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3534发布日期:2020-06-23 22: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

所述发射机包括:光源、相位编码及偏振选择模块、强度调制器、光可变衰减器;

所述接收机包括:第二不等臂干涉仪、第一光电探测器;

所述光源、所述相位编码及偏振选择模块、所述强度调制器以及所述光可变衰减器依次串联,所述第二不等臂干涉仪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依次串联;

所述第二不等臂干涉仪包括长臂、短臂、第二偏振分束器和第二分束器,所述第二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所述第二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分束器;

所述相位编码及偏振选择模块包括一个具有长臂和短臂的不等臂干涉仪,所述相位编码及偏振选择模块中不等臂干涉仪的臂长差与所述第二不等臂干涉仪的臂长差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编码及偏振选择模块中的不等臂干涉仪为第一不等臂干涉仪,所述第一不等臂干涉仪包括一个第一分束器和一个第一偏振分束器,所述第一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束器,所述第一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所述第一不等臂干涉仪的臂长差与所述第二不等臂干涉仪的臂长差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编码及偏振选择模块中的不等臂干涉仪为第三不等臂干涉仪,所述第三不等臂干涉仪包括一个第一分束器和一个第四分束器,所述第三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束器,所述第三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分束器,所述第三不等臂干涉仪的臂长差与所述第二不等臂干涉仪的臂长差相同,所述相位编码及偏振选择模块还包括一个偏振调制器,所述偏振调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出端,所述偏振调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强度调制器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还包括第三分束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三分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分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还包括第三分束器、第三偏振分束器、第二光电探测器以及第三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三分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分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偏振分束器;所述第三偏振分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三偏振分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光电探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还包括第三分束器、第三偏振分束器、第二光电探测器、第三光电探测器以及第四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三分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分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偏振分束器;所述第三偏振分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三偏振分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二分束器还包括另一个输出端口,所述第二分束器的一个输出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二分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口连接于所述第四光电探测器。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还包括电控偏振控制器,所述电控偏振控制器连接于所述第三分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入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还包括电控偏振控制器,所述电控偏振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发射机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还包括电控偏振控制器,所述电控偏振控制器连接于所述接收机的输入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包括两个光可变衰减器,所述相位编码及偏振选择模块中不等臂干涉仪的长臂上包含一个光可变衰减器,所述相位编码及偏振选择模块中不等臂干涉仪的短臂上包含一个光可变衰减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斩波式光源、单激光器、脉冲注入锁定激光器与电吸收调制激光器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涉及量子通信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机包括依次串联的光源、相位编码及偏振选择模块、强度调制器、光可变衰减器,接收机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不等臂干涉仪和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不等臂干涉仪包括长臂、短臂、第二偏振分束器和第二分束器,第二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偏振分束器,第二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分束器;相位编码及偏振选择模块包括一个具有长臂和短臂的不等臂干涉仪,相位编码及偏振选择模块中不等臂干涉仪的臂长差与第二不等臂干涉仪的臂长差相同。本申请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实现复杂度低、插损小、成码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创为南京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6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