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防摔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5847发布日期:2020-05-01 17: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防摔手机壳,包括与手机对应匹配的手机壳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本体的背面设有一便携式拉环结构和数个防摔凸块(7),其中,

所述手机壳本体的背面为双层结构设计,包括手机壳本体底板(1)和手机壳本体盖板(2);所述手机壳本体底板(1)和所述手机壳本体盖板(2)之间存有间隙;

所述便携式拉环结构位于所述手机壳本体背面的中间部分,包括柔性拉环带(3)和拉环扣(4);所述手机壳本体盖板(2)上设有处于同一轴线上的柔性拉环带容纳孔(5)和拉环扣滑槽孔(6);所述柔性拉环带(3)位于所述柔性拉环带容纳孔(5)和所述拉环扣滑槽孔(6)的下方且其末端与所述手机壳本体底板(1)相固定;所述拉环扣(4)位于所述拉环扣滑槽孔(6)的上方并且其穿过所述拉环扣滑槽孔(6)与所述柔性拉环带(3)的首端相固定;所述拉环扣(4)与所述拉环扣滑槽孔(6)滑动连接;所述柔性拉环带(3)的宽度小于所述柔性拉环带容纳孔(5)的宽度;

数个所述防摔凸块(7)分布于所述手机壳本体背面靠近外边缘和/或拐角的位置上,所述防摔凸块(7)固定于所述手机壳本体底板(1)上并穿过所述手机壳本体盖板(2)上的相应凸块通孔(8)突出于所述手机壳本体盖板(2)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拉环带(3)的末端位于所述柔性拉环带容纳孔(5)远离所述拉环扣滑槽孔(6)一端的下方或者下方再靠里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拉环带(3)的首端位于所述拉环扣滑槽孔(6)远离所述柔性拉环带容纳孔(5)一端的下方或者下方再靠里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分布于所述手机壳本体背面拐角位置处的所述防摔凸块(7)包括弧形凸条(71)以及位于所述弧形凸条(71)内侧的圆形凸块(72),所述弧形凸条(71)与所述手机壳本体背面拐角的弯曲弧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扣(4)的形状为盾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拉环带(3)、所述拉环扣(4)以及所述防摔凸块(7)均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本体盖板(2)采用pc材料制作而成,除所述手机壳本体盖板(2)外的所述手机壳本体的其他部件采用tpu材料制作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本体底板(1)上还转动连接有一u型支架(9),所述u型支架(9)沿所述柔性拉环带容纳孔(5)的内边缘设置且所述u型支架(9)相对于所述手机壳本体底板(1)能够实现180°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架(9)采用五金材料制作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本体底板(1)上还设计有减震网格(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防摔手机壳,包括与手机对应匹配的手机壳本体,手机壳本体的背面设有一便携式拉环结构和数个防摔凸块;其中,手机壳本体的背面为双层结构设计,包括手机壳本体底板和手机壳本体盖板,手机壳本体盖板上设有处于同一轴线上的柔性拉环带容纳孔和拉环扣滑槽孔;便携式拉环结构包括柔性拉环带和拉环扣;数个防摔凸块分布于手机壳本体背面靠近外边缘和/或拐角的位置上。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手机壳上的手环全部裸露在手机壳的外面,易被钩挂缠绕住,易导致手机放不平稳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摔凸块在手机掉落时还会从多个位置、多个方向上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的保护了手机不被摔坏。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光辉
技术研发日:2019.10.22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