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折检测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与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7014440发布日期:2021-10-22 23:11阅读:59来源:国知局
弯折检测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与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一种弯折检测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2.已知有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在自动探测原稿的尺寸时,当因原稿的卷曲或折叠而导致原稿尺寸的探测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变动了规定次数时,推测为未能正确探测出原稿尺寸,当推测为未能正确探测出原稿尺寸时,显示用于设定原稿尺寸的原稿尺寸设定用画面(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12

22276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3.在读取原稿时,有时会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此种情况下,若是采用仅仅通知未能正确探测出原稿尺寸的结构,则无法让用户认识到原稿发生了弯折。
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让用户认识到原稿发生了弯折。
5.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弯折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受理通过读取原稿而获得的读取图像,在所述读取图像是通过在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的情况下,将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情况通知给用户。
6.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读取图像包含表示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直线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读取图像是通过在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
7.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案,表示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所述直线是相对于水平方向成阈值以上的角度,且相对于垂直方向成阈值以上的角度的直线。
8.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案,所述处理器以所述读取图像包含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图像要素的列、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排列且与所述第一图像要素为同种的第二图像要素的列作为条件,而判定为所述读取图像是通过在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
9.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案,所述处理器以所述第一图像要素的列在第一位置结束,且所述第二图像要素的列从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且距所述第一位置处于预先规定的范围内的第二位置开始来作为进一步的条件,而判定为所述读取图像是通过在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
10.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案,所述第一图像要素及所述第二图像要素的种类是符号、直线部分、附加有颜色信息的区域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案,所述第一图像要素及所述第二图像要素的种类为符号,所述第一方向是根据第一坐标列来求出,所述第一坐标列通过进行所述第一图像要素的列的识别处理而获得,所述第二方向是根据第二坐标列来求出,所述第二坐标列通过进行所述第二图像要素的列的识别处理而获得。
12.根据本公开的第八方案,所述第一坐标列是通过进一步进行所述第一图像要素的列的词素分析而获得,所述第二坐标列是通过进一步进行所述第二图像要素的列的词素分析而获得。
13.根据本公开的第九方案,所述处理器以所述读取图像包含在第一位置结束的第一图像要素的列、及从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开始且与所述第一图像要素为同种的第二图像要素的列来作为条件,而判定为所述读取图像是通过在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
14.根据本公开的第十方案,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处于预先规定的范围内。
15.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方案,所述处理器通过通知图像,来通知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情况,所述通知图像包含在所述原稿的发生了弯折的部位产生的直线。
16.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二方案,所述通知图像进一步包含所述读取图像的至少一部分。
17.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三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读取部件,读取原稿;以及通知部件,在通过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原稿而获得的读取图像是通过所述读取部件在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的情况下,将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情况通知给用户。
18.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四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保存有使计算机执行处理的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具有下述工序:受理通过读取原稿而获得的读取图像;以及在所述读取图像是通过在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的情况下,将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情况通知给用户。
19.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五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受理通过读取原稿而获得的读取图像;以及在所述读取图像是通过在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的情况下,将所述原稿发生了弯折的情况通知给用户。
20.(效果)
21.根据所述第一方案,能够让用户认识到原稿发生了弯折。
22.根据所述第二方案,能够将表示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直线作为线索,来判定原稿发生了弯折。
23.根据所述第三方案,将原稿上绘制的直线误识别为表示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直线的可能性下降。
24.根据所述第四方案,能够以两个图像要素的列沿不同的方向排列作为线索,来判定原稿发生了弯折。
25.根据所述第五方案,能够以两个图像要素的列中的其中一者的结束位置与另一者的开始位置不同作为进一步的线索,来判定原稿发生了弯折。
26.根据所述第六方案,作为图像要素,能够使用符号、直线部分、附加有颜色信息的区域的至少一个。
27.根据所述第七方案,对于两个图像要素的列的方向,能够通过进行这些图像要素的列的识别处理而求出。
28.根据所述第八方案,对于两个图像要素的列的方向,能够通过进一步进行这些图像要素的列的词素分析而求出。
29.根据所述第九方案,能够以两个图像要素的列中的其中一者的结束位置与另一者的开始位置不同作为线索,来判定原稿发生了弯折。
30.根据所述第十方案,能够以两个图像要素的列中的其中一者的结束位置与另一者的开始位置处于预先规定的范围内作为进一步的线索,来判定原稿发生了弯折。
31.根据所述第十一方案,能够让用户认识到在原稿的何处产生了弯折。
32.根据所述第十二方案,能够让用户认识到在读取原稿而获得的读取图像上在何处产生了弯折。
33.根据所述第十三方案,能够让用户认识到原稿发生了弯折。
34.根据所述第十四方案,能够让用户认识到原稿发生了弯折。
35.根据所述第十五方案,能够让用户认识到原稿发生了弯折。
附图说明
36.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37.图2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弯折检测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38.图3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弯折检测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39.图4是表示扫描图像获取部所获取的扫描图像的一例的图。
40.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弯折检测处理的概要的图。
41.图6是表示第一弯折检测处理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42.图7是用于说明第二弯折检测处理的概要的图。
43.图8是用于说明第三弯折检测处理的概要的图。
44.图9是表示第二弯折检测处理及第三弯折检测处理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46.[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10的硬件结构例的图。如图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0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1、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2、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13、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14、操作面板15、图像读取部16、图像形成部17以及通信接口(interface)(以下称作“通信i/f”)18。
[0047]
cpu 11通过将存储在rom 13等中的各种程序加载到ram 12中来执行,从而实现后述的各功能。
[0048]
ram 12是被用作cpu 11的作业用存储器等的存储器。rom 13是存储cpu 11所执行的各种程序等的存储器。hdd 14是对图像读取部16所读取的图像数据或图像形成部17中的图像形成中所用的图像数据等进行存储的例如磁盘装置。
[0049]
操作面板15是进行各种信息的显示或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的受理的、例如触控面板(touch panel)。此处,操作面板15包含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及对由手指或手写笔(stylus pen)等指示部件所指示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片。或者,也可取代触控面板而使用显示器及键盘。
[0050]
图像读取部16为读取部件的一例,对记录在纸等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进行读取。此
处,图像读取部16例如为扫描仪,可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s,ccd)方式或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方式的扫描仪,所述ccd方式是利用透镜对相对于从光源照射至原稿的光的反射光进行缩小并利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进行受光的方式,所述cis方式是利用cis(contact image sensor)对相对于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源依序照射至原稿的光的反射光进行受光的方式。
[0051]
图像形成部17在纸等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此处,图像形成部17例如为打印机,可使用将附着于感光体的墨粉转印至记录介质而形成像的电子照相方式、或者将油墨喷出至记录介质上而形成像的喷墨方式的打印机。
[0052]
通信i/f 18经由通信线路而与其他装置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
[0053]
[本实施方式的概要]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10受理通过读取原稿而获得的读取图像,在读取图像是通过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的情况下,将原稿发生了弯折的情况通知给用户。
[0054]
此处,图像处理装置10在满足下述三个条件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判定为读取图像是通过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
[0055]
第一条件是读取图像包含表示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直线这一条件。此处,表示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直线可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成阈值以上的角度,且相对于垂直方向成阈值以上的角度的直线。
[0056]
第二条件是读取图像包含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图像要素的列、及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排列且与第一图像要素为同种的第二图像要素的列这一条件。而且,第二条件也可进一步包含第一图像要素的列在第一位置结束,且第二图像要素的列从与第一位置不同且距第一位置处于预先规定的范围内的第二位置开始这一条件。
[0057]
第三条件是读取图像包含在第一位置结束的第一图像要素的列、及从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开始且与第一图像要素为同种的第二图像要素的列这一条件。此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可处于预先规定的范围内。
[0058]
[弯折检测装置的功能结构]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弯折检测装置20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此处,弯折检测装置20可作为通过下述方式而实现的装置来理解,即,图像处理装置10的cpu 11(参照图1)将实现后述的各功能部的程序从例如rom 13(参照图1)读取到ram 12(参照图1)中并执行。
[0059]
如图所示,弯折检测装置20包括扫描图像获取部21、弯折检测部22、通知消息生成部23、缩略图图像生成部24、显示控制部25及操作受理部26。
[0060]
扫描图像获取部21获取由图像读取部16(参照图1)所读取的读取图像(扫描图像)。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受理通过读取原稿而获得的读取图像的部件的一例,设有扫描图像获取部21。
[0061]
弯折检测部22通过对扫描图像获取部21所获取的扫描图像进行分析,从而检测原稿的弯折。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判定为读取图像是通过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的部件的一例,设有弯折检测部22。
[0062]
通知消息生成部23生成通知给用户的通知消息。此处,作为通知消息,例如考虑“在原稿内部检测到折叠。请确认原稿。”这一内容。
[0063]
缩略图图像生成部24生成表示在原稿的何处检测到弯折的缩略图图像。此处,缩略图图像可为在白纸图像上表示出弯折部分的直线的图像。或者,缩略图图像也可为在扫描图像上表示出弯折部分的直线的图像。此时,缩略图图像可为在从扫描图像去除了弯折部分的直线图像的图像中,表示出弯折部分的直线的图像。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包含在原稿的发生了弯折的部位产生的直线的通知图像的一例,而且,作为进一步包含读取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通知图像的一例,设有缩略图图像。
[0064]
显示控制部25进行控制,以将通知消息生成部23所生成的通知消息和缩略图图像生成部24所生成的缩略图图像显示于操作面板15。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在读取图像是通过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的情况下,将原稿发生了弯折的情况通知给用户的部件的一例,而且,作为通过通知图像来通知原稿发生了弯折的情况的部件的一例,设有显示控制部25。
[0065]
操作受理部26受理用户在操作面板15上进行的操作。
[0066]
[弯折检测装置的动作]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弯折检测装置2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0067]
如图所示,在弯折检测装置20中,首先,扫描图像获取部21获取由图像读取部16(参照图1)所读取的扫描图像(步骤201)。
[0068]
接下来,弯折检测部22进行弯折检测处理,即,通过对在步骤201中获取的扫描图像进行分析,从而检测原稿的弯折(步骤202)。继而,弯折检测部22判定在步骤202的弯折检测处理中是否检测到原稿的弯折(步骤203)。
[0069]
若在步骤203中判定为检测到原稿的弯折,则通知消息生成部23生成通知给用户的通知消息(步骤204)。此处,作为通知消息,可生成“在原稿内部检测到折叠。请确认原稿。”等消息。而且,此时,缩略图图像生成部24生成表示在原稿的何处发生了弯折的缩略图图像(步骤205)。这样,当在步骤204中生成通知消息,并在步骤205中生成缩略图图像时,显示控制部25进行控制,以将所述通知消息和缩略图图像显示于操作面板15(参照图1)(步骤206)。
[0070]
由此,在操作面板15上,显示通知消息和缩略图图像,用户通过参照它们,来判定是否需要重新扫描。其结果,若判断为需要重新扫描,则用户进行在操作面板15上指示重新扫描的操作。于是,在弯折检测装置20中,操作受理部26判定是否受理了指示重新扫描的操作(步骤207)。若在步骤207中判定为受理了指示重新扫描的操作,则显示控制部25进行控制,以将用于指示扫描的扫描画面显示于操作面板15(步骤208)。
[0071]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203中未判定为检测到原稿的弯折,则弯折检测装置20结束处理。
[0072]
而且,也有时用户通过参照在步骤206中显示于操作面板15的通知消息和缩略图图像,而判断为不需要重新扫描。此时,在步骤207中不会判定为受理了指示重新扫描的操作,弯折检测装置20结束处理。
[0073]
[弯折检测处理的详细]图4是表示扫描图像获取部21所获取的扫描图像的一例的图。以下,设扫描图像获取部21获取了所述扫描图像300,对弯折检测部22所进行的弯折检测处理进行说明。
[0074]
(第一弯折检测处理)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弯折检测处理的概要的图。所述第一弯
折检测处理是如下所述的处理,即,在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判定为扫描图像是通过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此时,第一弯折检测处理为如下所述的处理,即,若扫描图像包含不论是相对于水平方向,还是相对于垂直方向,均成阈值以上的角度的直线,则检测到原稿的弯折。这是因为,原稿的弯折部分多为直线。并且是因为,有意地绘制在原稿上的线一般朝向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与此相对,原稿的弯折部分多朝向与此无关的方向。此处,直线例如可通过霍夫变换(hough transform)而求出。
[0075]
图中,直线311相对于水平方向的线312成阈值以上的角度,相对于垂直方向的线313成阈值以上的角度。因而,在第一弯折检测处理中,判定为扫描图像300是通过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
[0076]
图6是表示第一弯折检测处理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0077]
如图所示,弯折检测部22首先将0代入用于对弯折部分的直线数进行计数的变量m(步骤221)。继而,弯折检测部22从扫描图像300中提取多个直线(步骤222)。此处,多个直线例如可通过霍夫变换而提取。
[0078]
接下来,弯折检测部22着眼于在步骤222中提取的多个直线中的一条直线(步骤223)。
[0079]
接下来,弯折检测部22算出在步骤223中着眼的直线的角度θ(步骤224)。继而,弯折检测部22判定在步骤224中算出的角度θ的绝对值是否为阈值t1以上且阈值t2以下(步骤225)。此处,阈值t1是针对直线与水平方向的线所成的角度的阈值,阈值t2是针对直线与垂直方向的线所成的角度的阈值。
[0080]
若在步骤225中判定为角度θ的绝对值为阈值t1以上且阈值t2以下,则弯折检测部22将用于对弯折部分的直线数进行计数的变量m加上1(步骤226)。继而,弯折检测部22存储在步骤223中着眼的一条直线的端点的坐标p1(m)、q1(m)(步骤227),使处理前进至步骤228。
[0081]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225中未判定为角度θ的绝对值为阈值t1以上且阈值t2以下,即,若判定为角度θ的绝对值小于阈值t1或大于阈值t2,则弯折检测部22使处理前进至步骤228。
[0082]
随后,弯折检测部22判定是否存在其他尚未着眼的直线(步骤228)。
[0083]
若在步骤228中判定为存在其他尚未着眼的直线,则弯折检测部22使处理返回步骤223。
[0084]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228中未判定为存在其他尚未着眼的直线,则弯折检测部22判定变量m的值是否大于0(步骤229)。
[0085]
若在步骤229中判定为变量m的值大于0,则弯折检测部22将检测到原稿的弯折的意旨输出至通知消息生成部23,并将在步骤227中存储的直线的端点的坐标p1(m)、q1(m)输出至缩略图图像生成部24(步骤230),结束处理。另外,在缩略图图像生成部24中,将通过分别连结所述坐标p1(m)、q1(m)而获得的m条直线绘制到白纸图像或扫描图像上。
[0086]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229中未判定为变量m的值大于0,即,若无弯折部分的直线,则直接结束处理。
[0087]
(第二弯折检测处理及第三弯折检测处理例)图7是用于说明第二弯折检测处理的概要的图。所述第二弯折检测处理是下述处理的一例,即,当满足所述第二条件及第三条件
时,判定为扫描图像是通过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
[0088]
所述第二弯折检测处理中,将所述第二条件及第三条件中的第一图像要素及第二图像要素的种类设为符号。符号包含字符、数字、狭义的符号,但在此处尤其是指字符。即,在所述第二弯折检测处理中,将第一图像要素的列及第二图像要素的列设为字符串。此时,第二弯折检测处理是如下所述的处理,即,若两个靠近的字符串的方向以超过阈值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或者两个靠近的字符串的结束位置与开始位置发生了偏离,则检测到原稿的弯折。此处,字符串的方向只要设为将通过对字符串中所含的多个字符进行字符识别而获得的多个坐标予以连结的方向。而且,字符串的方向也可设为将通过对字符串进行字符识别并进一步进行词素分析而获得的单词中所含的多个字符的坐标予以连结的方向。
[0089]
图中,关于靠近的字符串322a、字符串321b,其方向以超过阈值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且其结束位置与开始位置发生了稍许偏离。而且,关于靠近的字符串323a、字符串322b,其方向以超过阈值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且其结束位置与开始位置发生了稍许偏离。因而,在第二弯折检测处理中,判定为扫描图像300是通过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
[0090]
图8是用于说明第三弯折检测处理的概要的图。所述第三弯折检测处理是下述处理的一例,即,当满足所述第二条件及第三条件时,判定为扫描图像是通过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
[0091]
所述第三弯折检测处理中,将所述第二条件及第三条件中的第一图像要素及第二图像要素的种类设为将符号图像的下划像素予以连结的直线(以下称作“下划线”)的部分。符号包含字符、数字、狭义的符号,但此处尤其是指字符。即,在所述第三弯折检测处理中,将第一图像要素的列及第二图像要素的列设为字符串图像的下划线。此时,第三弯折检测处理是如下所述的处理,即,若两个靠近的下划线的方向以超过阈值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或者两个靠近的下划线的结束位置与开始位置发生了偏离,则检测到原稿的弯折。
[0092]
图中,关于靠近的下划线332a、下划线331b,其方向以超过阈值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且其结束位置与开始位置发生了稍许偏离。而且,关于靠近的下划线333a、下划线332b,其方向以超过阈值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或者其结束位置与开始位置发生了稍许偏离。因而,在第三弯折检测处理中,判定为扫描图像300是通过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
[0093]
而且,在所述第三弯折检测处理中,也可将所述第二条件及第三条件中的第一图像要素及第二图像要素的种类设为在原稿上有意地绘制的格线等直线的部分。此时,第三弯折检测处理是如下所述的处理,即,若两个靠近的格线的方向以超过阈值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或者两个靠近的格线的结束位置与开始位置发生了偏离,则检测到原稿的弯折。此处,格线例如可通过霍夫变换而求出。
[0094]
图中,关于靠近的格线334a、格线334b,其方向以超过阈值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且其结束位置与开始位置发生了稍许偏离。而且,关于靠近的格线335a、格线335b,其方向以超过阈值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且其结束位置与开始位置发生了稍许偏离。因而,在第三弯折检测处理中,判定为扫描图像300是通过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
[0095]
进而,在所述第三弯折检测处理中,也可将所述第二条件或第三条件中的第一图
像要素及第二图像要素的种类设为基于色值或亮度值的区块等附加有颜色信息的区域。此时,第三弯折检测处理是如下所述的处理,即,若两个靠近的基于色值或亮度值的区块的方向以超过阈值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或者两个靠近的基于色值或亮度值的区块的结束位置与开始位置发生了偏离,则检测到原稿的弯折。
[0096]
图中,关于靠近的区块336a、区块336b,其方向以超过阈值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且其结束位置与开始位置发生了稍许偏离。而且,关于靠近的区块337a、区块337b,其方向以超过阈值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且其结束位置与开始位置发生了稍许偏离。因而,在第三弯折检测处理中,判定为扫描图像300是通过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
[0097]
图9是表示第二弯折检测处理及第三弯折检测处理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0098]
如图所示,弯折检测部22首先将0代入用来对用于检测弯折的图像要素的对(pair)数进行计数的变量n(步骤241)。继而,弯折检测部22从扫描图像300中提取多个图像要素的对(步骤242)。此处,若图像要素为格线,则多个图像要素的对例如可通过霍夫变换来提取。而且,若图像要素是字符串、字符串图像的下划线、色值或亮度值的区块,则多个图像要素的对可通过公知的图像处理方法来提取。
[0099]
接下来,弯折检测部22着眼于在步骤242中提取的多个图像要素中的图像要素的对(步骤243)。
[0100]
接下来,弯折检测部22对于在步骤243中着眼的图像要素的对,算出图像要素的端点间的距离δ(步骤244)。继而,弯折检测部22判定在步骤244中算出的距离δ是否小于阈值t3(步骤245)。此处,阈值t3是用于检查图像要素的端点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预先规定的范围内的阈值。
[0101]
若在步骤245中判定为距离δ小于阈值t3,则弯折检测部22对于在步骤243中着眼的图像要素的对,算出其方向的角度α、角度β(步骤246)。此处,在图像要素为字符串的情况下,图像要素的方向只要通过将进行字符串的识别处理而获得的坐标列予以连结而求出即可,而且,在图像要素为下划线或格线的情况下,图像要素的方向只要设为下划线或格线的方向即可。进而,在图像要素为色值或亮度值的区块的情况下,图像要素的方向只要基于区块的边界线的方向来求出即可。继而,弯折检测部22判定在步骤246中算出的角度α、角度β之差的绝对值是否超过阈值t4(步骤247)。此处,阈值t4是针对图像要素的对中的其中一个图像要素的方向与另一个图像要素的方向所成的角度的阈值。
[0102]
若在步骤247中判定为角度α、角度β之差的绝对值超过阈值t4,则将用来对用于检测弯折的图像要素的对数进行计数的变量n加上1(步骤248)。继而,弯折检测部22算出在步骤243中着眼的图像要素的对中的其中一个图像要素的结束位置的坐标e(n)与另一个图像要素的开始位置的坐标s(n)(步骤249),并使处理前进至步骤250。
[0103]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245中未判定为距离δ小于阈值t3,即,若判定为距离δ为阈值t3以上,则弯折检测部22使处理前进至步骤250。而且,若在步骤247中未判定为角度α、角度β之差的绝对值超过阈值t4,即,若判定为角度α、角度β之差的绝对值为阈值t4以下,弯折检测部22也使处理前进至步骤250。
[0104]
随后,弯折检测部22判定是否存在其他尚未着眼的图像要素的对(步骤250)。
[0105]
若在步骤250中判定为存在其他尚未着眼的图像要素的对,则弯折检测部22使处
理返回步骤243。
[0106]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250中未判定为存在其他尚未着眼的图像要素的对,则弯折检测部22判定变量n的值是否为2以上(步骤251)。另外,此处是基于只要图像要素的对至少有两个,便能够绘制弯折部分的直线这一观点,来判定变量n的值是否为2以上,但并不限于此。为了更准确地绘制弯折部分的直线,也可判定变量n的值是否为大于2的预先规定的值以上。
[0107]
若在步骤251中判定为变量n的值为2以上,则弯折检测部22求出通过在步骤249中算出的坐标e(n)与坐标s(n)这2以上的对的直线,并存储所述端点的坐标p2、q2(步骤252)。继而,弯折检测部22将检测到原稿的弯折的意旨输出至通知消息生成部23,并将在步骤252中存储的直线的端点的坐标p2、q2输出至缩略图图像生成部24(步骤253),结束处理。另外,在缩略图图像生成部24中,将通过连结所述坐标p2、q2而获得的直线绘制到白纸图像或扫描图像上。
[0108]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251中未判定为变量n的值为2以上,即,若无用于检测弯折的图像要素或者用于检测弯折的图像要素为一个,则直接结束处理。
[0109]
另外,所述处理例中,当满足两个图像要素的端点间的距离δ小于阈值t3这一条件、及两个图像要素的方向的角度α、角度β之差的绝对值超过阈值t4这一条件时,检测到原稿的弯折,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在仅满足两个图像要素的端点间的距离δ小于阈值t3这一条件时,检测到原稿的弯折。或者,也可在仅满足两个图像要素的方向的角度α、角度β之差的绝对值超过阈值t4这一条件时,检测到原稿的弯折。
[0110]
[处理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处理器,是指广义上的处理器,包含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或者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等)。
[0111]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器的动作也可不仅由一个处理器来完成,而且由位于物理上分离的位置的多个处理器协同完成。而且,处理器的各动作的顺序并不仅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顺序,也可进行变更。
[0112]
[程序]本实施方式中的弯折检测装置20所进行的处理例如是作为应用软件等程序而准备。
[0113]
即,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程序可作为用于使计算机实现下述功能的程序而理解,即:受理通过读取原稿而获得的读取图像;以及在读取图像是通过在原稿发生了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而获得的图像的情况下,将原稿发生了弯折的情况通知给用户。
[0114]
另外,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程序当然可通过通信部件来提供,也可保存在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cd

rom)等记录介质中而提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