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式防摔防尘手机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8734发布日期:2020-04-17 18:2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双层式防摔防尘手机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式防摔防尘手机保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手机的高度智能化发展,各种类型的手机层出不穷,手机功能越来越多,通过使用应用可以执行多种应用程序,如日程管理、天气查询、购物、生活交费、视频娱乐等等,提供多种生活便捷功能。手机在人们生活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人们不可缺乏的必需品之一。

但是,由于手机是携带贴身使用的,在使用时,稍不留神或者由于疏忽,手机容易从手机滑落,并且给手机带来不小的伤害。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壳的设计一般都是从耐用和散热角度考虑的,没有防止手机掉落的保护结构,并且为了不妨碍手机功能的正常使用,手机壳上通常设置多种通孔辅助结构,但是,这些通孔往往容易进入灰尘到手机壳中并且积累在手机壳底面,阻碍手机的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式防摔防尘手机保护套,利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弹性体来缓冲手机掉落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从而保护到手机,防止手机摔坏,同时设置有支撑杆,利用长度不相同的支撑杆使得手机在掉落在地面上时保持手机保护壳体与地面接触,保护手机屏幕,此外设有防尘凹槽,从而避免了灰尘积累在手机壳底面,阻碍手机的散热。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式防摔防尘手机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套包括壳体、容置腔、缓冲体和防尘凹槽,所述壳体包裹所述容置腔以便容置和固定手机,所述壳体为双层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为一环状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侧,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采用弹性体进行连接,所述内壳体四周内侧面设有多个缓冲体,所述缓冲体为x型结构;所述外壳体为矩形结构,所述外壳体的四个边角均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两个长度不相同的弹性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形成“√”型结构,其中较长的支撑杆朝向容置腔的一侧,与容置腔形成夹角;所述防尘凹槽位于所述外壳体下端短边的表面,收容所述壳体中落入的尘埃以免尘埃积累在所述壳体底面妨碍手机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的四周内侧具有一定的弧度结构,可卡接在手机屏幕的四周从而将手机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体为气囊,所述气囊呈椭圆形结构,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分别与所述气囊两侧相切,所述气囊内充入惰性气体,所述气囊的充气状态为70%-90%。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的短边下端两侧开设多个带孔,对应手机的扬声器透声网孔,且所述带孔自所述壳体的内侧向外侧变大。

作为优选,所述防尘凹槽间夹着一个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对应手机的usb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的长侧边设置有所述手机对应的功能按键的按键凹槽,所述按键凹槽凸出于所述外壳体侧边的外表面,并且按键凹槽的弧度与所述外壳体侧边弧度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的长侧边还设置有对应手机的卡槽座的豁口。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的底面设有跑道环形通孔,对应手机的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式防摔防尘手机保护套,设置有双层壳体,在双层壳体之间设置有椭圆形弹性体,椭圆形弹性体内充入部分惰性气体,使其仅达到膨胀后总体积的70%-90%,这样在受到重力作用发生下坠时,内壳体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带动手机压缩下端的弹性体,当受到反冲力时,该弹性体反弹,将内壳体反向推动,通过内壳带动手机进行一定程度的位移从而减轻手机下坠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同时位于内壳体四周内层还设置有x型缓冲体,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的目的,利用弹性体和缓冲体的形变能力来缓冲手机的冲击力,从而更好地对手机起到有效地保护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用户的财产损失;此外,在外壳体的四个边角上设有长度不相同的支撑杆,这样使得当手机侧面着地时,较长的支撑杆会先接触地面,由于该支撑杆为倾斜设置的,最终会使得手机保护套与地面接触而不是手机屏幕与地面接触;外壳体的下侧边底面设置有防尘凹槽,从手机套各个通孔或其他部位进入壳体的尘埃在自身重力引力的作用下,会自动掉落入防尘凹槽中,保证壳体底面以及手机的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壳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外壳体2、内壳体

3、弹性体11、电源按键

12、静音孔13、音量按键

14、挂绳孔15、矩形通孔

16、防尘凹槽17、跑道环形通孔

18、支撑件21、缓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式防摔防尘手机保护套,手机套包括壳体、容置腔、缓冲体21和防尘凹槽16,壳体包裹容置腔以便容置和固定手机,壳体为双层壳体,包括内壳体2和外壳体1,内壳体2为一环状结构,设置在外壳体1的内侧,内壳体2与外壳体1采用弹性体3进行连接,内壳体2四周内侧面设有多个缓冲体21,缓冲体21为x型结构;外壳体1的四个边角均设有支撑件18,支撑件18具有两个长度不相同的弹性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形成“√”型结构,其中较长的支撑杆朝向容置腔的一侧,与容置腔形成夹角;防尘凹槽16位于外壳体1下端短边的表面,收容壳体中落入的尘埃以免尘埃积累在壳体底面妨碍手机散热;弹性体3为气囊,气囊呈椭圆形结构,内壳体2和外壳体1分别与气囊两侧相切,气囊内充入惰性气体,气囊的充气状态为70%-90%,作为最优选择,气囊的充气状态为85%,首先本申请采用双层壳体,且双层壳体之间采用弹性体作为连接,由于弹性体是非100%充盈状态,因此内壳体可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又因为气囊内充入的是惰性气体,气囊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当手机坠落时,内壳体会带动手机朝向坠落方向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压缩气囊,气囊受到压缩后,内部气压增大,气囊受力反弹,给内壳体施加一个与下坠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从而达到缓冲的目的;此外,在内壳体贴合手机的一侧还设置有缓冲体,x型结构的缓冲体有隆起和凹陷,在夹持手机时候,形成一些抵持部和空腔部,在发生跌落挤压时,抵持部相对较软,易发生位移,从而保护手机,进而最大程度保护手机,减小伤害。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内壳体的转角处设置的为四角多柱气囊,手机的弧形转角正好贴合于多柱气囊所形成的结构内,从而对手机的边角位置进行防护,防护更加全面。

此外,由于手机掉落通常是侧面竖直着地,这样就会出现手机屏幕着地和手机后盖着地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为了避免对手机屏幕造成磨损,特别设置支撑件,这样当手机掉落时,由于支撑件中较长的支撑杆朝向容置腔的一侧是倾斜设置的,形成了一定的夹角,因此当手机保护套接触地面时,就会发生倾倒,使得手机后盖着地,这样就能有效防止手机屏幕出现刮花的情况,更好实现对手机的保护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尘能力,外壳体1短边设置有防尘凹槽16,具体为2个。明显的,人们用手机时一般采用直式握拿,防尘凹槽16所在一端位于外壳体1的下方,从外壳体1其他部位进入的尘埃在重力作用下会自行掉落在防尘凹槽16中,保证所述壳体1底面的清洁。

请参阅图1和图3,外壳体1的四周内侧具有一定的弧度结构,可卡接在手机屏幕的四周从而将手机固定在容置腔内;外壳体1的短边下端两侧开设多个带孔,对应手机的扬声器透声网孔,且带孔自所述壳体的内侧向外侧变大,防尘凹槽16间夹着一个矩形通孔15,矩形通孔15对应手机的usb接口;外壳体1的长侧边设置有手机对应的功能按键的按键凹槽,按键凹槽凸出于外壳体1侧边的外表面,并且按键凹槽的弧度与所述外壳体侧边弧度一致,按键凹槽包括电源按键11和音量调节按键13;外壳体1的长侧边还设置有对应手机的静音按键的静音孔12以及用于悬挂饰品的挂绳孔14;外壳体1的底面设有跑道环形通孔17,对应手机的摄像头。本实用新型贴合手机设计,不妨碍手机的功能发挥及其性能,保证手机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四侧以及底面均设置有弹性体,且壳体为双层壳体结构,当手机摔落时,内壳体四侧的弹性体可以从各个方位缓冲对手机的冲击力,很大程度地降低对手机的伤害。

2)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具有较好的防尘能力,防止灰尘落入壳体底面,妨碍手机的散热,保持壳体和手机的整洁。

3)本实用新型不妨碍手机的正常使用,所述壳体四侧对应手机设置有如电源按键、音量按键、静音孔、挂绳孔等辅助结构,不妨碍手机能够正常使用及性能。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