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信号收发方法及应用其的无线信号收发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50625发布日期:2020-07-21 10:5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无线信号收发方法及应用其的无线信号收发系统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有关于一种信号收发方法及应用其的信号收发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无线信号收发方法及应用其的无线信号收发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产业中,电子装置可以将无线信号发送二个无线装置的一者,然后无线装置将无线信号发送到另一个无线装置。在无线装置之间的通信期间/过程,无线装置必须确认无线装置是否接收到电子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然而,这种无线通信方法导致漫长/耗时的通信过程。

因此,如何提高电子装置与数个无线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效率是本技术领域业者努力目标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无线信号收发方法。无线信号收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一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与一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之间的一同化连接(assimilationlink),使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与第二无线收发器通过一同化过程(assimilationprocess)成为一单个虚拟装置;建立单个虚拟装置与电子装置之间的一无线连接;单个虚拟装置接收电子装置无线所发送的一第一封包;以及,在单个虚拟装置接收到第一封包之后,单个虚拟装置将一第二封包发送给电子装置。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无线信号收发系统。无线信号收发系统包括一电子装置、一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及一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及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用以:通过一同化过程,建立一同化连接而成为一单个虚拟装置;建立单个虚拟装置与电子装置之间的一无线连接;以及,在单个虚拟装置接收到一第一封包之后,单个虚拟装置将一第二封包发送给电子装置。

为了对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1e(b)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信号收发系统的无线信号收发方法的过程图。

图2绘示无线信号收发系统在二个连续的时槽(timingslot)2n及2n+1之间的操作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电子装置

100:无线信号收发系统

100’:单个虚拟装置

110: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

120、121、122、123: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

l1:同化连接

l2:无线连接

p1:第一封包

p2:第二封包

rx:接收

tx:传送

t1、t2、t3:时段

δt:延迟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a~1e(b)及图2,图1a~1e(b)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信号收发系统100的无线信号收发方法的过程图,图2绘示无线信号收发系统100在二个连续的时槽(timingslot)2n及2n+1之间的操作示意图。

如图1a所示,提供无线信号收发系统100。无线信号收发系统100包括电子装置10,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及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包含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1、122及123。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例如是手持式电子装置,(例如是移动电话)提供一音源,且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及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例如是无线耳机(earphone)、扬声器(loudspeaker)等,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之间没有连接任何实体线路。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可以通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彼此通讯,其中无线通信技术例如是蓝牙协定或wirelessfidelity(wi-fi)(基于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的ieee802.11是列标准)等。

尽管未绘示,但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中的每一个包括无线收发器(wirelesstransceiver),其中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通过无线收发器彼此无线通信。

如图1b所示,通过同化过程(assimilationprocess),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各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之间建立同化连接(assimilationlink)l1,使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通过同化连接l1成为单个虚拟装置1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用作/预设为单个虚拟装置100'中的主无线收发器装置。单个虚拟装置100’中的其它无线收发器装置,例如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1~123,用作/预设为次无线收发器装置。在同化过程中,主无线收发器装置(例如,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将特征消息(characteristicmessage)发送到次无线收发器装置(例如,第二无线收发器121~123),其中特征消息包括时脉(clocktick)、虚拟随机搜寻(pseudorandomseek)、用于加密过程的密钥等。同化链接l1可根据特征消息采用任何合适同化技术而建立。

同化连接l1例如是蓝牙连线或wi-fi连线。由于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成为一个单个虚拟装置100',因此电子装置10的显示器(未绘示)显示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的一者的连接符号(icon),以代表单个虚拟装置100'。

如图1c所示,通过诸如蓝牙协定、wi-fi协定等的标准无线协定,建立单个虚拟装置100'与电子装置10之间的无线连接l2。无线连接l2例如是蓝牙连线或wi-fi连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用作/预设为单个虚拟装置100'中的主无线收发器装置,因此电子装置10与单个虚拟装置100'之间的无线连接l2由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0建立。

如图1d(a)及图2所示,在建立无线连接l2后,电子装置10可以将第一封包p1(例如,音频封包)发送到单个虚拟装置100’的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第一封包p1可以至少包括音频信息(audioinformation)。由于同化连接l1,各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都可以监听(snoop)(或收听(listen))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0之间的无线连接l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1~123可获得通过监听在同化连接l1中所传输的封包,因此不需在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第二收发器无线装置121之间传输任何封包。

如图1d(b)及图2所示,当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在时槽2n期间监听无线连接l2上的第一封包p1时,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向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发送确认封包,例如是传送(transmission)tx。各次无线收发器装置(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1~123中的每个)在不同的时段(timeperiod)(不同频道)中将确认封包发送到主无线收发器装置(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例如,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1在时段t1中将确认封包发送到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2在时段t2中将确认封包发送到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且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3在时段t3中将确认封包发送给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

若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在时槽2n期间从所有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1至123接收到确认封包(例如,图2所示的接收rx),则意味着所有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1至123都监听到无线连接l2上的第一封包p1,即,表示整个单个虚拟装置100'接收到第一封包p1。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1至123可以通过监听处理来获得第一封包p1。如此,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及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1至123同时或几乎同时取得第一封包p1。

如图1e(a)及图2所示,当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1至123全部都接收到第一封包p1时,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将第二封包p2发送到电子装置1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封包p2是确认(ack)封包。由于同化连接l1,各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可监听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0之间的无线连接l2。当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监听到无线连接l2上的第二封包p2时,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在图2的时槽2n+1期间向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发送确认封包(例如是传送tx)。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1至123中任何一个没有监听到第一封包p1时,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不将第二封包p2发送到电子装置。然后,在下一时槽2n中,电子装置10通过无线连接l2将相同的第一封包p1重新发送到单个虚拟装置100’的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

如图1e(b)及图2所示,当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在时槽2n+1期间监听到无线连接l2上的第二封包p2时,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向第一无线装置发送确认封包,例如是传送tx。然后,电子装置10可以在下一个时槽2n中通过同化连接l1将下一个新的第一封包p1发送到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二封包p2不包括数据(例如,音频信息及/或控制信息)时,例如,第二封包p2是ack封包,则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1至123不向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发送确认封包(例如,在时槽2n+1期间的图2的传送tx)。

另外,如图2所示,在时槽2n期间,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可以交换数据(如rx、tx、...所示)以确定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中的哪一个能提供更好的传输品质。在将第二封包p2发送到电子装置10的步骤(对应于图1e(a))中,第二封包p2由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中能提供更好的传输品质之一者发送,例如是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详言之,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与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可通过彼此间的数据交换判断出哪一者能提供更好的传输品质,然后二者通过通讯协定,将能提供更好的传输品质的无线收发器装置设为主无线收发器装置,而其它者设为次无线收发器装置。交换的数据分别为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110及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120对电子装置10的信号收讯品质。借由此数据交换可决定或定义由哪个装置做为第一无线收发器装置的收讯品质最佳。

另外,第二无线收发器装置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二个、四个或更多。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