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1794发布日期:2020-11-19 21:58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传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各运营商都在以分组otn技术构建面向云网融合大背景下的新一代光传送网。一直以来光通信传输网由于采用多厂家混合组网,各运营商上层oss系统对于网络缺乏一个有效的端到端的管控能力,网络的管控基本依赖各厂家的ems(网元管理系统)网管系统。

厂家上报的支持mpls-tp功能的分组otn设备板卡数据存在差异,为运营商上层oss系统实现多厂家混合组网场景下的网络的统一管理及分组otn-tp业务端到端造成了技术障碍,造成分组otn设备管理困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不同厂商间网络端到端以及业务端到端管理靠运维人员在ems功能实现,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该简化形式的概念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简化,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规范不同厂家上报业务端到端承载数据,基于mpls-tp功能分组otn设备管理数据模型为运营商上层系统实现跨厂家混合组网场景下统一管理的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

为解决上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mpls-tp功能分组otn设备管理数据模型的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包括:

封装数据模型,其用于定义以太信号进行mpls-tp封装的业务数据格式,其包括矩阵流域片断;

矩阵流域片断描述了业务接入卡以太信号与混合线路卡以太信号进行信号连接的业务对象,其包含第一层速率描述了物理端口的以太层属性;

pw标签交换点业务数据模型,其用于定义进行pw标签交换的业务数据格式,其包括交叉连接;交叉连接描述了mpls-tp封装的业务信号在pw交换点进行pw标签交换的业务对象,其包含第二层速率描述了端到端路径对象;

业务端到端数据模型,其用于描述分组otn-tp业务的信号封装映射过程的业务端到端数据格式,其包括流域片断、第一层速率、子网连接、第二层速率、第三层速率;

流域片断描述了以太业务信号端到端的业务对象,其包含第一层速率描述了流域片断的以太层属性;

子网连接描述了为业务传送提供的端到端路径对象,其包含用于描述不同端到端路径对象的第二层速率和第三层速率。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封装数据模型业务承载关系如下;

以太网业务对象矩阵流域片断包含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

mfdfr矩阵流域片断的a端为业务接入卡下以太信号的物理光端口的以太信号连接端口;mfdfr矩阵流域片断的z端为混合线路板卡下的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下且封装在pw伪线中以太信号连接端口。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pw标签交换点业务数据模型承载关系如下;

pw标签交换的业务对象交叉连接cc=*,包含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

交叉连接的a端为东向混合线路板卡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的pw伪线信号连接端口;

交叉连接的z端为西向混合线路板卡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的pw伪线信号连接端口;

其中,a向、b向表示pw标签交换业务对象交叉连接的不同信号传输方向;

a端表示交叉连接的第一端,z端表示交叉连接的末端。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业务端到端数据模型业务承载关系如下;

业务端到端对象为流域片断,包含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

流域片断的路由由矩阵流域片断、pw层子网连接和矩阵流域片断组成

pw层端到端路径对象子网连接,包含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

pw层子网连接的路由由lsp层子网连接、pw层交叉连接和lsp层子网连接组成

lsp层端到端路径对象子网连接,包含第三层速率lr_t_mpls。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otn设备管理数据模型包括;

第一ptp,其用于通过层速率定义该物理端口是接入以太网业务信号的物理光端口;

ptp即physicalterminationpoint其用于描述物理端口对象;

第一ctp,其用于定义该物理端口的连接对象;

ctp即connectionterminationpoints其用于描述连接端口对象;

业务板卡数据模型,其定义具备mpls-tp信号处理功能业务板卡数据,其包括:

第二ptp,其用于通过层速率定义该物理端口是一个处理mpls-tp信号的物理光端口以及相应的逻辑功能点;

第二ctp,其用于定义该物理端口的连接对象;

混合线路板卡数据模型,其定义支持mpls-tp功能内部浮动口数据,所述内部浮动口是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及相应的逻辑功能点,其包括:

第一ftp,其用于通过层速率定义该混合线路板卡内部浮动端口是一个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及相应的逻辑功能点;

第三ctp,其用于定义该浮动端口的连接对象。

其中,第一ptp包括:

第一层速率,其描述了物理端口的以太层属性;

第四层速率,其描述了ptp物理端口的光属性;

第五层速率,其描述了光信号终结转电信号。

可选择的,第一ptp还包括:第六层速率,其定义模拟信号转数字电信号。

其中,第一ctp包括;

第一层速率,其还描述了该物理端口连接对象的以太业务属性。

可选择的,第一ctp和第一ptp之间采用父子关系定义。其中,第二ptp包括:

第四层速率,其描述了ptp物理端口的光属性;

第五层速率,其描述了光信号终结转电信号;

第一层速率,其描述了物理端口的以太层属性;

第七层速率,其描述了mpls-tp段层逻辑功能点。

可选择的,第二ptp还包括:第六层速率,其定义模拟信号转数字电信号。

其中,第二ctp包括:

第一层速率,其描述了物理端口的以太层属;

第二层速率,其描述了该物理端口的pw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

第三层速率,其描述了该物理端口的lsp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

其中,第一ftp包括:

第一层速率,其描述了内部浮动端口的以太层属性;

第七层速率,其描述了内部浮动端口mpls-tp段层逻辑功能点;

第八层速率,其描述了内部浮动端口的信号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

其中,第三ctp包括:

第一层速率,其描述了该内部浮动口的以太层属性;

第二层速率,其描述了该内部浮动口的pw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

第三层速率,其描述了该内部浮动口的lsp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

本发明基于mpls-tp功能的分组otn设备管理数据模型,通过定义封装数据模型、pw标签交换点业务数据模型和业务端到端数据模型能规范不同厂家上报的业务端到端承载数据。为运营商上层系统实现对跨厂家混合组网场景下的分组otn-tp业务的统一管理提供的数据基础和能力保证,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基础能支撑该业务端到端自动算路开通及售后业务端到端运维。

附图说明

本发明附图旨在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法、结构和/或材料的一般特性,对说明书中的定义进行补充。然而,本发明附图是未按比例绘制的示意图,因而可能未能够准确反映任何所给出的实施例的精确结构或性能特点,本发明附图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定或限制由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涵盖的数值或属性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不同厂商间网络端到端以及业务端到端管理模型示意图,其显示不同厂商间靠运维人员在ems功能实现。

图2是封装业务数据模型示意图。

图3是pw标签交换的业务数据模型示意图。

图4是业务端到端数据模型示意图。

图5是以太业务接入板卡数据模型示意图一。

图6是以太业务接入板卡数据模型示意图二。

图7是业务板卡数据模型示意图一。

图8是业务板卡数据模型示意图二。

图9是混合线路板卡数据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技术效果。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加以应用,在没有背离发明总的设计思路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发明下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发明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具体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定义不同的元件、参数、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参数、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当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是用来将一个元件、参数、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参数、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来。因此,在不脱离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以下所讨论的第一元件、参数、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参数、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第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其基于mpls-tp功能分组otn设备管理数据模型定义分组otn-tp业务端到端数据,包括:

封装数据模型,其用于定义以太信号进行mpls-tp封装的业务数据格式,其包括矩阵流域片;

矩阵流域片断描述了业务接入卡以太信号与混合线路卡以太信号进行信号连接的业务对象,其包含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描述了矩阵流域片断的以太层属性;

pw标签交换点业务数据模型,其用于定义进行pw标签交换的业务数据格式,其包括交叉连接;交叉连接描述了mpls-tp封装的业务信号在pw交换点进行pw标签交换的业务对象,其包含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描述了交叉连接的pw层端到端路径对象;

业务端到端数据模型,其用于描述分组otn-tp业务的信号封装映射过程的业务端到端数据格式,其包括流域片断、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子网连接、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第三层速率lr_t_mpls;

流域片断描述了以太业务信号端到端的业务对象,其包含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描述了流域片断的以太层属性;

子网连接描述了为业务传送提供的端到端路径对象,其包含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描述了pw层端到端路径对象;以及第三层速率lr_t_mpls描述了lsp层端到端路径对象。

第二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其基于mpls-tp功能分组otn设备管理数据模型定义分组otn-tp业务端到端数据,包括:

如图2所示,封装数据模型,其用于定义以太信号进行mpls-tp封装的业务数据格式,其包括矩阵流域片;

矩阵流域片断描述了业务接入卡以太信号与混合线路卡以太信号进行信号连接的业务对象,其包含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lr_ethernet描述了矩阵流域片断的以太层属性;封装数据模型业务承载关系如下;

以太网业务对象矩阵流域片断mfdfr=*包含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

mfdfr矩阵流域片断的a端为业务接入卡下以太信号的物理光端口的以太信号连接端口;即ptp=*,ctp=/eth=*:mfdfr矩阵流域片断的z端为混合线路板卡下的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下且封装在pw伪线中以太信号连接端口;即ftp=*,ctp=/lsp=*/pw=*/eth=*;

如图3所示,pw标签交换点业务数据模型,其用于定义进行pw标签交换的业务数据格式,其包括交叉连接;交叉连接描述了mpls-tp封装的业务信号在pw交换点进行pw标签交换的业务对象,其包含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描述了交叉连接的pw层端到端路径对象;pw标签交换点业务数据模型承载关系如下;

pw标签交换的业务对象交叉连接cc=*,包含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

交叉连接的a端为东向混合线路板卡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的pw伪线信号连接端口;即ftp=*,ctp=/lsp=*/pw=*;

交叉连接cc的z端为西向混合线路板卡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的pw伪线信号连接端口。即ftp=*,ctp=/lsp=*/pw=*。

如图4所示,业务端到端数据模型,其用于描述分组otn-tp业务的信号封装映射过程的业务端到端数据格式,其包括流域片断fdfr即flowdomainfragment、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子网连接、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第三层速率lr_t_mpls;

流域片断描述了以太业务信号端到端的业务对象,其包含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描述了流域片断的以太层属性;

设备1-设备3的lsp层fdfr:

fdfr的a端为设备1西向业务接入卡下的以太信号的物理光端口下的的以太信号连接端口;即ptp=*,ctp=/eth=*;

fdfr的z端为设备3东向业务接入卡下的以太信号的物理光端口下的的以太信号连接端口;即ptp=*,ctp=/eth=*。

子网连接描述了为业务传送提供的端到端路径对象,其包含第三层速率lr_t_mpls描述了lsp层端到端路径对象;

设备1-设备2的lsp层snc:

lsp层snc的a端为设备1东向混合线路板卡下的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下的lsp信号连接端口;即ftp=*,ctp=/lsp=*;

lsp层snc的a端为设备2西向混合线路板卡下的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下的lsp信号连接端口;即ftp=*,ctp=/lsp=*;

设备2-设备3的lsp层snc:

lsp层snc的a端为设备2东向混合线路板卡下的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下的lsp信号连接端口;即ftp=*,ctp=/lsp=*;

lsp层snc的a端为设备3西向混合线路板卡下的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下的lsp信号连接端口;即ftp=*,ctp=/lsp=*;

以及,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描述了pw层端到端路径对象;

设备1-设备3的pw层snc:

pw层snc的a端为设备1东向混合线路板卡下的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下的pw伪线信号连接端口;即ftp=*,ctp=/lsp=*/pw=*

pw层snc的z端为设备3西向混合线路板卡下的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下的pw伪线信号连接端口;即ftp=*,ctp=/lsp=*/pw=*

业务端到端数据模型业务承载关系如下;

业务端到端对象为流域片断fdfr=*,包含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

流域片断fdfr的路由由矩阵流域片断mfdfr+pw层子网连接snc+矩阵流域片断mfdfr组成

pw层端到端路径对象子网连接snc=*,包含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

pw层子网连接snc的路由由lsp层子网连接snc+pw层交叉连接cc+lsp层子网连接snc组成

lsp层端到端路径对象子网连接snc=*,包含第三层速率lr_t_mpls。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mpls-tp功能分组otn设备管理数据模型的第一可行实施例,本发明的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均可以基于该分组otn设备管理数据模型实施,包括:

以太业务接入板卡数据模型,其定义具备以太网业务信号接入的物理光口数据,其包括:

第一ptp,其用于通过层速率定义该物理端口是接入以太网业务信号的物理光端口;

第一ctp,其用于定义该物理端口的连接对象;

业务板卡数据模型,其定义具备mpls-tp信号处理功能业务板卡数据,其包括:

第二ptp,其用于通过层速率定义该物理端口是一个处理mpls-tp信号的物理光端口以及相应的逻辑功能点;

第二ctp,其用于定义该物理端口的连接对象;

混合线路板卡数据模型,其定义支持mpls-tp功能内部浮动口数据,所述内部浮动口是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及相应的逻辑功能点,其包括:

第一ftp,其用于通过层速率定义该混合线路板卡内部浮动端口是一个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及相应的逻辑功能点;

第三ctp,其用于定义该浮动端口的连接对象。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mpls-tp功能分组otn设备管理数据模型的第二可行实施例,本发明的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均可以基于该分组otn设备管理数据模型实施,包括:

如图5所示,以太业务接入板卡数据模型,其定义具备以太网业务信号接入的物理光口数据,其包括:

第一ptp,其用于通过层速率定义该物理端口是接入以太网业务信号的物理光端口,包括: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其描述了物理端口包括以太逻辑功能点的以太层属性;第四层速率lr_physical_optical,其描述了ptp物理端口的光属性;第五层速率lr_optical_section,其描述了光信号终结转电信号;

第一ctp,其用于定义该物理端口的连接对象,包括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还描述了该物理端口连接对象的以太业务属性。

如图7所示,业务板卡数据模型,其定义具备mpls-tp信号处理功能业务板卡数据,其包括:

第二ptp,其用于通过层速率定义该物理端口是一个处理mpls-tp信号的物理光端口以及相应的逻辑功能点,包括:第四层速率lr_physical_optical,其描述了ptp物理端口的光属性;第五层速率lr_optical_section,其描述了光信号终结转电信号;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其描述了物理端口包括以太逻辑功能点的以太层属性;第七层速率lr_t_mpls_section,其描述了mpls-tp段层逻辑功能点;

第二ctp,其用于定义该物理端口的连接对象,包括: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其描述了物理端口包括以太逻辑功能点的以太层属;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其描述了该物理端口的pw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第三层速率lr_t_mpls,其描述了该物理端口的lsp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

如图9所示,混合线路板卡数据模型,其定义支持mpls-tp功能内部浮动口数据,所述内部浮动口是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及相应的逻辑功能点,其包括:

第一ftp,其用于通过层速率定义该混合线路板卡内部浮动端口是一个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及相应的逻辑功能点,包括:第三层速率lr_t_mpls,其定义内部浮动端口的以太层属性;第七层速率lr_t_mpls_section,其描述了内部浮动端口mpls-tp段层逻辑功能点;第八层速率lr_encapsulation,其描述了内部浮动端口的信号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

第三ctp,其用于定义该浮动端口的连接对象,包括: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其描述了该内部浮动口包括以太逻辑功能点的以太层属性;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其描述了该内部浮动口的pw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

第三层速率lr_t_mpls,其描述了该内部浮动口的lsp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mpls-tp功能分组otn设备管理数据模型的第三可行实施例,本发明的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均可以基于该分组otn设备管理数据模型实施,包括:

如图6所示,以太业务接入板卡数据模型,其定义具备以太网业务信号接入的物理光口数据,其包括:

第一ptp,其用于通过层速率定义该物理端口是接入以太网业务信号的物理光端口,包括: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其描述了物理端口包括以太逻辑功能点的以太层属性;第四层速率lr_physical_optical,其描述了ptp物理端口的光属性;第五层速率lr_optical_section,其描述了光信号终结转电信号;第六层速率lr_digital_signal_rate,其定义模拟信号转数字电信号

第一ctp,其用于定义该物理端口的连接对象,包括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还描述了该物理端口连接对象的以太业务属性。

以太业务接入板卡数据模型可以表达如下;

物理以太端口为ptp=*,包含层速率(lr_physical_optical,lr_optical_section,lr_digital_signal,lr_ethernet);

lsp连接端口为ptp=*,ctp=/lsp=*,包含层速率(lr_t_mpls);

pw连接端口为ptp=*,ctp=/lsp=*/pw=*,包含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

pw连接端口为ptp=*,ctp=/lsp=*/pw=*/eth=*,包含层速率(lr_ethernet);

如图8所示,业务板卡数据模型,其定义具备mpls-tp信号处理功能业务板卡数据,其包括:

第二ptp,其用于通过层速率定义该物理端口是一个处理mpls-tp信号的物理光端口以及相应的逻辑功能点,包括:第四层速率lr_physical_optical,其描述了ptp物理端口的光属性;第五层速率lr_optical_section,其描述了光信号终结转电信号;第一层速率,其描述了物理端口包括以太逻辑功能点的以太层属性;第七层速率lr_t_mpls_section,其描述了mpls-tp段层逻辑功能点;第六层速率lr_digital_singnal_rate,其定义模拟信号转数字电信号;

第二ctp,其用于定义该物理端口的连接对象,包括: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其描述了物理端口包括以太逻辑功能点的以太层属;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其描述了该物理端口的pw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第三层速率lr_t_mpls,其描述了该物理端口的lsp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

业务板卡数据模型可以表达如下;

物理以太端口为ptp=*,包含层速率(lr_physical_optical,lr_optical_section,lr_digital_signal,lr_ethernet);

lsp连接端口为ptp=*,ctp=/lsp=*,包含层速率(lr_t_mpls);

pw连接端口为ptp=*,ctp=/lsp=*/pw=*,包含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

pw连接端口为ptp=*,ctp=/lsp=*/pw=*/eth=*,包含层速率(lr_ethernet);

如图9所示,混合线路板卡数据模型,其定义支持mpls-tp功能内部浮动口数据,所述内部浮动口是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及相应的逻辑功能点,其包括:

第一ftp,其用于通过层速率定义该混合线路板卡内部浮动端口是一个处理mpls-tp信号的板卡内部浮动端口及相应的逻辑功能点,包括: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lr_ethernet,其描述了内部浮动端口包括以太逻辑功能点的以太层属性;第七层速率lr_t_mpls_section,其描述了内部浮动端口mpls-tp段层逻辑功能点;第八层速率lr_encapsulation,其描述了内部浮动端口的信号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

第三ctp,其用于定义该浮动端口的连接对象,包括:第一层速率lr_ethernet,其描述了该内部浮动口包括以太逻辑功能点的以太层属性;第二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其描述了该内部浮动口的pw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第三层速率lr_t_mpls,其描述了该内部浮动口的lsp封装属性逻辑功能点;

混合线路板卡数据模型可以表达如下;

板卡内部浮动端口为ftp=*,包含层速率(lr_encapsulation,lr_ethernet,lr_t_mpls_section);

lsp连接端口为ftp=*,ctp=/lsp=*,包含层速率(lr_t_mpls);

pw伪线连接端口为ftp=*,ctp=/lsp=*/pw=*,包含层速率(lr_t_mpls_channel);

封装在pw伪线中以太信号连接端口为ftp=*,ctp=/lsp=*/pw=*/eth=*,包含层速率(lr_ethernet);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都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还将理解的是,除非这里明确定义,否则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这类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语境中的意思相一致的意思,而不以理想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加以解释。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