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实景指挥系统的高点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9725发布日期:2020-01-21 23:58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用于实景指挥系统的高点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景指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实景指挥系统的高点摄像机。



背景技术:

超融合实景指挥系统是基于物联网、增强现实、智能分析、gis、大数据与软件集成等多种先进技术,构建的实景式、网格化立体防控系统,通过以城市重点区域的高点视频为载体,运用增强感知、异构数据汇聚、空间坐标测算、设备联动通信、标签交互封装、界面融合呈现等方法,打造出视频实景地图效果,实现在统一门户下完成城市多个网格、重点区域的防控指挥作战业务,在视频信息上可以实现高点掌握整体、低点查看细节,在数据信息上可以实现多源数据的聚合呈现、业务系统的集成调用,以直观、便捷的体验解决城市/区域的治安防控、反恐防恐、应急指挥、网格治理等多种应用场景下信息融合与协同问题。

在实景指挥系统中使用的高点摄像机应该能够满足掌握整体的作用,而现有的高点摄像机在楼房顶部的安装位置不能做出变动,使得因为某些楼房的高度不够导致在多个楼房之间出现视觉盲区无法达到整体监控的目的。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方研发出了用于实景指挥系统的高点摄像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用于实景指挥系统的高点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用于实景指挥系统的高点摄像机,安装在楼房顶部;包括:

移动轨道;移动轨道包括了两条拱形轨道,两条拱形轨道在楼房顶部向上拱起,两条拱形轨道的顶部交接后构成十字形通道,两条拱形轨道的四个端部分别置于楼房顶部的四个角;

在移动轨道内移动的移动摄像装置;移动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支架、第一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小车、光伏板、四个90°转向轮,小车底部设置有四个90°转向轮,小车顶部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的顶部可水平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的侧壁可竖直转动连接有支架,摄像头安装在支架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实景指挥系统的高点摄像机;

1、可以通过移动摄像装置在移动轨道上移动,从而在楼房的最高点及顶端的四个角部之间作出移动位置变化;且移动摄像装置还可通过自身的位姿调整进行其摄像头俯仰角、横向转角的调节从而让本申请不出现任何视觉盲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轨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中:1-楼房,2-移动轨道,21-中心板,3-支撑柱,31-移动杆,32-齿条,33-提升电机,34-减速器,41-摄像头,42-支架,43-第一转动装置,44-第二转动装置,45-小车,46-光伏板,47-转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

用于实景指挥系统的高点摄像机,安装在楼房1顶部;包括:

移动轨道2;移动轨道2包括了两条拱形轨道,两条拱形轨道在楼房1顶部向上拱起,两条拱形轨道的顶部交接后构成十字形通道,两条拱形轨道的四个端部分别置于楼房1顶部的四个角;

在移动轨道2内移动的移动摄像装置;移动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41、支架42、第一转动装置43、第二转动装置44、小车45、光伏板46、四个90°转向轮47,小车45底部设置有四个90°转向轮47,小车45顶部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装置44,第二转动装置44的顶部可水平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装置43,第二转动装置44的侧壁可竖直转动连接有支架42,摄像头41安装在支架42的顶部。

实施例2,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两条拱形轨道相互垂直。

实施例3,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点摄像机还包括支撑柱3,支撑柱3包括:

移动杆31;移动杆31竖向安装在两条拱形轨道交叉处的底部,两条拱形轨道交叉处的底部为单独的活动中心板21,中心板21的底部与移动杆31的顶部固定连接;

齿条32;齿条32竖向安装在移动杆31的侧壁;

提升电机33;

减速器34;提升电机33和减速器34均固定安装在一条拱形轨道的下部,提升电机33和减速器34传动连接,减速器34的力矩输出端连接一齿轮,齿轮与齿条32啮合。

实施例4,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高点摄像机包括:

第一无线通讯模块;

第二无线通讯模块;

第三无线通讯模块;

第四无线通讯模块;第四无线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提升电机3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上位机;上位机分别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第三无线通讯模块、第四无线通讯模块通讯连接;

第一转动装置43;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装置4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第二转动装置44;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转动装置4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用于小车45一次行驶里程计数的里程计数器;里程计数器的数据输出端与第三无线通讯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用于小车45转向控制的转向控制器;

用于为小车45提供行驶动力的小车45动力装置;第三无线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小车45动力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转向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第一转动装置43和第二转动装置44可以选用电机与减速器34的搭配,第一转动装置43通过转轴输出转动力矩至支架42;第二转动装置44通过转轴输出转动力矩至第一转动装置43。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转向轮47为磁性材料制成,移动轨道2为不锈钢制成。

转向轮47、移动轨道2的材料设置是为了让移动轨道2对移动摄像装置具备一定的吸附力,避免小车45在拱形轨道内移动时候出现脱离轨道或移动速度过快失控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6,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移动摄像装置还包括光伏板46、蓄电池,光伏板46铺设在小车45上部,蓄电池设置在小车45内部,光伏板46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蓄电池为小车45动力装置、里程计数器、转向控制器、第一转动装置43、第二转动装置44、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供电。

本申请移动摄像装置的位姿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调节;

第一种:第一转动装置43工作,第一转动装置43将力矩传递至支架42,因摄像头41是安装在支架42上,所以在第一转动装置43的工作作用下摄像头41可以出现竖直方向的偏转,可以理解为摄像头41俯仰角的调整;

第二种:第二转动装置44工作,第二转动装置44将力矩传递至第一转动装置43的底部,所以在第二转动装置44的工作作用下摄像头41可以出现水平方向的偏转,可以理解为摄像头41水平转角的调整;

第三种:移动摄像装置从移动轨道2的顶部进入到移动轨道2的陡坡,移动摄像装置从移动轨道2的陡坡进入到移动轨道2的顶部,都可以出现摄像头41的俯仰角的调整;

当移动摄像装置处于移动轨道2的顶部时候,可以通过第一转动装置43、第二转动装置44工作,从而让摄像头41进行一定的摄像角度变化;此时因为楼房1边缘的遮挡是有视觉盲区的;这个时候可以启动支撑柱3,通过提升电机33工作,电机的力矩经减速器34变化后传递齿轮,齿轮因为与齿条32的搭配,使得力矩传递至移动杆31;可以提升移动杆31,从而让中心板21提升,即让此时停在中心板21上的移动摄像装置出现高度提升;从而让摄像头41在此位置获得较宽,且盲区较小的视野;

本申请工作过程中统一由上位机进行操控,按照实景指挥系统所需的目标视野的查看请求,上位机可以分别向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第三无线通讯模块、第四无线通讯模块发出控制信号,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传递控制信号至第一转动装置43;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传递控制信号至第二转动装置44;第三无线通讯模块传递控制信号至小车45动力装置、转向控制器,且里程计数器的数据端口与第三无线通讯模块的数据端口连接,用于将里程计数器采集的数据传递至上位机;第四无线通讯模块传递控制信号至提升电机33;

根据实际的需要上位机发出对应的控制命令至对应地装置;如需小车45在一拱形轨道上移动不变向,则将控制命令发送至小车45动力装置,让小车45做出前进或者后退的动作即可;如需小车45在拱形轨道上变向,则当小车45移动至中心板21时候,控制四个转向轮47均进行90度转向,再控制小车45动力装置,则可;如需控制摄像头41的高度变化,则当小车45移动至中心板21时,通过控制提升电机33工作,进一步控制移动杆31做出升降变化;如需控制摄像头41在小车45上的姿态变化时候,则控制第一转动装置43、第二转动装置44工作即可;

本申请中在拱形轨道的四个底端均设置有盖板,且在端部均进行封闭,避免小车45跑出拱形轨道。

本申请中还优选在中心板21的下部三面(非齿条32安装的一面)设置三个导向板围成凹槽形状,用于移动杆31的升降导向。

本申请中通过第一转动装置43的作用,以及轨道的坡度作用,能够让摄像头41垂直向下拍摄到楼房1下部的所有信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