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定位的耳机音膜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9836发布日期:2020-01-22 00:00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定位的耳机音膜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扬声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效定位的耳机音膜治具。



背景技术:

耳机是生活中常见的扬声设备,现有的耳机的发声结构包括粘接有音圈的膜片,音圈获得电流,从而形成磁场,悬浮于下方的永磁体,根据不同音频信号电流则发生改变,从而前后运动,驱动了振膜,振膜则推动了前方的空气,最终产生了声波。

耳机生产过程中,最开始时会加工膜片和音圈,通过将音圈粘接在膜片的合适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听感。但现有的加工工序中,音圈安装时无法做到较好的定位效果,若全凭手工定位则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影响加工精度。音膜部分容易产生气泡,严重影响音膜、音圈的定位和粘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定位的耳机音膜治具,可同时对多个音膜、音圈快速定位,有助于快速、方便完成音圈与音膜粘接、音圈引线定位、引线点胶、引线涂胶等操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定位的耳机音膜治具,所述耳机包括音圈和音膜,所述音膜由膜片和铜环胶粘组成,所述膜片中间部分的形状为球面,所述音膜治具包括若干个音膜槽,所述音膜槽包括用于放置膜片的膜片槽,所述膜片槽的外圆处设有用于放置铜环的凸环,所述凸环的直径等于音圈的直径,所述膜片槽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膜片槽的外圆处向上凸起形成凸环,凸环外侧、铜环槽内侧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治具整体呈长条状,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至少三个磁铁,所述音膜治具的三个角分布有至少三个定位柱或定位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音膜治具的上表面设有一条形沉台,沉台上设有多个沿直线等距排布的第一槽,第一槽的外侧设有第二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音膜治具的上表面设有一条形凸条,凸条沿直线等距排布多个音膜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音膜槽包括铜环槽和膜片槽。

更进一步地,铜环槽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沉孔,所述沉孔与铜环槽相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显著优点如下:

音膜治具上分布多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排除膜片与音膜治具接触面之间空气,有助于膜片与音膜治具完全贴合。相比人工点胶、涂胶操作,本实用新型中的点胶、涂胶质量一致性好,点胶、涂胶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音膜治具的轴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音膜治具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音膜治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音膜的俯视图;

图5是音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音膜治具1如图1-3所示,音膜治具整体为长条状,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三个磁铁1-4;音膜治具1的三个角分布三个定位沉孔1-3。音膜治具1的上表面有一条形沉台1-2,沉台1-2设有多个沿直线等距排布的第一槽1-12,第一槽1-12外侧有第二槽1-13。音膜治具1上表面有一条形凸条1-1,凸条1-1沿直线等距排布多个音膜槽,音膜槽包括:铜环槽1-5、膜片槽1-6。膜片槽1-6均布三个第一通孔1-9,膜片槽1-6的外圆处向上凸起形成凸环1-7,凸环直径等于音圈直径。凸环1-7外侧、铜环槽1-5内侧之间均布三个第二通孔1-10。铜环槽1-5外侧均布三个第一沉孔1-8,铜环槽1-5右下侧有一第一沉孔1-11,第一沉孔1-8、第一沉孔1-11与铜环槽1-5相交。

音膜2(如图4-5所示)由膜片2-2与铜环2-1胶粘组成,膜片中间形状为部分球面。

当音圈治具与音膜治具1合模后,铜环2-1与音圈引线交于第一沉孔1-11处的特定点。胶水把引线固定在铜环2-1于所述特定点,引线从根部到所述特定点之间形成一条弧线,该弧线可避免音膜振动工作时引线断线。

由于上述弧线的起点(引线的根部)在音圈治具1上的位置是确定的,弧线的走向唯一确定;引线上涂胶以固定在膜片2-2上,该涂胶操作可采用自动化涂胶机。铜环2-1与音圈引线的交点也是唯一确定的;因此把引线固定在铜环2-1上而进行的点胶操作可以采用自动化点胶机。和人工引线涂胶、人工引线点胶相比,效率极大提高,弧线一致性极大提高。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定位的耳机音膜治具,有助于膜片与音膜治具完全贴合。音膜、音圈定位治具可同时对多个音膜、音圈快速定位,有助于快速、方便完成音圈与音膜粘接、音圈引线定位、引线点胶、引线涂胶等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