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40785发布日期:2020-02-28 11:5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领域人脸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现有技术cn104992146b公开了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个对于识别对象的识别结果;基于所述多个识别结果,确定所述多个识别结果中的可用结果。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及系统,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移动终端采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由移动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rrc连接,并且由移动终端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由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通知移动终端已经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响应于接收到移动终端已经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由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协商用于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经过协商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时频资源;以及响应于接收到经过协商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发送人脸面部特征数据。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移动终端已经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第一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一载波对,其中,第一载波对包括第一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一下行链路载波;响应于确定第一载波对,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一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通知第一载波对;响应于接收到对于第一载波对的通知,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第二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二载波对,其中,第二载波对包括第二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二下行链路载波,并且其中,第二载波对与第一载波对不同;响应于确定第二载波对,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二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第一基站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第一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一上行链路载波的指示以及对于第一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以及由第二基站在第二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二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第二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二上行链路载波的指示以及对于第二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第一上行链路授权,由移动终端生成第一功率余量报告;由移动终端在第一上行链路时频资源上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功率余量报告以及一部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响应于接收到第二上行链路授权,由移动终端生成第二功率余量报告;以及由移动终端在第二上行链路时频资源上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功率余量报告以及一部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由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向人脸面部特征识别中心服务器发送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由人脸面部特征识别中心服务器基于算法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转变为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并进行人脸识别;由人脸面部特征识别中心服务器将人脸识别结果发送至第一基站;以及由第一基站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人脸识别结果。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果第一基站确定要增加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载波数量,则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第一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三载波对,其中,第三载波对包括第一上行链路载波、第三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一下行链路载波;响应于确定第三载波对,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三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通知第三载波对;响应于接收到对于第三载波对的通知,由第二基站确定是否增加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载波数量;如果判断增加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载波数量,则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第二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四载波对,其中,第四载波对包括第二上行链路载波、第四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二下行链路载波,并且其中,第四载波对与第三载波对不同;响应于确定第四载波对,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四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第一基站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三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第三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三载波对的指示以及对于第三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以及由第二基站在第二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四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第四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四载波对的指示以及对于第四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系统,包括:用于由移动终端采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的单元;用于由移动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rrc连接,并且由移动终端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的单元;用于由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通知移动终端已经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的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移动终端已经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由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协商用于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单元;用于由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经过协商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单元;以及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经过协商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发送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的单元。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系统包括: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移动终端已经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第一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一载波对的单元,其中,第一载波对包括第一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一下行链路载波;用于响应于确定第一载波对,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一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单元;用于由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通知第一载波对的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对于第一载波对的通知,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第二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二载波对的单元,其中,第二载波对包括第二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二下行链路载波,并且其中,第二载波对与第一载波对不同;用于响应于确定第二载波对,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二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单元;用于由第一基站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上行链路授权的单元,其中,第一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一上行链路载波的指示以及对于第一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以及用于由第二基站在第二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二上行链路授权的单元,其中,第二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二上行链路载波的指示以及对于第二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系统包括: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第一上行链路授权,由移动终端生成第一功率余量报告的单元;用于由移动终端在第一上行链路时频资源上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功率余量报告以及一部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的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第二上行链路授权,由移动终端生成第二功率余量报告的单元;以及用于由移动终端在第二上行链路时频资源上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功率余量报告以及一部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的单元。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系统包括: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由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向人脸面部特征识别中心服务器发送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的单元;用于由人脸面部特征识别中心服务器基于算法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转变为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并进行人脸识别的单元;用于由人脸面部特征识别中心服务器将人脸识别结果发送至第一基站的单元;以及用于由第一基站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人脸识别结果的单元。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系统包括:用于如果第一基站确定要增加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载波数量,则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第一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三载波对的单元,其中,第三载波对包括第一上行链路载波、第三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一下行链路载波;用于响应于确定第三载波对,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三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单元;用于由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通知第三载波对的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对于第三载波对的通知,由第二基站确定是否增加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载波数量的单元;用于如果判断增加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载波数量,则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第二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四载波对的单元,其中,第四载波对包括第二上行链路载波、第四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二下行链路载波,并且其中,第四载波对与第三载波对不同;用于响应于确定第四载波对,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四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单元;用于由第一基站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三上行链路授权的单元,其中,第三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三载波对的指示以及对于第三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以及用于由第二基站在第二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四上行链路授权的单元,其中,第四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四载波对的指示以及对于第四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增强以及大数据算法的发展,人脸识别越来越称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目前很多高科技公司都直接使用人脸识别打卡技术,这既防止员工出现忘打卡的麻烦,又保证员工能够得到有效监督(例如能够防止某些员工在打卡之后离开工作岗位时间过长等等)。但是人脸识别的应用不仅仅在于公司管理方面,对于一些安全保卫技术或者场所安全技术而言,人脸识别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与公司管理技术不同,对于安保技术而言,如何能够有效采集所有人的面部信息是重要的,如果使用固定式的采集终端,那么有些人只要在固定采集终端附近遮住脸,那么采集终端就无法有效采集信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使用移动式采集终端进行人脸数据的采集,本发明就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更有效的采集人脸数据,保证数据采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数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例如ue),以及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与第一基站通信,移动终端可以与第二基站通信,同时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可以通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移动终端采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由移动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rrc连接,并且由移动终端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由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通知移动终端已经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响应于接收到移动终端已经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由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协商用于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经过协商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时频资源;以及响应于接收到经过协商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发送人脸面部特征数据。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移动终端已经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第一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一载波对,其中,第一载波对包括第一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一下行链路载波;响应于确定第一载波对,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一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通知第一载波对;响应于接收到对于第一载波对的通知,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第二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二载波对,其中,第二载波对包括第二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二下行链路载波,并且其中,第二载波对与第一载波对不同;响应于确定第二载波对,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二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第一基站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第一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一上行链路载波的指示以及对于第一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以及由第二基站在第二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二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第二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二上行链路载波的指示以及对于第二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第一上行链路授权,由移动终端生成第一功率余量报告;由移动终端在第一上行链路时频资源上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功率余量报告以及一部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响应于接收到第二上行链路授权,由移动终端生成第二功率余量报告;以及由移动终端在第二上行链路时频资源上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功率余量报告以及一部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由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向人脸面部特征识别中心服务器发送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由人脸面部特征识别中心服务器基于算法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转变为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并进行人脸识别(人脸识别的具体算法是现有技术,如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技术就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算法,识别算法本身不是本申请的重点,本申请不再赘述);由人脸面部特征识别中心服务器将人脸识别结果发送至第一基站;以及由第一基站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人脸识别结果。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果第一基站确定要增加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载波数量,则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第一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三载波对,其中,第三载波对包括第一上行链路载波、第三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一下行链路载波;响应于确定第三载波对,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三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通知第三载波对;响应于接收到对于第三载波对的通知,由第二基站确定是否增加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载波数量;如果判断增加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载波数量,则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第二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四载波对,其中,第四载波对包括第二上行链路载波、第四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二下行链路载波,并且其中,第四载波对与第三载波对不同;响应于确定第四载波对,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四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第一基站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三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第三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三载波对的指示以及对于第三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以及由第二基站在第二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四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第四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四载波对的指示以及对于第四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系统包括:用于由移动终端采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的单元;用于由移动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rrc连接,并且由移动终端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的单元;用于由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通知移动终端已经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的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移动终端已经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由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协商用于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单元;用于由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经过协商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单元;以及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经过协商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由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发送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的单元。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系统包括: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移动终端已经与第二基站建立rrc连接,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第一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一载波对的单元,其中,第一载波对包括第一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一下行链路载波;用于响应于确定第一载波对,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一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单元;用于由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通知第一载波对的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对于第一载波对的通知,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第二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二载波对的单元,其中,第二载波对包括第二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二下行链路载波,并且其中,第二载波对与第一载波对不同;用于响应于确定第二载波对,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二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单元;用于由第一基站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上行链路授权的单元,其中,第一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一上行链路载波的指示以及对于第一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以及用于由第二基站在第二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二上行链路授权的单元,其中,第二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二上行链路载波的指示以及对于第二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系统包括: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第一上行链路授权,由移动终端生成第一功率余量报告的单元;用于由移动终端在第一上行链路时频资源上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功率余量报告以及一部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的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第二上行链路授权,由移动终端生成第二功率余量报告的单元;以及用于由移动终端在第二上行链路时频资源上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功率余量报告以及一部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的单元。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系统包括: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由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向人脸面部特征识别中心服务器发送人脸面部特征数据的单元;用于由人脸面部特征识别中心服务器基于算法将人脸面部特征数据转变为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并进行人脸识别的单元;用于由人脸面部特征识别中心服务器将人脸识别结果发送至第一基站的单元;以及用于由第一基站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人脸识别结果的单元。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人脸面部特征分层数据的识别系统包括:用于如果第一基站确定要增加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载波数量,则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第一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三载波对的单元,其中,第三载波对包括第一上行链路载波、第三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一下行链路载波;用于响应于确定第三载波对,由第一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三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单元;用于由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通知第三载波对的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对于第三载波对的通知,由第二基站确定是否增加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载波数量的单元;用于如果判断增加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载波数量,则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第二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四载波对的单元,其中,第四载波对包括第二上行链路载波、第四上行链路载波以及第二下行链路载波,并且其中,第四载波对与第三载波对不同;用于响应于确定第四载波对,由第二基站确定用于移动终端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第四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单元;用于由第一基站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三上行链路授权的单元,其中,第三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三载波对的指示以及对于第三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以及用于由第二基站在第二下行链路载波上向移动终端发送第四上行链路授权的单元,其中,第四上行链路授权包括对于第四载波对的指示以及对于第四上行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