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空式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2385发布日期:2020-11-25 14:5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镂空式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保护壳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镂空式保护壳。



背景技术:

3c产品,指的是,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三者结合,常见的形式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等。

3c产品使用或者携带时,常常通过保护壳,对3c产品进行保护,针对3c产品的品牌和功能的增加,保护壳也呈多样化。

现有技术中,针对折叠且转轴处于中部的3c产品,缺乏相应的保护壳,现有的保护壳与3c产品的转轴造成冲突,影响3c产品的折叠,同时,3c产品掉落时,现有的保护壳的防摔效果不佳,易导致3c产品摔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镂空式保护壳,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护壳不便于折叠且防摔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镂空式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接层以及减震层,所述连接层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连接层呈镂空布置形成镂空口;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减震区,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减震区,所述减震层分别填充所述第一减震区和所述第二减震区,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用于放置3c产品,所述第一减震区和所述第二减震区沿所述放置腔的外周呈围合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内壳以及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内壳沿外至内方向呈依序布置,所述第一内壳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减震区,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内壳以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二内壳沿外至内方向呈依序布置,所述第二内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减震区,所述第一内壳与所述第二内壳之间形成所述放置腔;所述第一减震区与所述第二减震区呈连通布置,所述减震层呈一体成型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壳包括第一内顶框、第一内侧框以及第一内底框,所述第一内顶框与所述第一内底框呈平行对应布置,所述第一内侧框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第一内顶框和所述第一内底框;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第一外顶框、第一外侧框以及第一外底框,所述第一外顶框与所述第一外底框呈平行对应布置,所述第一外侧框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第一外顶框和所述第一外底框;所述第一减震区包括第一顶区、第一侧区以及第一底区,所述第一顶区、所述第一侧区与所述第一底区呈依次连通布置,所述第一外顶框与所述第一内顶框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顶区,所述第一外侧框与所述第一内侧框之间形成所述侧区,所述第一外底框与所述第一内底框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底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顶框进行薄化处理形成第一顶薄化区,所述第一内底框进行薄化处理形成第一底薄化区,所述第一顶薄化区与所述第一底薄化区呈对应布置,所述连接层的一端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对接所述第一顶薄化区和所述第一底薄化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壳包括第二内顶框、第二内侧框以及第二内底框,所述第二内顶框与所述第二内底框呈平行对应布置,所述第二内侧框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第二内顶框和所述第二内底框;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二外顶框、第二外侧框以及第二外底框,所述第二外顶框与所述第二外底框呈平行对应布置,所述第二外侧框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第二外顶框和所述第二外底框;所述第二减震区包括第二顶区、第二侧区以及第二底区,所述第二顶区、所述第二侧区与所述第二底区呈依次连通布置,所述第二外顶框与所述第二内顶框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顶区,所述第二外侧框与所述第二内侧框之间形成所述侧区,所述第二外底框与所述第二内底框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底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顶框进行薄化处理形成第二顶薄化区,所述第二内底框进行薄化处理形成第二底薄化区,所述第二顶薄化区与所述第二底薄化区呈对应布置,所述连接层的另一端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对接所述第二顶薄化区和所述第二底薄化区;所述镂空口处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薄化区和所述第一底薄化区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减震区,所述第二顶薄化区和第二底薄化区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减震区;所述连接层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减震层,且所述连接层与所述减震层呈相对固定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式保护壳包括第一侧垫高层以及第二侧垫高层,所述第一侧垫高层的一端呈固定布置,所述第一侧垫高层的另一端沿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折叠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侧垫高层的一端呈固定布置,所述第二侧垫高层的另一端沿背离折叠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一侧垫高层与所述第二侧垫高层沿所述镂空口的两端呈对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折叠区,沿所述折叠区,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呈折叠或展开布置;所述减震层具有顶豁口,所述顶豁口沿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折叠方向呈凹陷布置,所述顶豁口与所述折叠区呈对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沿水平方向,所述第一内壳具有底部开口,所述第一底板平铺所述第一内壳的底部开口,且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内壳呈相对固定布置,当3c产品置于所述放置腔时,3c产品的背面抵触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具有多个第一镂空孔,所述放置腔通过所述第一镂空孔连通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镂空式保护壳,通过放置腔,实现3c产品的放置,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呈展开布置时,3c产品正常使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接层和减震层相互配合包围3c产品的外周;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折叠时,转轴置于镂空口中,有效避免转轴与保护壳之间造成相互影响,便于保护壳的折叠,同时,连接层对转轴起到减震、防摔保护,并且,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接层和减震层相互配合包围3c产品的外周;这样,3c产品无论是使用状态还是收纳状态,保护壳均起到多层次保护,实现叠加减震,提高减震、防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镂空式保护壳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镂空式保护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镂空式保护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镂空式保护壳呈折叠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镂空式保护壳呈展开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镂空式保护壳的减震层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内壳、减震层和第一外壳的配合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镂空式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连接层400以及减震层300,连接层400的两端分别对接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连接层400呈镂空布置形成镂空口410;第一壳体100具有第一减震区,第二壳体200具有第二减震区,减震层300分别填充第一减震区和第二减震区,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形成放置腔,放置腔用于放置3c产品,第一减震区和第二减震区沿放置腔的外周呈围合布置。

上述的镂空式保护壳,通过放置腔,实现3c产品的放置,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呈展开布置时,3c产品正常使用,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连接层400和减震层300相互配合包围3c产品的外周;当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折叠时,转轴置于镂空口410中,有效避免转轴与保护壳之间造成相互影响,便于保护壳的折叠,同时,连接层400对转轴起到减震、防摔保护,并且,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连接层400和减震层300相互配合包围3c产品的外周;这样,3c产品无论是使用状态还是收纳状态,保护壳均起到多层次保护,实现叠加减震,提高减震、防摔效果。

3c产品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

3c产品通过转轴实现3c产品的折叠。

连接层400受力呈伸长或收缩布置,保护壳折叠时,实现辅助功能,便于保护壳的折叠。

减震层300受力呈伸长或收缩布置,保护壳折叠时,实现辅助功能,便于保护壳的折叠。

第一壳体100包括第一内壳120以及第一外壳110,第一外壳110与第一内壳120沿外至内方向呈依序布置,第一内壳120与第一外壳110之间形成第一减震区,第二壳体200包括第二内壳220以及第二外壳210,第二外壳210与第二内壳220沿外至内方向呈依序布置,第二内壳220与第二外壳210之间形成第二减震区,第一内壳120与第二内壳220之间形成放置腔。

这样,通过第一外壳110、第一减震区的减震层300和第一内壳120的配合作用下,多层次对放置腔进行减震、防摔,进而对3c产品起到减震、防摔;通过第二外壳210、第二减震区的减震层300和第二内壳220的配合作用下,多层次对放置腔进行减震、防摔,进而对3c产品起到减震、防摔。

另外,第一减震区与第二减震区呈连通布置,减震层300呈一体成型布置;这样,使第一减震区与第二减震区的减震层300呈整体布置,提高减震效果。

再者,第一外壳110与减震层300呈榫卯连接布置,增强减震层300的设置稳固性。

第一内壳120与减震层300呈榫卯连接布置,增强减震层300的设置稳固性。

第二外壳210与减震层300呈榫卯连接布置,增强减震层300的设置稳固性。

第二内壳220与减震层300呈榫卯连接布置,增强减震层300的设置稳固性。

第一内壳120包括第一内顶框121、第一内侧框123以及第一内底框122,第一内顶框121与第一内底框122呈平行对应布置,第一内侧框123的两端分别对接第一内顶框121和第一内底框122;第一外壳110包括第一外顶框111、第一外侧框113以及第一外底框112,第一外顶框111与第一外底框112呈平行对应布置,第一外侧框113的两端分别对接第一外顶框111和第一外底框112;第一减震区包括第一顶区、第一侧区以及第一底区,第一顶区、第一侧区与第一底区呈依次连通布置,第一外顶框111与第一内顶框121之间形成第一顶区,第一外侧框113与第一内侧框123之间形成侧区,第一外底框112与第一内底框122之间形成第一底区;实现多方位对3c产品进行保护,保障保护壳的减震、防摔效果。

第一内顶框121进行薄化处理形成第一顶薄化区124,第一内底框122进行薄化处理形成第一底薄化区125,第一顶薄化区124与第一底薄化区125呈对应布置,连接层400的一端形成第一连接部420,第一连接部420分别对接第一顶薄化区124和第一底薄化区125;这样,使连接层400设置连接的位置不会显得突兀,同时,便于3c产品的放置。

第一连接部420分别对接第一顶薄化区124和第一底薄化区125时,第一连接部420的上端面与第一底板的抵触面呈平齐布置,这样,增大3c产品的放置抵触面积,便于3c产品的放置。

第二内壳220包括第二内顶框221、第二内侧框223以及第二内底框222,第二内顶框221与第二内底框222呈平行对应布置,第二内侧框223的两端分别对接第二内顶框221和第二内底框222;第二外壳210包括第二外顶框211、第二外侧框213以及第二外底框212,第二外顶框211与第二外底框212呈平行对应布置,第二外侧框213的两端分别对接第二外顶框211和第二外底框212;第二减震区包括第二顶区、第二侧区以及第二底区,第二顶区、第二侧区与第二底区呈依次连通布置,第二外顶框211与第二内顶框221之间形成第二顶区,第二外侧框213与第二内侧框223之间形成侧区,第二外底框212与第二内底框222之间形成第二底区;实现多方位对3c产品进行保护,保障保护壳的减震、防摔效果。

第二内顶框221进行薄化处理形成第二顶薄化区224,第二内底框222进行薄化处理形成第二底薄化区225,第二顶薄化区224与第二底薄化区225呈对应布置,连接层400的另一端形成第二连接部430,第二连接部430分别对接第二顶薄化区224和第二底薄化区225;这样,使连接层400设置连接的位置不会显得突兀,同时,便于3c产品的放置。

第二连接部430分别对接第二顶薄化区224和第二底薄化区225时,第二连接部430的上端面与第二底板的抵触面呈平齐布置,这样,增大3c产品的放置抵触面积,便于3c产品的放置。

镂空口410处于第一连接部420与第二连接部430之间;这样,沿转轴的宽度方向,第一连接部420与第二连接部430对转轴的两侧起到减震、防摔作用。

第一顶薄化区124和第一底薄化区125分别连通第一减震区,第二顶薄化区224和第二底薄化区225分别连通第二减震区;连接层400的两端分别对接减震层300,且连接层400与减震层300呈相对固定布置;这样。使连接层400与减震层300形成整体,增强连接层400以及减震层300的设置稳固性。

镂空式保护壳包括第一侧垫高层500,第一侧垫高层500的一端呈固定布置,第一侧垫高层500的另一端沿背离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的折叠方向延伸布置;这样,通过第一侧垫高层500,实现保护壳的侧边垫高,这样,掉落时,起到减震、防摔作用。

第一侧垫高层500的另一端延伸至转轴外,这样,掉落时,第一侧垫高层500优先抵触外部,避免转轴直接与外部抵触,从而对转轴起到保护。

镂空式保护壳包括第二侧垫高层600,第二侧垫高层600的一端呈固定布置,第二侧垫高层600的另一端沿背离折叠方向延伸布置;这样,通过第二侧垫高层600,实现保护壳的侧边垫高,这样,掉落时,起到减震、防摔作用。

第二侧垫高层600的另一端延伸至转轴外,这样,掉落时,第二侧垫高层600优先抵触外部,避免转轴直接与外部抵触,从而对转轴起到保护。

第一侧垫高层500与第二侧垫高层600沿镂空口410的两端呈对应布置;这样,沿转轴的长度方向,第一侧垫高层500与第二侧垫高层600对应布置在转轴的两侧,增大第一侧垫高层500与第二侧垫高层600之间的距离,提高减震、防摔效果。

第一侧垫高层500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垫高层600的另一端延伸的距离一致,这样,掉落时,第一侧垫高层500与第二侧垫高层600同步抵触外部,提高减震、防摔效果。

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的折叠方式,可以采用朝内折叠,或者可以采用朝外折叠。

保护壳包括第三壳体,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呈依序布置,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采用朝内折叠,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采用朝外折叠,实现多壳体折叠。

或者,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采用朝外折叠,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采用朝内折叠,实现多壳体折叠。

或者,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采用朝外折叠,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采用朝外折叠,实现多壳体折叠。

或者,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采用朝内折叠,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采用朝内折叠,实现多壳体折叠。

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之间形成折叠区,沿折叠区,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呈折叠或展开布置;减震层300具有顶豁口310,顶豁口310沿背离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的折叠方向呈凹陷布置,顶豁口310与折叠区呈对应布置;在顶豁口310的作用下,便于减震层300折叠,同时,降低折叠时对减震层300的施加的作用力,提高减震层300的使用寿命。

减震层300具有底豁口320,底豁口320沿背离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的折叠方向呈凹陷布置,底豁口320与折叠区呈对应布置;在底豁口320的作用下,便于减震层300折叠,同时,降低折叠时对减震层300的施加的作用力,提高减震层300的使用寿命。

顶豁口310与底豁口320呈对应布置,这样,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进行折叠时,沿顶豁口310与底豁口320同步呈对称折叠;降低折叠时对减震层300的施加的作用力,提高减震层300的使用寿命。

第一壳体100包括第一底板,沿水平方向,第一内壳120具有底部开口,第一底板平铺第一内壳120的底部开口,且第一底板与第一内壳120呈相对固定布置,当3c产品置于放置腔时,3c产品的背面抵触第一底板;通过第一底板,对3c产品起到支撑作用,便于3c产品的放置,同时,提高3c产品的放置稳定性。

再者,第一底板具有多个第一镂空孔,放置腔通过第一镂空孔连通外部;在各个第一镂空孔的作用下,便于3c产品的散热。

第二壳体200包括第二底板,沿水平方向,第二内壳220具有底部开口,第二底板平铺第二内壳220的底部开口,且第二底板与第二内壳220呈相对固定布置,当3c产品置于放置腔时,3c产品的背面抵触第二底板;通过第二底板,对3c产品起到支撑作用,便于3c产品的放置,同时,提高3c产品的放置稳定性。

再者,第二底板具有多个第二镂空孔,放置腔通过第二镂空孔连通外部;在各个第二镂空孔的作用下,便于3c产品的散热。

减震层300包括多个减震柱310以及多个对接条320,减震柱310呈空心布置,多个减震柱310呈依序排列布置,对接条320的两端分别对接相邻减震柱310,减震柱310的两端分别抵触第一外壳110和第一内壳120;在各个减震柱310的作用下,极大提高减震和防摔效果。

减震柱310的两端分别抵触第二外壳210和第二内壳220;在各个减震柱310的作用下,极大提高减震和防摔效果。

镂空式保护壳包括顶垫高层700,顶垫高层700的底部与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呈对接布置,顶垫高层700的顶部朝上延伸布置,这样,掉落且顶部朝下时,顶垫高层700优先与外部抵触,起到减震、防摔作用。

镂空式保护壳包括底垫高层800,底垫高层800的顶部与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呈对接布置,底垫高层800的底部朝下延伸布置,这样,掉落且底部朝下时,底垫高层800优先与外部抵触,起到减震、防摔作用。

镂空式保护壳包括指环件,指环件具有供手指穿过的手指孔,指环件安设在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上;便于对保护壳的手持。

指环件呈条状布置,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具有移动槽,指环件的一端呈固定布置,指环件的另一端活动安设移动槽;这样,使用时,驱动指环件的另一端沿移动槽进行移动,使指环件呈拱起布置,便于手指穿过。

或者,指环件呈脖绳状布置,两端分别对接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形成围合布置;使用时,指环件佩戴在脖子上,便于手机的携带。

指环件与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的连接可以采用粘合、扣接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