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输入驱动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74524发布日期:2019-12-10 21:5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路输入驱动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扬声器领域,涉及一种多路输入驱动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现有扬声器一般采用锥型音盆(由纸、pp等材料制成)组合定位支片结构,锥型音盆与定位支片中间设有中心孔,定位支片配置在锥型音盆的下方,将单路信号输入音圈穿在定位支片与锥型音盆中心孔中,将锥型音盆、定位支片分别胶合在音圈外壁上,形成扬声器振动系统,这种扬声器只能应用于单路信号输入,对声音原声重放具有局限性。

因此,目前的一种改进方式是:采用锥型音盆组合定位支片结构,锥型音盆与定位支片中间设有中心孔,定位支片配置在锥型音盆的下方,将音圈由单路信号输入方式变更为多路信号输入音圈并穿在定位支片与锥型音盆中心孔中,其中音圈由多组线圈自内至外层叠形成,将锥型音盆、定位支片分别胶合在音圈外壁上,形成扬声器振动系统,这种扬声器可应用于多路信号输入。然而,由于这种扬声器在一个音圈上绕有多组线圈,多组线圈绕线成一个音圈上增加了音圈的重量,当这个音圈驱动音盆时,扬声器灵敏度会受到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路输入驱动的扬声器,其在降低扬声器失真的同时,增加了扬声器的灵敏度并提高了扬声器清晰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路输入驱动的扬声器,包括盆架及设置于所述盆架上的音盆,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多个输入驱动机构,各所述输入驱动机构分别包括音圈及用于驱动所述音圈振动的磁路组件;

所述盆架上设有多个磁路安装孔,每个所述磁路安装孔处至多设置有一个所述磁路组件;

所述音盆上设有多个音圈安装孔,每个所述音圈安装孔处至多设置有一个所述音圈。

优选地,所述输入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所述输入驱动机构沿一圆周等间隔排列。

更优选地,所述音盆具有整体呈圆形的平板状的音盆底部,所述圆周的圆心与所述音盆底部的圆心重合。

更优选地,所述音盆底部上开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所述音圈安装孔,所述音圈安装孔的中心线穿过所述圆周,每个所述音圈安装孔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音圈以使所述音圈与所述音盆底部相连。

更优选地,所述音盆还具有自所述音盆底部的外缘向上倾斜延伸的锥形边缘部,所述锥形边缘部通过轭环固定连接于所述盆架。

更优选地,所述盆架上开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所述磁路安装孔,所述磁路安装孔沿所述圆周等间隔排列,每个所述磁路安装孔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磁路组件。

可选地,所述音盆具有整体呈椭圆形或矩形的音盆底部,多个所述输入驱动机构线性排列或阵列式排列。

优选地,各所述输入驱动机构还分别包括定位支片,每个所述音圈上套设有一个所述定位支片;各所述输入驱动机构还分别包括防尘罩,每个所述音圈安装孔上覆盖设置有一个所述防尘罩。

更优选地,所述盆架上具有多个环绕所述磁路安装孔的凸缘,所述定位支片与所述凸缘相互配合以使所述定位支片卡于所述凸缘的内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磁路组件包括具有内腔的u铁、设置于所述u铁内的磁钢及磁极芯,所述磁钢及磁极芯与所述u铁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磁隙,所述音圈可上下移动地插设于所述磁隙中,所述u铁的上缘固定连接于所述盆架的所述磁路安装孔处。更优选地,磁钢可以为钕磁钢或铁氧体磁钢。

优选地,所述盆架上设置有多对音频信号输入端子,每对所述音频信号输入端子分别与一个所述音圈的引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多路输入驱动的扬声器,结构巧妙合理,通过多个音圈分别接收音频信号输入,原声重放与失真优于传统扬声器;通过采用三个或以上音圈与三个或以上磁路组件组成的输入驱动结构,增加扬声器灵敏度,提高了扬声器清晰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盆架在安装磁路组件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盆架在安装磁路组件、音圈及定位支片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盆架及安装音圈后的音盆的示意图。

其中:

1、盆架;10、磁路安装孔;11、凸缘;2、音盆;20、音圈安装孔;21、音盆底部;22、锥形边缘部;23、加强筋;3、输入驱动机构;31、防尘罩;32、音圈;320、引线;33、定位支片;34、副钕磁钢;35、磁极芯;36、主钕磁钢;37、u铁;4、轭环;5、音频信号输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路输入驱动的扬声器,此处,多路输入是指具有多个音频信号输入,多个音频信号输入至多个音圈,由这多个音圈共同驱动扬声器发声。参照图1至图4所示,该多路输入驱动的扬声器包括:一个盆架1、一个音盆2以及多个输入驱动机构3。音盆2用于振动发声,其固定设置在盆架1上。各个输入驱动机构3分别包括音圈32及用于驱动音圈32振动的磁路组件;其中,盆架1上设有多个磁路安装孔10,每个磁路安装孔10处至多设置有一个磁路组件;音盆2上设有多个音圈安装孔20,每个音圈安装孔20处至多设置有一个音圈32。即,多个驱动输入机构安装在盆架1及音盆2上。输入驱动机构3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以增加扬声器驱动能量,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输入驱动机构3沿一圆周等间隔排列。音盆2具有整体呈圆形的平板状的音盆底部21,上述圆周的圆心与音盆底部21的圆心重合,也就是说,多个输入驱动机构3沿音盆底部21的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布。对应地,音盆底部21上开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圈安装孔20,音圈安装孔20的中心线穿过上述圆周,每个音圈安装孔20中分别设置有一个音圈32以使音圈32与音盆底部21相连;盆架1上开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磁路安装孔10,磁路安装孔10沿圆周等间隔排列,每个磁路安装孔10中分别设置有一个磁路组件。具体如图1-4所示,输入驱动机构3、音圈安装孔20及磁路安装孔10的数量均为四个,且绕音盆底部21的圆心呈环形排列。

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音盆底部整体呈圆形的音盆,且多个输入驱动机构绕音盆底部的圆形呈环形排列。而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盆具有整体呈椭圆形或矩形的音盆底部,多个所述输入驱动机构线性排列或阵列式排列。

本实施例中,盆架1由塑料采用注塑成型等工艺制成,其易成型且与一定强度,磁路安装孔10为自上至下贯通盆架1的通孔。音盆2还具有自音盆底部21的外缘向上倾斜延伸的锥形边缘部22,锥形边缘部22围绕音盆底部21一圈设置。音盆2整体由纸浆、塑料(如,pp(聚丙烯))、防弹纤维或铝合金制作而成,制成的音盆2重量轻、阻尼弹性及刚性好、耐高温与低温、防水防霉。此外,音盆2的锥形边缘部22通过一圈轭环4固定连接到盆架1上,轭环4由海绵、橡胶或布制成。采用上述形状的音盆2,在指向性拓展宽度方面优于传统锥形扬声器,而且比传统的圆锥形音盆2高度降低,有利于降低扬声器总高度。

各输入驱动机构3还分别包括防尘罩31及定位支片33。下面对输入驱动机构3的具体机构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每个输入驱动机构3分别由防尘罩31、音圈32、定位支片33、副钕磁钢34、磁极芯35、主钕磁钢36以及u铁37。各输入驱动机构3中,防尘罩31固定连接在音盆2上,每个音圈安装孔20上覆盖设置有一个防尘罩31,将音圈32罩设在防尘罩31下方。音圈32的上端插设在音盆2的音圈安装孔20中并紧密配合,音圈32和音盆2相连从而能够驱动音盆2振动。定位支片33中部开设有通孔从而套设在音圈32上,音圈32的外径与该通孔紧密连接,通过定位支片33的限制,音圈32仅能作上下方向的运动,而不能够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位移;定位支片33具体位于由盆架1和音盆2连接后二者之间形成的空腔中,盆架1的上表面上具有多个环绕磁路安装孔10一圈的向上延伸的凸缘11,每个所述磁路安装孔10外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凸缘11,定位支片33和凸缘11相互配合从而二者紧密结合,从而定位支片33可被卡在凸缘11的内壁之间(如图3所示),防止定位支片33晃动。u铁37具有内腔且上端敞口设置,u铁37的上缘固定连接在磁路安装孔10处(如磁路安装孔10的孔壁,或邻近磁路安装孔10的盆架1下表面),磁路安装孔10连通u铁37的内腔;副钕磁钢34、磁极芯35、主钕磁钢36自上至下层叠设置,并固定设置于u铁37的内腔中,形成磁路组件;副钕磁钢34的下表面与磁极芯35的上表面紧密贴合,磁极芯35的下表面与主钕磁钢36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副钕磁钢34、磁极芯35及主钕磁钢36三者与u铁37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从而形成环绕副钕磁钢34、磁极芯35及主钕磁钢36三者的磁隙,音圈32的下端自磁路安装孔10中向下插设至磁隙中,音圈32副钕磁钢34、磁极芯35及主钕磁钢36三者之间存在间隙,与u铁37内壁之间也存在间隙,从而能够在磁隙中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中的磁路组件采用上述副钕磁钢和主钕磁钢,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磁路组件中的上述副钕磁钢和主钕磁钢可分别被替换为铁氧体磁钢,进而减小磁路组件的成本。

如图2和图3所示,盆架1的中部设置有多对音频信号输入端子5,每对音频信号输入端子5分别与一个音圈32的引线电性连接。其中,每对音频信号输入端子5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每个音圈32的其中一个引线电性连接至一对音频信号输入端子5中的正极端子,另一个引线电性连接至该对音频信号输入端子5中的负极端子,以接收该对音频信号输入端子5输入的音频信号(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从而,通过四对音频信号输入端子5同时驱动四个音圈32。通过在盆架1设有多度实现音频信号输入集成端子,各音圈32的正负极引线可分别与盆架1底部中间端子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既简便了多路输入驱动扬声器制造,也方便音频信号输入的连接。

如图4所示,音盆2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23,能够增加音盆2工作的强度。具体如图4中,多个加强筋23沿音盆2的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列,各加强筋23沿音盆2的径向延伸。加强筋23位于音圈安装孔20之间。

该多路输入驱动的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为:音频信号通过盆架1上音频信号输入端子5输入至多个音圈32,多个音圈32因而在磁路组件的作用下同步上下运动,从而推动音盆2振动,进行发声。本实用新型的多路输入驱动的扬声器,采用底部为平板状的音盆2,在音盆底部21所形成的平面上开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圈安装孔20,并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圈32紧密结合,音圈32再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定位支片33紧密结合,形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输入驱动机构3,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磁路组件驱动音圈32,通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圈32推动音盆2,因此不仅可降低产品高度,又能拓宽产品指向性,通过多个音频信号输入,降低产品失真,增加扬声器灵敏度,提高扬声器清晰度。采用集成端子,简化产品本身连接,又方便音频信号输入连接。

该扬声器结构巧妙合理,通过采用平面底带锥形音盆结构,平面底带锥形音盆指向性宽度优于传统扬声器;通过三个或以上音圈分别接收音频信号输入,原声重放与失真优于传统扬声器;通过采用平面底带锥形音盆形状,音盆高度低于传统锥形音盆高度,音盆高度降低同样可以降低产品高度;通过采用三个或以上音圈与三个或以上磁路组件组成的输入驱动结构,增加扬声器灵敏度;通过平面底带锥形音盆与三个或以上音圈紧密连接,三个或以上音圈在u铁磁路中经过三路或以上音频信号输入驱动音圈上下运动推动音盆发声。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