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9177发布日期:2020-05-22 22:1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识别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卡接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电子技术日新月异,需要利用电子化设备进行信息录入,这就涉及到人机信息识别的问题,例如对于各类需要手写识别和录入的环境下,利用纸媒介是无法完成的,这就需要一种可以类似纸媒介书写,但是能对书写轨迹进行采集和识别,从而录入电子设备的技术。

而目前的电子设备的安装以及拆卸通常是比较苦难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接设备,能够非常简单和方便的将镜头模块进行安装,而且同样拆卸也很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接设备,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部具有容置位,所述容置位上具有导轨;

镜头模块,容置于所述容置位内,所述镜头模块包括:

镜头基座,所述镜头基座的侧边具有滑动片;所述镜头基座的底端开设有补光灯引脚定位孔、图像传感器位和一个以上定位柱;所述镜头基座的顶端具有镜片位置孔和补光灯位置孔;

图像传感器,卡设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位内;

镜片,卡设于所述镜片位置孔内,所述镜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同光轴设置;

补光灯,卡设于所述补光灯位置孔内;所述补光灯包括灯头和引脚,所述引脚卡设于所述补光灯引脚定位孔内;

电路板,通过所述一个以上定位柱固定在所述镜头基座上;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连接端,与所述补光灯电连接,对所述补光灯输出补光灯控制信号;第二电连接端,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对所述图像传感器输出图像传感器控制信号,接收所述图像传感器产生的携带有图像信息的电信号;第三电连接端,与外部供电设备电连接;

所述镜头模块的镜头基座还具有第一卡接扣,所述容置位还具有第一卡接槽;卡接时,所述第一卡接扣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相匹配,所述第一卡接扣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所述滑动片滑设于所述导轨上,使所述镜头模块固定于所述容置位内;或者

所述镜头模块的镜头基座还具有第二卡接槽;所述容置位还具有第二卡接扣;卡接时,所述第二卡接扣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卡接扣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所述滑动片滑设于所述导轨上,使所述镜头模块固定于所述容置位内。

进一步的,所述镜片为多镜片或者单镜片。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模块还具有光圈,设置在镜片之前,或者设置在图像传感器和镜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接设备,能够非常简单和方便的将镜头模块进行安装,而且同样拆卸也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接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接设备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接设备的镜头模块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接设备的镜头模块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接设备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接设备的整体示意图,图3-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卡接设备的镜头模块的俯视图和仰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设备包括本体301和镜头模块302。

本体301内部具有容置位31,容置位31上具有导轨32;镜头模块302容置于容置位31内。

再如图所示,镜头模块302包括:镜头基座201、图像传感器202、镜片203、补光灯204和电路板(图中未示出)。

镜头基座201的侧边具有滑动片,镜头基座201的底端开设有补光灯引脚定位孔23、图像传感器位24和一个以上定位柱25;镜头基座201的顶端具有镜片位置孔21和补光灯位置孔22。

图像传感器202卡设于图像传感器位24内。

镜片203卡设于镜片位置孔21内,镜片203与图像传感器202同光轴设置。具体的,镜片位置孔21可以将镜片203卡设在内,既起到固定作用,也方便于安装镜片203。

镜片203可以是片状或者柱状的,卡设在镜片位置孔21以后,可以利用胶水进行两者的固定。

镜片203可以是多镜片或单镜片或者,单镜片比多镜片的优点是提高生产良率,以及减少安装的难度。

图像传感器202与镜片203同光轴设置,图像传感器202固定和安装在图像传感器位24内。图像传感器202可以为半导体元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等,具体方式是所拍摄物的反射光透过镜片203然后聚焦于图像传感器202上,从而利用反射光线生产被拍摄物的图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包括光圈205,用以控制进入图像传感器202的光量,光圈205通常设置在镜片203和图像传感器202之间,也可以设置在镜片203的前方,即镜片203接近被拍摄物的方向。

具体的,如图所示,镜头模块还可以包括光圈205,这样可以利用光圈205来有效改变进入图像传感器202的光强,光圈205设置的位置在镜片203的前方,或者镜片203和图像传感器202之间。

补光灯204卡设于补光灯位置孔22内;补光灯204包括灯头和引脚,引脚卡设于补光灯引脚定位孔23内。补光灯位置孔22是安装和固定补光灯204的卡孔,对补光灯204起到容置和固定的作用。

补光灯204可以利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等来实现,因为补光灯204的作用是补光,所以发光的补光灯204对所需要拍摄的物体进行照射,补充光强度,从而可以使得被拍摄的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为了补光的强度考虑,补光灯204的数量可以进行设定,例如一个或者多个,对应的补光灯位置孔22和补光灯引脚定位孔23也可以和补光灯204的数量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图1和图2所示,补光灯204、补光灯位置孔22和补光灯引脚定位孔23均为两个。

电路板通过一个以上定位柱25固定在镜头基座201上;定位柱25位于镜头基座201的底端,可以有两个或多个,用来固定电路板,防止电路板移位。

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连接端、第二电连接端和第三电连接端。第一电连接端与补光灯电连接,对补光灯输出补光灯控制信号;第二电连接端与图像传感器电连接,对图像传感器输出图像传感器控制信号,接收图像传感器产生的携带有图像信息的电信号;第三电连接端与外部供电设备电连接。

电路板将控制信号通过第一电连接端发送给补光灯,不仅可以为补光灯供电,从而也可以控制补光灯的工作和非工作,由此实现了对被拍摄物照射和增加光强度。

电路板通过第二电连接端输出图像采集信号,不仅为图像传感器供电,而且可以控制图像传感器对图像的采集,被拍摄物所产生的反射光透过镜片聚焦于图像传感器202上,而图像传感器202产生携带有被摄物的图像信息的电信号。接着图像传感器202将携带有图像信息的电信号通过第二电连接端传输给电路板。

镜头模块的工作过程如下:步骤1、外部供电装置通过供电设备第三电连接端为电路板提供电源,外部设备向电路板发送启动信号,电路板生产图像传感器控制信号和补光灯控制信号。步骤2、电路板将补光灯控制信号通过第一电连接端输出给补光灯,将图像传感器控制信号通过第二电连接端输出给图像传感器202。步骤3、补光灯控制信号控制补光灯对被拍摄物进行照射,以增加拍摄物光强,从而提高拍摄物的反射光光强,由此获得被拍摄物的清晰图像。图像传感器控制信号和补光灯控制信号可以异步或者同步产生和输出的。例如,利用电路板上的逻辑电路,首先输出补光灯控制信号,然后输出图像传感器控制信号,这样处理的作用是首先启动补光灯补光,然后对被拍摄物进行拍摄。步骤4,被拍摄物的反射光透过镜片聚焦于图像传感器上,图像传感器控制信号控制图像传感器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光,产生与被拍摄物相对应的携带有图像信息的电信号,电路板通过第二电连接端接收该电信号。另外,携带有图像信息的电信号通过电路板发送给芯片或者外部数据处理器,由芯片或者外部数据处理器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

镜头模块的镜头基座还可以具有第一卡接扣,容置位还具有第一卡接槽;卡接时,第一卡接扣与第一卡接槽相匹配,第一卡接扣卡接于第一卡接槽内,滑动片滑设于导轨上,使镜头模块固定于容置位内;或者镜头模块的镜头基座还可以具有第二卡接槽;容置位还具有第二卡接扣;卡接时,第二卡接扣与第二卡接槽相匹配,第二卡接扣卡接于第二卡接槽内,滑动片滑设于导轨上,使镜头模块固定于容置位内。

具体的,镜头基座201具有第二卡接槽;容置位31具有第二卡接扣35;第二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扣35具有安装匹配关系,将第二卡接扣35卡设于第二卡接槽中,从而将镜头模块302固定在容置位31中。在将镜头模块302安装到容置位31时,第二卡接槽与第二卡接扣35对接,对镜头模块302施加外力,第二卡接扣35在外力的挤压下会挤压变形,从而被卡接在第二卡接槽中。第二卡接槽中卡接入第二卡接扣35,因为弹性材质的挤压和反弹,第二卡接槽与第二卡接扣35实现紧固连接。

容置位31中插接镜头模块302时,第二卡接扣35具有定位作用,引导镜头模块准确的进入安装位置。

相反,镜头模块302从容置位31中拆卸下来时,在对镜头模块302上施加与安装时反方向的分离力,再一次,第二卡接扣35被挤压产生形变,从而可以从第二卡接槽中脱离。

镜头模块302上因为具有滑动片,滑动片可以是镜头模块的一个斜面,而容置位31上的导轨32与滑动片匹配。

再具体的,容置位31中装配镜头模块302,导轨32与滑动片相配合,沿着导轨32将镜头模块302推进容置位31中,直到第二卡接扣35对准第二卡接槽,继续对镜头模块302施加挤压力,将第二卡接扣35卡和在第二卡接槽上,实现本体301和镜头模块302的连接。因此导轨32和滑动片的设置使得镜头模块302能够非常方便、容易地被推进本体301的容置位31中。

本实用新型卡接设备,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将镜头模块安装在本体301中,易于拆卸。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