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及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02765发布日期:2020-05-12 15:5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成像设备及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影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及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相机模块已结合到各种消费类电子设备上。并且随着移动终端处理能力的增强以及摄像头技术的发展,内置摄像头的性能越来越强大,拍摄图像的质量也越来越高。现在移动终端的操作简单又便于携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拍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传统的相机模块通过缩放光阑页片的方式来使镜头光圈发生改变,这种方式对光阑叶片的组装技术要求较高,在组装技术未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无法精准控制光阑叶片进行缩放,导致无法精准改变光圈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及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方法和装置,通过切换光圈,精准的改变光圈孔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光圈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光圈选择与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感光度相匹配的目标光圈;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所述电机,所述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机将所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所述目标光圈。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从所述至少两个光圈选择与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相匹配的目标光圈,包括:依据光圈孔径与曝光量的关系,确定在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条件下所述成像设备的目标光圈孔径;

将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中光圈孔径与所述目标光圈孔径最接近的光圈设置为所述目标光圈。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成像设备的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位于一个遮光滑块,所述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机转动或移动所述遮光滑块以将所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所述目标光圈,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圆心的运动轨迹都相交。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圆心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所述光圈切换指令包括指示所述电机移动所述遮光滑块的距离和方向。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圆心的运动轨迹为同一个圆的圆弧;所述光圈切换指令包括指示所述电机转动所述遮光滑块的角度和方向。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调整所述成像设备的闪光灯的亮度。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调整所述成像设备的闪光灯的亮度,包括:在确定所述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大于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孔径之后,发送亮度增强指令至所述成像设备的闪光灯,所述亮度降低指令用于指示所述闪光灯增强亮度;在确定所述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小于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孔径之后,发送所述亮度降低指令至所述闪光灯,所述亮度降低指令用于指示所述闪光灯降低亮度。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成像设备的拍摄模式,调整所述成像设备的闪光灯的闪光距离。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

至少两个光圈、电机以及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机耦接,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与所述电机耦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中选择与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相匹配的目标光圈,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中每个光圈的光圈孔径为固定值,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中任意两个光圈的光圈孔径不同;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所述电机,所述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机将所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所述目标光圈;

所述电机,用于根据所述光圈切换指令,将当前光圈切换为所述目标光圈。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遮光滑块,所述遮光滑块与所述电机耦接,所述遮光滑块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光圈;

所述电机,用于根据所述光圈切换指令转动或移动所述遮光滑块以将所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所述目标光圈,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圆心的运动轨迹相交。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圆心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所述电机用于根据所述光圈切换指令移动所述遮光滑块以将所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所述目标光圈。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圆心的运动轨迹为同一个圆的圆弧,所述电机用于根据所述光圈切换指令转动所述遮光滑块以将所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所述目标光圈。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闪光灯,所述闪光灯与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调整所述成像设备的闪光灯的亮度。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耦接。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当前成像检测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装置,该光圈控制装置包括: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光圈选择与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感光度相匹配的目标光圈;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所述电机,所述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机将所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所述目标光圈。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及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方法,该成像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光圈、电机和处理器。处理器从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中选择与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相匹配的目标光圈,再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所述电机,所述电机根据所述光圈指令将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切换为所述目标光圈。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中每个光圈的光圈孔径不同,因此切换光圈能准确改变所述成像设备的光圈孔径,所述电机根据处理器的光圈切换指令能够确保将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切换为所述目标光圈以使光圈孔径改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切换光圈,精准的改变光圈孔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像设备的遮光滑块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成像设备的遮光滑块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和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方法,为更清楚的描述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先介绍一些与成像设备相关的知识。

在摄影领域,成像过程是指透过镜头的光投射到感光面的过程。为了使成像的亮度和色彩效果较好,必须准确控制透过镜头的光量。透过镜头投射到感光元件的感光面上的光量就是指曝光量,也称光通量,感光元件包括胶片和图像传感器。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到感光面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环境光和镜头之间。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光圈系数f表示。不同的f数值表示不同的光圈孔径大小。光圈孔径是相对孔径,为入射瞳直径和镜头焦距的比值。光圈系数是光圈孔径的倒数,为镜头焦距和入射瞳直径的比值。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光圈来控制镜头的通光量,光圈被设置在外部环境光和镜头之间,为多边形或者圆形的孔状结构。目前市面上通常通过缩放光圈内部的光阑页片的方式来使光圈大小发生改变。

感光度,又称为相机感光度量化规定(internationalstandardizationorganization,iso)值,是衡量传统相机所使用胶片感光速度标准的国际统一指标,其反映了胶片感光时的速度。传统相机可以根据拍摄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iso感光度的低速、中速或高速胶片进行拍摄。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或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当你的iso感光度加倍时,你的照片亮度就会加倍。数码相机不同于胶片相机,其图像传感器是固定不变的,既接收光线的灵敏度其实是不变的,而iso的增加是通过放大感光信号来实现的。放大过程中由于信号太弱及信号干扰等原因,缺失或者损坏的像素也会被成倍放大,因而会出现更多更明显的噪点。

曝光参数方程,曝光参数方程是决定成像设备曝光效果的依据。成像设备的曝光效果和四个因素有关:感光元件的感光度s,感光元件包括胶片和图像传感器,景物亮度b,成像设备的光圈系数f和用于拍摄的快门时间t。

国际通用的曝光参数方程为:a2/t=bs/k,其中,a为光圈系数f的数值,k为成像设备的曝光常数。感光元件上获得的平均照度e和景物亮度b之间的关系为e=qb/a2,其中,q为成像系统特性系数,按照美国国家标准(americannationalstandardsinstitute,ansi)ph3.49-1971,q=0.65。感光元件上平均曝光量hf=et=qbt/a2,感光元件的最佳曝光量hg=p/s,其中p为胶片或者图像传感器的合适曝光系数,对于黑白胶片p=8,对于彩色反转片和彩色负片p=10。因此,可以得到在成像设备的感光元件获得最佳曝光量的情况下,a2/t=bsq/p,曝光常数k=p/q。

在美国国家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中,将曝光参数方程表示为以2为底的指数形式,通过加法形式来表示曝光参数方程中各个参数的关系,得到曝光方程。曝光方程定义为ev=av+tv=sv+bv,其中,a2=2av,1/t=2tv,0.3s=2sv,b/0.3k=2bv,ev为曝光值,表示为使感光元件得到合适的曝光量,在景物亮度b和感光元件的感光度s不变的情况下,对光圈和曝光时间的组合对应的控制值。当光圈系数f的数值a,曝光时间t,感光元件s和景物亮度满足曝光方程的要求时,成像设备的感光元件获得最佳曝光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成像设备100可包括:至少两个光圈101,处理器103以及电机102。

其中,上述处理器和上述电机耦接,上述电机和上述至少两个光圈耦接。

上述处理器103,用于从上述至少两个光圈101中选择与上述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相匹配的目标光圈,并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上述电机102,上述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上述电机102将上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上述目标光圈。上述至少两个光圈101的数量可以是2,4,5,7,13或者其他数量,具体不做限制。上述至少两个光圈101中每个光圈的光圈孔径大小不同。处理器103通过光圈切换指令指示电机102切换将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当成像设备的环境光的亮度不变,且成像设备的曝光时间不变时,在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大于当前光圈的光圈孔径的情况下,成像设备的曝光量增加,成像设备的成像亮度提高;在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小于当前光圈的光圈孔径的情况下,成像设备的曝光量减少,成像设备的成像亮度降低。

上述电机102,用于根据上述光圈切换指令,将上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上述目标光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103从上述至少两个光圈101中选择与上述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相匹配的目标光圈,具体为:依据光圈孔径与曝光量的关系,确定在上述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条件下上述成像设备的目标光圈孔径;将上述至少两个光圈101中光圈孔径与上述目标光圈孔径最接近的光圈设置为上述目标光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圈孔径与曝光量的关系满足光圈曝光参数方程的要求,在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条件下,且在被拍摄的景物不变的情况下,景物亮度b不变,处理器103在检测到成像设备当前的感光度之后,根据曝光参数方程,确定使成像设备获得最佳曝光量的光圈孔径为目标光圈孔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圈孔径与曝光量的关系满足曝光方程的要求,在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条件下,处理器103确定成像设备当前的曝光值ev1,并在确定成像设备当前的快门速度tv1之后,根据曝光方程ev=av+tv=sv+bv,计算成像设备获得最佳曝光量的光圈系数av1,再根据光圈系数av1计算得到目标光圈孔径,光圈孔径为光圈系数的倒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光圈、电机和处理器。处理器从上述至少两个光圈中选择与上述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相匹配的目标光圈,再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上述电机,上述电机根据上述光圈指令将上述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切换为上述目标光圈。上述至少两个光圈中每个光圈的光圈孔径不同,因此切换光圈能准确改变上述成像设备的光圈孔径,上述电机根据处理器的光圈切换指令能够确保将上述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切换为上述目标光圈以使光圈孔径改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切换光圈,精准的改变光圈孔径。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a所示,成像设备200除图1成像设备100包括的电机102和处理器103之外,还包括遮光滑块201,上述遮光滑块201与上述电机103耦接,上述遮光滑块201包括至少两个光圈101。

上述电机102,用于根据上述光圈切换指令转动或移动上述遮光滑块201以将上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上述目标光圈,上述至少两个光圈101的圆心的运动轨迹相交。目标光圈在用于控制镜头的曝光量的情况下,目标光圈的圆心位于成像设备的镜头中心轴线上,因此上述至少两个光圈101的圆心的运动轨迹至少在成像设备的镜头中心轴线处相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至少两个光圈101的圆心的运动轨迹为直线。如图2b所示,成像设备的摄像头204包括方形的镜头基座和圆形的镜头,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位于摄像头204的镜头和外部光线之间,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的圆心位于镜头中心轴线上。在上述至少两个光圈101的圆心的运动轨迹为直线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上述至少两个光圈101的圆心位于一条直线上,上述遮光滑块201为矩形,遮光滑块201还可以是圆形、梯形或其他形状,具体此处不做限制。上述电机102用于根据上述光圈切换指令移动上述遮光滑块201以将上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上述目标光圈,上述光圈切换指令包括上述电机102移动上述遮光滑块201的距离和方向。在该实现方式中,电机102通过移动遮光滑块201,精准的切换成像设备的光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至少两个光圈101的圆心的运动轨迹为同一个圆的圆弧。如图2c所示,成像设备的摄像头204包括方形的镜头基座和圆形的镜头,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位于摄像头204的镜头和外部光线之间,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的圆心位于镜头中心轴线上。在上述至少两个光圈101的圆心的运动轨迹为同一个圆的圆弧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c所示,上述至少两个光圈101的圆心位于一个圆的圆弧上,上述遮光滑块201为圆形,遮光滑块201还可以是矩形、梯形或其他形状,具体此处不做限制。上述电机102用于根据上述光圈切换指令移动上述遮光滑块201以将上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上述目标光圈,上述光圈切换指令包括上述电机102移动上述遮光滑块201的距离和方向。在该实现方式中,电机102通过转动遮光滑块201,精准的切换成像设备的光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a所示,该成像设备还包括:闪光灯202,上述闪光灯202与上述处理器103耦接,上述处理器103还用于:根据上述目标光圈的孔径,调整上述成像设备的闪光灯202的亮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大于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孔径之后,处理器103发送亮度增强指令至闪光灯202,该亮度降低指令用于指示闪光灯202增强亮度,根据曝光参数方程,在外部环境光亮度较低的情况下,较小的光圈系数才能获得最佳曝光量,增大光圈孔径能减小光圈系数,因此在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大于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孔径的情况下,处理器103确定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较暗,发送亮度增大指令指示闪光灯202增大亮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小于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孔径之后,处理器103发送亮度降低指令至闪光灯202,该亮度降低指令用于指示闪光灯202降低亮度,根据曝光参数方程,在外部环境光亮度较强的情况下,较大的光圈系数才能获得最佳曝光量,缩小光圈孔径能增大光圈系数,因此在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大于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孔径的情况下,处理器103确定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较亮,发送亮度降低指令指示闪光灯202降低亮度。在该实现方式中,处理器根据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判断当前环境光的亮度,进而调节成像设备的闪光灯的亮度,有利于提高成像设备闪光灯的补光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成像设备的闪光灯202用于在环境光亮度不足的情况下提高亮度。成像设备的图像传感器203与传统胶片相比,在对亮度宽容度方面有些差距,无法兼顾景物中高亮度部分和低亮度部分的曝光。成像设备的闪光灯202还用于在拍摄亮度反差大时减小亮度反差。在一些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闪光灯202根据用户的指令开启或关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a所示,该成像设备还包括:图像传感器203,上述图像传感器203与上述处理器103耦接;

上述处理器103还用于:通过上述图像传感器203检测上述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处理器103通过图像传感器203检测图像传感器203当前成像中部分景物或全部景物的平均亮度,来确定上述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

上述处理器103还用于:通过上述图像传感器203检测上述成像设备当前的感光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成像设备的感光元件为图像传感器203的情况下,图像传感器203的感光度为可变的。在成像设备的感光度为自动调节模式的情况下,图像传感器203的感光度会根据处理器103的指令进行调整。举例说明,在成像设备的曝光值设置为ev2的情况下,成像设备通过图像传感器203检测景物亮度bv2,在成像设备的感光度为自动调节模式的情况下,成像设备的感光度根据处理器103的指令调整为sv2=ev2-bv2。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方法流程图,应用于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光圈、电机和处理器。该方法可包括:

301、处理器从至少两个光圈选择与成像设备当前的感光度相匹配的目标光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从至少两个光圈中选择与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相匹配的目标光圈,具体为:依据光圈孔径与曝光量的关系,确定在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条件下成像设备的目标光圈孔径;将至少两个光圈中光圈孔径与目标光圈孔径最接近的光圈设置为目标光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圈孔径与曝光量的关系满足光圈曝光参数方程的要求,在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条件下,且在被拍摄的景物不变的情况下,景物亮度b不变,处理器在检测到成像设备当前的感光度之后,根据曝光参数方程,确定使成像设备获得最佳曝光量的光圈孔径为目标光圈孔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圈孔径与曝光量的关系满足曝光方程的要求,在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条件下,处理器确定成像设备当前的曝光值ev1,并在确定成像设备当前的快门速度tv1之后,根据曝光方程,计算成像设备获得最佳曝光量的光圈系数av1,再根据光圈系数av1计算得到目标光圈孔径。

302、处理器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电机,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电机将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

处理器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电机,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电机将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处理器将光圈切换指令发送至电机,确保电机将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进一步提高切换光圈孔径的准确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按照发送周期将光圈发送指令发送至电机,直至检测到电机将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光圈、电机和处理器。处理器从至少两个光圈中选择与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相匹配的目标光圈,再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电机,电机根据光圈指令将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上述至少两个光圈中每个光圈的光圈孔径不同,因此切换光圈能准确改变成像设备的光圈孔径,电机根据处理器的光圈切换指令能够确保将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以使光圈孔径改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切换光圈,精准的改变光圈孔径。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方法流程图,应用于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遮光滑块、电机、处理器、闪光灯和图像传感器,该遮光。该方法可包括:

401、处理器通过成像设备的图像传感器检测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

处理器通过成像设备的图像传感器检测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处理器通过图像传感器检测图像传感器当前成像中部分景物或全部景物的平均亮度,来确定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处理器通过图像传感器检测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有利于处理器根据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从至少两个光圈中选择目标光圈。

402、处理器依据光圈孔径与曝光量的关系,确定在该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条件下该成像设备的目标光圈孔径。

处理器依据光圈孔径与曝光量的关系,确定在该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条件下该成像设备的目标光圈孔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光圈孔径与曝光量的关系满足光圈曝光参数方程的要求,成像设备的最佳曝光量满足曝光参数方程的要求。处理器根据曝光参数方程可确定在成像设备获得最佳曝光量的情况下光圈孔径与该成像设备的感光度、成像设备成像的曝光时间以及成像设备拍摄的景物亮度之间的关系。在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条件下,且在被拍摄的景物不变的情况下,景物亮度b不变,处理器在检测到成像设备当前的感光度之后,根据曝光参数方程,确定使成像设备获得最佳曝光量的光圈孔径为目标光圈孔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光圈孔径与曝光量的关系满足曝光方程的要求。在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条件下,处理器确定成像设备当前的曝光值ev1,并在确定成像设备当前的快门速度tv1之后,根据曝光方程ev=av+tv=sv+bv,计算成像设备获得最佳曝光量的光圈系数av1,再根据光圈系数av1计算得到目标光圈孔径。

403、处理器将至少两个光圈中光圈孔径与目标光圈孔径最接近的光圈设置为目标光圈。

处理器将至少两个光圈中光圈孔径与目标光圈孔径最接近的光圈设置为目标光圈。需要说明的是,行业内的光圈孔径都是根据光圈系数进行制造,例如光圈系数为f/1.4或光圈系数为f/5.6的光圈,光圈系数无法覆盖所有光圈孔径,因此从至少两个光圈中选择与该目标光圈孔径最接近的光圈,有利于使成像设备的曝光量接近成像设备的最佳曝光量。

404、处理器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电机,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电机将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

处理器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电机,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电机将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处理器将光圈切换指令发送至电机,确保电机将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进一步提高切换光圈孔径的准确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按照发送周期将光圈发送指令发送至电机,直至检测到电机将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两个光圈位于成像设备的遮光滑块上,至少两个光圈的圆心的运动轨迹为直线。光圈切换指令包括电机移动遮光滑块的距离和方向。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电机移动遮光滑块以将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两个光圈位于成像设备的遮光滑块上,至少两个光圈的圆心的运动轨迹为同一个圆的圆弧。光圈切换指令包括电机转动遮光滑块的角度和方向,例如向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电机转动遮光滑块以将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

405、处理器根据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调整成像设备的闪光灯的亮度。

处理器根据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调整成像设备的闪光灯的亮度。处理器根据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判断环境光的亮度,进而调整闪光灯的亮度,有利于提高闪光灯的补光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大于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孔径之后,处理器发送亮度增强指令至闪光灯,该亮度降低指令用于指示闪光灯增强亮度,根据曝光参数方程,在外部环境光亮度较低的情况下,较小的光圈系数才能获得最佳曝光量,增大光圈孔径能减小光圈系数,因此在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大于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孔径的情况下,处理器确定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较暗,发送亮度增大指令指示闪光灯增大亮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小于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孔径之后,处理器发送亮度降低指令至闪光灯,该亮度降低指令用于指示闪光灯降低亮度,根据曝光参数方程,在外部环境光亮度较强的情况下,较大的光圈系数才能获得最佳曝光量,缩小光圈孔径能增大光圈系数,因此在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大于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孔径的情况下,处理器确定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较亮,发送亮度降低指令指示闪光灯降低亮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根据成像设备的拍摄模式,调整成像设备的闪光灯的闪光距离。成像设备的拍摄模式包括近景模式和远景模式。近景模式是指成像设备近距离摄取景物的画面,远景模式是指成像设备远距离摄取景物的画面。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成像设备的拍摄模式为远景模式的情况下,处理器发送闪光距离增加指令至成像设备的闪光灯,该闪光距离增加指令用于指示成像设备的闪光灯增加闪光距离;在成像设备的拍摄模式为近景模式的情况下,处理器发送闪光距离减小指令至成像设备的闪光灯,该闪光距离减小指令用于指示成像设备的闪光灯减小闪光灯。在该实现方式中,处理器根据成像设备的拍摄模式,调整闪光灯的闪光距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闪光灯的补光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光圈、电机和处理器。处理器从至少两个光圈中选择与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相匹配的目标光圈,再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电机,电机根据光圈指令将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上述至少两个光圈中每个光圈的光圈孔径不同,因此切换光圈能准确改变成像设备的光圈孔径,电机根据处理器的光圈切换指令能够确保将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切换为目标光圈以使光圈孔径改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切换光圈,精准的改变光圈孔径。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像设备的光圈控制装置,如图5所示,该装置可包括:

选择单元501,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光圈选择与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感光度相匹配的目标光圈;发送单元502,用于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所述电机,所述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机将所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所述目标光圈。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依据光圈孔径与曝光量的关系,确定在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条件下所述成像设备的目标光圈孔径;将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中光圈孔径与所述目标光圈孔径最接近的光圈设置为所述目标光圈。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成像设备的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位于一个遮光滑块,所述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机转动或移动所述遮光滑块以将所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所述目标光圈,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圆心的运动轨迹都相交。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圆心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所述光圈切换指令包括指示所述电机移动所述遮光滑块的距离和方向。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圆心的运动轨迹为同一个圆的圆弧;所述光圈切换指令包括指示所述电机转动所述遮光滑块的角度和方向。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调整单元5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调整所述成像设备的闪光灯的亮度。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调整单元503,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大于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孔径之后,发送亮度增强指令至所述成像设备的闪光灯,所述亮度降低指令用于指示所述闪光灯增强亮度;在确定所述目标光圈的光圈孔径小于所述成像设备当前的光圈孔径之后,发送所述亮度降低指令至所述闪光灯,所述亮度降低指令用于指示所述闪光灯降低亮度。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调整单元503,还用于根据所述成像设备的拍摄模式,调整所述成像设备的闪光灯的闪光距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从至少两个光圈选择与成像设备当前的感光度相匹配的目标光圈;发送光圈切换指令至电机,上述光圈切换指令用于指示上述电机将上述成像设备的当前光圈切换为上述目标光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