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终端及Wifi-Mesh组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3519发布日期:2020-02-08 00:5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络终端及Wifi-Mesh组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终端及wifi-mesh组网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有很多机顶盒,用来连接电视机备,丰富人们的日常的生活,但是目前机顶盒采用的是线缆连接,一则不美观,需要线缆,且容易与机顶盒所在的家居环境不匹配,且若是机顶盒与电视的距离过远,会导致连接线缆过长,则更加重了这一缺陷。

另外,目前的机顶盒作为家居环境中的一个设备,目前只能连接电视,而无法连接其他的设备,而目前随着智能家居的不断发展,机顶盒仍停留在原来的作用上,导致利用率过低,也导致其使用受限。

由此,目前需要一种更好的可以解决上述缺陷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网络终端及wifi-mesh组网设备,本方案中的网络终端通过处理器、wifi-mesh模块及存储器的设置,可以实现例如视频播放的功能,可以作为网络视频播放机顶盒;且以卡扣以及连接支撑柱的方式实现连接,方便快捷,且可以与控制板上的缺口配合对控制板进行固定;本方案中的网络终端还设置有wifi-mesh模块,实现了以无线的方式连接设备,且通过多个网络终端实现自组网。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络终端,包括:盒体、控制板;其中,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包括:上盖与底盒;其中,所述上盖边缘设置有卡扣;所述底盒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匹配的卡勾;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盒通过卡扣与所述卡勾的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

所述上盖还设置有连接支撑柱;所述连接支撑柱内设置有螺纹;所述底盒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支撑柱匹配的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贯通孔,以使得螺钉穿过所述贯通孔后与所述连接支撑柱的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所述控制板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支撑柱的位置匹配的缺口,以使所述连接支撑柱限制所述控制板移动;

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处理器、存储器、wifi-mesh模块、电源模块;其中,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wifi-mesh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wifi-mesh模块。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外接模块;其中,所述外接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底盒上设置有与所述外接模块匹配的固定连接孔;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盒体上时所说外接模块固定在所述固定连接孔中。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接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usbl连接端口、一个或多个hdmi连接端口。

还包括:灯光组件;其中,所述上盖设置有多个透明窗孔;所述透明窗孔与所述灯光组件匹配;所述透明窗孔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层;所述灯光组件通过挤压进所述弹性层实现与所述透明窗孔的固定;所述灯光组件通过所述电源线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源线上设置有电控开关;所述电控开关连接所述处理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灯光组件为led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wifi-mesh组网设备,包括:多个上述的网络终端;其中,各所述网络终端通过wifi-mesh模块实现自组网。

以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络终端及wifi-mesh组网设备,包括:盒体、控制板;其中,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包括:上盖与底盒;其中,所述上盖边缘设置有卡扣;所述底盒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匹配的卡勾;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盒通过卡扣与所述卡勾的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还设置有连接支撑柱;所述连接支撑柱内设置有螺纹;所述底盒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支撑柱匹配的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贯通孔,以使得螺钉穿过所述贯通孔后与所述连接支撑柱的螺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控制板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支撑柱的位置匹配的缺口,以使所述连接支撑柱限制所述控制板移动;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处理器、存储器、wifi-mesh模块、电源模块;其中,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wifi-mesh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wifi-mesh模块。本方案中的网络终端通过处理器、wifi-mesh模块及存储器的设置,可以实现例如视频播放的功能,可以作为网络视频播放机顶盒;且以卡扣以及连接支撑柱的方式实现连接,方便快捷,且可以与控制板上的缺口配合对控制板进行固定;本方案中的网络终端还通过设置的wifi-mesh模块,实现了以无线的方式连接设备,且通过多个网络终端实现自组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网络终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网络终端中主控板中滤波稳压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网络终端的中主控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wifi-mesh组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盒体;11-上盖;111-卡扣;112-连接支撑柱;

12-底盒;121-卡勾;122-底座;

2-控制板;21-缺口;22-处理器;23-存储器;

24-wifi-mesh模块;

26-电源模块;261-接电模块;262-滤波稳压模块;

28-外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终端,如图1以及图3所示,包括:盒体1、控制板2;其中,所述控制板2固定在所述盒体1内;所述盒体1包括:上盖11与底盒12;其中,所述上盖11边缘设置有卡扣111;所述底盒12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扣111匹配的卡勾121(图1中未示意);所述上盖11与所述底盒12通过卡扣111与所述卡勾121的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

所述上盖11还设置有连接支撑柱112;所述连接支撑柱112内设置有螺纹;所述底盒12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支撑柱112匹配的底座122;所述底座122设置有贯通孔,以使得螺钉穿过所述贯通孔后与所述连接支撑柱112的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所述控制板2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支撑柱112的位置匹配的缺口21,以使所述连接支撑柱112限制所述控制板2移动;

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板2上设置有处理器22、存储器23、wifi-mesh模块24、电源模块26;其中,所述处理器22分别连接所述存储器23、所述wifi-mesh模块24、所述电源模块26;所述电源模块26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器22、所述存储器23、所述wifi-mesh模块24。

具体的,所述上盖11边缘设置有卡扣111;所述底盒12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扣111匹配的卡勾121(图1中未示意);所述上盖11与所述底盒12通过卡扣111与所述卡勾121的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卡扣111与卡勾121的勾连即可实现初步的上盖11与底盒12的连接。

而为了进一步进行固定,还在所述上盖11还设置有连接支撑柱112;所述连接支撑柱112内设置有螺纹;所述底盒12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支撑柱112匹配的底座122;所述底座122设置有贯通孔,以使得螺钉穿过所述贯通孔后与所述连接支撑柱112的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以此,通过螺钉穿过贯通孔后与所述连接支撑柱112的螺纹进行螺纹连接,实现了上盖11与底盒12的固定连接。

此外,为了进一步固定控制板2,所述控制板2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支撑柱112的位置匹配的缺口21,以通过所述连接支撑柱112限制所述控制板2移动。

后续,具体的电源模块26可以包括接电模块261(具体例如可以为电源插头)以及滤波稳压模块262,通过滤波稳压模块262的设置,对电流进行滤波稳压,使得网络终端可以工作在正常的电流环境。

以此,本方案中的网络终端以卡扣111以及连接支撑柱112的方式实现连接,方便快捷,且可以与控制板2上的缺口21配合对控制板2进行固定;本方案中的网络终端还设置有wifi-mesh模块24,实现了以无线的方式连接设备,且能实现连接多个其他的设备。本方案中的网络终端通过处理器、wifi-mesh模块及存储器的设置,可以实现例如视频播放的功能,可以作为网络视频播放机顶盒。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滤波稳压模块262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地;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端,另一端接地。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稳压二极管d1的连接如图所示,

在三极管q1基极与地端之间接入稳压二极管d1后,输入电压经r1使稳压二极管d1处于反向偏置状态,此时稳压二极管d1的稳压特性使三极管q1管的基极电压稳定,这样三极管q1发射极输出的直流电压也比较稳定。

r1同时还是稳压二极管d1的限流保护电阻。在加入稳压二极管d1后,改变r1的大小不能改变q1发射极输出电压大小,由于q1的发射结存在pn结电压降,所以发射极输出电压比q1的稳压值略小。c1、r1与q1同样组成电子滤波器电路,起到滤波作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2上还设置有外接模块28;其中,所述外接模块28连接所述处理器22;所述底盒12上设置有与所述外接模块28匹配的固定连接孔;所述控制板2固定在所述盒体1上时所说外接模块28固定在所述固定连接孔中。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接模块28包括:一个或多个usbl连接端口、一个或多个hdmi连接端口。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考虑到网络终端一般放置在客厅,而客厅是连通各个房间的中间部分,出于美观以及夜间作为小夜灯的需要,为此,本方案还包括:灯光组件;其中,所述上盖11设置有多个透明窗孔;所述透明窗孔与所述灯光组件匹配;所述透明窗孔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层;所述灯光组件通过挤压进所述弹性层实现与所述透明窗孔的固定;所述灯光组件通过所述电源线连接所述电源模块26;所述电源线上设置有电控开关;所述电控开关连接所述处理器22。

具体的,灯光组件可以为led灯,具体的可以为红色led灯珠或者绿色led灯珠。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自动控制灯光组件,本方案中还可以包括:人体感应器;其中,所述人体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控制板2上;所述人体感应器连接所述处理器22。

具体的,通过人体感应器的设置,可以在感应到有人体的时候,且还是夜间,则启动灯光组件进行照明,此外,还可以基于其他的需要进行其他组件的控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2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充电电池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模块26、所述处理器22、所述存储器23、所述wifi-mesh模块24。

具体的,为了保证整个网络终端的续航能力,以及断电等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导致的服务中断的情况,还设置有充电电池来作为电源的补充。

具体的充电电池可以为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wifi-mesh组网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多个实施例1中所述的网络终端;其中,各所述网络终端通过wifi-mesh模块24实现自组网。

以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络终端及wifi-mesh组网设备,包括:盒体1、控制板2;其中,所述控制板2固定在所述盒体1内;所述盒体1包括:上盖11与底盒12;其中,所述上盖11边缘设置有卡扣111;所述底盒12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扣111匹配的卡勾121;所述上盖11与所述底盒12通过卡扣111与所述卡勾121的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11还设置有连接支撑柱112;所述连接支撑柱112内设置有螺纹;所述底盒12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支撑柱112匹配的底座122;所述底座122设置有贯通孔,以使得螺钉穿过所述贯通孔后与所述连接支撑柱112的螺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控制板2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支撑柱112的位置匹配的缺口21,以使所述连接支撑柱112限制所述控制板2移动;所述控制板2上设置有处理器22、存储器23、wifi-mesh模块24、电源模块26;其中,所述处理器22分别连接所述存储器23、所述wifi-mesh模块24、所述电源模块26;所述电源模块26、所述处理器22、所述存储器23、所述wifi-mesh模块24。本方案中的网络终端通过处理器22、wifi-mesh模块24及存储器23的设置,可以实现例如视频播放的功能,可以作为网络视频播放机顶盒;且本方案中的网络终端以卡扣111以及连接支撑柱112的方式实现连接,方便快捷,且可以与控制板2上的缺口21配合对控制板2进行固定;本方案中的网络终端还通过设置的wifi-mesh模块24,实现了以无线的方式连接设备,且能实现连接多个其他的设备,且通过多个网络终端实现自组网。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