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以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6185发布日期:2020-08-18 17:1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通信装置以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本文的公开内容公开了一种用于在通信装置与外部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由wi-fi联盟开发的连接方案的dpp(deviceprovisioningprotocol,设备配置协议)方案在“设备配置协议规范版本1.0(deviceprovisioningprotocolspecificationversion1.0)”中被描述。在dpp方案中,例如,响应于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之间的nfc连接的建立,执行根据dpp方案的无线通信。



技术实现要素:

响应于在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之间建立nfc连接,存在其中要执行根据dpp方案的无线通信的情况以及其中要执行根据与dpp方案不同的连接方案的无线通信的情况。

本文中的公开内容公开了一种技术,由此,响应于通信装置与外部装置之间的无线连接的建立,通信装置根据多种连接方案中的适当的连接方案来建立与上述无线连接不同的无线连接。

本文的公开内容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无线接口;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口,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口与第一无线接口不同;第一建立单元,第一建立单元被构造为经由第一无线接口与第一外部装置建立第一无线连接;和供应单元,供应单元被构造为向第一无线接口供应作为通信装置的公开密钥的第一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通过使用经由第一无线接口的第一无线连接将第一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发送到第一外部装置;在第一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已被发送到第一外部装置之后,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口中的第二无线接口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到使用第一公开密钥的第一认证请求的情况下:认证响应发送单元被构造为经由第二无线接口向第一外部装置发送作为对第一认证请求的响应的第一认证响应;连接信息接收单元被构造为在第一认证响应已被发送到第一外部装置之后,经由第二无线接口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第一连接信息,第一连接信息用于经由第二无线接口在通信装置与第二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二无线连接;并且第二建立单元被构造为,在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到第一连接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连接方案,通过使用第一连接信息经由第二无线接口在通信装置与第二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二无线连接;并且在第一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已被发送到第一外部装置后,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口中的第三无线接口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到包括特定信息的特定信号的情况下:第三建立单元被构造为,根据与第一连接方案不同的第二连接方案,经由第三无线接口在通信装置与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三无线连接。

根据前述构造,通信装置经由第一无线接口与第一外部装置建立第一无线连接,将通信装置的第一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提供到第一无线接口。结果,通过使用第一无线连接将第一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发送到第一外部装置。在已经将第一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发送到第一外部装置之后,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到使用第一公开密钥的第一认证请求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将第一认证响应发送到第一外部装置,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第一连接信息,并通过使用第一连接信息在通信装置与第二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二无线连接。即,通信装置可以根据第一连接方案与第二外部装置建立第二无线连接。另一方面,在第一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已经被发送到第一外部装置之后,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到包括特定信息的特定信号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在通信装置和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三无线连接。即,通信装置可以根据第二连接方案与第一外部装置建立第三无线连接。这样,响应于在通信装置和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一无线连接,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多个连接方案中的适当的连接方案建立与第一无线连接不同的第二无线连接或第三无线连接。

第二外部装置可以是与第一外部装置不同的接入点。在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到第一连接信息的情况下,第二建立单元可以被构造为,通过使用第一连接信息,经由第二无线接口,在通信装置与作为接入点的第二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二无线连接,以便在第二外部装置作为父站进行操作的无线网络中作为子站参与。

通信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数据通信单元,该数据通信单元被构造为,在通信装置和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三无线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第三无线连接而不使用接入点来执行与第一外部装置的目的数据的通信。

在未在通信装置与接入点之间建立经由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连接的情形下,在通信装置与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一无线连接的情况下,第二建立单元被构造为向第一无线接口供应第一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在通信装置与接入点之间正在建立经由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连接的情形下,在通信装置与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一无线连接的情况下,不将第一公开密钥供应到第一无线接口。

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转换单元,转换单元被构造为,在通信装置与接入点之间正在建立经由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连接的情形下,在从用户接受用于转换通信装置的操作模式的转换指令的情况下,将通信装置的操作模式从第一模式转换到第二模式,第一模式是不能够根据第一连接方案在通信装置与第二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二无线连接的模式,并且第二模式是能够根据第一连接方案在通信装置与第二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二无线连接的模式。在通信装置与接入点之间正在建立经由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连接并且通信装置的操作模式处于第一模式的情形下,在通信装置与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一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不将第一公开密钥供应至第一无线接口。在通信装置与接入点之间正在建立经由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连接并且通信装置的操作模式处于第二模式的情形下,在通信装置与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一无线连接的情况下,第二建立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将第一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供应至第一无线接口。

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供应单元,第二供应单元被构造为,在通信装置与接入点之间正在建立经由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连接的情形下,在通信装置与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一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将特定信息和确定信息供应至第一无线接口,确定信息用于确定通信装置和第一外部装置是否能够经由接入点相互通信,其中特定信息和确定信息通过使用经由第一无线接口的第一无线连接而被发送到第一外部装置。

在未在通信装置与接入点之间建立经由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连接的情形下,在通信装置与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一无线连接的情况下,第二建立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向第一无线接口供应第一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在通信装置和接入点之间正在建立经由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连接的情形下,在通信装置和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一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不将第一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供应至第一无线接口。通信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公开密钥接收单元,公开密钥接收单元被构造为,在通信装置与接入点之间正在建立经由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连接的情形下,在通信装置与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一无线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经由第一无线接口的第一无线连接,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作为第一外部装置的公开密钥的第二公开密钥;认证请求发送单元,认证请求发送单元被构造为,在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到第二公开密钥的情况下,经由第二无线接口向第一外部装置发送使用第二公开密钥的第二认证请求;认证响应接收单元,认证响应接收单元被构造为,在第二认证请求已被发送到第一外部装置之后,经由第二无线接口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作为对第二认证请求的响应的第二认证响应;和连接信息发送单元,连接信息发送单元被构造为,在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到第二认证响应的情况下,经由第二无线接口向第一外部装置发送第二连接信息,第二连接信息用于在第一外部装置和接入点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状态转换单元,第一状态转换单元被构造为,在第一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已被发送至第一无线接口之后,将通信装置的操作状态从非响应者状态转换为响应者状态,非响应者状态是即使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到第一认证请求,也不向第一外部装置发送第一认证响应的状态,并且响应者状态是响应于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到第一认证请求而向第一外部装置发送第一认证响应的状态。在通信装置的操作状态已经从非响应者状态转换为响应者状态后,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到第一认证请求的情况下,认证响应发送单元可以被构造为经由第二无线接口发送第一认证响应至第一外部装置。通信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状态转换单元,第二状态转换单元被构造为,在通信装置与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三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将通信装置的操作状态从响应者状态转换为非响应者状态。

用于实现上述通信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该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也是新颖且有用的。此外,由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也是新颖和有用的。

本公开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存储用于第一外部装置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第一外部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无线接口和与第一无线接口不同的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口,并且在计算机可读指令由第一外部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使第一外部装置作用为:第一建立单元,第一建立单元被构造为经由第一无线接口与通信装置建立第一无线连接;接收单元,接收单元被构造为通过使用经由第一无线接口的第一无线连接从通信装置接收通信装置的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和确定单元,确定单元被构造为,在从通信装置接收到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的情况下,确定要建立第二无线连接和第三无线连接中的哪一个;在确定要建立第二无线连接的情况下:认证请求发送单元被构造为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口中的第二无线接口向通信装置发送使用公开密钥的认证请求;认证响应接收单元被构造为,在认证请求被发送至通信装置的情况下,经由第二无线接口从通信装置接收作为对认证请求的响应的认证响应;并且连接信息发送单元被构造为,在从通信装置接收到认证响应的情况下,经由第二无线接口向通信装置发送连接信息,连接信息用于在通信装置与第二外部装置之间根据第一连接方案建立第二无线连接,其中在通信装置中,在从第一外部装置接收到连接信息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连接信息在通信装置与第二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二无线连接;并且在确定要建立第三无线连接的情况下:特定信号发送单元被构造为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口中的第三无线接口向通信装置发送包括特定信息的特定信号;并且第二建立单元被构造为,在特定信号已被发送至通信装置之后,根据与第一连接方案不同的第二连接方案,在通信装置与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经由第三无线接口的第三无线连接。

根据上述构造,第一外部装置经由第一无线接口与通信装置建立第一无线连接,从通信装置接收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并确定要建立第二无线连接和第三无线连接中的哪一个无线连接。在确定要建立第二无线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外部装置向通信装置发送使用公开密钥的认证请求,从通信装置接收认证响应,并发送连接信息到通信装置。结果,通过使用连接信息来建立通信装置与第二外部装置之间的第二无线连接。另一方面,在确定要建立第三无线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外部装置将包括特定信息的特定信号发送到通信装置,并在通信装置和第一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第三无线连接。这样,响应于通信装置与第一外部装置之间的无线连接的建立,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多个连接方案中的适当的连接方案来建立与第一无线连接不同的第二或第三无线连接。

在计算机可读指令由第一外部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进一步使第一外部装置作用为:显示控制单元,显示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在从通信装置接收到公开密钥和特定信息的情况下,在第一外部装置的显示单元上显示选择画面,选择画面供用户选择第一连接方案和第二连接方案中的一个。确定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用户在选择画面上选择第一连接方案的情况下,确定要建立第二无线连接;并且在用户在选择画面上选择第二连接方案的情况下,确定要建立第三无线连接。

存储上述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也是新颖且有用的。此外,第一外部装置本身以及由第一外部装置执行的方法也是新颖和有用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通信系统的构造。

图2示出了用于解释情况a的概要的说明图,其中在打印机和接入点之间建立了根据dpp方案的wi-fi连接。

图3示出了自举(bootstrapping)处理的序列图。

图4示出了认证处理的序列图。

图5示出了配置处理的序列图。

图6示出了网络接入处理的序列图。

图7示出了情况b的处理的序列图,其中在终端和打印机之间建立了wfd连接。

图8示出了情况c的处理的序列图,其中终端和打印机已经与接入点建立了wi-fi连接。

图9示出了情况d的处理的序列图,其中在打印机中执行模式转换操作。

图10示出了由终端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由打印机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由第二实施例的终端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示出了由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信系统2的构造;图1)

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2包括接入点(以下简称为“ap”)6,终端10和打印机100。在该实施例中,假设用户使用终端10在打印机100与ap6之间根据wi-fi方案建立无线连接(以下称为“wi-fi连接”)的情况。

(终端10的构造)

终端10是便携式终端装置,诸如蜂窝电话(例如,智能电话),pda和平板pc。在一种变型中,终端10可以是台式pc,膝上型pc等。终端10包括操作单元12,显示单元14,wi-fi接口16,nfc接口18和控制器30。单元12至30连接至总线(省略附图标记)。在下文中,接口简称为“i/f”。

操作单元12包括多个键。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操作单元12来将各种指令输入到终端10。显示单元14是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

wi-fii/f16是被构造为根据wi-fi方案执行wi-fi通信的无线接口。wi-fi方案是用于根据例如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802.11标准和遵循该标准的标准(例如802.11a,11b,11g,11n等)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案。wi-fii/f16可以在用于识别ap6作为父站操作的无线网络的ssid(服务集标识符)以及在该无线网络中使用的密码经由操作单元12被输入的情况下,与ap6建立wi-fi连接。此外,即使未经由操作单元12输入该信息,wi-fii/f16也可以通过使用所谓的pin码方案或pbc(按钮配置)方案与ap6建立wi-fi连接。在下文中,以这种方式建立的wi-fi连接可以被称为“正常wi-fi连接”。

此外,wi-fii/f16支持已由wi-fi联盟制定的wfd(wi-fidirect(注册商标))方案,以及已由wi-fi联盟制定的dpp(设备配置协议)方案。wfd方案是由wi-fi联盟创建的标准“wi-fi对等(p2p)技术规范版本1.1(wi-fipeer-to-peer(p2p)technicalspecificationversion1.1)”中描述的连接方案。在wfd标准中,三个状态定义为wfd装置的状态:组所有者状态(以下称为“g/o状态”),客户端状态和装置状态。wfd装置能够选择性地在上述三种状态之一中进行操作。dpp方案在由wi-fi联盟创建的标准“设备配置协议规范版本1.0”中进行了描述,并且是一种用于通过使用终端10在一对装置(例如打印机100和ap6)之间轻松建立wi-fi连接的连接方案。在下文中,根据dpp方案建立的wi-fi连接可以被称为“dpp连接”,并且根据wfd方案建立的wi-fi连接可以被称为“wfd连接”。

nfci/f18是用于根据nfc方案执行nfc通信的i/f。nfc方案是基于例如国际标准iso/iec14443、15693、18092等的无线通信方案。称为nfc论坛设备(nfcforumdevices)的i/f和称为nfc论坛标签(nfcforumtag)的i/f被称为用于执行nfc通信的i/f类型。在该实施例中,nfci/f18是nfc论坛设备。

这里,将描述wi-fii/f和nfci/f之间的差异。经由wi-fii/f的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例如,最大通信速度为11至600mbps)比经由nfci/f的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例如,最大通信速度为100至424kbps)快。此外,在经由wi-fii/f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率(例如,2.4ghz频带或5.0ghz频带)与经由nfci/f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率(例如,13.56mhz频带)不同。此外,可以执行经由wi-fii/f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例如,最大约100m)大于可以执行经由nfci/f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例如,最大约10cm)。

控制器30包括cpu32和存储器34。cpu32根据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os(操作系统)程序36执行各种处理。存储器34由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此外,存储器34存储打印应用38(以下简称为“app38”)。app38是用于使打印机100执行打印的程序,并且从例如由打印机100的卖方提供的互联网上的服务器安装在终端10上。

(打印机100的构造)

打印机100是能够执行打印功能的外围装置(例如,终端10的外围装置等)。打印机100包括操作单元112,显示单元114,wi-fii/f116,nfci/f118,打印执行单元120和控制器130。单元112至130连接到总线(省略附图标记)。

操作单元112包括多个键。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操作单元112来向打印机100输入各种指令。显示单元114是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打印执行单元120包括诸如喷墨方案,激光方案等的打印机构。

wi-fii/f116与终端10的wi-fii/f16相同。即,wi-fii/f116支持wfd方案和dpp方案。为此,打印机100可以根据dpp方案与ap6建立wi-fi连接(即,dpp连接),并且可以进一步根据wfd方案与终端10建立wi-fi连接(即wfd连接)。打印机100还可以与ap6建立正常wi-fi连接。

控制器130包括cpu132和存储器134。cpu132根据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程序136执行各种处理。存储器134由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

存储器134还存储wfd标志138。wfd标志138指示值“on”或“off”,“on”意味着打印机100处于能够根据wfd方案进行操作的状态,“off”意味着打印机100处于不能根据wfd方案操作的状态。wfd标志138为“on”的状态表示打印机100的操作状态是wfd方案的三个状态(即,g/o状态,客户端状态和装置状态)之一。wfd标记138为“off”的状态意味着打印机100的操作状态不是wfd方案的三种状态中的任何一种。

(具体示例;图2至图9)

接下来,将参照图2至图9描述由装置6、10、100中的每一个执行的处理的具体示例。首先,将参考图2至图6描述情况a的处理,其中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

(情况a的概述;图2)

首先,将参考图2描述情况a的概况。如上所述,终端10和打印机100支持dpp方案,并且ap6也支持dpp方案。在该实施例中,打印机100和ap6之间的dpp连接由根据dpp方案执行通信的每个装置6、10、100建立。在下文中,为了便于理解,将以装置(例如终端10,打印机100)作为动作的对象来描述各个装置的cpu(例如cpu32、132)执行的操作,而不是以cpu作为动作的对象来描述操作。

在t5中,终端10与ap6执行根据dpp方案的自举(bootstrapping,以下简称为“bs”)。该bs是响应于由终端10捕获到附接到ap6的qr码(注册商标),从ap6向终端10提供要在t10(稍后描述)的认证(以下简称为“auth”)中使用的信息的处理。

在t10中,终端10通过使用在t5的bs中获得的信息,与ap6执行根据dpp方案的auth。该auth是终端10和ap6中的每一个认证它们的通信对方的处理。

在t15中,终端10与ap6执行根据dpp方案的配置(以下简称为“config”)。该config是向ap6发送用于建立打印机100和ap6之间的dpp连接的信息的处理。具体地,在config中,终端10创建用于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的用于ap的配置对象(以下,配置对象简称为“co”),并将用于ap的co发送给ap6。结果,用于ap的co被存储在ap6中。

接下来,在t20中,终端10与打印机100执行根据dpp方案的bs。该bs是通过使用在终端10的nfci/f18和打印机10的nfci/f118之间建立的nfc连接,从打印机100向终端10提供将在t25的auth(将在后面描述)中使用的信息的处理。

在t25中,终端10通过使用在t20的bs中获得的信息,与打印机100执行根据dpp方案的auth。该auth是用于终端10和打印机100中的每一个认证它们的通信对方的处理。

在t30中,终端10与打印机100执行根据dpp方案的config。该config是向打印机100发送用于建立打印机100和ap6之间的dpp连接的信息的处理。在该config中,终端10创建用于打印机的co,用于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并且将用于打印机的co发送到打印机100。结果,用于打印机的co被存储在打印机100中。

在t35中,打印机100和ap6使用存储的用于ap和用于打印机的co来执行根据dpp方案的网络接入(以下简称为“na”)。na是共享用于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的连接密钥的处理。

在t40中,打印机100和ap6执行4次握手通信。在4次握手通信的至少一部分中,打印机100和ap6传送由在t35中已经在na中共享的连接密钥加密的加密信息。此外,在加密信息的解密成功的情况下,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因此,打印机100可以作为子站参与由ap6形成的无线网络,其结果是打印机100可以经由ap6与参与无线网络的其他装置执行通信。在一个变型中,打印机100和ap6可以执行均等同时认证(sae,也称为“蜻蜓”)通信,而不是4次握手通信。

在t45中,打印机100使显示单元114显示完成画面,该完成画面指示已经与ap6建立了dpp连接。当t45的处理完成时,图2的处理终止。

在dpp方案中,为了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wi-fi连接,用户不需要向打印机100输入其中ap6作为父站操作的无线网络的信息(例如,ssid和密码)。这样,用户可以容易地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wi-fi连接。

(各个处理的描述;图3至图6)

接下来,将参照图3至图9描述在图2的t20至t35中执行的各个处理的细节。由于除了使用ap6代替打印机100之外,t5至t15的处理与t20至t30的处理相似,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自举(bs);图3)

首先,将参考图3描述图2的t20的bs的处理。在图3的初始状态中,打印机100的存储器134预先存储打印机100的公开密钥ppk1和秘密密钥psk1。此外,在图3的初始状态下,打印机100的wfd标志138指示“off”。

响应于在t100中接受来自用户的电源on操作,打印机100在t102中确定尚未建立与ap6的正常wi-fi连接,并将打印机100的操作模式从非设置模式转换到设置模式。在用于与ap6建立正常wi-fi连接的ap信息(例如,ssid,密码等)未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情况下,或者在用于确认是否已经建立正常wi-fi连接的确认信号经由wi-fii/f116发送并且没有从ap接收到对该确认信号的响应的情况下,打印机100确定尚未建立与ap6的正常wi-fi连接。非设置模式是其中响应于nfc连接的建立,用于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的bs信息没有提供给nfci/f118的模式。设置模式是其中响应于nfc连接的建立,bs信息被提供给nfci/f118的模式。换句话说,非设置模式是其中不能根据dpp建立dpp连接方案的模式,而设置模式是其中可以根据dpp方案建立dpp连接的模式。

响应于终端10的app38被激活,并且在t103中用户使终端10靠近打印机100,在t104中,在终端10的nfci/f18和打印机100的nfci/f118之间建立nfc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在t105中,打印机100从nfci/f118获得指示已经建立了nfc连接的信号,确定打印机100的操作模式是设置模式,并且提供wfd信息和bs信息给nfci/f118。wfd信息是用于在终端10与打印机100之间建立wfd连接的信息,并且包括ssid“wfd”。ssid“wfd”是用于识别无线网络的信息,在该无线网络中,以g/o状态操作的打印机100作为父站进行操作。ssid“wfd”可以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34中,或者可以响应于nfc连接的建立由打印机100创建。bs信息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打印机100的公开密钥ppk1,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信道列表以及打印机100的mac地址。信道列表是指示在打印机100中预先确定的多个通信通道(即,打印机100可以使用的多个通信通道)的信息。

在t106中,打印机100将存储器134中的wfd标志138从“off”改变为“on”,并且从装置状态转换为g/o状态。

在t108中,打印机100从非响应者状态转换为响应者状态。非响应者状态是即使当从终端10接收到dpp认证请求(以下简称为“areq”)(参照后述的t220)时,wi-fii/f116也不发送dpp认证响应(以下简称为“ares”)(参照后述的图4的t210)的状态。响应者状态是其中wi-fii/f116响应于从终端10接收到areq而将ares发送到终端10的状态。即,打印机100通过从非响应者状态转变为响应者状态而转变为能够执行auth(参照图2的t25)的状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非响应者状态是即使当wi-fii/f116从外部接收到信号时,wi-fii/f116也不将信号提供给cpu132的状态。此外,响应者状态是其中响应于从外部接收到信号,wi-fii/f116将信号提供给cpu132并发送对该信号的响应的状态。由于响应者状态是cpu132处理从外部接收到的信号的状态,因此在该状态下的处理负荷高于非响应者状态下的处理负荷。在变型中,非响应者状态可以是不向wi-fii/f116供电的状态,而响应者状态可以是向wi-fii/f116供电的状态。此外,在另一变型中,非响应者状态可以是即使当wi-fii/f116从外部接收到areq时,wi-fii/f116也不将已接收到areq的通知提供给cpu132的状态,并且响应者状态可以是其中响应于从外部接收到areq,wi-fii/f116将已接收到areq的通知提供给cpu132的状态。

在t110中,打印机100的nfci/f118通过使用建立的nfc连接,将wfd信息和bs信息发送到终端10。

当在t103中激活app38时,终端10根据app38执行以下处理。在t110中终端10经由nfci/f18从打印机100接收到wfd信息和bs信息的情况下,在t112中,终端10使显示单元14显示选择画面。选择画面包括“ap”按钮和“终端”按钮,“ap”按钮指示将执行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的处理,而“终端”按钮指示将执行在终端10和打印机100之间建立wfd连接的处理。即,换句话说,选择画面是用于使用户从dpp方案和wfd方案中选择一种连接方案的画面。

在t120中,终端10从用户接受用于在选择画面中选择“ap”按钮的操作。当t120的处理完成时,图3的处理终止。

(认证(auth);图4)

接下来,将参考图4描述图2的t25中的auth的处理。响应于在图3的t120中用户选择了选择画面中的“ap”按钮,在t200中,终端10创建终端10的公开密钥tpk1和秘密密钥tsk1。接下来,在t202中,终端10通过使用在图3的t110中接收到的打印机100的创建的秘密密钥tsk1和公开密钥ppk1,根据椭圆曲线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ecdh)来创建共享密钥sk1。然后,在t204中,终端10通过使用所创建的共享密钥sk1来对随机值rv1进行加密来创建加密数据ed1。

在t210中,终端10通过将在图3的t110中接收到的打印机100的mac地址设置为其目的地,经由wi-fii/f16将areq发送到打印机100。areq是用于请求打印机100执行认证的信号。在此,终端10通过依次使用在t110中接收到的信道列表中的多个通信信道来重复向打印机100发送areq。areq包括在t200中创建的终端10的公开密钥tpk1,在t204中创建的加密数据ed1以及终端10的能力。

该能力是在支持dpp方案的装置中预先指定的信息,并且包括以下值中的任何一个:指示该装置仅能够根据dpp方案作为配置器(configurator)操作的值,指示该装置仅能够根据dpp方案作为注册者(enrollee)操作的值,以及指示该装置能够作为配置器和注册者中的任何一个操作的值。配置器是指构造为将na(图2的t35)中使用的co发送给config(图2的t30)中的注册者的装置。另一方面,注册者是指从config中的配置器接收na中使用的co的装置。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终端10创建用于ap和用于打印机的co,并将它们分别发送到ap6和打印机100。这样,终端10的能力包括指示其仅能够作为配置器操作的值。

在t210中,打印机100经由wi-fii/f116从终端10接收areq。如上所述,以打印机100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发送该areq。这样,打印机100可以适当地从终端10接收该areq。

此外,当在图3的t108中打印机100转换为响应者状态时,其使用信道列表中的多个通信信道中的一个通信信道来监视areq的接收。如上所述,通过依次使用信道列表中的多个通信信道来发送t210中的areq。这样,打印机100可以适当地从终端10接收该areq。

接下来,打印机100执行以下处理以认证areq的发送者(即,终端10)。具体地,首先,在t212中,打印机100通过使用areq中的终端10的公开密钥tpk1和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打印机100的秘密密钥psk1,根据ecdh创建共享密钥sk1。在此,在t202中由终端10创建的共享密钥sk1和在t212中由打印机100创建的共享密钥sk1彼此相同。因此,打印机100可以通过在t214中使用创建的共享密钥sk1来适当地解密areq中的加密数据ed1,其结果是可以获得随机值rv1。在加密数据ed1的解密成功的情况下,打印机100确定areq的发送者是已在图3的t104中与之建立了nfc连接的装置,即,确定认证成功,并且执行t216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加密数据ed1的解密未成功的情况下,打印机100确定areq的发送者不是已经在t104中与之建立了nfc连接的装置,即,确定认证失败,并且不执行t216之后的处理。

在t216中,打印机100创建打印机100的新公开密钥ppk2和新秘密密钥psk2。在变型中,公开密钥ppk2和秘密密钥psk2可以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34中。接下来,在t217中,打印机100通过使用t210的areq中的终端10的公开密钥tpk1和创建的打印机100的秘密密钥psk2,根据ecdh来创建共享密钥sk2。然后,在t218中,打印机100通过使用创建的共享密钥sk2来对获得的随机值rv1和新的随机值rv2进行加密来创建加密数据ed2。

在t220中,打印机100经由wi-fii/f116将ares发送到终端10。该ares包括在t216中创建的打印机100的公开密钥ppk2,在t218中创建的加密数据ed2以及打印机100的能力。该能力包括指示打印机100仅能够作为注册者操作的值。

响应于在t220中经由wi-fii/f16从打印机100接收到ares,终端10执行以下处理以认证ares的发送者(即,打印机100)。具体地,首先,在t222中,终端10通过使用在t200中创建的终端10的秘密密钥tsk1和在ares中的打印机100的公开密钥ppk2,根据ecdh来创建共享密钥sk2。在此,在t217中由打印机100创建的共享密钥sk2和在t222中由终端10创建的共享密钥sk2彼此相同。因此,终端10可以通过在t224中使用创建的共享密钥sk2来适当地解密ares中的加密数据ed2,结果是,其可以获得随机值rv1和rv2。在加密数据ed2的解密成功的情况下,终端10确定ares的发送者是已经在图3的t104中与之建立了nfc连接的装置,即,确定认证成功,并且执行t230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加密数据ed2的解密不成功的情况下,终端10确定ares的发送者不是已经在t104中与之建立了nfc连接的装置,即,确定认证失败,并且不执行t230之后的处理。

在t230中,终端10经由wi-fii/f16向打印机100发送确认(confirm)。确认包括指示终端10作为配置器操作并且打印机100作为注册者操作的信息。结果,在t232中终端10确定作为配置器操作,并且在t234中打印机100确定作为注册者操作。当t234的处理完成时,图4的处理终止。

(配置(config);图5)

接下来,将参考图5描述图2的t30中的config的处理。在t300中,打印机100经由wi-fii/f116向终端10发送dpp配置请求(以下简称为“creq”)。该creq是请求要发送的co(即,用于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的信息)的信号。

在t300中,终端10经由wi-fii/f16从打印机100接收creq。在这种情况下,在t301中,终端10从终端10的存储器34获得组id“group”,公开密钥tpk2和秘密密钥tsk2。如前所述,终端10已经与ap6在图2的t15中执行了config,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0创建了组id“group”,公开密钥tpk2和秘密密钥tsk2,并将它们存储在存储器中。组id“group”是用于识别由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的dpp连接形成的无线网络的信息。在变型中,可以将用户指定的字符串用作组id。即,在t301中,终端10获得在图2的t15中存储的各个信息。接下来,在t302中,终端10创建用于打印机的co(参见图2的t30)。具体地,终端10执行以下处理。

终端10通过对终端10的公开密钥tpk2进行哈希来创建哈希值hv。此外,终端10通过对哈希值hv,组id“group”和图4的t220中的ares中的打印机100的公开密钥ppk2的组合进行哈希来创建特定值。然后,终端10通过使用终端10的秘密密钥tsk2来根据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对所创建的特定值进行加密,以创建数字签名dspr。结果,终端10可以创建包括哈希值hv,组id“group”,打印机100的公开密钥ppk2和数字签名dspr的用于打印机的签名连接器(以下,将该签名连接器简称为“scont”)。此外,终端10创建包括打印机的scont和终端10的公开密钥tpk2的用于打印机的co。

在t310中,终端10经由wi-fii/f16向打印机100发送包括用于打印机的co的dpp配置响应(以下简称为“cres”)。

在t310中,打印机100经由wi-fii/f116从终端10接收cres。在这种情况下,在t312中,打印机100将用于打印机的co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cres中。当t312的处理完成时,图5的处理终止。

(网络接入(na);图6)

接下来,将参考图6描述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执行的图2的t35中的na的处理。如上所述,类似于图2的t20至t30,已经在终端10和ap6之间执行了图2的t5至t15的处理。然而,ap6不执行图3的t102至t110的处理。ap6预先存储ap6的公开密钥apk1和秘密密钥ask1。此外,通过对ap6的公开密钥apk1,ap6的信道列表以及ap6的mac地址进行编码而获得的qr码被粘附到ap6的壳体。当终端10捕获该qr码时,在终端10与ap6之间执行与从图4的t200开始的处理相似的处理。结果,ap6存储ap6的公开密钥apk2和秘密密钥ask2(参见图4的t216),并且进一步存储从终端10接收到的用于ap的co(参见图5的t312)。用于ap的co包括用于ap的scont和终端10的公开密钥tpk2。该公开密钥tpk2与包含在用于打印机的co中的公开密钥tpk2相同。此外,用于ap的scont包括哈希值hv,组id“group”,ap6的公开密钥apk2和数字签名dsap。该哈希值hv和该组id“group”分别与用于打印机的co中包括的哈希值hv和组id“group1”相同。数字签名dsap是其中通过对哈希值hv,组id“group”和公开密钥apk2的组合进行哈希处理而获得的特定值由终端10的秘密密钥tsk2加密的信息,并且是不同于用于打印机的co中包含的数字签名dspr的值。

在t400中,打印机100经由wi-fii/f116向ap6发送包括用于打印机的scont的dpp对等发现请求(以下简称为“dreq”)。该dreq是请求ap6执行认证并发送用于ap的scont的信号。

响应于在t400中从打印机100接收到dreq,ap6执行用于认证dreq的发送者(即,打印机100)和dreq中的各个信息(即,哈希值hv,“group”和公开密钥ppk2)的处理。具体地,在t402中,ap6首先执行第一ap确定处理,第一ap确定处理关于所接收的用于打印机的scont中的哈希值hv和组id“group”是否分别与存储的用于ap的co中包括的用于ap的scont中的哈希值hv和组id“group”相同。在图6的情况下,ap6在第一ap确定处理中确定“相同”,因此其确定dreq的发送者(即,打印机100)的认证成功。在此,所接收的用于打印机的scont中的哈希值hv与所存储的用于ap的co中包含的用于ap的scont中的哈希值hv相同的事实意味着用于打印机的scont和用于ap的scont由相同的装置(即,终端10)创建。这样,ap6还确定所接收的用于打印机的scont的创建者(即,终端10)的认证成功。此外,ap6通过使用包括在存储的用于ap的co中的终端10的公开密钥tpk2对接收到的用于打印机的scont中的数字签名dspr进行解密。由于在图6的情况下数字签名dspr的解密成功,所以ap6执行第二ap确定处理信息,第二ap确定处理信息关于通过解密数字签名dspr获得的特定值是否与通过对接收到的用于打印机的scont中的相应的信息(即,哈希值hv,“group”和公开密钥ppk2)进行哈希而获得的值相同。在图6的情况下,ap6在第二ap确定处理中确定“相同”,因此其确定dreq中的各个信息的认证成功,并且执行t404之后的处理。ap6在第二ap确定处理中确定“相同”的事实意味着由于用于打印机的co被存储在打印机100中,所接收到的用于打印机的scont中的各个信息(即,哈希值hv,“group”和公开密钥ppk2)尚未被第三方篡改。另一方面,在ap6在第一ap确定处理中确定“不相同”的情况下,在数字签名dspr的解密失败的情况下,或者在ap6在第二ap确定处理中确定“不相同”的情况下,ap6确定认证失败并且不执行t404之后的处理。

接下来,在t404中,ap6根据ecdh,通过使用获得的打印机100的公开密钥ppk2和存储的ap6的秘密密钥ask2,来创建连接密钥ck(即,共享密钥)。

在t410中,ap6向打印机100发送包括用于ap的scont的dpp对等发现响应(以下简称为“dres”)。

响应于在t410中经由wi-fii/f116从ap6接收到dres,打印机100执行用于认证dres的发送者(即,ap6)和在dres中的各个信息(即,哈希值hv,“group1”和公开密钥apk2)的处理。具体地,在t412中,打印机100首先执行第一pr确定处理,该第一pr确定处理是关于所接收的用于ap的scont中的哈希值hv和组id“group”是否分别与存储的用于打印机的co中包含的用于打印机的scont中的哈希值hv和组id“group”相同。在图6的情况下,打印机100在第一pr确定处理中确定“相同”,因此其确定dres的发送者(即,ap6)的认证成功。所接收的用于ap的scont中的哈希值hv与存储的用于打印机的co中包含的用于打印机的scont中的哈希值hv相同的事实意味着用于打印机的scont和用于ap的scont是由同一装置(即,终端10)创建的。这样,打印机100还确定对接收到的用于ap的scont的创建者(即,终端10)的认证成功。此外,打印机100通过使用存储的用于打印机的co中包括的终端10的公开密钥tpk2,对接收到的用于ap的scont中的数字签名dsap进行解密。由于在图6的情况下数字签名dsap的解密成功,所以打印机100执行第二pr确定处理,该第二pr确定处理是关于通过解密数字签名dsap获得的特定值是否与通过对所接收的用于ap的scont中的相应信息(即,哈希值hv,“group”和公开密钥apk2)进行哈希处理而获得的值相同的。在图6的情况下,打印机100在第二pr确定处理中确定“相同”,因此其确定dres中的各个信息的认证成功,并且执行t414之后的处理。打印机100在第二pr确定处理中确定“相同”的事实意味着因为用于ap的co被存储在ap6中,用于ap的scont中的各个信息(即,哈希值hv,“group”和公开密钥apk2)尚未被第三方篡改。另一方面,在打印机100在第一pr确定处理中确定“不相同”的情况下,在数字签名dsap的解密失败的情况下,或者在打印机100在第二pr确定处理中确定“不相同”的情况下,打印机100确定认证失败并且不执行t414之后的处理。

在t414中,打印机100通过使用所存储的打印机100的秘密密钥psk2和接收到的用于ap的scont中的ap6的公开密钥apk2,根据ecdh来创建连接密钥ck。在此,在t404中由ap6创建的连接密钥ck和在t414中由打印机100创建的连接密钥ck彼此相同。因此,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共享用于建立dpp连接的连接密钥ck。当t414完成时,图6的处理终止。

如上所述,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已经共享了连接密钥ck之后,在图2的t40中,打印机100和ap6使用该连接密钥ck来执行4次握手的通信。结果,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了dpp连接。在与ap6建立dpp连接的情况下,打印机100将wfd标志138从“on”改变为“off”。

(情况b;图7)

接下来,将参照图7描述在终端10与打印机100之间建立wfd连接的情况b的处理。t500至t512类似于图3的t100至t112。响应于在t520中用户在选择画面中选择了“终端”按钮,在t522中,终端10执行搜索处理以搜索作为终端10的连接目标的设备(即,打印机100)。具体地,执行以下处理。

首先,终端10经由wi-fii/f16通过广播来发送探测请求(以下简称为“preq”)。当终端10通过广播发送preq时,终端10从包括打印机100的一个或多个装置接收相应的探测响应(以下简称为“pres”)。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0通过从一个或多个pres中指定包括在t510中接收到的ssid“wfd”的pres,来指定作为连接目标的打印机100。然后,终端10经由wi-fii/f16将包括指定的打印机100的ssid“wfd”的preq发送到打印机100(即,通过单播发送)。

响应于从终端10接收到包括ssid“wfd”的preq,打印机100经由wi-fii/f116将pres发送到终端10。

在t530中,终端10执行与打印机100的各种通信(供应发现,关联,wps协商,4次握手)。在wps协商中,终端10从打印机100接收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包括ssid“wfd”和密码的无线设置信息。然后,终端10通过使用ssid“wfd”和密码来与打印机100建立wfd连接,从而与打印机100执行4次握手通信。

在t530中建立与终端10的wfd连接的情况下,在t540中,打印机100从响应者状态转换为非响应者状态。在终端10与打印机100之间建立wfd连接的情况下,在终端10与打印机100之间执行根据dpp方案的通信的可能性低。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打印机100从响应者状态转变为非响应者状态,所以可以抑制对响应者状态的维持,该响应者状态比非响应者状态具有更高的处理负荷。

响应于在t550从用户接受用于使打印机100执行打印的打印操作,在t552中,终端10通过使用已建立的wfd连接,经由wi-fii/f16将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机100。

在t552中经由wi-fii/f116从终端10接收到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在t554中,打印机100使打印执行单元120根据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当t554的处理完成时,图7的处理终止。

(情况c;图8)

接下来,将参考图8描述情况c的处理。在情况c中,终端10和打印机100已经与ap6建立了正常wi-fi连接。因此,终端10的存储器34和打印机100的存储器134存储用于建立与ap6的正常wi-fi连接的ap信息。ap信息包括用于识别由ap6形成的无线网络的ssid“ap6”。在图8的初始状态中,由于ap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134中,所以打印机100以非设置模式进行操作。

t600和t602类似于图3的t100和t102。在t604中,打印机100从nfci/f118获取指示建立了nfc连接的信号,确定打印机100的操作模式是非设置模式,并且向nfci/f118提供包括ssid“wfd”的wfd信息”和包含ssid“ap6”的ap信息。

t606类似于图3的t106。在t610中,打印机100的nfci/f118通过使用建立的nfc连接,将wfd信息和ap信息发送到终端10。

在t610中,在经由nfci/f18从打印机100接收到wfd信息和ap信息的情况下,终端10确定包括在接收到的ap信息中的ssid“ap6”与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ap信息中的ssid“ap6”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0确定当前可以与打印机100通信,并且在t612中,显示指示当前可以与打印机100通信的通知画面。

t650至t654类似于图7的t550至t554。在t660中,打印机100确定自wfd138在t606中变为“on”起已经经过了预定时间,并且在t662中,将wfd138从“on”变为“off”。当t662的处理完成时,图8的处理终止。

如上所述,在与ap6建立了正常wi-fi连接的情况下,与终端10建立了nfc连接的情况下(t602),打印机100将ap信息提供给nfci/f118(t604)。因此,将ap信息从nfci/f118发送到终端10,使得终端10可以使用接收到的ap信息来确定当前是否可以与打印机100通信。然后,在确定当前可以与打印机100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终端10显示通知画面。即,在终端10和打印机100当前能够彼此通信的情况下,打印机100不执行用于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的处理或用于在终端10和打印机100之间建立wfd连接的处理。这样,可以减少终端10和打印机100的处理负荷。

(情况d;图9)

接下来,将参照图9描述情况d的处理,其中在打印机100中执行模式转换操作。在情况d中,打印机100已经与ap6建立了正常wi-fi连接。这样,打印机100将包括ssid“ap6”的ap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34中。此外,在图9的初始状态下,打印机100以非设置模式操作。

在t700中从用户接受了用于转换打印机100的操作模式的转换指令的情况下,在t702中,打印机100从非设置模式转换到设置模式。t703和t704类似于图3的t103和t104。

在t705中,打印机100从nfci/f118获取指示已经建立了nfc连接的信号,确定打印机100的操作模式是设置模式,并且向nfci/f118提供wfd信息和bs信息。t706至t712类似于图3的t106至t112。即,wfd信息和bs信息从打印机100的nfci/f118发送到终端10,并且选择画面显示在终端10上。当t712的处理完成时,图9的处理终止。

如上所述,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正常wi-fi连接的情况下,即,在打印机100以非设置模式操作的情况下,在接收到来自用户的转换指令的情况下,打印机100转换为设置模式(t702)。然后,打印机100响应于与终端10建立nfc连接而将wfd信息和bs信息提供给nfci/f118(t705)。结果,从nfci/f118将wfd信息和bs信息发送到终端10(t710)。因此,在用户期望根据dpp方案在终端10与打印机100之间执行通信的情况下,例如,在用户期望在打印机100与不同于ap6的ap之间建立dpp连接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在以非设置模式操作的打印机100中执行转换指令来使得在终端10和打印机100之间执行根据dpp方案的通信。

(终端10的处理;图10)

接下来,将参考图10描述由终端10的cpu32执行以实现图2至图9的处理的处理。在终端10的nfci/f18与打印机100的nfci/f118之间建立了nfc连接的情况下,执行图10的处理。

在s10中,终端10通过使用建立的nfc连接来确定是否已经经由nfci/f18从打印机100接收到bs信息。在从打印机100接收到wfd信息和bs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图3的t110),在s10中,终端10确定为是,并且前进至s15。另一方面,在从打印机100接收到wfd信息和ap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图8的t610),在s10中,终端10确定为“否”,并且进行到s35。

在s15中,终端10在显示单元14上显示选择画面(例如,图3的t112)。

在s20中,终端10确定用户是否已经选择了选择画面中的“终端”按钮。在用户已经选择了选择画面中的“终端”按钮的情况下(例如,图7的t520),在s20中,终端10确定为是,并且进行到s25。另一方面,在已经选择了选择画面中的“ap”按钮的情况下(例如,图3的t120),在s20中,终端10确定为“否”,并且进行到s30。

在s25中,终端10根据wfd方案经由wi-fii/f16与打印机100执行各种通信(探测,供应发现,关联,wps协商,4次握手),并建立与打印机100的wfd连接(例如,图7的t522和t530)。当完成s25的处理时,图10的处理终止。

在s30中,终端10经由wi-fii/f16与打印机100执行auth和config(图4和图5)。当s30的处理完成时,图10的处理终止。

在s35中,终端10通过使用接收到的ap信息来确定当前是否可以与打印机100进行通信。在确定当前可以与打印机100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在s35中,终端10确定为是,并且在s40中,使显示单元14显示通知画面(例如,图8的t612)。另一方面,在确定当前不能与打印机100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在s35中,终端10确定“否”,并且在s25中,通过使用接收到的wfd信息来建立与打印机100的wfd连接。当s25或s40的处理完成时,图10的处理终止。

(打印机100的处理;图11)

接下来,将参照图11描述由打印机100的cpu132执行以实现图2至图9的处理的处理。在终端10的nfci/f18与打印机100的nfci/f118之间建立了nfc连接的情况下,执行图11的处理。

在s100中,打印机100确定是否正在建立与ap6的正常wi-fi连接。在ap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情况下,在s100中,打印机100确定为是,并且进行到s103。另一方面,在ap信息未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情况下,在s100中,打印机100确定为“否”,并且进行到s135。

在s103中,打印机100确定其是否在非设置模式下操作。在确定打印机100正在非设置模式下操作的情况下(s103中为“是”),打印机100进行到s105。另一方面,在确定打印机100正在设置模式下操作的情况下(s103中为“否”),打印机100进行到s135。

在s105中,打印机100将wfd信息和ap信息提供给nfci/f118(例如,图8的t604)。wfd信息包括用于识别无线网络的ssid,在该无线网络中,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打印机100作为父站进行操作。ap信息包括用于识别无线网络的ssid,在该无线网络中,打印机100已经与之建立了正常wi-fi连接的ap作为父站操作。

在s110中,打印机100确定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wfd标志138是否指示“on”。在wfd标志138指示“on”的情况下,在s110中,打印机100确定为是,并且进行到s120。另一方面,在wfd标志138指示“off”的情况下,在s110中,打印机100确定为否,并且进行到s115。

在s115中,打印机100将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wfd标志138从“off”改变为“on”(例如,图8的t606)。结果,打印机100在装置状态下操作。

在s120中,打印机100从装置状态转换为g/o状态(例如,图8的t606)。

在s125中,打印机100监视经由wi-fii/f116从终端10接收preq。在从终端10接收到preq的情况下,在s125中,打印机100确定为是,并且进行到s130。另一方面,在经过预定时间而未从终端10接收到preq的情况下(例如,图8的t660),在s125中,打印机100确定为“否”,并且进行到s132。

在s130中,打印机100根据wfd方案执行与终端10的各种通信(探测,供应发现,关联,wps协商,4次握手),并与终端10建立wfd连接。当s130的处理完成时,图11的处理终止。

在s132中,打印机100将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wfd标志从“on”改变为“off”(例如,图8的t662)。当s132的处理完成时,图11的处理终止。

在s135中,打印机100将wfd信息和bs信息提供给nfci/f118(例如,图3的t105)。bs信息包括打印机100的公开密钥,信道列表和打印机100的mac地址。

s140和s145类似于s110和s115。在s150中,打印机100从装置状态转换为g/o状态,并且从非响应者状态转换为响应者状态(例如,图3的t106和t108)。

s155类似于s125。在经由wi-fii/f116从终端10接收到preq的情况下(例如,图7的t522),在s155中,打印机100确定为是,并且进行到s160。另一方面,在经由wi-fii/f116从终端10接收到areq的情况下(例如,图4的t210),在s155中,打印机100确定为否,并且进行到s170。

s160类似于s130。在s165中,打印机100从响应者状态转换为非响应者状态(例如,图7的t540)。当s165的处理完成时,图11的处理终止。

在s170中,打印机100与终端10执行auth和config(例如,图4和图5),并且与ap6执行na和4次握手(例如,图6,图2的t40)以建立与ap6的dpp连接。

在s175中,打印机100将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wfd标志从“on”改变为“off”。当完成s175的处理时,图11的处理终止。

(本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打印机100将包括打印机100的公开密钥ppk1的bs信息和包括ssid“wfd”的wfd信息提供给nfci/f118(图3的t105)。结果,在与打印机100建立了nfc连接的情况下(图3的t104),终端10从打印机100接收bs信息和wfd信息(t110),并显示选择画面(t112)。在用户在选择画面中选择“ap”按钮的情况下(t120),即,在确定要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的情况下,终端10发送areq到打印机100(图4的t210)。在从终端10接收areq的情况下,打印机100将ares发送到终端10(t220)。在从打印机100接收ares的情况下,终端10将包括用于打印机的co的cres发送到打印机100(图5的t310)。在从终端10接收cres的情况下,打印机100通过使用用于打印机的co,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图2的t35和t40)。即,打印机100可以根据dpp方案与ap6建立wi-fi连接(即,dpp连接)。另一方面,在用户在选择画面中选择“终端”按钮的情况下(图7的t520),即,在确定要在终端10和打印机100之间建立wfd连接的情况下,终端10将包括ssid“wfd”的preq发送给打印机100(t522),该ssid“wfd”包括在wfd信息中。在从终端10接收preq的情况下,打印机100在终端10和打印机100之间建立wfd连接(t530)。即,打印机100可以根据wfd方案与终端10建立wfd连接。这样,响应于在打印机100和终端10之间建立nfc连接,打印机100可以根据多种连接方案中的适当的连接方案来建立与nfc连接不同的dpp连接或wfd连接。

(对应关系)

打印机100,终端10,ap6分别是“通信装置”,“第一外部装置”,“第二外部装置”的示例。nfci/f18,nfci/f118分别是“第一外部装置”的“第一无线接口”,“通信装置”的“第一无线接口”的示例,并且wi-fii/f16是“第一外部装置”的“第二无线接口”和“第三无线接口”的示例。wi-fii/f116是“通信装置”的“第二无线接口”和“第三无线接口”的示例。打印机100的公开密钥ppk1,ssid“wfd”分别是“第一公开密钥(或公开密钥)”,“特定信息”的示例。图3的t104的nfc连接,图2的t40的dpp连接,图7的t530的wfd连接分别是“第一无线连接”,“第二无线连接”,“第三无线连接”的示例。dpp方案,wfd方案分别是“第一连接方案”,“第二连接方案”的示例。图4的t210的areq,t220的ares,用于打印机的co分别是“第一认证请求(或认证请求)”,“第一认证响应(或认证响应)”,“第一连接信息(或连接信息)”的示例。在t522的搜索处理中包括从终端10发送的ssid“wfd”的preq是“特定信息”的示例。

图7的t552的打印数据是“目的数据”的示例。非设置模式,设置模式分别是“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的示例。图8的t610的ap信息是“确定信息”的示例。在图10的s20中确定为否的情况是“确定要建立第二无线连接的情况”的示例,并且在s20中确定为是的情况是“确定要建立第三无线连接的情况”的示例。

图7的t504的处理,图11的s135的处理,图4的t220的处理,图5的t310的处理,图2的t35和t40的处理以及图7的t530的处理是分别由“第一建立单元”,“供应单元”,“认证响应发送单元”,“连接信息接收单元”,“第二建立单元”,“第三建立单元”执行的处理的示例。

图7的t504的处理,图10的s10的处理,s20的处理,图4的t210的处理,t220的处理,图5的t310的处理,图7的t522的处理,t530的处理是分别由“第一建立单元”,“接收单元”,“确定单元”,“认证请求发送单元”,“认证响应接收单元”,“连接信息发送单元”,“特定信号发送单元”,“第二建立单元”执行的处理的示例。

(第二实施例;图12和图13)

接下来,将参照图12和图13描述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终端10执行图12的处理而不是图10的处理,并且打印机100执行图12的处理而不是图11的处理。首先,将参考图12描述由终端10的cpu32执行的处理。

s210类似于图10的s10。在从打印机100接收到wfd信息和bs信息的情况下,在s210中,终端10确定为是,并且进行到s215。s215至s230类似于图10的s15至s30。另一方面,在从打印机100接收到根据nfc方案的读取命令的情况下,在s210中,终端10确定为否,并且进行到s235。

在s235中,终端10将终端10的公开密钥、指示在终端10中预先确定的多个通信信道(即,终端10可以使用的多个通信信道)的信道列表和终端10的mac地址提供给nfci/f18。结果,nfci/f18通过使用所建立的nfc连接,将公开密钥、信道列表和mac地址发送给打印机100。

在s240中,终端10将终端10的能力的值从指示终端10能够作为配置器操作的值改变为指示终端10能够作为注册者操作的值。

在s245中,终端10从非响应者状态转换为响应者状态。即,终端10开始使用信道列表中的多个通信信道中的一个通信信道来监视areq的接收的处理。

在s250中,首先,终端10执行与打印机100的auth和config。在auth中,终端10从打印机100接收areq,将ares发送到打印机100,从打印机100接收到确认(confirm),并确定作为注册者进行操作。此外,在config中,终端10向打印机100发送creq,从打印机100接收包括用于终端的co的cres,并且存储用于终端的co以用于在终端1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接下来,通过使用用于终端的co,终端10执行与ap6的na,与ap6共享用于与ap6建立dpp连接的连接密钥,执行与ap6的4次握手,并与ap6建立dpp连接。当s250的处理完成时,图12的处理终止。

(打印机的处理;图13)

接下来,将参照图13描述由打印机100的cpu132执行的处理。s300类似于图11的s100。在确定正在建立与ap6的正常wi-fi连接的情况下(s300中为是),打印机100前进至s305。另一方面,在确定未建立与ap6的正常wi-fi连接的情况下(s300中为否),打印机100前进至s335。s335至s375类似于图11的s135至s175。

在s305中,打印机100将打印机100的能力的值从指示打印机100能够作为注册者操作的值改变为指示打印机100能够作为配置器操作的值。

在s310中,打印机100使nfci/f118发送读取命令。结果,nfci/f118通过使用建立的nfc连接将读取命令发送到终端10。

在s315中,打印机100经由nfci/f118,从终端10接收终端10的公开密钥,信道列表和mac地址。

在s320中,打印机100执行与终端10的auth和config。在auth中,打印机100将areq发送到终端10,从终端10接收ares,将确认(confirm)发送到终端10,并确定作为配置器进行操作。此外,在config中,打印机100从终端10接收creq,创建用于终端的co,并且将包括用于终端的co的cres发送到终端10。当s320的处理完成时,图13的处理终止。

(本实施例的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在确定正在建立与ap6的正常wi-fi连接的情况下(在s300中为是),打印机100经由nfci/f118向终端10发送读取命令(s310),从终端10接收终端10的公开密钥,信道列表和mac地址(s315),经由wi-fii/f116执行与终端10的auth和config,并发送用于终端的co到终端10(s320)。结果,终端10可以从打印机100接收用于终端的co,通过使用用于终端的co执行与ap6的na,并且执行与ap6的4次握手以建立与ap6的dpp连接。因此,打印机100变得能够经由ap6执行与终端10的通信。

(对应关系)

图13的s315的终端10的公开密钥是“第二公开密钥”的示例。在s320的auth中从打印机100发送到终端10的areq和从终端10发送到打印机100的ares分别是“第二认证请求”,“第二认证响应”的示例。用于终端的co是“第二连接信息”的示例。

(变体1)在图2的t35中,可以在终端10与打印机100之间执行na的处理,以在终端10与打印机100之间建立dpp连接。即,“第二外部装置”可以是与“第一外部装置”相同的装置。

(变体2)在以上实施例中,终端10用于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可替代地,例如,终端10可以用于在打印机100和作为g/o操作的另一装置(即,作为父站操作的装置)之间建立dpp连接。此外,例如,终端10可以用于在作为g/o操作的打印机100(即,作为父站操作的装置)和另一装置(即,作为子站操作的装置)之间建立dpp连接。即,“第二外部装置”可以不是“接入点”。

(变体3)终端10和打印机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根据蓝牙(注册商标,以下简称为“bt”)方案执行无线通信的bti/f。上面的bt方案包括4.0或更高版本的bt方案(所谓的蓝牙低能耗)。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图3的t105中,代替wfd信息,打印机100将用于根据bt方案建立无线连接(以下简称为“bt连接”)的bt信息提供给nfci/f118。结果,nfci/f118通过使用nfc连接将bt信息和bs信息发送到终端10。在从打印机100接收到bt信息和bs信息的情况下,终端10响应于在选择画面中选择“终端”按钮而使显示单元14显示选择画面,并通过使用接收到的bt信息与打印机100建立bt连接。在本变体中,终端10的bti/f是“第一外部装置”的“第三无线接口”的示例,并且打印机100的bti/f是“通信装置”的“第三无线接口”的示例。此外,bt方案和bt连接分别是“第二连接方案”,“第三无线连接”的示例。

(变体4)在建立了与ap6的正常wi-fi连接的情况下,打印机100也可以在设置模式下操作。在本变型中,可以省略“转换单元”,“第二供应单元”。

(变体5)可以省略图11的s165(或图13的s365)的处理。在本变体中,可以省略“第二状态转换单元”。

(变体6)可以省略图10的s15(或图12的s215)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在从打印机100接收到wfd信息和bs信息的情况下,终端10可以确定公开密钥tpk2和秘密密钥tsk2是否正被存储在存储器34中,即,可以确定是否已执行与ap6的config。在确定已经执行了与ap6的config的情况下,在s30中终端10执行与打印机100的auth和config。另一方面,在确定尚未执行与ap6的config的情况下,在s25中终端10与打印机100建立wfd连接。在本变体中,确定已经执行了与ap6的config的情况是“确定要建立第二无线连接的情况”的示例,并且确定尚未执行与ap6的config的情况是“确定要建立第三无线连接的情况”的示例。

(变体7)在图11的s105中,打印机100可以将打印机100的mac地址而不是ap信息提供给nfci/f118。在经由nfci/f18从打印机100接收到wfd信息和mac地址的情况下,终端10确定尚未从打印机100接收到bs信息(图10的s10中为否),并且在s35中,通过使用接收到的mac地址,确定当前是否可以与打印机100通信。具体地,终端10首先确定是否已经建立了与ap6的正常wi-fi连接。在确定尚未建立与ap6的正常wi-fi连接的情况下,在s35中终端10确定为否,并且进行到s25。另一方面,在确定已经建立了与ap6的正常wi-fi连接的情况下,终端10通过使用ap6,经由wi-fii/f16,通过广播来发送请求信号。响应于通过广播发送请求信号,终端10从连接到ap6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的每一个装置接收对请求信号的相应响应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0确定包括接收到的打印机100的mac地址的响应信号是否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响应信号中。在确定包括打印机100的mac地址的响应信号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响应信号中的情况下,在s35中终端10确定为是,并且进行到s40。另一方面,在确定包括打印机100的mac地址的响应信号未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响应信号中的情况下,在s35中终端10确定为否,并且进行到s25。在本变体中,打印机100的mac地址是“确定信息”的示例。

(变体8)在以上实施例中,终端10根据app38执行每个处理,但是可以根据os程序36执行以下处理。即,终端10与打印机100建立nfc连接,并根据os程序36经由nfci/f18从打印机100接收wfd信息和bs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0确定app38是否已经被激活。在确定尚未激活app38的情况下,终端10确定要在打印机100和ap6之间建立dpp连接,并执行与图4和图5相同的处理。另一方面,在确定app38已经被激活的情况下,终端10确定要在终端10和ap6之间建立wfd连接,并且执行与图7的t522和t530相同的处理。在本变体中,同样,在从终端10接收areq的情况下,打印机100可以将ares发送到终端10,从终端10接收包括用于打印机的co的cres,并通过使用用于打印机的co来与ap6建立dpp连接。另一方面,在从终端10接收到包括ssid“wfd”的preq的情况下,打印机100可以与终端10建立wfd连接。这样,响应于在打印机100和终端10之间建立nfc连接,打印机100可以根据多个连接方案中的适当的连接方案来建立与nfc连接不同的dpp连接或wfd连接。

(变体9)用于创建共享密钥(例如,skl)的处理(例如,图4的t202,t212)不限于上述根据ecdh的处理,而可以是根据ecdh的另一处理。此外,用于创建共享密钥的处理不限于根据ecdh的处理,并且可以执行根据另一种方案(例如,dh(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等)的处理。此外,在以上实施例中,数字签名dsap和dspr根据ecdsa创建,但是可以根据另一种方案(例如,dsa(数字签名算法),ras(rivest-shamir-adleman密码系统)等)来创建。

(变体10)代替nfci/f18,终端10可以包括根据与nfc方案不同的无线方案(例如,bt方案,transferjet方案)的不同的无线接口。在这种情况下,代替nfci/f118,打印机100还可以包括根据与nfc方案不同的无线方案的不同的无线接口。例如,在图3的t110中,打印机100经由该无线接口将wfd信息和bs信息发送到终端10。在本变体中,根据与nfc方案不同的无线方案的不同无线接口是“第一无线接口”的示例。

(变体11)例如,代替作为wfd方案的g/o进行操作,打印机100可以作为所谓的softap进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图3的t105中,打印机100创建在其中打印机100作为softap操作的无线网络中使用的ssid和密码,并将包括该ssid和密码的softap信息提供给nfci/f118。结果,在t110中,nfci/f118通过使用建立的nfc连接,将softap信息和bs信息发送到nfci/f18。在本变体中,softap信息中的ssid是“特定信息”的示例。

(变体12)在图11的s155(或图13的s355)中确定为否的情况下,即,在经由wi-fii/f116从终端10接收到areq的情况下(例如,图4的t210),打印机100可以在执行s170的处理之前将wfd标志从“on”改变为“off”。在这种情况下,当s170(或s370)的处理结束时,打印机100终止图11(或图13)的处理。在从终端10接收到areq的情况下,在终端10和打印机100之间执行根据wfd方案的通信的可能性很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打印机100将wfd标志从“on”改变为“off”,所以可以抑制wfd标志指示“on”的状态,即,抑制其中打印机100可以根据wfd方案操作的状态的维持。

(变体13)“通信装置”可以不是打印机,而可以是诸如扫描仪,多功能外围设备,便携式终端,pc,服务器等的另一装置。

(变体14)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图2至图13的各个处理由软件(即,app38,程序136)实现。代替此,可以通过诸如逻辑电路的硬件来实现一个或多个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