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1775发布日期:2020-08-11 22:0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扬声器模组是把电能转换成声能的器件,现有的扬声器模组一般包括壳体及电声转换装置,所述壳体内包括容纳电声转换装置的第一腔体,容纳吸音材料的第二腔体。在壳体内设置吸音材料可以提高扬声器模组的低频性能。

然而,现有的扬声器模组结构填充吸音材料会存在填充效率低,吸音材料排列不够紧密等缺陷。进而会导致扬声器模组的音质较差,影响扬声器模组的性能。因此,扬声器模组的结构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以提高扬声器模组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

电声转换装置;

吸音材料;

壳体;

隔离装置,用于将壳体分隔为用于容纳所述电声转换装置的第一腔体和用于容纳所述吸音材料的第二腔体;

其中,所述隔离装置具有弹性。

优选地,所述隔离装置包括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弹性区。

优选地,所述隔离装置的弹性区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凸起。

优选地,所述隔离装置还包括由透气材料制成的出音区;

其中所述弹性区为包围所述出音区的环状区域。

优选地,所述环状区域的截面为中间凸出的拱形。

优选地,所述环状区域的截面为双拱形。

优选地,所述隔离装置和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预定角度。

优选地,所述隔离装置和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隔离装置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区的材料为橡胶、硅胶、热塑性弹性体或软质聚氯乙烯。

优选地,所述吸音材料为吸音颗粒。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填充口;与所述填充口配合的盖板;所述填充口用于向所述第二腔体内填充吸音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中设置具有弹性的隔离装置,使第二腔体中的弹性材料排列紧实,当扬声器振动时,吸音颗粒则不会随气流振动、磨擦,能够提高扬声器模组的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垂直于隔离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沿隔离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5-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制备方法的各步骤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1上壳

12下壳

13第一腔体

14第二腔体

15填充口

16盖板

20隔离装置

21弹性区

22出音区

30电声转换装置

40吸音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其音频性能需求也随之加强,除追求较高的中频响度外,对低频灵敏度要求也逐渐提升。为实现提高扬声器模组的低频性能,除了提高扬声器模组(speakerbox,sb)本身性能外,在扬声器模组内增加吸音材料来提升低频性能的方法在业内广为应用,例如吸音棉及吸音颗粒(nbass、dbass等)。

在扬声器模组内增加吸音棉及吸音颗粒均能起到降低产品的谐振频率,提升产品的低频性能。但传统吸音棉,效果较小。目前各组装厂通常采用将吸音颗粒做成小包裹或直填两种工艺方式实现。而将吸音颗粒做成小包裹的方式,既增加了产品成本,又无法应用到所有模组设计,且无法实现性能最优化。吸音颗粒直填方式,既能够做到通用,又能够实现腔体内填充量最大化,性能最优化,不仅能在限定模组尺寸的条件下提高产品的低频性能,而且能够在相同的性能前提下,降低模组的厚度,满足手机等电子设备轻、薄、高性能的要求。

然而,目前传统直填工艺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网布(mesh)将吸音颗粒与电声转换装置隔开,但此种组装工艺无法实现吸音颗粒之间紧密排列,当电声转换装置振动时,吸音颗粒之间相互碰撞,不仅会产生杂音,而且长久碰撞会使吸音颗粒破损,失效,降低产品性能,同时也增加了扬声器模组失效风险。第二种直填工艺采用的是将吸音颗粒与膨胀颗粒混合,利用膨胀颗粒遇热膨胀的特点实现将吸音颗粒紧密排列,进而消除杂音及损耗等后续问题。但填充时膨胀颗粒与吸音颗粒混合比例难以控制,并且比例需要随不同的扬声器模组设计而变化,设计复杂,当颗粒填满、封装后,膨胀颗粒的加热温度及时间无法精准控制,进而膨胀程度难以控制,产品最终性能及一致性无法保证。因此,此种工艺过程复杂,难控制,成本高,一致性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以提高扬声器模组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10、电声转换装置30、吸音材料40以及隔离装置20。

壳体10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和下壳12之间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所述壳体10包括填充口15和与所述填充口15配合的盖板16;所述填充口15用于向所述第二腔体14内填充吸音材料40。

所述吸音材料40为吸音颗粒。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吸音颗粒可以是沸石颗粒。在所述第二腔体14内填充吸音材料40能够降低扬声器模组的谐振频率,提升扬声器模组的低频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隔离装置20和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隔离装置20用于将壳体10分隔为用于容纳所述电声转换装置的第一腔体13和用于容纳所述吸音材料40的第二腔体14。其中,所述隔离装置20具有弹性。隔离装置20能够阻止吸音材料40进入第一腔体1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装置20包括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弹性区21。所述隔离装置20的弹性区21向所述第一腔体13的一侧凸起。所述弹性区21的材料为橡胶、硅胶、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elastomer,tpe)或软质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

通过采用弹性材料形成隔离装置20,在后续向第二腔体14中填充吸音材料40时,可以填充体积大于第二腔体14的吸音材料40,使吸音材料40排列紧实,不会因为振动等原因相互摩擦而产生杂音,因此不会影响扬声器模组的音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隔离装置20还包括由透气材料制成的出音区22;其中所述弹性区21为包围所述出音区22的环状区域。所述透气材料可以是透气网布(mesh)。采用透气网布,可以使电声转换装置30产生的声音从第一腔体传到第二腔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环状区域的截面为中间凸出的拱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环状区域的截面为双拱形。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区21为设置在隔离装置20中间区域,并向第一腔体13突出的弧面,出音区22为包围所述弹性区21的环状区域。

将弹性区设置为弧面或者拱形,可以增加弹性区的弹性材料的面积,从而可以增加形变量,在向第二腔体中填充体积大于第二腔体的吸音材料时,可以避免因为形变量小导致隔离装置被破坏。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区21也可以是平面的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装置20和所述壳体10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预定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隔离装置20和所述壳体10的上表面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隔离装置20在所述壳体10中倾斜放置。

电声转换装置30包括与壳体10固定连接的盆架以及磁性组件。其中,盆架上连接有振膜,音圈位于盆架和磁性组件的内部,其一端连接在振膜的内表面,音圈的另一端形成自由端并插入磁性组件中。

电声转换装置30的工作原理具体为:音圈是通过电流的线圈,在接收电流信号后,在磁性组件形成的磁场中振动。当载流导体通过磁场时,会受到一个电动力,其方向符合弗莱明左手定则,力与电流、磁场方向互相垂直,受力大小与电流、导线长度、磁通密度成正比。当音圈输入交变音频电流时,音圈就成为载流导体而受到一个交变推动力产生交变运动,带动振膜振动,反复推动空气而发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0中设置具有弹性的隔离装置20,使第二腔体14中的弹性材料排列紧实,当扬声器振动时,吸音颗粒则不会随气流振动、磨擦,能够提高扬声器模组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00、提供扬声器模组的中间结构。

步骤s200、向所述填充口15中填充预定体积的吸音材料40。以使所述第二腔体14中的吸音材料40紧密。

步骤s300、封闭所述第二腔体14。

如图5所示,在步骤s100中,提供扬声器模组的中间结构。

所述扬声器模组的中间结构包括:电声转换装置30、壳体10以及隔离装置20。

隔离装置20用于将壳体10分隔为用于容纳所述电声转换装置30的第一腔体13和用于容纳吸音材料的第二腔体14。所述隔离装置20具有弹性。

所述壳体10包括与所述第二腔体14连通的填充口15。

具体地,壳体10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扬声器模组的中间结构可以是先将隔离装置20固定在下壳12上,再将电声转换装置30固定在第一腔体13的下壳12上,最后将上壳11和下壳12固定连接。

填充口15设置在上壳11上。壳体10还包括和填充口15配合的盖板16。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步骤s200中,向所述填充口15中填充预定体积的吸音材料40,以使所述第二腔体14中的吸音材料40紧密。

图6为填充吸音材料40的体积不大于第二腔体14的示意图。图7为填充吸音材料40的体积大于第二腔体14的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随着吸音材料40体积的增加,隔离装置20发生形变。

所述预定体积大于所述第二腔体14的体积。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预定体积是所述第二腔体14的体积的105%-12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因为隔离装置20具有弹性,当填充的吸音材料40的体积大于第二腔体14时,隔离装置20因受力而发生形变。为恢复初始状态,隔离装置20会给吸音材料40相应的力,从而使吸音材料40在第二腔体14内紧实。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填充吸音材料40的效率。

如图8所示,在步骤s300中,封闭所述第二腔体14。

使盖板16封闭填充口15,并使盖板16和填充口15固定连接。具体可以采用密封胶,激光焊接等工艺使盖板16和填充口15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吸音材料40为吸音颗粒。吸音颗粒直接填充到第二腔体14中,隔离装置20阻挡吸音颗粒进入第一腔体13内部,保护电声转换装置30,当灌装吸音颗粒时,利用隔离装置20可伸缩的特性,当吸音颗粒填满第二腔体14后,分隔栏振膜会发成形变,直至形变量最大时,第二腔体14内吸音颗粒达到最大量,密封住填充口15,隔离装置20回弹,第二腔体14内吸音颗粒实现紧密排列,当扬声器振动时,吸音颗粒则不会随气流振动、磨擦,从而消除普通直接填充工艺带来的杂音、磨损、失效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扬声器模组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具有弹性的隔离装置20,当填充的吸音材料40的体积大于第二腔体14时,隔离装置20因受力而发生形变。为恢复初始状态,隔离装置20会给吸音材料40相应的力,从而使吸音材料40在第二腔体14内紧实。当扬声器振动时,吸音颗粒则不会随气流振动、磨擦,能够提高扬声器模组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