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ocket接口转soap接口系统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42152发布日期:2020-07-17 17:45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socket接口转soap接口系统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金融业软件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socket接口转soap接口系统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socket是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一个抽象层,它把tcp/ip层复杂的操作抽象为几个简单的接口供应用层调用已实现进程在网络中通信。socket是面向客户/服务器模型而设计的,针对客户和服务器程序提供不同的socket系统调用,利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巧妙地解决了进程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问题。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常基于tcp的连接方式,是一个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请求和应答的标准(tcp),客户端发起一个到服务器上指定端口(默认端口为80)的http请求。应答的服务器上存储着所需资源。

soap(simpleobjectaccrss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是一种简单的基于xml的协议,可以使应用程序在分散或分布式的环境中通过http来交换信息。soap基于xml语言和xsd标准,其定义了一套编码规则,编码规则定义如何将数据表示为消息,以及怎样通过http协议来传输soap消息,由四部分组成:soap消息基本上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单向传输,常常结合起来执行类似于请求/应答的模式。不需要把soap消息绑定到特定的协议,soap可以运行在任何其他传输协议(http、smtp、ftp等)上。

时至今日,金融行业软件系统间的接口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单一的socket接口,到现在的多种接口并存,包括soap等近几年发展出的新接口。soap等新接口的应用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鲜血液,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更新更广的数据传输扩展,更稳定和高效的文件数据交互能力,但随着soap等新接口发展,很多金融行业使用的诸如标准c语言开发的软件系统在对接soap等新接口事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无法对接,而如果因为接口的不通用而重新设计开发软件系统则带了来巨大的人力和时间的资源浪费。目前金融行业很多老系统接口多为socket接口,无法或很难对接soap接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ocket接口转soap接口系统的处理方法,支持socket接口转soap接口时soap报文头的灵活配置,并内置集成了多种常用soap报文头,可进行自动测试以确定最优的报文头选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socket接口转soap接口系统的处理方法,系统上设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对外提供socket接入接口,输出接口对接其他系统提供的soap接口,系统通过socket接入接口接受传入数据,将数据转换成soap接口需要的数据格式后连接其他系统提供的soap接口并将数据传输到下一个系统;

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系统启动;

步骤2,系统启动后,建立socket接口的服务端,监听相应的服务端口等待接收数据;

步骤3,收到上送数据后,根据预先设定或者解析数据连接对应的soap接口服务;

步骤4,连接上soap接口服务后,先自动检测soap接口类型,检测时按顺序发送几种常用的报文格式,如果接收的对应格式的正确返回,则可以确认对方使用的为此格式,系统会自动把相应的报文打包格式记录,并作为默认格式;如果未成功监测出soap接口提供方的报文格式则系统读取人工配置的报文格式并按此格式打包数据;

步骤5,如果步骤4自动检测成功则系统自动填充soap接口的报文头和报文格式;

步骤6,如果步骤4自动检测失败则读取人工配置的配置文件填充soap接口的报文头和报文格式;

步骤7,系统根据步骤5或者步骤6解析出报文头和报文格式,并按照此格式将socket接口接收到的上送报文重新整理打包并按照soap接口模式发送给soap接口的服务提供方;

步骤8,整个socket接口到soap接口的转换转发过程完成。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人工配置方法即在对应的配置文件中配置相应报文格式即可,包括常用的通讯方式、通讯版本、请求方式。

进一步,所述系统采用标准c语言作为开发语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辅助各个不同接口间的数据交换与报文转发;对大集成的系统间跨接口数据通讯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技术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socket接口转soap接口系统的处理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socket接口转soap接口系统的处理方法,系统采用标准c语言为开发语言,系统上设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对外提供socket接入接口,输出可对接其他系统提供的soap接口,系统通过socket接入接口接受传入数据,将数据转换成soap接口需要的数据格式后连接其他系统提供的soap接口并将数据传输到下一个系统;

系统支持多种soap报文格式,并且可通过配置文件轻松配置。系统可自动检测常见的soap接口提供方的报文类型,如果检测成功可自动配置。

一种socket接口转soap接口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系统启动;

步骤2,系统启动后,建立socket接口的服务端,监听相应的服务端口等待接收数据;

步骤3,收到上送数据后,根据预先设定或者解析数据连接对应的soap接口服务;

步骤4,连接上soap接口服务后,先自动检测soap接口类型,检测时按顺序发送几种常用的报文格式,如果接收的对应格式的正确返回,则可以确认对方使用的为此格式,系统会自动把相应的报文打包格式记录,并作为默认格式。如果未成功监测出soap接口提供方的报文格式则系统读取人工配置的报文格式并按此格式打包数据。人工配置方法即在对应的配置文件中配置相应报文格式即可,包括常用的通讯方式,通讯版本,请求方式等。

步骤5,如果步骤4自动检测成功则系统自动填充soap接口的报文头和报文格式

步骤6,如果步骤4自动检测失败则读取人工配置的配置文件填充soap接口的报文头和报文格式。

步骤7,系统根据步骤5或者步骤6解析出报文头和报文格式,并按照此格式将socket接口接收到的上送报文重新整理打包并按照soap接口模式发送给soap接口的服务提供方。

步骤8,整个socket接口到soap接口的转换转发过程完成。

本发明辅助各个不同接口间的数据交换与报文转发;对大集成的系统间跨接口数据通讯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技术可行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