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监考考场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0903发布日期:2020-12-08 15:1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监考考场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考场监管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监考考场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考试是评估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大部分考试方式为笔试。自动组卷、自动阅卷系统现阶段已有比较成熟的系统,但在考试运行过程中考试监督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而现阶段一般的智能考试系统还需要人工监考、以及人工进行考生试卷的收发,这不仅浪费了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而且不能随时考试。如何实现无人监考且能保证考试质量成为智能考试系统中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监考考场监管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无人监考考场监管系统,包括监控探头、数据处理器、收发卷装置;所述监控探头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还连接收发卷装置;

其中,所述收发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门洞并于门洞处设置开关门;所述壳体内设置升降汽缸a,所述升降汽缸a的顶部固定有一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周侧设置有围沿,位于所述围沿内的底座上放置有一盒体,所述盒体内铺放有试卷;所述壳体的顶部一侧设置一窗口,位于所述壳体一侧的窗口处向外侧延伸有一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正上方的壳体顶部设置一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的底端设置有升降汽缸b,所述升降汽缸b的端部固定有一基板,所述基板的底侧面设置有若干用于抓取试卷的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底部均设置一凹面,所述凹面上设置伸缩汽缸c,所述伸缩汽缸c的端部设置l型侧板,所述l型侧板的一边缘侧覆盖在支撑板上方。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支撑板正上方的导轨上设置扫描摄像头、扬声器和警报灯。

进一步地,所述收发卷装置还包括一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升降汽缸a、升降汽缸b、电动滑块、伸缩汽缸c、扫描摄像头、扬声器和警报灯。

进一步地,所述窗口处设置有红外线计数器;所述红外线计数器包括红外发射头和红外接收头;所述红外发射头和红外接收头分别安装在窗口上下两侧;所述红外线计数器连接处理器。

进一步地,基于该考场监管系统的试卷收发方法包括:

stp1、考生在考试前10分钟将用于证明考生身份的证件放置在扫描摄像头正下方;

stp2、扫描摄像头通过扫描证件确认考生身份,考生身份确认成功后;控制升降汽缸a带动底座上升,控制电动滑块沿导轨移动到底座正上方,并同时控制升降汽缸b伸出至吸盘吸附到盒体最上层试卷;此时在控制升降汽缸b和升降汽缸a回缩,然后控制电动滑块沿导轨移动到支撑板正上方,控制吸盘将试卷从吸盘处释放到支撑板;

同时试卷经过红外线计数器处进行一次计数,并同时将该证件对应的考生到考状态修改为到考;

考生从支撑板处取下试卷和证件即可;

stp3、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写有姓名的一面朝上放置,并平整的通过l型侧板的导向作用放置到支撑板上;此时试卷的两侧均为一l型侧板下方

stp4、扫描摄像头通过试卷的姓名栏,扫描认证成功后,进入步骤stp5;扫描认证失败,进入步骤stp6;

stp5、控制伸缩汽缸c带动l型侧板伸出,控制升降汽缸b的伸出并通过吸盘将试卷抓取,并在通过控制电动滑块沿导轨移动,以及升降汽缸b和升降汽缸a的作用将试卷放置到盒体内;

同时试卷经过红外线计数器处进行一次计数;并同时将试卷对应的考生信息进行采集保存;

stp6、此时通过扬声器和警报灯提醒试卷未写姓名或姓名填写错误;待经过t时间后,无人将试卷取出时,进步步骤stp5操作;

stp7、待在规定收卷时间内完成后,通过上述采集的信息,筛选出已取试卷但未交试卷的考生信息,并通过扬声器进行催交。

进一步地,待完成收卷工作后,统计上交试卷的考生信息与已取试卷的考生信息进行比对,筛选出未写姓名或姓名填写错误的考生信息,并通过考场的公共喇叭进行播放。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器从收发卷装置获取到考考生人数、到考考生信息,以及缺考考生人数和缺考考生信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有收发卷装置,当身份识别装置对人员完成身份识别后,通过系统的运行进行试卷的收发操作,不需要监考人员到场,可以进行远程监考,节约人力资源;同时在进行收卷的过程中,通过身份的识别,及时判断考生姓名信息填写是否准确并及时进行提醒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无人监考考场监管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收发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试卷收发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无人监考考场监管系统,包括监控探头、数据处理器、收发卷装置;监控探头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数据处理器还连接收发卷装置;

其中,收发卷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设置门洞并于门洞处设置开关门11;壳体1内设置升降汽缸a13,升降汽缸a13的顶部固定有一底座14,底座14的上表面周侧设置有围沿15,位于围沿15内的底座14上放置有一盒体16,盒体16内铺放有试卷;壳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一窗口12,位于壳体1一侧的窗口12处向外侧延伸有一支撑板2;位于支撑板2正上方的壳体1顶部设置一导轨17,导轨17上设置有电动滑块18,电动滑块18的底端设置有升降汽缸b181,升降汽缸b181的端部固定有一基板19,基板19的底侧面设置有若干用于抓取试卷的吸盘5。

优选地,支撑板2的两侧底部均设置一凹面21,凹面21上设置伸缩汽缸c22,伸缩汽缸c22的端部设置l型侧板23,l型侧板23的一边缘侧覆盖在支撑板2上方。

优选地,位于支撑板2正上方的导轨17上设置扫描摄像头103、扬声器102和警报灯101。

优选地,收发卷装置还包括一处理器,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升降汽缸a13、升降汽缸b181、电动滑块18、伸缩汽缸c22、扫描摄像头103、扬声器102和警报灯101。

优选地,窗口12处设置有红外线计数器;红外线计数器包括红外发射头110和红外接收头120;红外发射头110和红外接收头120分别安装在窗口12上下两侧;红外线计数器连接处理器。

优选地,基于该考场监管系统的试卷收发方法包括:

stp1、考生在考试前10分钟将用于证明考生身份的证件放置在扫描摄像头103正下方;

stp2、扫描摄像头103通过扫描证件确认考生身份,考生身份确认成功后;控制升降汽缸a13带动底座14上升,控制电动滑块18沿导轨17移动到底座14正上方,并同时控制升降汽缸b181伸出至吸盘5吸附到盒体16最上层试卷;此时在控制升降汽缸b181和升降汽缸a13回缩,然后控制电动滑块18沿导轨17移动到支撑板2正上方,控制吸盘5将试卷从吸盘5处释放到支撑板2;

同时试卷经过红外线计数器处进行一次计数,并同时将该证件对应的考生到考状态修改为到考;

考生从支撑板2处取下试卷和证件即可;

stp3、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写有姓名的一面朝上放置,并平整的通过l型侧板23的导向作用放置到支撑板2上;此时试卷的两侧均为一l型侧板23下方

stp4、扫描摄像头103通过试卷的姓名栏,扫描认证成功后,进入步骤stp5;扫描认证失败,进入步骤stp6;

stp5、控制伸缩汽缸c22带动l型侧板23伸出,控制升降汽缸b181的伸出并通过吸盘5将试卷抓取,并在通过控制电动滑块18沿导轨17移动,以及升降汽缸b181和升降汽缸a13的作用将试卷放置到盒体16内;

同时试卷经过红外线计数器处进行一次计数;并同时将试卷对应的考生信息进行采集保存;

stp6、此时通过扬声器102和警报灯101提醒试卷未写姓名或姓名填写错误;待经过t时间后,无人将试卷取出时,进步步骤stp5操作;

stp7、待在规定收卷时间内完成后,通过上述采集的信息,筛选出已取试卷但未交试卷的考生信息,并通过扬声器102进行催交。

优选地,待完成收卷工作后,统计上交试卷的考生信息与已取试卷的考生信息进行比对,筛选出未写姓名或姓名填写错误的考生信息,并通过考场的公共喇叭进行播放。

优选地,数据处理器从收发卷装置获取到考考生人数、到考考生信息,以及缺考考生人数和缺考考生信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