状态,以一个比特持续时间为接收信号切分单位,获取并生成第一信号。

步骤125,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信号,提取第一信号的调制信号,生成第一调制信号。

此处,第一调制信号如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调制信号示意图所示,设第一调制信号的持续时间为t2,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

步骤126,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调制信号的波形总数,生成第一波形总数。

此处,如图6b所示,第一波形总数具体为4。

步骤127,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调制信号的持续时间,生成第一波形时间。

此处,如图6b所示,第一波形时间t2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

步骤128,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对第一调制信号进行信号能量计算,生成第一波形能量,

具体的: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对第一调制信号进行副载波信号能量计算操作,生成第一波形能量。

此处,设第一波形能量p2的值具体为0.9p。

步骤129,非接触读卡器初始化第一校验位、第二校验位、第三校验位的值为0。

步骤130,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总数,对第一波形总数进行第一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一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总数不等于第一总数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一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此处,第一波形总数不等于第一总数,第一校验位的值置1。

步骤13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对第一波形时间进行第二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二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下限时,或,在当第一波形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上限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二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此处,因为第一波形时间在合理时间阈值之内,所以第二校验位的值保持不变,仍然为0。

步骤13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对第一波形能量进行第三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三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能量小于第一能量阈值下限时,或,在当第一波形能量大于第一能量阈值上限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三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此处,因为第一波形能量在合理能量阈值之内,所以第三校验位的值保持不变,仍然为0。

步骤133,第一校验位值为1,非接触读卡器对第一信号进行噪声信号标记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四,如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示意图所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21,非接触读卡器从系统区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时间占比生成第一时间,从系统区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时间占比浮动因子生成第一时间因子,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波形总数生成第一总数,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标准能量生成第一能量,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能量浮动因子生成第一能量因子。

此处,设第一时间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第一时间因子具体为5%,第一总数具体为8,第一能量具体为p,第一能量因子具体为10%。

步骤22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

具体包括:步骤222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1-第一时间因子),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下限;

步骤222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时间阈值上限=第一时间×(1+第一时间因子)进行计算,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

步骤223,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

具体包括:步骤223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1-第一能量因子),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下限;

步骤223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能量阈值上限=第一能量×(1+第一能量因子)进行计算,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

此处,即是时间阈值范围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95%到一个比特持续时间×105%,能量阈值范围是p×90%到p×110%。

步骤224,非接触读卡器通过设置天线的工作频率进入信号接收处理状态,以一个比特持续时间为接收信号切分单位,获取并生成第一信号。

步骤225,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信号,提取第一信号的调制信号,生成第一调制信号。

此处,第一调制信号如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调制信号示意图所示,设第一调制信号的持续时间为t3,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的60%。

步骤226,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调制信号的波形总数,生成第一波形总数。

此处,如图6c所示,第一波形总数具体为8。

步骤227,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调制信号的持续时间,生成第一波形时间。

此处,如图6c所示,第一波形时间t3具体为0.6个一比特持续时间。

步骤228,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对第一调制信号进行信号能量计算,生成第一波形能量,

具体的: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对第一调制信号进行副载波信号能量计算操作,生成第一波形能量。

此处,设第一波形能量p3的值具体为0.6p。

步骤229,非接触读卡器初始化第一校验位、第二校验位、第三校验位的值为0。

步骤230,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总数,对第一波形总数进行第一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一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总数不等于第一总数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一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此处,第一波形总数等于第一总数,第一校验位的值不变仍为0。

步骤23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对第一波形时间进行第二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二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下限时,或,在当第一波形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上限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二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此处,第一波形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二校验位的值置1。

步骤23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对第一波形能量进行第三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三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能量小于第一能量阈值下限时,或,在当第一波形能量大于第一能量阈值上限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三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此处,第一波形能量小于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三校验位的值置1。

步骤233,第二、三校验位值均为1,非接触读卡器对第一信号进行噪声信号标记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五,如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示意图所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21,非接触读卡器从系统区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时间占比生成第一时间,从系统区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时间占比浮动因子生成第一时间因子,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波形总数生成第一总数,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标准能量生成第一能量,获取单比特调制信号能量浮动因子生成第一能量因子。

此处,设第一时间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第一时间因子具体为5%,第一总数具体为8,第一能量具体为p,第一能量因子具体为10%。

步骤32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

具体包括:步骤322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1一第一时间因子),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下限;

步骤322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时间阈值上限=第一时间×(1+第一时间因子)进行计算,生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

步骤323,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

具体包括:步骤323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1-第一能量因子),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下限;

步骤323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第一能量因子,按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能量阈值上限=第一能量×(1+第一能量因子)进行计算,生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

此处,即是时间阈值范围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95%到一个比特持续时间×105%,能量阈值范围是p×90%到p×110%。

步骤324,非接触读卡器通过设置天线的工作频率进入信号接收处理状态,以一个比特持续时间为接收信号切分单位,获取并生成第一信号。

步骤325,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信号,提取第一信号的调制信号,生成第一调制信号。

此处,第一调制信号如图6d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调制信号示意图所示,设第一调制信号的持续时间为t4,具体为一个比特持续时间。

步骤326,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调制信号的波形总数,生成第一波形总数。

此处,如图6d所示,第一波形总数具体为8。

步骤327,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调制信号的持续时间,生成第一波形时间。

此处,如图6d所示,第一波形时间t4具体为个一比特持续时间。

步骤328,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对第一调制信号进行信号能量计算,生成第一波形能量,

具体的: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调制信号,对第一调制信号进行副载波信号能量计算操作,生成第一波形能量。

此处,设第一波形能量p4的值具体为0.68p。

步骤329,非接触读卡器初始化第一校验位、第二校验位、第三校验位的值为0。

步骤330,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总数,对第一波形总数进行第一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一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总数不等于第一总数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一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此处,第一波形总数等于第一总数,第一校验位的值保持不变仍为0。

步骤331,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对第一波形时间进行第二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二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下限时,或,在当第一波形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上限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二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此处,第一波形时间在合理时间阈值范围内,第二校验位的值保持不变仍为0。

步骤332,非接触读卡器根据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对第一波形能量进行第三噪声识别校验操作并对第三校验位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当第一波形能量小于第一能量阈值下限时,或,在当第一波形能量大于第一能量阈值上限时,非接触读卡器将第三校验位的值置为1。

此处,第一波形能量小于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三校验位的值置1。

步骤333,第三校验位值为1,非接触读卡器对第一信号进行噪声信号标记操作。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读卡器识别噪声的方法,提供三种噪声识别方法,分别是:1、通过比对副载波波形数目进行第一噪声识别校验;2、通过比对副载波波形持续时间与有效信号的时间阈值区间(第一时间阈值下限,第一时间阈值上限)进行第二噪声识别校验;3、通过比对副载波信号能量与有效信号的能量阈值区间(第一能量阈值下限,第一能量阈值上限)进行第三噪声识别校验。上述三种识别校验中任一种校验未通过,都将把当先信号作为噪声信号进行标记。通过使用本发明方法对噪声信号进行有效鉴别之后,非接触读卡器就不会启动后续的调制解调与信号解码操作,进而就避免了由噪声信号导致的误解码操作,保障了上位应用的正确性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