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组件及其可视插管软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3036发布日期:2020-05-12 19:2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其可视插管软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头组件及其可视插管软镜。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临床上麻醉医师给病人使用呼吸机等呼吸设备之前一般都需要对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即往病人的气管内插一条用于连接呼吸机等设备的气管导管。传统的气管插管操作是在传统喉镜的辅助下进行的,患者平躺且头后仰,操作者用传统喉镜施加的外力将病人的“会厌-喉部”抬高,操作者用肉眼经患者口部观察暴露的声门并将气管导管送入患者气管,这种操作的视野小、操作不方便且需要操作者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该操作方法对病人的喉部会造成伤害。

有些改进型的传统喉镜是利用喉镜上的光学通路将人体声门的光学图像反射或传导至人体外,虽然在使用上方便了许多,但也存在视野小、需要操作者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等问题。

近十年来,开始出现将摄像头、照明系统、显示器整合于一体的视频喉镜(即,便携式电子喉镜),可实现医生在操作的同时直接观看视频喉镜的显示器以实现快速准确地操作,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小,如申请号为zl200820057809.8、名称为“拆卸式电子视频麻醉喉镜”的中国专利申请,又如申请号为200910050549.0、名称为“具有防雾功能的电子视频喉镜”的中国专利申请,但这些现有的设计的结构可扩展性不高、功能较单一,特别是存在如下问题:

1、补光灯与摄像头边缘太太近,容易造成摄像头炫光,导致采集的图像不清晰;

2、插管不具有冲洗、吸痰等功能,导致痰液、粘液吸附在内粘膜上,影响图像的采集;

3、插管重复使用,导致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摄像头组件及其可视插管软镜,其摄像头组件能够防止炫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组件,包括端部管套、锁合管套、端管,所述端部管套远离端管一端上分别设置有端部管套通槽、内凹管,所述内凹管内部为向手柄方向内凹的摄像凹槽,所述端部管套整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所述端部管套内部固定有保持管,所述保持管靠近部管套封闭端之间的部分上固定有led灯珠,led灯珠通电发光;摄像头的图像采集端面向摄像凹槽。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led灯珠均由插接头供电、提供数据传输,插接头固定在端管内且与电缆一端电连接,部分电缆另一端与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且另一部分电缆与外部电源导电连接;

所述端管固定在插管远离手柄一端且端管与调节管装配固定,所述端管上还设置有端管通槽,端管通槽用于将插管内管与保持通槽连通,保持通槽设置在保持管上且保持通槽与端部管套通槽连通;

锁合管套套装在端管外壁上且与之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锁合管套内壁与端部管套外壁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端管通槽与连接方管一端密封、装配固定,连接方管另一端插入保持通槽内且与之密封装配。

优选地,所述保持管内部还设置有卡装槽,卡装槽与卡装块卡合装配,所述卡装块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槽,第一卡扣槽与第一卡扣板一端装配固定,第一卡扣板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卡扣头,所述第一卡扣头与卡扣凹槽卡合装配,所述卡扣凹槽设置在卡装槽内壁上;所述摄像头、led灯珠均固定在卡装块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可视插管软镜,其应用有上述摄像头组件。

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器架、连接罩、手柄、插管,所述显示器架上安装有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摄像头采集的图像;

所述连接罩固定在显示器架上且连接罩与连接凸柱装配固定,连接凸柱设置在手柄一端上,且手柄上还设置有安装卡槽,手柄内部为中空的手柄内腔;所述手柄远离连接凸柱一端上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通过与插管一端装配固定,插管另一端上安装有摄像头组件。

优选地,所述手柄还与第一转盘可圆周转动装配,第一转盘与转轴装配固定,转轴一端装入手柄内腔内且此端与绕线轮装配固定,转轴另一端穿出第一转盘后与调节板一端装配固定,调节板用于驱动转轴圆周方向上转动;

绕线轮与拉线一端装配固定、缠绕,拉线另一端与调节管一端装配固定,调节管另一端穿过插管内管后与摄像头组件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手柄上安装有备用接口,备用接口与插管内管连通;所述插管靠近手柄一端上设置有冲洗接头、吸痰接头,冲洗接头内部与插管内管连通,且第一吸痰接头内部冲洗接头内部连通。

优选地,连接管通过接头组件与插管一端装配固定,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固定在插管端部的插管接头、连接管,所述插管接头靠近手柄一端上设置有限位管,所述连接管上套装有开关套,开关套可相对于连接管圆周转动但不可轴向移动;

所述插管接头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槽,第二卡扣槽与第二卡扣板一端装配固定,第二卡扣板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卡扣头,所述第二卡扣头穿过卡扣通槽后与连接凹槽卡合装配;所述连接凹槽封闭端为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向插管接头靠近的开关弧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扣头与开关弧面贴合面为卡扣头弧面;所述第一卡扣板、第二卡扣板均具有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摄像头组件能够防止摄像头在摄像的边界处形成光圈,而干涉到成像的效果。使得观察患者内部器官更加清晰,操作更省力。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插管带有吸痰接口、冲洗接口,从而可以对内粘膜进行吸痰、冲洗,也就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患者内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一次性可抛弃的插管,同现有技术相比,能避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且插管拆装方便,可以提高医生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剖视图。

图7是图5中b-b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18,可视插管软镜,包括显示器架110、连接罩120、手柄130、插管410,所述显示器架110上安装有显示器210,显示器210用于显示摄像头采集的图像;

所述连接罩120固定在显示器架110上且连接罩120与连接凸柱133装配固定,连接凸柱133设置在手柄130一端上,且手柄130上还设置有安装卡槽131,手柄130内部为中空的手柄内腔132;所述手柄130远离连接凸柱133一端上设置有连接管140,连接管140通过接头组件与插管410一端装配固定,插管410另一端上安装有摄像头组件。使用时,通过摄像头组件的摄像头采集图像,然后传输至显示器进行显示。

所述手柄130还与第一转盘330可圆周转动装配,第一转盘330与转轴310装配固定,转轴310一端装入手柄内腔132内且此端与绕线轮340装配固定,转轴310另一端穿出第一转盘330后与调节板320一端装配固定,调节板320用于驱动转轴310圆周方向上转动,从而使得绕线轮340圆周转动以进行绕线、放线,从而调节摄像头组件的角度以便于采集图像。具体地,绕线轮340与拉线一端装配固定、缠绕,拉线另一端与调节管510一端装配固定,调节管510另一端穿过插管内管411后与摄像头组件连接固定,从而在转动绕线轮340时能够直接对插管410开放端施力,从而使其发生角度偏转以调节摄像头组件的角度,从而获取不同角度的图像。

所述插管410靠近手柄130一端上设置有冲洗接头420、吸痰接头430,冲洗接头420内部与插管内管411连通,且第一吸痰接头430内部冲洗接头420内部连通;

所述手柄130上安装有备用接口440,备用接口440与插管内管411连通。实际使用时,备用接口440可用于灌装冲洗药水或进行负压吸痰,从而作为冲洗接头420或吸痰接头430的备用。

参见图10-图15,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端部管套610、锁合管套620、端管630,所述端部管套610远离端管630一端上分别设置有端部管套通槽611、内凹管612,所述内凹管612内部为向手柄方向内凹的摄像凹槽6121,所述端部管套610整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所述端部管套610内部固定有保持管640,所述保持管640靠近部管套610封闭端之间的部分上固定有led灯珠,led灯珠通电发光,从而为摄像头230提供照明;摄像头230的图像采集端面向摄像凹槽6121。通过摄像凹槽6121,使得在端部管套610轴向上,摄像头230位于led灯珠后方,从而能够对对摄像镜头边缘进行隐藏,使led灯珠无法在摄像的边界处形成光圈,从而干涉到成像的效果,也就是可以避免炫光的产生。

所述摄像头230、led灯珠220均由插接头240供电、提供数据传输,插接头240固定在端管630内且与电缆520一端电连接,部分电缆520另一端与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且另一部分电缆520与外部电源导电连接,从而实现对摄像头、led灯珠的供电以及对摄像头的数据传输。

所述端管630固定在插管410远离手柄一端且端管630与调节管510装配固定,所述端管630上还设置有端管通槽631,端管通槽631用于将插管内管411与保持通槽641连通,保持通槽641设置在保持管640上且保持通槽641与端部管套通槽611连通。使用时,可以通过冲洗接头420向插管内管内灌输冲洗药液,药液通过端管通槽631、保持通槽641从端部管套通槽611喷出以对内粘膜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将吸痰接头与负压吸痰设备的吸气端连通,从而通过对端部管套通槽611产生负压以进行吸痰,从而使得摄像头能够获得内粘膜壁的直观图像。

锁合管套620套装在端管630外壁上且与之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锁合管套620内壁与端部管套610外壁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端管通槽631与连接方管632一端密封、装配固定,连接方管632另一端插入保持通槽641内且与之密封装配,从而防止液体进入保持管640与端管630连接处的缝隙内。

所述保持管640内部还设置有卡装槽643,卡装槽643与卡装块650卡合装配,所述卡装块650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槽651,第一卡扣槽651与第一卡扣板660一端装配固定,第一卡扣板660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卡扣头661,所述第一卡扣头661与卡扣凹槽642卡合装配,从而实现卡装块650与保持管640的装配固定,所述卡扣凹槽642设置在卡装槽643内壁上。

所述摄像头230、led灯珠均固定在卡装块650上。这种设计使得卡装块650可以拆卸后重复使用,在每次使用完后只需要将卡装块650取出,也就将摄像头230、led灯珠取出,从而可以重复利用,而保持管640、端部管套610均可直接丢弃后回收利用,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参见图16-图18,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固定在插管410端部的插管接头470、连接管140,所述插管接头470靠近手柄130一端上设置有限位管460,所述连接管140上套装有开关套710,开关套710可相对于连接管140圆周转动但不可轴向移动;

所述插管接头470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槽471,第二卡扣槽471与第二卡扣板720一端装配固定,第二卡扣板720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卡扣头721,所述第二卡扣头721穿过卡扣通槽472后与连接凹槽711卡合装配,从而实现开关套710与插管接头470之间的装配固定;所述第一卡扣板、第二卡扣板均具有弹性。

所述连接凹槽711封闭端为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向插管接头470靠近的开关弧面7111,所述第二卡扣头721与开关弧面7111贴合面为卡扣头弧面7211。

需要拆下插管410时,只需要将开关套710圆周转动,使得开关弧面7111最接近插管接头470的部分逐渐与卡扣头弧面7211接触,直到卡扣头弧面7211与开关套710未设置有开关弧面7111部分接触,此时可以将插管接头470直接拉出开关套710,从而实现插管的拆下。再将拆下后的插管内的卡装块650后直接丢弃插管410。

由于在使用后可直接取下抛弃插管410,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方式更加的干净卫生,并且回收清理更加方便,避免了插管内管411的清理困难的问题(目前主要通过清理插管内管的方式重复使用),同时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使用时,将插管410伸入人的气管内,由插管410端部的摄像头进行采集气管内部情况,并在显示器中显示,并且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能够调整不同的插管410伸入的距离,插管410可通过端部管套通槽611、并在清洗接头或吸痰接头处连接冲洗装置(清洗水泵,将清洗药液泵入插管内管中)或负压吸痰装置。从而在使用时,可先通过冲洗装置进行冲洗,再用吸痰装置将人的气管内的痰沿着通孔吸出,以避免粘液或痰粘附在内粘膜上影响观察。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