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5678发布日期:2020-07-07 14:2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融合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融合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设备,英文简称icd。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

然而现有的通信设备一般都是比较容易损坏的,损坏的根据在于通信设备与其他的物体发生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容易将显示屏损坏,容易将外壳损坏,还容易将位于通信设备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损坏;而且防水性能差,一旦不小心将水撒到通信设备设备上,容易导致其内部元件烧毁。故,我们推出了融合通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融合通信装置,通过将通信装置放置在保护装置的内部,在壳体一侧开设储物槽安放机体,并利用连接软条、盖板、固定侧板、磁性凸柱和金属扣对机体进行封盖保护,以及在壳体内部设置减震机构,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融合通信装置,包括通信装置和保护装置,保护装置的内部放置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机体、触屏显示屏、指纹识别器和ic卡识别器,机体的顶部初步处开设有usb接口,且机体正面外壁上设置有触屏显示屏,触屏显示屏下端的机体正面外壁上依次设置有指纹识别器和ic卡识别器,机体放置于保护装置的内部;

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壳体、连接软条、盖板、固定侧板、观察窗、磁性凸柱、金属扣和储物槽,壳体一侧的背板侧壁与连接软条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软条的另一端与盖板和固定侧板依次首尾相连,且构成一体式结构,盖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观察窗内壁间镶嵌有透明钢化膜,磁性凸柱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侧板内壁的两侧,金属扣分别设置于壳体远离连接软条的一侧外壁的两端,且与磁性凸柱分别相对应,储物槽开设于与盖板相对的壳体的一侧外壁上,储物槽内放置机体。

优选的,所述壳体对应usb接口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端口外侧的壳体外壁上固定连接弹性连接条的一端,弹性连接条的另一端与橡皮塞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橡皮塞与通孔内壁间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对应金属扣的两侧外壁中部端口内壁上分别开设有弧形缺口。

优选的,所述壳体背面外壁上安装有挂扣,且挂扣外侧的壳体背面外壁上均匀设置有防滑摩擦条。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减震机构、隔板和泡沫球粒,外壳的内壁上均匀设置减震机构,减震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隔板,且相邻的减震机构空隙内填充有泡沫球粒。

优选的,所述外壳和隔板均为环氧树脂材料所制成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块a、固定腔、减震弹簧、减震柱和减震块b,减震块a固定连接于外壳的内壁上,减震块a远离外壳的一侧外壁上设置固定腔,固定腔连接端内壁上固定连接减震弹簧的一端,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减震柱的一端,减震柱的另一端与减震块b固定相连,减震块b设置于隔板的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融合通信装置,在壳体一侧开设储物槽安放机体,并利用连接软条、盖板、固定侧板、磁性凸柱和金属扣对机体进行封盖保护,避免了机体与外界发生直接碰撞导致显示屏和其内部电子元件损坏,同时避免了不小心将水撒到机体上导致机体烧毁的风险,且磁性凸柱和金属扣的设置方便对盖板进行开合操作。

2.本融合通信装置,在壳体的外壳内壁上依次设置减震机构和隔板,并在相邻的减震机构空隙内填充有泡沫球粒,通过减震块a、固定腔、减震弹簧、减震柱和减震块b以及泡沫球粒的配合对通信设备掉落时进行缓冲,避免设备掉落到地面上因剧烈碰撞导致其受损,为设备提供充足的减震保护。

3.本融合通信装置,在壳体对应usb接口的一侧外壁上开设通孔,且通孔端口外侧的壳体外壁上固定连接弹性连接条,利用弹性连接条连接橡皮塞,在对设备进行充电时拔出橡皮塞即可通过usb接口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重新塞上橡皮塞,避免usb接口长期使用积累脏物难以清理的麻烦,且利用弹性连接条连接橡皮塞,避免了橡皮塞掉落消失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机构放大图。

图中:1、通信装置;11、机体;12、触屏显示屏;13、指纹识别器;14、ic卡识别器;2、保护装置;21、壳体;2101、外壳;2102、减震机构;21021、减震块a;21022、固定腔;21023、减震弹簧;21024、减震柱;21025、减震块b;2103、隔板;2104、泡沫球粒;22、连接软条;23、盖板;24、固定侧板;25、观察窗;26、磁性凸柱;27、金属扣;28、储物槽;29、通孔;210、弹性连接条;211、橡皮塞;212、弧形缺口;213、挂扣;214、防滑摩擦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融合通信装置,包括通信装置1和保护装置2,保护装置2的内部放置通信装置1,通信装置1包括机体11、触屏显示屏12、指纹识别器13和ic卡识别器14,机体11的顶部初步处开设有usb接口,且机体11正面外壁上设置有触屏显示屏12,触屏显示屏12下端的机体11正面外壁上依次设置有指纹识别器13和ic卡识别器14,指纹识别器13和ic卡识别器14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机体11放置于保护装置2的内部。

请参阅图2-3,融合通信装置,保护装置2包括壳体21、连接软条22、盖板23、固定侧板24、观察窗25、磁性凸柱26、金属扣27和储物槽28,壳体21一侧的背板侧壁与连接软条2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软条22的另一端与盖板23和固定侧板24依次首尾相连,且构成一体式结构,盖板23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25,观察窗25内壁间镶嵌有透明钢化膜,磁性凸柱26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侧板24内壁的两侧,金属扣27分别设置于壳体21远离连接软条22的一侧外壁的两端,且与磁性凸柱26分别相对应,磁性凸柱26和金属扣27的设置方便对盖板23进行开合操作,储物槽28开设于与盖板23相对的壳体21的一侧外壁上,储物槽28内放置机体11,利用连接软条22、盖板23、固定侧板24、磁性凸柱26和金属扣27对机体11进行封盖保护,避免了机体11与外界发生直接碰撞导致显示屏和其内部电子元件损坏,同时避免了不小心将水撒到机体11上导致机体11烧毁的风险。

壳体21对应usb接口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通孔29,且通孔29端口外侧的壳体21外壁上固定连接弹性连接条210的一端,弹性连接条210的另一端与橡皮塞211固定相连,利用弹性连接条210连接橡皮塞211,避免了橡皮塞211掉落消失的麻烦,橡皮塞211与通孔29内壁间过盈配合,在对设备进行充电时拔出橡皮塞211即可通过usb接口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重新塞上橡皮塞211,避免usb接口长期使用积累脏物难以清理的麻烦,壳体21对应金属扣27的两侧外壁中部端口内壁上分别开设有弧形缺口212,壳体21背面外壁上安装有挂扣213,挂扣213方便在双手不方便拿取设备时将设备卡挂在腰带上方便携带,且挂扣213外侧的壳体21背面外壁上均匀设置有防滑摩擦条214。

请参阅图4-5,一种融合通信装置,壳体21包括外壳2101、减震机构2102、隔板2103和泡沫球粒2104,外壳2101的内壁上均匀设置减震机构2102,减震机构21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隔板2103,且相邻的减震机构2102空隙内填充有泡沫球粒2104,外壳2101和隔板2103均为环氧树脂材料所制成的构件。

减震机构2102包括减震块a21021、固定腔21022、减震弹簧21023、减震柱21024和减震块b21025,减震块a21021固定连接于外壳2101的内壁上,减震块a21021远离外壳210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固定腔21022,固定腔21022连接端内壁上固定连接减震弹簧21023的一端,减震弹簧210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减震柱21024的一端,减震柱21024的另一端与减震块b21025固定相连,减震块b21025设置于隔板2103的内壁上,通过减震块a21021、固定腔21022、减震弹簧21023、减震柱21024和减震块b21025以及泡沫球粒2104的配合对通信设备掉落时进行缓冲,避免设备掉落到地面上因剧烈碰撞导致其受损,为设备提供充足的减震保护。

综上所述:本融合通信装置,在壳体21一侧开设储物槽28安放机体11,并利用连接软条22、盖板23、固定侧板24、磁性凸柱26和金属扣27对机体11进行封盖保护,避免了机体11与外界发生直接碰撞导致显示屏和其内部电子元件损坏,同时避免了不小心将水撒到机体11上导致机体11烧毁的风险,且磁性凸柱26和金属扣27的设置方便对盖板23进行开合操作;在壳体21的外壳2101内壁上依次设置减震机构2102和隔板2103,并在相邻的减震机构2102空隙内填充有泡沫球粒2104,通过减震块a21021、固定腔21022、减震弹簧21023、减震柱21024和减震块b21025以及泡沫球粒2104的配合对通信设备掉落时进行缓冲,避免设备掉落到地面上因剧烈碰撞导致其受损,为设备提供充足的减震保护;在壳体21对应usb接口的一侧外壁上开设通孔29,且通孔29端口外侧的壳体21外壁上固定连接弹性连接条210,利用弹性连接条210连接橡皮塞211,在对设备进行充电时拔出橡皮塞211即可通过usb接口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重新塞上橡皮塞211,避免usb接口长期使用积累脏物难以清理的麻烦,且利用弹性连接条210连接橡皮塞211,避免了橡皮塞211掉落消失的麻烦。该融合通信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防护性能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