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使用的防录音屏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2190发布日期:2020-05-12 19:23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使用的防录音屏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屏蔽装置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防录音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屏蔽装置结构,大多仅包括球形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超声波发生器、音频发生器、调制器以及超声波阵列发射器等,还有设置在壳体上的连接电线,其中内部的多种元器件保证基本的防录音屏蔽效果,防止被录音偷听到。但是另一方面,其球形的壳体形状则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容易在桌上随处滚动,具有较大的掉落风险,且较长的电线容易缠绕打结,所以市场上急需一种安放稳定性高,具有电线收纳功能的屏蔽装置,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方便性。

专利公告号为cn208782823u,公告日为2019.04.2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窃听、防录音的干扰屏蔽器,包括:超声波发生器、音频发生器、调制器以及超声波阵列发射器,同时,利用球形壳体进行伪装并全方位发射干扰信号,由于干扰信号为超声波信号对相互交流的说话人无影响。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干扰屏蔽器存在球形壳体安放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防录音屏蔽装置,其能通过在球形壳体上设置连接电线、安放底板、弧形槽、平行环单元以及卷绕框单元的方式,达到防录音屏蔽装置方便使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球形壳体安放结构稳定性好,限位保护结构简单有效,球形壳体不易滚动掉落,以及连接电线卷绕收集结构合理有效,卷绕和解除卷绕动作灵活方便,方便调节电线长度避免自身缠绕打结,装置整体使用方便高效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使用的防录音屏蔽装置,包括设有防录音屏蔽元器件的球形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球形壳体上的连接电线,还包括安放底板,设置在所述安放底板上表面上并用于卡合安放所述球形壳体的弧形槽,设置在所述安放底板上表面上并用于对所述球形壳体进行环向限位保护操作的平行环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安放底板上表面上并通过卷绕方式以用于调节所述连接电线伸长长度的卷绕框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弧形槽上端槽口处的形状为直径是所述球形壳体直径1/4-1/3的圆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平行环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安放底板上表面上的若干个安装柱,与所述安放底板平行且套接设置在所述球形壳体外侧的限位圆环,设置在所述限位圆环上并用于所述安装柱穿过的安装孔,以及套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并通过弹力向上顶起方式以用于支撑所述限位圆环的支撑弹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装柱的数量为3-5根,以所述弧形槽的中心为圆心并按圆周排列方式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装柱的上端面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限位圆环进行竖向限位固定的端头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卷绕框单元包括立板,设置在所述立板上的插接孔,设置在所述插接孔上的插接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插接柱上并通过中部矩形开口穿过所述连接电线后再旋转方式以用于卷绕收集所述连接电线的绕线框。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卷绕框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柱外侧端面上且外侧面用于设置所述绕线框的电线阻挡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卷绕框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线阻挡板上的插孔,以及插接设置在所述插孔上并用于对成圈的所述连接电线进行外侧阻挡防散开操作的限位杆。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卷绕框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板侧面上并用于所述限位杆在穿过所述插孔后进行插接方式以用于对成圈的所述连接电线进行防回退散开操作的固定插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卷绕框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孔内环面上的两圈滚珠,以及设置所述插接柱外环面上并通过弧形面两侧均抵在所述滚珠上的方式以用于对所述插接柱进行轴向限位固定的弧形凸起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球形壳体上设置连接电线、安放底板、弧形槽、平行环单元以及卷绕框单元的方式,达到防录音屏蔽装置方便使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球形壳体安放结构稳定性好,限位保护结构简单有效,球形壳体不易滚动掉落,以及连接电线卷绕收集结构合理有效,卷绕和解除卷绕动作灵活方便,方便调节电线长度避免自身缠绕打结,装置整体使用方便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卷绕框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珠以及弧形凸起环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以及附图3所示,一种方便使用的防录音屏蔽装置,包括设有防录音屏蔽元器件的球形壳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球形壳体11上的连接电线12,还包括安放底板1,设置在所述安放底板1上表面上并用于卡合安放所述球形壳体11的弧形槽4,设置在所述安放底板1上表面上并用于对所述球形壳体11进行环向限位保护操作的平行环单元2,以及设置在所述安放底板1上表面上并通过卷绕方式以用于调节所述连接电线12伸长长度的卷绕框单元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录音屏蔽元器件保证基本的防录音屏蔽效果,所述弧形槽4用于卡合限位安放所述球形壳体11,避免其轻易滚动掉落的问题,而所述平行环单元2则又是进一步提高对所述球形壳体11的限位作用,使得所述球形壳体11即使从所述弧形槽4处滚出也会有所述平行环单元2进行限位阻挡,更加不可能掉落,而所述卷绕框单元3则用于卷绕收集过长的所述连接电线12,避免所述连接电线12过长后发生牵绊拉拽或者自身打结后难解开的问题。

所述弧形槽4上端槽口处的形状为直径是所述球形壳体11直径1/4-1/3的圆形。

所述平行环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安放底板1上表面上的若干个安装柱201,与所述安放底板1平行且套接设置在所述球形壳体11外侧的限位圆环202,设置在所述限位圆环202上并用于所述安装柱201穿过的安装孔203,以及套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柱201上并通过弹力向上顶起方式以用于支撑所述限位圆环202的支撑弹簧204。所述安装柱201的数量为3-5根,以所述弧形槽4的中心为圆心并按圆周排列方式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柱201的上端面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限位圆环202进行竖向限位固定的端头板20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弹簧204支撑顶起所述限位圆环202至限位有效高度,即所述限位圆环202位于所述球形壳体11的上半区,高于所述球形壳体11的1/2高度位置处,而所述支撑弹簧204在被向下压缩后,则所述球形壳体11就方便取出了,因此所述平行环单元2具有限位时保护效果好,下压时限位效果解除,所述球形壳体11方便取放的双重优点。

所述卷绕框单元3包括立板301,设置在所述立板301上的插接孔302,设置在所述插接孔302上的插接柱303,以及设置在所述插接柱303上并通过中部矩形开口穿过所述连接电线12后再旋转方式以用于卷绕收集所述连接电线12的绕线框304。所述卷绕框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柱303外侧端面上且外侧面用于设置所述绕线框304的电线阻挡板305。所述卷绕框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线阻挡板305上的插孔306,以及插接设置在所述插孔306上并用于对成圈的所述连接电线12进行外侧阻挡防散开操作的限位杆307。所述卷绕框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板301侧面上并用于所述限位杆307在穿过所述插孔306后进行插接方式以用于对成圈的所述连接电线12进行防回退散开操作的固定插槽308。所述卷绕框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孔302内环面上的两圈滚珠309,以及设置所述插接柱303外环面上并通过弧形面两侧均抵在所述滚珠309上的方式以用于对所述插接柱303进行轴向限位固定的弧形凸起环3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绕框单元3的使用方法及优点如下。

第一,所述球形壳体11在所述弧形槽4上安放后,所述连接电线12的插头穿过所述绕线框304,并使得所述绕线框304尽量位于整个所述连接电线12的中间位置。

第二,所述绕线框304旋转起来,所述连接电线12在所述绕线框304的框体上绕成一圈圈的线体,整体长度被有效缩短,直至所述连接电线12的插头正好插在插孔上,电线不至于绷紧。

第三,所述限位杆307穿过所述插孔306并插在所述固定插槽308上,以卡死所述绕线框304使其禁止旋转避免放出所述连接电线12,此外,当所述限位杆307够不到所述插槽308时,应将所述绕线框304旋转回退一点,也不会大幅影响电线长度。

第四,两圈所述滚珠309夹着所述弧形凸起环310,使得所述插接柱303只能环向旋转,不能轴向进出,保证了所述插接柱303的旋转稳定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