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状态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6839445发布日期:2021-10-08 20:53阅读:54来源:国知局
连接状态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状态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2.分段路由隧道(segment routing,sr policy)是基于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技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隧道引流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基于隧道接口的实现方式。基于sr policy之上的一系列创新,极大地拓展了流量工程的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 traffic engineering,sr-te)的适用范围、简化了部署、优化了性能。基于sr policy的sr-te已得到业界的广泛接受,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fifth generation,5g)以及物联网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基于sr policy网络中,可以使用路径检测报文检测节点间的sr路径的连通性,如使用无缝双向转发检测(seamless bidirectional forward detection,sbfd)报文,检测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间处于连通状态或非连通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状态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5.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状态检测方法,包括:
6.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路径检测报文,该路径检测报文用于检测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间的分段路由sr路径的连通性,当涉及跨域场景时,如第二节点通过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建立连接,若需检测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sr路径的连通性,第一节点基于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的sr路径的连通性,对该路径检测报文进行响应。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跨域场景下检测sr路径的连通性的方法,第二节点可以根据第一节点的响应确定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sr路径的连通性。
8.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路径检测报文的目标接收终点可以为第三节点,路径检测报文的目标接收终点也可以不为第三节点,如目标接收终点可以为第一节点。
9.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节点可以根据路径检测报文的标识确定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之间的sr路径。
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节点确定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间sr路径的方式。
11.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当检测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sr路径的连通性时,第一节点可以基于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的sr路径的连通性,对路径检测报文进行响应,当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之间的sr路径处于连通状态时,该响应可以是作为对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之间的sr路径处于连通状态的响应,用于通知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
和第三节点间的sr路径处于连通状态;当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时,该响应可以作为对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的响应,通知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
12.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节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通知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如第一节点通过不向第二节点发送针对路径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的方式通知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或者,第一节点通过向第二节点发送针对所述路径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的方式通知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
13.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通知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提高了方案的灵活性。
14.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路径检测报文可以为无缝双向转发检测(seamless bidirectional forward detection,sbfd)报文,第一节点基于由第二节点到第三节点的分段路由流量工程sr te策略隧道接收上述路径检测报文。
15.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节点确定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间的连通性的具体方式包括若满足下述条件之一,则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反之,则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间的sr路径处于连通状态:第一节点为第三节点配置的bgp epe标签为无效状态;第一节点检测到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 detection,bfd)会话状态为关闭状态(down);第一节点的接口的静态bdf会话状态为关闭状态(down);第一节点中用于和所述第三节点连接的接口的状态为关闭状态(down)。
16.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状态检测方法,包括:
17.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路径检测报文,该路径检测报文用于检测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间的分段路由sr路径的连通性,当涉及跨域场景时,如第二节点通过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建立连接,若需检测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sr路径的连通性,第二节点根据第一节点针对上述路径检测报文的响应,确定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间的sr路径的连通性。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跨域场景下检测sr路径的连通性的方法,第二节点可以根据第一节点的响应确定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sr路径的连通性。
19.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路径检测报文的目标接收终点可以为第三节点,路径检测报文的目标接收终点也可以不为第三节点,如目标接收终点可以为第一节点。
20.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路径检测报文为可以sbfd报文,第二节点可以基于由第二节点到第三节点的分段路由流量工程sr te策略隧道向第一节点发送路径检测报文。
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路径检测报文以及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路径检测报文的通道。
22.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可以作为第一节点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及第一方面各实施方式的方法。
23.本技术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可以作为第二节点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及第二方面各实施方式的方法。
24.本技术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可以作为第一节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输入输出设备,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及第一方面各实施方式的方法。
25.本技术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可以作为第二节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输入输出设备,处理器执行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及第二方面各实施方式的方法。
26.本技术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实施方式。
27.本技术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网络框架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段标识列表示意图;
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状态检测方法一个流程示意图;
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sbfd报文机制示意图;
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个网络框架示意图;
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sbfd报文机制示意图;
34.图7-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状态检测方法。
36.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网络结构框架包括:
37.发射端设备(header)101,反射端设备(endpoint)102,网络服务提供设备(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103。
38.发射端设备101和isp103通过反射端设备102相连,发射端设备可以通过sbfd报文确定发射端设备101和isp103间的sr路径的连通性。
39.发射端设备101和反射端设备102间建立sr policy,sr policy是在sr技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隧道引流技术。sr policy路径表示为指定路径的段列表(segment list),称为段标识(segment identity,sid)列表(list)。每个sid列表指示从指定源起点到目的端点的路径,即端到端的路径,如发射端设备101到反射端设备102间的路径,sid列表指示网络中的设备遵循指定的路径,而不是其他规则计算的最短路径。如果数据包被导入sr policy中,sid列表由头端(如发射端设备101)添加到数据包上,网络的其余设备执行sid列表中嵌入的指令。
40.sr policy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头端(如发射端设备101):sr policy生成的节点;颜色(color):sr policy携带的扩展团体属性,携带相同color属性的bgp路由可以使用该
sr policy;尾端(如反射端设备101):sr policy的目的地址。
41.结合图1所示网络结构框架,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sr policy模型进行描述,参阅图2,一个sr policy系统可以包含多条候选路径(candidate path)。候选路径携带优先级属性(preference)和sid。优先级最高的有效候选路径做为sr policy系统的主路径,优先级次高的有效路径做为sr policy系统的热备份路径。一条候选路径可以包含多个段列表(segment list),各段列表可以携带权重(weight)属性。每个段列表都是一个显式标签栈,段列表可以指示网络设备转发报文。
42.关于内部网管协议的断路由(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for sr,igp for sr)只能在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域内分配sid,通过对as域内sid的合理编排,规划出as域内的路径。对于大规模网络,通常需要跨越多个as,如图1中包括两个as域(as1域和as2域),igp for sr不能实现跨域分配sid,关于段路由的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 for segment routing,bgp for sr)是bgp针对sr的扩展,能够针对bgp相关信息分配sid,并将该信息上报给控制设备,如发射设备等,之后sr-te在编排路径时,使用sid作为编排路径中的一环,从而得到跨域sr-te的优路径。
43.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将发射端设备称为第二节点,反射端设备称为第一节点,isp称为第三节点,若有多个isp,如有n个isp,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则将n个isp依次命名为第三节点至第n+2节点。
44.结合图1的网络框架图,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发射端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的发射端设备101,反射端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的反射端设备102,第三节点可以为图1所示的isp103,请参阅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状态检测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步骤301至304,具体如下:
45.301、发射端设备向反射端设备发送路径检测报文;
46.发射端设备向反射端设备发送用于检测发射端设备和反射端设备间的sr路径的连通性的路径检测报文。
47.该路径检测报文可以为sbfd报文或bfd报文等,本技术实施例仅以sbfd报文为例进行说明。
48.参阅图4,下面进行sbfd报文机制的介绍:在链路检测之前,发起端设备和反射端设备通过互相发送sbfd控制报文(sbfd control packet),该sbfd控制报文用于通告sbfd描述符(discriminator)等信息,sbfd描述符可以包括本端描述符(my discriminator value,md)值和对端描述符(your discriminator value,yd)值。链路检测时,发起端设备主动发送sbfd echo报文,本技术实施例中将sbfd echo报文称为sbfd报文,反射端设备根据其自身情况环回此报文,发起端设备根据响应报文确定链路的连接状态,发起端设备为检测设备,配置检测报文,如sbfd报文,反射端设备接收到发起端的检测报文,以检测报文为sbfd报文为例,反射端设备检查报文中sbfd描述符是否与本地配置的全局sbfd描述符匹配,如果匹配,且满足预设的条件(如反射端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且反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的处于连通状态),反射端设备向发起端设备发送响应报文。
49.若该sbfd报文中携带有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出口对等工程(egress peer engineering,epe)标签,反射端设备识别出该bgp epe标签后,不执行步骤202至203,因此,发射端设备置该sbfd报文时,不为该sbfd报文配置bgp epe标签。
50.需要注意的是,图4并未示出各个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各个操作的执行顺序由各
个操作之间的内在逻辑决定。
51.参阅图5,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有多个isp,本实施例仅以两个isp(第一isp103和第二isp104)为例进行描述,为检测发射端设备和第一isp103间的sr路径的连通性,发射端设备配置第一路径检测报文,并向反射端设备发送该第一路径检测报文,反射端设备基于路径检测报文的标识确定反射端设备和第一isp103之间的sr路径,同理,检测发射端设备和第二isp104间的sr路径的连通性,发射端设备配置第二路径检测报文,并向反射端设备发送该第二路径检测报文,反射端设备基于路径检测报文的标识确定反射端设备和第二isp104之间的sr路径。
5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路径检测报文和第二路径检测报文均属于路径检测报文,当路径检测报文是sbfd报文时,路径检测报文的标识可以为md值或报文中的本地(local)字段,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53.302、反射端设备确定反射端设备和isp之间的sr路径的连通性;
54.反射端设备确定反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的连通性的方式有很多,若满足下述条件之一,则反射端设备和该isp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反之,则反射端设备和该isp间的sr路径处于连通状态。
55.a.反射端设备为isp配置的bgp epe标签为无效状态;
56.b.反射端设备检测到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 detection,bfd)会话状态为关闭状态(down);
57.c.反射端设备的接口的静态bdf会话状态为关闭状态(down);
58.d.反射端设备中用于和isp连接的接口的状态为关闭状态(down)。
59.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条件仅为部分例子,具体的确定方式不做限定,若满足上述任一种状态,反射端设备确定反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反射端设备在确定反射端设备和isp之间的sr路径的连通时,可以不与isp进行通信。
60.303、反射端设备基于反射端设备和isp之间的sr路径的连通性,对路径检测报文进行响应;
61.当反射端设备和isp之间的sr路径处于连通状态,反射端设备对路径检测报文进行反射端设备和isp之间的sr路径处于连通状态的响应,该响应为连通响应,连通响应可以表示发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处于连通状态。
62.当反射端设备和isp之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反射端设备对路径检测报文进行反射端设备和isp之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的响应,该响应为非连通响应,非连通响应可以表示发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
63.连通响应和非连通响应的具体形式有多种,如连通响应和非连通响应为不同的响应报文,或连通响应为特定的响应报文,而非连通响应为不向发射端设备回复响应报文,具体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64.若有多个isp设备(如图5所示第一isp103和第二isp104),反射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路径检测报文携带的标识,确定反射端设备和第一isp103间的sr路径,判断该sr路径的连通性,并根据该连通性进行第一路径检测报文的响应,同理,反射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路径检测报文携带的标识,确定反射端设备和第二isp104间的sr路径,判断该sr路径的连通性,并根据该连通性进行第二路径检测报文的响应。
65.路径检测报文是sbfd报文时,路径检测报文的标识可以为md值或报文中的本地(local)字段,下面分别对md值和本地字段进行描述:
66.sbfd报文的md值(my discriminator value)有唯一性,参阅图6,在rfc7880中描述:每一条sbfd报文必须有来自于bfd鉴别池的本地唯一md值(every sbfd initiator must have a locally unique my discriminator value allocated from the bfd discriminator pool)。发射端设备可以通过查看bfd鉴别池(bfd discriminator pool)为配置sbfd报文获取md值或者接收用户手动配置的md值,反射端设备通过识别收到的sbfd报文携带的md值确定sr路径,如该sbfd报文为第一路径检测报文,此时根据其携带的md值,确定发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
67.发射端设备在配置sbfd报文时,可以为该报文增加本地字段,例如标签5,反射端设备识别出该标签后,根据该标签确定sr路径,如该sbfd报文为第一路径检测报文,此时根据其携带的本地字段,确定发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
68.304、发射端设备确定sr路径的连通性。
69.发射端设备基于反射端设备针对路径检测报文的响应,确定发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的连通性。
70.若发射端设备接收到连通响应,则确定发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处于连通状态;若发射端设备接收到非连通响应,则确定发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
71.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少报文丢失等因素造成的误判,发射端设备可以发送多条用于检测某sr路径的连通性的路径检测报文,发射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对于路径检测报文的响应确定该sr路径的连通性,如,若发射端设备收到的响应均为非连通响应,确定该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
72.需要注意的是,图3并未示出各个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各个操作的执行顺序由各个操作之间的内在逻辑决定。
7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跨域场景下检测sr路径的连通性的方法,发射端设备可以根据反射端设备的响应确定发射端设备和isp之间sr路径的连通性,如当反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处于连通状态时,反射端设备向发射端设备回复响应报文,且当反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时,反射端设备不向发射端设备回复响应报文,此时,当发射端设备收到响应报文,则发射端设备和反射端设备间的sr路径处于连通状态,且反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处于连通状态,即若发射端设备收到响应报文则发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处于连通状态,当发射端设备未收到反射端设备的响应报文,则发射端设备和反射端设备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或反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即发射端设备未收到响应报文则发射端设备和isp间的sr路径处于非连通状态。
74.上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连接状态检测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7,本技术实施例中反射端设备一个实施例包括:
75.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路径检测报文。
76.确定单元702,用于基于路径检测报文的标识确定反射端设备和isp之间的sr路径。
77.响应单元703,用于基于反射端设备和isp之间的sr路径的连通性,对路径检测报
文进行响应。
78.图7所示的反射端设备可以是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的反射端设备,图7所示的反射端设备中的多个单元可以使其执行本技术中其他实施例中的反射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79.参阅图8,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射端设备一个实施例包括:
80.发送单元801,用于向反射端设备发送路径检测报文。
81.确定单元802,用于基于反射端设备针对路径检测报文的响应,确定发射端设备和isp间的分段路由sr路径的连通性。
82.图8所示的设备可以是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的发射端设备,图8所示的检测设备中的多个单元可以使其执行本技术中其他实施例中的发射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83.请参阅图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900,该检测设备可以作为反射端设备,检测设备900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5,该存储器905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进一步地,存储器905中还可以存储数据。
84.其中,存储器905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持久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905的程序代码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检测设备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9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905通信,在检测设备900上执行存储器905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85.检测设备9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902,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903,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904,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例如微软系统(windows),安卓系统(android),苹果操作系统(mac os),尤尼克斯(unix),里那克斯(linux)中任一个。
86.该处理器901通过执行存储器905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执行前述图3所示实施例或者本技术中其他实施例中的反射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87.处理器901可以指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pu、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等芯片,或者是多种类型芯片的结合,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处理器。存储器905可以指一个或多个随机存储区ram、可读存储器rom或者多种不同类型的存储器的结合,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处理器。
88.请参阅图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1000,该检测设备可以作为发射端设备,检测设备1000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5,该存储器1005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进一步地,存储器1005中还可以存储数据。
89.其中,存储器1005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持久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1005的程序代码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检测设备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1005通信,在检测设备1000上执行存储器1005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90.检测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002,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003,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004,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例如微软系统(windows),安卓系统(android),苹果操作系统(mac os),尤尼克斯(unix),里那克斯(linux)中任一个。
91.该处理器1001通过执行存储器1005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执行前述图3所示实施例或本技术中其他实施例中的发射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92.处理器1001可以指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pu、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等芯片,或者是多种类型芯片的结合,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处理器。存储器1005可以指一个或多个随机存储区ram、可读存储器rom或者多种不同类型的存储器的结合,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处理器。
9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该检测设备可以作为反射端设备或发射端设备,检测设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所述检测设备实现前述图3中任一实施方式中由反射端设备或发射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步骤。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检测设备为芯片或片上系统。
9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反射端设备或发射端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例如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95.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芯片系统为反射端设备或发射端设备等内的芯片时,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所述通信单元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反射端设备或发射端设备等内的芯片执行上述图3中任一项实施例中反射端设备或发射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步骤。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ue或基站等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9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反射端设备的方法和功能。
9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发射端设备的方法和功能。
9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与反射端设备或发射端设备相关的方法流程。对应的,该计算机可以为上述反射端设备或发射端设备。
99.应理解,本技术以上实施例中的反射端设备、发射端设备、芯片系统等中提及的处理器,或者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100.还应理解,本技术中以上实施例中的反射端设备、发射端设备、芯片系统等中的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此处仅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作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此处仅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作限定。
101.还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以上实施例中的反射端设备、发射端设备、芯片系统等
中提及的存储器或可读存储介质等,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102.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反射端设备或发射端设备包括处理器(或处理单元)与存储器时,本技术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与存储器集成在一起的,也可以是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接口连接,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并不作限定。
10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或包括计算机程序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与反射端设备或发射端设备的方法流程。对应的,该计算机可以为上述的反射端设备或发射端设备。
104.在上述图3中各个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105.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106.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107.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108.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
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109.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110.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其他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图2至图9中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该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11.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112.本技术各实施例中提供的消息/帧/信息、模块或单元等的名称仅为示例,可以使用其他名称,只要消息/帧/信息、模块或单元等的作用相同即可。
11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技术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114.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或“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
……
时”或“当
……
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115.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