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1130发布日期:2020-01-24 12:3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心外科重症监护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实践基地,通过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对专科危重病人实施全身各脏器功能的监测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在平常的临床实践中,有需要用到重症监护室专用的座机与外界进行通话的需求;由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基本为卧床状态,需要医护人员为其手持电话于患者的耳旁进行通话;有的通话几分钟,还有的可能时间更长;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时候医护人员也会将听筒放置于患者的耳旁用衣物等支撑,但是其支撑力不足,一旦患者头部发生轻微活动则影响到通话的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可将该座机的听筒进行夹持固定于患者的耳旁,且将其适度固定于患者的耳旁,防止在通过过程中患者由于头部运动而影响通话的正常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包括:

支撑夹持组件,包括由平口夹和支撑杆构成的支撑组件以及一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座机的听筒;

固定组件,其为一y型带体,其中部始于所述夹持组件,分叉端绕过患者的面部与主带体通过可拆卸式连接。

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中,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伸缩杆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夹臂和右夹臂,二者通过弹簧铰接连接;

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均为半环状,二者闭合后中部的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听筒的手握部。

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中,所述左夹臂、右夹臂以及平口夹的内壁上均设有防滑胶垫。

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中,所述y型带体包括主带体和呈分叉状设计的两个分带体;

所述主带体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左夹臂的外壁上的凸柱配合使用的开孔;

各个分带体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右夹臂的外壁上的凸柱配合使用的开孔。

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中,所述主带体绕患者的后脑于另一端的耳侧,其中一个分带体从患者的额头部绕过后与主带体通过粘扣连接;另一个分带体从患者的下颌绕过后与所述主带体通过粘扣连接。

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中,所述主带体的宽度为所述分带体的2-3倍;所述主带体和分带体均为具有弹性的医用无纺布制成。

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杆包括伸缩杆和可塑型弯管,所述伸缩杆为两节杆体套接而成;所述可塑型弯管采用金属定型软管。

本申请实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基于支撑夹持组件和固定组件,不仅可将座机的听筒进行有效固定于患者的面部旁而且还可以将听筒和患者头部进行有效固定,避免头部运动引起的听筒移位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该支撑夹持装置一端夹持于病床的床档或床栏处,另一端夹持在听筒的中部,方便医护人员使用,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该装置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内,其针对可与外界通话的患者使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平口夹2、支撑杆3、夹持组件

4、y型带体5、万向节6、伸缩杆

7、可塑型弯管8、左夹臂9、右夹臂

10、弹簧铰接11、防滑胶垫12、主带体

13、分带体14、开孔15、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固定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包括:

支撑夹持组件3,包括由平口夹1和支撑杆2构成的支撑组件以及一夹持组件3;所述夹持组件3用于夹持所述座机的听筒;

其中,平口夹1和支撑杆2为支撑组件,其一端用平口夹1可夹设于床头或床档位置,使用支撑杆2可对该夹持组件3进行支撑,且该支撑杆2由两部分组成,便于对其支撑角度进行调整,以满足患者的需要;该夹持组件3用于夹持听筒,将听筒夹持后,通过调整该支撑杆2可使其固定于患者的面部且将听筒对准患者的耳边位置即可;

固定组件,其为一y型带体4,其中部始于所述夹持组件3,分叉端绕过患者的面部与主带体12通过可拆卸式连接;

由于只将听筒放置在患者面部一侧容易因患者头部运动引起的听筒移位的问题,古设置该y型带体4,将该听筒固定于患者的面部,有效防止其发生移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需要对其适用范围作出以下的说明和解释:此处的支撑辅助装置用于重症监护室内的需要与外界通话的患者使用,由于其不便手持该听筒,目前都需要医护人员为其手持,一般持续时间在2-20min,故大大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中,所述夹持组件3与所述伸缩杆6之间通过万向节5连接;

具体的,该夹持组件3与所述伸缩杆6之间通过万向节5连接,为了方便不同患者使用,方便其快速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故,此处的夹持组件3与所述伸缩杆6采用万向节5连接;同时:

所述支撑杆2包括伸缩杆6和可塑型弯管7,所述伸缩杆6为两节杆体套接而成;所述可塑型弯管7采用金属定型软管;该伸缩杆6可进行伸缩长度的调节,而该可塑型弯管7则可调整其角度。

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左夹臂8和右夹臂9,二者通过弹簧铰接10连接;所述左夹臂8和右夹臂9均为半环状,二者闭合后中部的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听筒的手握部;所述左夹臂8、右夹臂9以及平口夹1的内壁上均设有防滑胶垫11。

具体的,该夹持组件3包括左夹臂8和右夹臂9,二者的中部通过弹簧铰接10连接;此处的左夹臂8和右夹臂9的截面呈c状,二者闭合后中部预留的空间恰好可将听筒的手握部夹持住;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夹持该座机的听筒,特在该左夹臂8、右夹臂9内设置防滑胶垫11。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中,所述y型带体4包括主带体12和呈分叉状设计的两个分带体13;所述主带体12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左夹臂8的外壁上的凸柱15配合使用的开孔14;各个分带体13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右夹臂9的外壁上的凸柱15配合使用的开孔14。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中,所述主带体12绕患者的后脑于另一端的耳侧,其中一个分带体13从患者的额头部绕过后与主带体12通过粘扣连接;另一个分带体13从患者的下颌绕过后与所述主带体12通过粘扣连接。

具体的,该y型带体4由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主带体12的一端与所述左夹臂8的外壁上的凸柱15配合使用,其另一端绕患者的后脑于另一端的耳侧;两个分带体13的一端上的开孔14套在右夹臂9的外壁上的凸柱15上;其中一个分带体13从患者的额头部绕过后与主带体12通过粘扣连接;另一个分带体13从患者的下颌绕过后与所述主带体12通过粘扣连接;上述操作即可通过该y型带体4将该听筒进一步与人的头部进行有效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分带体13需要接触患者的面部,故其材质可选择软质的具有弹性且具有透气性的无纺布制成,其绕患者的额头和下颌部,其宽度为2-3cm即可;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座机用支撑辅助装置,其中,所述主带体12的宽度为所述分带体13的2-3倍;所述主带体12和分带体13均为具有弹性的医用无纺布制成。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主带体12绕在人体的后脑位置,其宽度为5-8cm,可避免产生不适感;该分带体13由于需经过患者的面部位置,故其可采用软质的医用无纺布制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