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壳体生产加工用除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4969发布日期:2019-12-24 20:4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壳体生产加工用除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扬声器壳体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扬声器壳体生产加工用除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扬声器壳体本身容易携带静电,容易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吸附灰尘,如果安装电子元件之前不及时的进行处理,静电和灰尘都可能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影响,甚至诱发电路发生短路,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式通常是人工擦拭除尘,不仅效率低下,且擦拭过程无法消除静电,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静电吸附灰尘的问题,不利于生产质量的提高和人工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且可靠性高的扬声器壳体生产加工用除静电装置,可快速自动去除扬声器壳体上的静电,确保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扬声器壳体生产加工用除静电装置,所述除静电装置位于壳体加工设备的出料斗的下游,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机架和送料转盘;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固定支架、托盘和带输送装置;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静电风扇,所述静电风扇位于所述托盘的上方;所述托盘设置有开口,所述带输送装置的上游端与所述开口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送料转盘在所述托盘内做间歇性旋转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送料转盘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对从所述出料斗落到所述托盘上的所述扬声器壳体进行限位;

所述送料转盘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将所述扬声器壳体推送到所述静电风扇下方除静电,并将除静电后的所述扬声器壳体推送到所述带输送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槽轮机构和带传动机构;

所述槽轮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送料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槽轮机构的输入轴与所述带传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槽轮机构包括槽轮和与所述槽轮相适配的主动拨盘;

所述槽轮的外周面均布有四个内凹锁止弧,且相邻两个所述内凹锁止弧之间的所述槽轮设有径向槽;

所述主动拨盘包括设有一弧形缺口的圆盘本体,所述圆盘本体的缺口处设有径向延伸的转臂,所述转臂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拨销,所述圆盘本体的周壁与所述内凹锁止弧相配合,所述径向槽用于供所述拨销切向进出;

所述圆盘本体上固设有所述输入轴,所述槽轮上固设有所述输出轴。

优选地,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绕设在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的传动带;

所述从动带轮与所述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送料转盘的周向均布有四个所述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贯通的半圆形槽。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的上端面设有倒圆角。

优选地,所述托盘包括设置有所述开口的圆形底板,所述圆形底板的外边缘设有轴向延伸的侧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扬声器壳体生产加工用除静电装置;其上游出料斗内的扬声器壳体落入与送料转盘的定位槽相对应的托盘上且被定位槽限位;送料转盘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做间歇性旋转运动,同时送料转盘将被定位槽限位的扬声器壳体推送到静电风扇下方除静电(被定位槽限位的扬声器壳体随送料转盘同步转动),间歇一段时间后将除静电后的扬声器壳体推送到带输送装置上,即扬声器壳体随送料转盘转动到托盘的开口处自动落到带输送装置,被带输送装置运送到下游生产线中。

静电风扇又称为离子风扇,可产生大量的带有正负电荷的气流,可以将物体上所带的电荷中和掉,当物体表面所带电荷为负电荷时,它会吸引气流中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电荷为正电荷时,它会吸引气流中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且可靠性高;可快速自动去除扬声器壳体上的静电,确保生产加工中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壳体生产加工用除静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托盘、机架、固定支架、带输送装置和静电风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去除机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料斗,2-机架,21-固定支架,22-托盘,221-圆形底板,222-侧板,23-带输送装置,24-静电风扇,241-罩壳,242-扇叶组件,3-送料转盘,31-定位槽,4-驱动机构,41-槽轮机构,411-槽轮,4111-内凹锁止弧,4112-径向槽,4113-输出轴,412-主动拨盘,4121-圆盘本体,4122-转臂,4123-拨销,4124-输入轴,42-带传动机构,421-电机,422-主动带轮,423-从动带轮,424-传动带,5-扬声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共同所示,扬声器壳体生产加工用除静电装置,该除静电装置位于壳体加工设备的出料斗1的下游;除静电装置包括机架2和送料转盘3。

机架2上设置有固定支架21、托盘22和带输送装置24;固定支架21上设置有静电风扇24,静电风扇24位于托盘22的上方(静电风扇24的出风口朝向托盘22);托盘22包括设置有开口的圆形底板221,圆形底板221的外边缘设有轴向延伸的侧板222。带输送装置24的上游端与开口的位置相对应,即带输送装置24的上游端伸入到开口内,确保从开口处落下的扬声器壳体5顺利落到带输送装置24的传输带上。带传输装置24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机架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送料转盘3在托盘22内做间歇性旋转运动的驱动机构4;送料转盘3周向均布有四个定位槽31(四个定位槽31间隔90度设置),定位槽31仿产品设计,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矩形等;该定位槽31用于对从出料斗1落到托盘22上的扬声器壳体5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定位槽31为贯通的半圆形槽;且定位槽31的上端面设有倒圆角;可便于扬声器壳体5进入定位槽31中同时可避免进入过程中定位槽31划伤扬声器壳体。托盘22的侧板可以防止扬声器壳体5随送料转盘3同步转动时因离心力的作用而从定位槽31中滑脱。

送料转盘3在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将被定位槽31限位的扬声器壳体5推送到静电风扇24下方除静电,间歇一段时间后,将除静电后的扬声器壳体5推送到带输送装置24上。

其中:静电风扇24又称为离子风扇,可产生大量的带有正负电荷的气流,可以将扬声器壳体5上所带的电荷中和掉,当扬声器壳体5表面所带电荷为负电荷时,它会吸引气流中的正电荷;当扬声器壳体5表面所带电荷为正电荷时,它会吸引气流中的负电荷,从而使扬声器壳体5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为了确保送料转盘3能顺利推送出料斗1最下方的扬声器壳体5,安装时需要确保出料斗1的底端与托盘22的间隙大于一个扬声器壳体5的高度且小于两个扬声器壳体5的高度;送料转盘3的高度略小于扬声器壳体5的高度。当送料转盘3的定位槽31转到出料斗1下方时,出料斗1最下方的扬声器壳体5落入定位槽31位置处的托盘22上;依次循环进行。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包括槽轮机构41和带传动机构42;槽轮机构41包括槽轮411和与槽轮411相适配的主动拨盘412(主动拨盘412的持续旋转运动转换为槽轮411的间歇性旋转运动)。

槽轮411的外周面均布有四个内凹锁止弧4111,且相邻两个内凹锁止弧4111之间的槽轮411设有径向槽4112(四个径向槽4112间隔90度设置);主动拨盘412包括设有一弧形缺口的圆盘本体4121,圆盘本体4121的缺口处设有径向延伸的转臂4122,转臂4122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拨销4123,圆盘本体4121的周壁与内凹锁止弧4111相配合;径向槽4112用于供拨销4123切向进出;圆盘本体4121上固设有输入轴4124,槽轮411上固设有输出轴4113;输出轴4113与送料转盘3通过键连接。四个径向槽4112和四个定位槽31需在周向错开一定的角度。

带传动机构42包括电机421、主动带轮422、从动带轮423和绕设在主动带轮422和从动带轮423之间的传动带424;主动带轮422与电机4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从动带轮423与输入轴4124固定连接。

具体工作工程为:

电机421带动主动带轮422旋转,从动带轮423与其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主动拨盘412连续转动,当主动拨盘412上的拨销4123未进入槽轮411的径向槽4112时,由于槽轮411的内凹锁止弧4111被主动拨盘412的周壁卡住,故槽轮411不动;当拨销4123刚进入径向槽4112时,此时内凹锁止弧4111被松开,此后,槽轮411受拨销4123的驱使而转动;当拨销4123离开径向槽4112时,内凹锁止弧4111又被卡住,槽轮411又静止不动。直至拨销4123再次进入另一个径向槽4112时,有重复上述运动。即槽轮411做时动时停的间歇运动。同时,送料转盘3随槽轮411同步做时动时停的间歇运动;将被定位槽31限位的扬声器壳体5推送到静电风扇24下方除静电,间歇一段时间后,将除静电后的扬声器壳体5推送到带输送装置24上,运送到下游生产线。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且可靠性高;可快速自动去除扬声器壳体上的静电,确保生产加工中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