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lexE时间通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7382发布日期:2020-04-24 22:1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FlexE时间通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lexe时间通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网络设备的不断发展,网络设备的种类繁多,且与日俱增,对时间同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通信网中的各种设备之间的时间误差非常大,比如在分布式计算环境,每台主机的时间不一致会造成不同主机在同一操作系统下所记录的时间不一致,引发诸多问题。

在通信网络中的计费管理,运营,异常事件记录与判别等都需要统一的时间标准。通信网络设备较多采用计算机平台化,时间同步成为趋势。

在现有技术中,时间同步的设备精度低,可靠性不高,在校准时间的过程中无法做到非常精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时间同步稳定,且精度高的设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flexe时间通讯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对时间同步不稳定、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flexe时间通讯设备,包括:卫星天线、gnss授时模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备对外接口,所述卫星天线与gnss授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gnss授时模块的第二端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第二端与设备对外接口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卫星天线与gnss授时模块支持gps系统与北斗系统,所述gnss授时模块接收卫星天线的卫星信号将卫星信号传输给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将卫星信号进行编译,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将编译后的信息通过设备对外接口向外输出。

如此设计,采用gps系统与北斗系统联合进行定位授时应用,可以提高可见卫星数量,使其覆盖更多应用场景,比单一系统增加更多观测数据,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授时精度,而且还可以提高整个授时系统的可靠性、使用范围与抗干扰性能,由此解决设备对时间同步不稳定、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时间同步设备设置晶体振荡器,所述恒温晶体振荡器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晶体振荡器对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编译后的信息的输出频率进行测量与校准。

如此设计,通过对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进行测量与校准,使驯服的晶体振荡器输出的时钟频率更准确的同步于gps系统与北斗系统,进一步的提高了时间同步的准确性;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具有智能学习算法,在驯服晶体振荡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学习晶体振荡器的漂移、抖动等特性,并将这些参数存入系统中,以此来校准晶体振荡器的参数;同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具有智能切换功能,能够智能识别gps系统与北斗系统接收数据的稳定性,并及时进行系统切换,减小了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设备对外接口具有若干种不同类别的接头。

如此设计,设备对外接口具有若干种不同类别的接头,可以与各类网络通信产品进行连接,提高了所述时间同步设备应用的广泛性。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时间同步设备设置外壳,所述gnss授时模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晶体振荡器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卫星天线固定在外壳外部;所述设备对外接口第一端设置在外壳内部,设备对外接口第二端设置在外壳外部。

如此设计,设置外壳可以保护内部元件不会受外力损坏,从而对设备起到保护作用,将卫星天线设置在外壳外部,可以使卫星天线接收的信号更强,更稳定,从而提高时间同步设备的可靠性。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外壳顶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所述时间同步设备提供电力。

如此设计,所述时间同步设备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一方面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提供足够的电力,使时间同步设备可以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清洁、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外壳底部设置具有防滑纹的软垫。

如此设计,可以防止放置时间同步设备时滑落,造成设备的损伤,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外壳外壁上设置提手,所述提手上设有防滑纹。

如此设计,可以方便使用者移动时间同步设备,通过防滑纹防止设备滑落,造成设备的损伤。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散热风扇,所述外壳上设置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滤网。

如此设计,可以给外壳内的元件散热,防止工作时间过长,内部元件过热,从而对设备性能造成影响。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屏幕,所述屏幕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通讯。

如此设计,可以通过屏幕看见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进展,方便使用者了解时间同步设备的运行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flexe时间通讯设备,具有如下优点:

1、以gps系统与北斗系统联合进行定位授时应用,具有极高的冗余度与可靠性,授时时间精度极高,从而解决设备对时间同步不稳定、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2、设置多种不同种类的接口可满足不同设备的接口需求。

3、具有良好的保持性能,内置恒温晶体振荡器具有智能学习算法,系统能在gps或北斗参考源不稳定或不可用情况下依然可以与卫星时间保持同步。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在于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如图5所示,一种flexe时间通讯设备,包括:卫星天线2、gnss授时模块10、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设备对外接口4,所述卫星天线2与gnss授时模块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gnss授时模块10的第二端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第二端与设备对外接口4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卫星天线2与gnss授时模块10支持gps系统与北斗系统,所述gnss授时模块10接收卫星天线2的卫星信号将卫星信号传输给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将卫星信号进行编译,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将编译后的信息通过设备对外接口4向外输出。

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flexe时间通讯设备具有较多的观测数据,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授时精度,而且还可以提高整个授时系统的可靠性、使用范围与抗干扰性能,解决设备对时间同步不稳定、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一种flexe时间通讯设备,包括:卫星天线2、gnss授时模块10、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设备对外接口4,所述卫星天线2与gnss授时模块10的第一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所述gnss授时模块10的第二端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的第一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第二端与设备对外接口4的第一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所述恒温晶体振荡器12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的第三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

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gnss授时模块10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在外壳1内壁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通过第二固定架固定在外壳1内壁上,晶体振荡器12通过第三固定架固定在外壳1内部,所述卫星天线2采用反射体结构,外壳1外部设置支架,卫星天线2通过支架固定在外壳1外部;所述设备对外接口4第一端设置在外壳1内部,设备对外接口4第二端设置在外壳1外部。外壳1顶部焊接一块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为所述时间同步设备提供电力。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具有防滑纹的软垫6,所述软垫6粘合在外壳1底部的各个边沿位置。所述外壳1外壁上设置提手5,所述提手5铰接在外壳1上,所述提手5上设有防滑纹。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散热风扇7,所述散热风扇7通过第四固定架固定在外壳1内壁,所述外壳1上设置通风口8,所述通风口8设置在与散热风扇7相对,方便热气从通风口8散出,所述通风口8处设置有滤网9,所述滤网9粘连在通风口8出,防止外界灰尘进入设备内部。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屏幕13,所述屏幕13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通讯,所述屏幕13通过螺栓螺母将屏幕13固定在外壳1外壁,并且通过数据传输线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连接。

一种flexe时间通讯设备如此设计既可以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也方便了设备的实际操作和使用,有效的防止了设备因复杂的外界环境对设备造成损害,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一种flexe时间通讯设备,包括:卫星天线2、gnss授时模块10、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设备对外接口4,所述卫星天线2与gnss授时模块10的第一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所述gnss授时模块10的第二端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的第一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第二端与设备对外接口4的第一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所述恒温晶体振荡器12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的第三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

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设备对外接口4具有5个不同类别的接头,以ntp/sntp协议和ptp协议时间输出接口形式,设置可扩展标准的rs232、rs422/rs485、脉冲、irig-b、dcf77接口形式,可以与不同的网络通信产品对接。所述gnss授时模块10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在外壳1内壁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通过第二固定架固定在外壳1内壁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具有智能学习算法,在驯服晶体振荡器12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学习晶体振荡器12的漂移、抖动等特性,并将这些参数存入系统中,用来校准晶体振荡器12参数;晶体振荡器12通过第三固定架固定在外壳1内部,所选用的晶体振荡器12具有低噪声、低漂移的特性,能够对晶体振荡器12的输出频率进行更好的测量与校准,使驯服的晶体振荡器12输出的时钟频率更准确的同步于gps与北斗系统,提高准确性;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同时具有智能切换功能,能够智能识别gps系统与北斗系统接收数据的稳定性。设置gps系统或北斗系统作为主要的参考源,当主参考源不稳定或不可用时能够自动切换到保持模式,所述保持模式是根据历史学习的性能参数驯服的晶体振荡器12继续提供高可靠性的时间和频率基准信息输出。

所述卫星天线2采用反射体结构,外壳1外部设置支架,卫星天线2通过支架固定在外壳1外部;所述设备对外接口4第一端设置在外壳1内部,设备对外接口4第二端设置在外壳1外部。外壳1顶部焊接一块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为所述时间同步设备提供电力。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具有防滑纹的软垫6,所述软垫6粘合在外壳1底部的各个边沿位置。所述外壳1外壁上设置提手5,所述提手5铰接在外壳1上,所述提手5上设有防滑纹。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散热风扇7,所述散热风扇7通过第四固定架固定在外壳1内壁,所述外壳1上设置通风口8,所述通风口8设置在与散热风扇7相对,方便热气从通风口8散出,所述通风口8处设置有滤网9,所述滤网9粘连在通风口8出,防止外界灰尘进入设备内部。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屏幕13,所述屏幕13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通讯,所述屏幕13通过螺栓螺母将屏幕13固定在外壳1外壁,并且通过数据传输线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连接。

所述实施例三具有良好的保持性能,内置低相噪恒温晶体振荡器12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并且具有智能学习算法,系统在gps参考源或北斗参考源不稳定或不可用时,可依据数据有效性自动切换到保持功能,系统依然可以与卫星时间同步。

使用时,如图1所示,所述gps参考源或北斗参考源运行正常时,卫星天线2接收卫星信号输出精确的时间信息、1pps时间信息与tod时间信息,所述gnss授时模块10接收卫星天线2的卫星信号,并将所接收的精确的时间信息、1pps时间信息与tod时间信息传输给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将卫星信号进行编译,所述晶体振荡器12对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编译后的信息的输出频率进行测量与校准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将编译后的信息通过设备对外接口4向外输出。

所述gps参考源或北斗参考源不稳定或不可用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1能够自动切换到保持模式,根据历史学习的性能参数驯服的晶体振荡器12继续提供高可靠性的时间和频率基准信息输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技术效果和优势,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一切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所做出的修改、变化或者替代技术特征,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主张的技术范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