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计算机耳机智能测试系统及该系统的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43908发布日期:2020-09-08 13:46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嵌入式计算机耳机智能测试系统及该系统的测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嵌入式计算机耳机智能测试系统及该系统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嵌入式耳机,又名入耳式耳机,入耳式耳机在普通耳机的基础上,以胶质塞头插入耳道内,获得更好的密闭性。极大的增加了耳机的表现效果、这种密封性大体上提供了两种功能:(1)降低外界噪音对音乐的干扰。(2)提供的一个封闭的环境,大大减少了漏音。从实用角度来说即--在嘈杂的环境下;可以用比较低的音量不受影响的欣赏音乐。(3)a:加大低频的质感和量感;b:增加对音乐细节的表现这些耳机的导管将会与耳套相连插入耳道的前半区,从而创造一种密封的听力环境。

在嵌入式耳机生产的过程需要对生产后的耳机进行抽样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进行摔打测试和对耳机线进行拉扯测试往往需要更换机器进行测试,或者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才能完成,这极大的降低耳机的测试效率;二、耳机线在缠绕过程中容易搅成一团,从而使得耳机线被卡死,难以进行下料从而耗费测试人员的时间,延长了单个耳机测试所需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计算机耳机智能测试系统及该系统的测试方法,具有对通过调节正反转的方式分别进行摔打测试和扯线测试,以及均匀布线防止线束搅成一团等优点,解决了上述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嵌入式计算机耳机智能测试系统,包括凹型座、缠线单元和测试单元,所述的凹型座后端内壁上设置有缠线单元,凹型座前端内壁上设置有缠线单元;缠线单元带动耳机进行摔打测试,以及将耳机线进行均匀绕卷,从而通过测试单元对绕卷的耳机线进行拉扯测试。

所述的缠线单元包括驱动电机、旋转座、旋转机构、夹持架、缠线柱和上料机构,凹型座后端内壁内开设有电机腔,电机腔后端内壁上通过电机座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前端设置有旋转座,凹型座后端内壁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座前端沿轴向均匀设置有缠线柱,夹持架从前往后均匀设置在缠线柱外壁上,缠线柱上设置有上料机构;通过上料机构将耳机固定在上料机构上,

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转动座、转动齿、轴承座、配合杆和辅助弹簧,转动座通过轴承设置在凹型座后端内壁上,旋转座外壁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转动齿,转动座内壁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轴承座,配合杆通过轴承设置在轴承座前后两端内壁上,配合杆通过辅助弹簧与转动座内壁相连;当旋转座逆时针转动时,转动齿和配合杆通过卡接结合,从而使得旋转座带动转动座一起转动,当旋转座顺时针转动时,转动齿通过滑动方式与配合杆配合运动,从而使得旋转座转动,转动座不动。

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卡线环、配合块、t型杆、密封头、复位弹簧和耳机孔,卡线环设置在位于最右侧的缠线柱上端,配合块前后对称设置在卡线环内壁上,t型杆通过滑动方式与卡线环相连接,t型杆内端设置有密封头,密封头外端通过复位弹簧与配合块相连接,位于下方的缠线柱外壁上开设有耳机孔。通过密封头之间的接触,将线束固定在卡线环内,复位弹簧推动密封头使得卡线环内始终保持封闭状态,将耳机插头插入耳机孔中,完成对耳机插头一端的固定。

所述的测试单元包括过线架、驱动气缸、滑动推板、推线板、摔打架和拉扯机构,过线架设置在转动座前端,转动座内设置有驱动腔,驱动腔后端内壁上开设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前端设置有滑动推板,滑动推板下端设置有推线板,推线板通过滑动方式与过线架相连接,凹型框前端内壁上下两侧对称设置偶遇摔打架,夹持架前端设置有拉扯机构;驱动气缸通过滑动推板带动多个推线板前后进给,从而在缠线柱将耳机线绕卷时,带动线束进给,防止线束集中与一点,从而影响对线束拉扯测试的测试结果,拉扯机构将一排线束的两端进行固定并向两端拉伸,从而测试线束的强度。

所述的转动齿和轴承座以间隔交替分布的方式排列。

所述的拉扯机构包括旋转电机、螺纹柱、l型夹板、转动夹板、扭力弹簧、卡接机构和橡胶垫,夹持架前端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左端内壁上通过电机座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输出端右端设置有螺纹柱,l型夹板前后对称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滑动槽相连,l型夹板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螺纹柱相连接,l型夹板后端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夹板,转动夹板与l型夹板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转动夹板前端设置有卡接机构,转动夹板前端和l型夹板下端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旋转电机通过螺纹柱和l型夹板的配合,带动线束被固定的两端向外进给,从而造成拉扯效果,转动夹板通过卡接机构与l型夹板卡接,卡接时通过橡胶垫的相互挤压完成对线束的固定,当卡接机构解除l型夹板和转动夹板之间的卡接时,扭力弹簧带动转动夹板复位。

所述的螺纹柱外壁上左右对称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槽。

所述的卡接机构包括进给柱、滑动块、解除把手、卡接块和卡接槽,转动夹板内设置有卡接腔,卡接腔下端内壁上设置有进给柱,滑动块通过滑动方式与进给柱相连接,滑动块下端设置有卡接弹簧,滑动块后端设置有解除把手,滑动块前端设置有卡接块,l型夹板上端开设有卡接槽。通过卡接块和卡接槽之间的卡接将l型夹板和转动夹板固定,通过向后进给解除把手,从而使得卡接块和卡接槽之间的卡接被解除。

该测试系统对耳机具体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操作人员在启动该系统前,对该装置进行常规检查;

s2:通过上料机构将耳机插头一端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对耳机的上料处理;

s3: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旋转座逆时针旋转,带动转动座一起转动,带动耳机模拟日常的摔打,测试其摔打后的性能;

s4: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旋转座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耳机收卷,再通过拉扯机构测试耳机线的强度;

s5:通过人工检查测试后的耳机外表有无开裂痕迹以及性能是否完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对同一机构正反转两种不同的状态,使得装置逆时针旋转时带动耳机进行摔打测试,当装置顺时针旋转时,带动耳机线束进行绕卷,再对绕卷的多排线束进行拉扯测试,无须人工辅助进行测试的转化,这极大的提高耳机的测试效率;通过均匀布线防止线束绕卷时过于集中与一点,从而使得线束拉扯测试的精度得以提高,通过解决了下料后,耳机线绕成一团,难以解开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带动旋转座旋转,当旋转座逆时针转动时,旋转座通过转动齿和配合杆带动转动座一起转动,从而使得缠线柱和过线架一起旋转,从而带动耳机与摔打架碰撞,从而测试耳机摔打后的性能,当旋转座顺时针转动时,转动座不转动从而使得过线架定点不动,旋转座通过缠线柱将耳机线绕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图1的a-a剖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图1的b-b剖面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图2的i部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中图3的ⅱ部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中拉扯机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嵌入式计算机耳机智能测试系统,包括凹型座1、缠线单元2和测试单元3,所述的凹型座后端内壁上设置有缠线单元2,凹型座前端内壁上设置有缠线单元2;缠线单元2带动耳机进行摔打测试,以及将耳机线进行均匀绕卷,从而通过测试单元3对绕卷的耳机线进行拉扯测试。

所述的缠线单元2包括驱动电机21、旋转座22、旋转机构23、夹持架24、缠线柱25和上料机构26,凹型座1后端内壁内开设有电机腔,电机腔后端内壁上通过电机座设置有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输出端前端设置有旋转座22,凹型座1后端内壁上设置有旋转机构23,旋转座22前端沿轴向均匀设置有缠线柱25,夹持架24从前往后均匀设置在缠线柱25外壁上,缠线柱25上设置有上料机构26;通过驱动电机21带动旋转座22旋转,当旋转座22逆时针转动时,旋转座22通过转动齿232和配合杆234带动转动座231一起转动,从而使得缠线柱25和过线架31一起旋转,从而带动耳机与摔打架35碰撞,从而测试耳机摔打后的性能,当旋转座22顺时针转动时,转动座231不转动从而使得过线架31定点不动,旋转座22通过缠线柱25将耳机线绕卷。

所述的旋转机构23包括转动座231、转动齿232、轴承座233、配合杆234和辅助弹簧235,转动座231通过轴承设置在凹型座1后端内壁上,旋转座22外壁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转动齿232,转动座231内壁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轴承座233,配合杆234通过轴承设置在轴承座233前后两端内壁上,配合杆234通过辅助弹簧235与转动座231内壁相连;当旋转座22逆时针转动时,转动齿232和配合杆234通过卡接结合,从而使得旋转座22带动转动座231一起转动,当旋转座22顺时针转动时,转动齿232通过滑动方式与配合杆234配合运动,从而使得旋转座22转动,转动座231不动。

所述的上料机构26包括卡线环261、配合块262、t型杆263、密封头264、复位弹簧265和耳机孔266,卡线环261设置在位于最右侧的缠线柱25上端,配合块262前后对称设置在卡线环261内壁上,t型杆263通过滑动方式与卡线环261相连接,t型杆263内端设置有密封头264,密封头264外端通过复位弹簧265与配合块262相连接,位于下方的缠线柱25外壁上开设有耳机孔266。通过密封头264之间的接触,将线束固定在卡线环261内,复位弹簧265推动密封头264使得卡线环261内始终保持封闭状态,将耳机插头插入耳机孔266中,完成对耳机插头一端的固定。

所述的测试单元3包括过线架31、驱动气缸32、滑动推板33、推线板34、摔打架35和拉扯机构36,过线架31设置在转动座231前端,转动座231内设置有驱动腔,驱动腔后端内壁上开设有驱动气缸32,驱动气缸32前端设置有滑动推板33,滑动推板33下端设置有推线板34,推线板34通过滑动方式与过线架31相连接,凹型框前端内壁上下两侧对称设置偶遇摔打架35,夹持架24前端设置有拉扯机构36;所述的转动齿232和轴承座233以间隔交替分布的方式排列。驱动气缸32通过滑动推板33带动多个推线板34前后进给,从而在缠线柱25将耳机线绕卷时,带动线束进给,防止线束集中与一点,从而影响对线束拉扯测试的测试结果,拉扯机构36将一排线束的两端进行固定并向两端拉伸,从而测试线束的强度。

所述的拉扯机构36包括旋转电机361、螺纹柱362、l型夹板363、转动夹板364、扭力弹簧365、卡接机构366和橡胶垫367,夹持架24前端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左端内壁上通过电机座设置有旋转电机361,旋转电机361输出端右端设置有螺纹柱362,l型夹板363前后对称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滑动槽相连,l型夹板363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螺纹柱362相连接,l型夹板363后端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夹板364,转动夹板364与l型夹板363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365,转动夹板364前端设置有卡接机构366,转动夹板364前端和l型夹板363下端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367。所述的螺纹柱362外壁上左右对称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槽。

旋转电机361通过螺纹柱362和l型夹板363的配合,带动线束被固定的两端向外进给,从而造成拉扯效果,转动夹板364通过卡接机构366与l型夹板363卡接,卡接时通过橡胶垫的367相互挤压完成对线束的固定,当卡接机构366解除l型夹板363和转动夹板364之间的卡接时,扭力弹簧365带动转动夹板364复位。

所述的卡接机构366包括进给柱3661、滑动块3662、解除把手3663、卡接块3664和卡接槽3665,转动夹板364内设置有卡接腔,卡接腔下端内壁上设置有进给柱3661,滑动块3662通过滑动方式与进给柱3661相连接,滑动块3662下端设置有卡接弹簧,滑动块3662后端设置有解除把手3663,滑动块3662前端设置有卡接块3664,l型夹板363上端开设有卡接槽3665。通过卡接块3664和卡接槽3665之间的卡接将l型夹板363和转动夹板364固定,通过向后进给解除把手3663,从而使得卡接块3664和卡接槽3665之间的卡接被解除。

该测试系统对耳机具体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操作人员在启动该系统前,对该装置进行常规检查;

s2:通过上料机构26将耳机插头一端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对耳机的上料处理;

s3:通过驱动电机21带动旋转座22逆时针旋转,带动转动座231一起转动,带动耳机模拟日常的摔打,测试其摔打后的性能;

s4:通过驱动电机21带动旋转座22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耳机收卷,再通过拉扯机构36测试耳机线的强度;

s5:通过人工检查测试后的耳机外表有无开裂痕迹以及性能是否完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