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14993发布日期:2020-05-06 20:02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信息通信网络,传输和程控一直是两大主要专业。

传输是程控的支撑系统,程控交换机中继端口通过中继线(2m电缆)与光端机相连,通过传输系统将语音业务承载至远方。无论是程控侧还是传输侧发生故障,程控和传输网管一般会同时产生告警,程控侧值勤人员看到告警后,需要人工判断是否为程控的机线设备故障导致的告警,传输侧值勤人员看到告警后同样需要人工判断是否为传输的机线设备故障导致的告警,期间两侧的值勤人员可能会多次通过电话沟通,处置效率低下、耗时耗力。

告警处置是通信台站日常值勤的主要工作内容,处置效率的高低对值勤维护水平的影响至关重要。实现跨专业告警的自动关联,提高故障处置效率,是值勤维护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对于信息通信网络,实现传输和程控的跨专业告警关联是关键。长期以来,跨专业的告警关联一直是个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目前信息通信网络的跨专业告警处置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程控交换机、程控中继端口和中继传输全程路由的关联关系存入数据库;

实时接收程控网管和传输网管产生的原始告警数据;

当所述原始告警数据对应的告警为程控网管产生的中继类型的告警a时,基于所述数据库,确定程控中继端口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n是否正在告警;当传输设备电口n正在告警且其告警产生时间和告警a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或传输设备电口n未正在告警时,分别判断程控侧和传输侧是否有更高阶的告警,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告警源和根告警;

当所述原始告警数据对应的告警为传输网管产生的传输设备电口类型的告警b时,基于所述数据库,确定传输设备电口直接相连的程控中继端口m是否正在告警;当程控中继端口m正在告警且其告警产生时间和告警b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或程控中继端口m未正在告警时,分别判断程控侧和传输侧是否有更高阶的告警,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告警源和根告警;

对程控侧和传输侧的判断结果中的重复部分进行合并,并显示处理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库的字段包括:

程控交换机编码、程控中继端口位置编码、中继端口所在单板的位置编码、中继端口所在机框的编码、中继端口所在模块的编码、程控中继端口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程控中继端口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电口编码、各传输设备电口所在机盘编码、各传输设备电口所在机槽编码、各传输设备电口所在机框编码以及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光口编码。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程控中继端口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n是否正在告警,包括:

通过预设接口实时接收程控网管告警系统产生的原始告警数据;其中,所述原始告警数据包括告警类型、告警物理位置和告警产生时间;

当原始告警数据中的告警类型标识为中继告警时,确定为中继类型告警;

当告警为中继类型告警时,依次拼接所述原始告警数据中的模块号、机架号、机框号、机框槽位号和端口序号,形成告警的程控中继端口编码;

根据所述程控中继端口编码,基于所述数据库中的资源关联关系,确定程控中继端口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n,并遍历传输网管当前未消失的原始告警数据,以确定传输设备电口n是否正在告警。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传输设备电口直接相连的程控中继端口m是否正在告警,包括:

通过预设接口实时接收传输网管告警系统产生的原始告警数据;其中,所述原始告警数据包括告警类型、告警物理位置和告警产生时间;

当原始告警数据中的告警类型为电口告警时,确定为传输设备电口类型告警;

当告警为传输设备电口类型告警时,依次拼接所述原始告警数据中的机架号、机框号、机框槽位号、机盘号和端口序号,形成告警的传输设备电口编码;

根据所述传输设备电口编码,基于所述数据库中的资源关联关系,确定传输设备电口是否为直接与程控中继端口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

当传输设备电口为直接与程控中继端口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时,确定传输设备电口所对应的程控中继端口m,并遍历程控网管当前未消失的原始告警数据,以确定程控中继端口m是否正在告警。

进一步地,所述分别判断程控侧和传输侧是否有更高阶的告警,包括:

依据预设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分别判断程控侧和传输侧是否有更高阶的告警;其中,所述预设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包括:预设程控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和预设传输高阶告警判断规则;

所述预设程控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包括:板件类告警、机框告警和模块告警是程控中继类型告警的更高阶告警,同为中继告警的,信号丢失类告警是帧失步和ts0全1类告警的更高阶告警;

所述预设传输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包括:板件类告警、机盘告警、机框告警,以及光口类告警是传输设备电口类型告警的更高阶告警,同为电口类告警的,信号丢失类告警是ais类告警的更高阶告警。

进一步地,所述分别判断程控侧和传输侧是否有更高阶的告警包括:

对于程控侧,判断中继端口所在单板、中继端口所在机框、中继端口所在模块是否存在告警,当存在告警时标记相应告警为更高阶告警;

对于传输侧,判断传输设备电口所在机盘、传输设备电口所在机槽、传输设备电口所在机框是否存在告警,当存在告警时标记相应告警为更高阶告警,否则,判断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光口是否存在告警,当存在告警时将光口告警标记为更高阶告警,否则,判断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电口是否存在更高阶的电口类型告警,当存在告警时将更高阶的电口类型告警标记为更高阶告警。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光口是否存在告警,包括:通过遍历传输网管当前未消失的原始告警数据,确定是否有相应光口的告警;所述判断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电口是否存在更高阶的电口类型告警,包括:通过遍历传输网管当前未消失的原始告警数据,确定是否有相应更高阶的电口类型告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告警源和根告警,具体为:

当告警为程控网管产生的中继类型的告警a时,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告警源和根告警,包括:

当程控侧有更高阶的告警a1,且告警a1与告警a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传输侧无更高阶的告警时,确定程控故障是告警源,且a1是根告警;

当程控侧无更高阶的告警,传输侧有更高阶的告警b1,且告警b1与告警a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时,确定传输故障是告警源,且b1是根告警;

当程控侧无更高阶的告警,传输侧也无更高阶的告警时,确定程控和传输之间的中继线路故障是告警源;

当告警为传输网管产生的传输设备电口类型的告警b时,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告警源和根告警,包括:

当程控侧有更高阶的告警a1,且告警a1与告警b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传输侧无更高阶的告警时,确定程控故障是告警源,且a1是根告警;

当程控侧无更高阶的告警,传输侧有更高阶的告警b1,且告警b1与告警b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时,确定传输故障是告警源,且b1是根告警;

当程控侧无更高阶的告警,传输侧也无更高阶的告警时,确定程控和传输之间的中继线路故障是告警源。

相应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管理子系统,用于存储程控中继端口和传输全程路由的对应关系,程控中继端口和所在单板、机框、模块的对应关系,以及传输设备电口和所在机盘、机槽、机框的对应关系,预设高阶告警判断规则;

告警采集子系统,用于实时接收程控网管告警系统和传输网管告警系统产生的原始告警数据;

数据预处理子系统,用于当所述原始告警数据对应的告警为程控网管产生的中继类型的告警a时,基于所述数据库,确定程控中继端口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n是否正在告警;当传输设备电口n正在告警且告警产生时间和告警a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或传输设备电口n未正在告警时,分别判断程控侧和传输侧是否有更高阶的告警;

所述数据预处理子系统还用于当所述原始告警数据对应的告警为传输网管产生的传输设备电口类型的告警b时,基于所述数据库,确定传输设备电口直接相连的程控中继端口m是否正在告警;当程控中继端口m正在告警且告警产生时间和告警b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或程控中继端口m未正在告警时,则分别判断程控侧和传输侧是否有更高阶的告警;

跨专业判断处理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预处理子系统的高阶告警搜寻结果判断告警源和根告警,并对重复的判断结果进行合并处理;

结果显示子系统,用于显示所述跨专业判断处理子系统的处理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预处理子系统包括告警筛选模块、告警数据转换模块和高阶告警搜寻模块;其中,所述告警筛选模块用于筛选出程控中继类型的告警和传输设备电口类型的告警;所述告警数据转换模块用于数据格式转换,生成告警的位置编码;所述高阶告警搜寻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数据管理子系统中存储的预设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在当前未恢复的告警中搜寻相应的高阶告警;

所述数据管理子系统包括业务资源模块、告警数据模块和配置信息模块;其中,所述业务资源模块用于存储业务资源数据;所述告警数据模块用于存储经所述数据预处理子系统转换后的告警数据和当前未恢复的告警数据;所述配置信息模块用于存储预设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和配置信息;

所述告警采集子系统包括程控告警采集模块和传输告警采集模块;其中,所述程控告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程控交换机网管产生的原始告警数据;所述传输告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传输网管产生的原始告警数据;

所述跨专业判断处理子系统包括程控侧判断处理模块、传输侧判断处理模块和结果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程控侧判断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程控侧告警触发的判断;所述传输侧判断处理模块用于处理传输侧告警触发的判断;所述结果处理模块用于对重复的判断结果进行合并处理;

所述结果显示子系统包括拓扑绘制模块和信息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拓扑绘制模块用于绘制告警相关的传输、程控设备和相关线路的拓扑;所述信息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跨专业判断处理子系统处理后的跨专业告警信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建立程控交换机、程控中继端口和中继传输全程路由的关联关系,实时接收程控网管和传输网管新生成的告警,触发判断处理进程,依据设定的跨专业关联规则实施判断,并对重复结果进行合并,最后以拓扑和辅助文字的形式进行判断结果呈现;实现了根告警的快速定位,可辅助故障处理,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信息通信网络的跨专业告警处置效率低下的问题,节省人力、物力,有效提高了故障处置效率,提高了自动电话网的运行维护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方法,其包括:

s101,将程控交换机、程控中继端口和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进行关联串接;将程控交换机、程控中继端口和中继传输全程路由的关联关系存入数据库;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关联关系包括程控中继端口和传输全程路由的对应关系,程控中继端口和所在单板、机框、模块的对应关系,以及传输设备电口和所在机盘、机槽、机框的对应关系;所生成的数据库的字段包括:程控交换机编码、程控中继端口位置编码、中继端口所在单板的位置编码、中继端口所在机框的编码、中继端口所在模块的编码、程控中继端口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程控中继端口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电口编码、各传输设备电口所在机盘编码、各传输设备电口所在机槽编码、各传输设备电口所在机框编码以及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光口编码。

s102,实时接收程控网管和传输网管产生的原始告警数据;判断是否为传输网管告警,当为传输网管告警时,转至s106;否则,继续执行s103;

s103,接收程控网管产生的故障告警a,并判断告警a是否为中继类型的告警;当告警a是中继类型的告警时,继续执行s104;否则,判断结束;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s103具体为:通过北向接口实时接收程控网管告警系统产生的原始告警数据,该原始告警数据至少包括告警类型、告警物理位置和告警产生时间;若原始告警数据中的告警类型标识为中继告警,则判断相应告警为中继类型告警,并触发一次判断,否则,不触发判断。

s104,获取告警的程控中继端口编码,判断该程控中继端口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是否正在告警;当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正在告警且其告警产生时间和告警a产生时间的间隔不小于预设值时,判断结束;当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正在告警(设此告警为b)且告警b产生时间和告警a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或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未正在告警时,继续执行s105;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s104具体为:依次拼接原始告警数据中的模块号、机架号、机框号、机框槽位号和端口序号,形成告警的程控中继端口编码;根据程控中继端口编码,基于数据库中的资源关联关系,确定程控中继端口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并遍历传输网管当前未消失的原始告警数据,以确定程控中继端口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是否正在告警。

此外,需说明的是,若直接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未正在告警,也要继续判断,因为此时可能存在机盘、机槽或机框故障,导致网管无法监测到相应机盘、机槽或机框上电口的告警。上述预设值为预设时间窗口,需依据实际测试设定。

s105,分别判断程控侧和传输侧是否有更高阶的告警,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告警源和根告警;然后转至s11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s105具体为:依据预设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分别判断程控侧和传输侧是否有更高阶的告警;其中,预设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包括:预设程控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和预设传输高阶告警判断规则;

预设程控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包括:板件类告警、机框告警和模块告警是程控中继类型告警的更高阶告警,同为中继告警的,信号丢失类告警是帧失步和ts0全1类告警的更高阶告警;预设传输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包括:板件类告警、机盘告警、机框告警,以及光口类告警是传输设备电口类型告警的更高阶告警,同为电口类告警的,信号丢失类告警是ais类告警的更高阶告警。

相应地,对程控侧和传输侧是否有更高阶的告警分别判断包括:

对于程控侧,判断中继端口所在单板、中继端口所在机框、中继端口所在模块是否存在告警,当存在告警时标记相应告警为更高阶告警;

对于传输侧,判断传输设备电口所在机盘、传输设备电口所在机槽、传输设备电口所在机框是否存在告警,当存在告警时标记相应告警为更高阶告警,否则,判断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光口是否存在告警,当存在告警时将光口告警标记为更高阶告警,否则,判断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电口是否存在更高阶的电口类型告警,当存在告警时将更高阶的电口类型告警标记为更高阶告警。其中,判断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光口是否存在告警,包括:通过遍历传输网管当前未消失的原始告警数据,确定是否有相应光口的告警;判断中继的传输全程路由依次经由的各传输设备电口是否存在更高阶的电口类型告警,包括:通过遍历传输网管当前未消失的原始告警数据,确定是否有相应更高阶的电口类型告警。

上述s105中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告警源和根告警的处理过程,包括:

1)当程控侧有更高阶的告警a1,且告警a1与告警a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传输侧无更高阶的告警时,确定程控故障是告警源,且a1是根告警;

2)当程控侧无更高阶的告警,传输侧有更高阶告警b1,且告警b1与告警a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时,确定传输故障是告警源,且b1是根告警;

3)当程控侧无更高阶的告警,传输侧也无更高阶的告警时,确定程控和传输之间的中继线路故障是告警源;

4)当程控侧有高阶告警a1,且告警a1与告警a产生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值,传输侧有更高阶告警b1,且告警b1与告警a产生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值时,无法判定哪个是告警源,此时需要人工具体分析。

s106,接收传输网管产生的故障告警b,判断告警b是否是传输设备电口类型的告警;当告警b是传输设备电口类型的告警时,继续执行s107;当告警b不是传输设备电口类型的告警时,判断结束;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s106具体为:通过北向接口实时接收传输网管告警系统产生的原始告警数据,该原始告警数据至少包括告警类型、告警物理位置和告警产生时间;若原始告警数据中的告警类型是电口告警,则为传输设备电口类型告警,并触发一个判断进程,否则,不触发判断。

s107,获取传输设备电口位置编码,判断该传输设备电口是否为直接与程控中继端口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当该传输设备电口是直接与程控中继端口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时,继续执行s108;否则,判断结束;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s107具体为:依次拼接原始告警数据中的机架号、机框号、机框槽位号、机盘号和端口序号,形成告警的传输设备电口编码;根据传输设备电口编码,基于数据库中的资源关联关系,确定传输设备电口是否为直接与程控中继端口相连的传输设备电口。

s108,判断传输设备电口直接相连的程控中继端口是否正在告警;当直接相连的程控中继端口正在告警且其告警产生时间和告警b产生时间的间隔不小于预设值时,判断结束;当程控中继端口正在告警且其告警产生时间和告警b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或程控中继端口未正在告警时,执行s109;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s108中判断传输设备电口直接相连的程控中继端口是否正在告警的过程具体为:确定传输设备电口对应的程控中继端口,并遍历程控网管当前未消失的原始告警数据,确定程控中继端口是否正在告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直接相连的程控中继端口未正在告警时,也要继续执行判断,因为此时可能存在板件、机框或模块故障,导致网管无法监测到相应板件、机框或模块上中继端口的告警。

s109,分别判断程控侧和传输侧是否有更高阶的告警,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告警源和根告警;继续执行s110;

具体地,上述s109中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告警源和根告警的过程,包括:

1)当程控侧有更高阶的告警a1,且告警a1与告警b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传输侧无更高阶告警时,确定程控故障是告警源,且a1是根告警;

2)当程控侧无更高阶的告警,传输侧有更高阶告警b1,且告警b1与告警b产生时间的间隔小于预设值时,确定传输故障是告警源,且b1是根告警;

3)当程控侧无更高阶的告警,传输侧也无更高阶的告警时,确定程控和传输之间的中继线路故障是告警源;

4)当程控侧有高阶告警a1,且告警a1与告警b产生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值,传输侧有更高阶告警b1,且告警b1与告警b产生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值,则无法判定哪个是告警源,此时需要人工具体分析。

s110,对程控侧和传输侧的判断结果中的重复部分进行合并;

具体地,上述s110是在设定的时间窗口内,若各判断处理进程结果重复,或者判断结果与当前已存在的结果重复,则合并成一条处理结果。其中,重复是指处理结果中根告警相同,且根告警的产生时间相同。

s111,触发应用层进行处理结果呈现。

具体地,上述s111是根据判断处理结果,并结合资源关系,绘制告警相关程控设备、传输设备和连接线路的拓扑,显示跨专业告警关联信息。

本实施例的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方法通过对大量程控和传输告警处置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出了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模型,并综合考虑多类特殊情况进行优化,实现了根告警的快速定位,可以有效辅助故障处理,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信息通信网络的跨专业告警处置效率低下的问题,节省人力、物力,有效提高了故障处置效率,提高了自动电话网的运行维护水平。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系统,其包括:

数据管理子系统,用于存储程控中继端口和传输全程路由的对应关系,程控中继端口和所在单板、机框、模块的对应关系,以及传输设备电口和所在机盘、机槽、机框的对应关系,预设高阶告警判断规则,配置信息,告警数据;其包括业务资源模块、告警数据模块和配置信息模块;其中,业务资源模块用于存储业务资源数据,包括程控中继端口和传输全程路由的对应关系,程控中继端口和所在单板、机框、模块的对应关系,传输设备电口和所在机盘、机槽、机框的对应关系;告警数据模块用于存储转换后的告警数据和当前未恢复的告警数据;配置信息模块用于存储预设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和配置信息;

告警采集子系统,用于实时接收程控网管告警系统和传输网管告警系统产生的原始告警数据;其包括程控告警采集模块和传输告警采集模块;其中,程控告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程控交换机网管产生的原始告警数据;传输告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传输网管产生的原始告警数据;

数据预处理子系统,用于告警筛选、告警数据格式转换和高阶告警搜寻;其包括告警筛选模块、告警数据转换模块和高阶告警搜寻模块;其中,告警筛选模块用于筛选出程控中继类型的告警和传输设备电口类型的告警;告警数据转换模块用于数据格式转换,生成告警的位置编码;高阶告警搜寻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数据管理子系统中存储的预设高阶告警判断规则在当前未恢复的告警中搜寻相应的高阶告警;

跨专业判断处理子系统,用于根据数据预处理子系统的高阶告警搜寻结果判断告警源和根告警,并对重复的判断结果进行合并处理;其包括程控侧判断处理模块、传输侧判断处理模块和结果处理模块;其中,程控侧判断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程控侧告警触发的判断;传输侧判断处理模块用于处理传输侧告警触发的判断;结果处理模块用于对重复的判断结果进行合并处理;

结果显示子系统,用于显示跨专业判断处理子系统的处理结果;其包括拓扑绘制模块和信息显示模块;其中,拓扑绘制模块用于绘制告警相关的传输、程控设备和相关线路的拓扑;信息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跨专业判断处理子系统处理后的跨专业告警信息。

本实施例的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系统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方法相对应;其中,本实施例的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系统中的各功能模块所实现的功能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程控和传输跨专业告警关联方法中的各流程步骤一一对应;故,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需说明的是,以上所述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一旦得知了本发明的基本创造性概念,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