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3889发布日期:2021-03-16 22:5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盒,尤其涉及一种方便云台摄像机收纳和使用的收纳盒。



背景技术:

手持云台摄像机是一种采用一体化高度集成设计,将三轴机械增稳云台和高清摄像高度集成的设备,无需额外配备稳定器等装置,就能够拍摄出稳定流畅细腻的视频画面,且操作简单。

为了保护云台摄像机,在外出携带时通常会将其放置在收纳盒或手拿包内,待需要使用时再将云台摄像机取出进行拍摄。现有的收纳盒或收纳包通常只具有简单的收纳功能,少部分收纳盒还具有充电功能,但是功能仍然较少。

随着手持云台摄像机的普及,用户对云台摄像机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多。例如,建立云台摄像机与终端(主要指手机、pad等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和数据连接,从而实现云台摄像机处理器与终端处理器的信息连接,方便用户在云台摄像机和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互传等互动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盒,不仅能够用于收纳云台摄像机,还能够稳定连接云台摄像机和移动终端,并实现云台摄像机和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收纳盒,其中,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一腔室,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二腔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扣接,可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容置腔,第一设备可置放在容置腔中,第二壳体上设置有通信单元,第一设备可通过第二腔室上的通信单元与第二设备通信连接。

进一步,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第一通信组件与第一设备的数据接口通信连接,第二通信组件与第二设备的数据接口通信连接,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连通第一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以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信连接。

进一步,第一通信组件包括第一数据接口,第一数据接口设置在第二腔室的底壁上,第一设备上的数据接口与第一数据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第二腔室的底壁上设置有散热孔。

进一步,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固定组件,第二设备通过固定组件与第二壳体相连。

进一步,固定组件为夹持结构,夹持结构设置在第二壳体的侧壁上,第二设备卡设在夹持结构中。

进一步,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活动设置在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可相对于第二壳体的侧壁转动或移动,以切换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启闭状态或调节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第二设备可卡设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

进一步,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夹板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块上,第二夹板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块上,第一夹板可相对于第一固定块转动,第二夹板可相对于第二固定块转动,以切换打开或关闭状态;第一固定块通过第一滑杆与第二壳体的侧壁相连,第二固定块通过第二滑杆与第二壳体的侧壁相连,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可带动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相对于第二壳体的侧壁移动,以调节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第一夹板嵌设在第一容纳槽内,第二夹板嵌设在第二容纳槽内。

进一步,第二通信组件包括第二数据接口,第二数据接口通过软质数据线与第二壳体相连,第二设备的数据接口与第二数据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三容纳槽,第二数据接口滑动嵌设在第三容纳槽内,以收纳在第二壳体上。

进一步,第三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置孔,第二数据接口的连接头可插接在第三容纳槽的侧壁上的容置孔中。

进一步,第二数据接口包括扩展接头和连接头,扩展接头通过软质数据线与第二壳体相连,连接头与扩展接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替换连接头,第二设备的数据接口与连接头相连接。

进一步,第二通信组件包括连接模组,连接模组包括容置接头和第二数据接口,容置接头和第二数据接口通过软质数据线相连,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三数据接口,连接模组的容置接头与第三数据接口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替换连接模组。

进一步,容置接头上设置有容置孔,第二数据接口可插设在容置接头上的容置孔中,以便于第二数据接口的收纳。

进一步,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三容纳槽,连接模组滑动嵌设在第三容纳槽内,以收纳在第二壳体上。

进一步,第一设备为云台摄像机,第二设备为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具有以下优点:

1、保护云台摄像机,防止设备受到磕碰损坏,且使云台摄像机方便收纳,便于携带;

2、具有数据连接和信息传输的功能,且移动终端与云台摄像机之间连接稳定,用于数据连接的端口不易发生折损;

3、移动终端与云台摄像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强,设备不易跌落,方便把持,提高了便携性;

4、便于操作,且互换性好,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替换合适的连接端口,以适配不同的移动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的闭合状态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的闭合状态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的打开状态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的打开状态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中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中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中的第二壳体的立体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中的第二壳体的立体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中的第二壳体的立体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中的第二壳体的打开状态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中的第二壳体的打开状态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中的第二壳体的打开状态图三;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中的第二壳体的使用状态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中的第二壳体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中的第二壳体的另一实施例的拆解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中的第二壳体的另一实施例中的连接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用于收纳第一设备,并能够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连接,其中,第一设备可为云台摄像机、相机、摄像头等电子设备,第二设备可为手机、pad等移动终端设备。

具体来说,收纳盒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一腔室,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二腔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扣接,可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容置腔,第一设备可置放在容置腔中。

同时,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固定组件,第二设备通过固定组件与第二壳体相连,以使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同时稳定地连接在第二壳体上。其中,固定组件可为夹板、凹槽、卡槽或系绳等能够起到固定作用的结构或固定方法,目的是使第二设备稳定连接在第二壳体上。

进一步,第二壳体上设置有通信单元,第一设备可通过第二腔室上的通信单元与第二设备通信连接。其中,通信单元可以是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直接相连接的数据端口,也可以是数据线、数据连接插头等数据连接组件,或采用无线通信传输的方式等。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收纳盒包括相互扣接的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第一壳体100内部形成有第一腔室110,第二壳体200内部形成有第二腔室210,第一腔室110和第二腔室210共同形成用来收纳云台摄像机的封闭容置腔。

具体来说,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腔室110和第二腔室210皆为长筒形,云台摄像机400可直接置放在其中。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具体尺寸、形状可根据云台摄像机的不同型号灵活设定,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

为了方便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相互扣接,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组件和锁合组件,定位组件可用于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精准扣接,锁合组件可用于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锁合固定。其中,如图6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的连接端设置有定位孔111、定位槽112和锁合槽113,第二壳体200的连接端对应设置有定位柱211、定位板212和锁合爪213。

由此,当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相互扣接时,第二壳体200上的定位柱211、定位板212分别插接在第一壳体100上的定位孔111、定位槽112中,以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精准扣接,第二壳体200上的锁合爪213卡设在第一壳体100上的锁合槽113中,以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锁合固定。

进一步,如图7、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壳体20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其中,第一夹板221呈水平状设置在第二壳体200的上部,第二夹板222呈水平状设置在第二壳体200的下部,第一夹板221与第二夹板222上下相对设置,手机或pad等移动终端500可卡设在第一夹板221与第二夹板222之间。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中的方位词(如上、下、水平等)仅是为了清楚地描述结构特征,并不代表实际生活中的方位。

具体地,第二壳体200的侧壁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23和第二固定块224,其中,第一夹板221铰接于第一固定块223上,第二夹板222铰接于第二固定块224上,第一夹板221可相对于第一固定块223转动,第二夹板222可相对于第二固定块224转动,以切换第一夹板221、第二夹板222的打开或关闭状态,实现对移动终端500的夹持。

优选的是,第二壳体200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225和第二容纳槽226,第一容纳槽225靠近第一固定块223设置,当第一夹板221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夹板221收纳在第一容纳槽225内;相同地,第二容纳槽226靠近第二固定块224设置,当第二夹板22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夹板222收纳在第二容纳槽226内。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夹板221、第二夹板222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的表面与第二壳体200的侧壁面位于同一平面,以使第二壳体200的整体外形简洁美观。

进一步,第一固定块223通过第一滑杆227与第二壳体200活动连接,第二固定块224通过第二滑杆228与第二壳体200活动连接,第一滑杆227可带动第一固定块223相对于第二壳体200的侧壁向上移动,第二滑杆228可带动第二固定块224相对于第二壳体200的侧壁向下移动。由此,第一固定块223和第二固定块224可随第一滑杆227和第二滑杆228移动,以调节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之间的距离,方便夹持尺寸不同的移动终端500。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也可以通过滑轨和滑槽等结构实现位置调节,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

优选的是,第一滑杆227与第二滑杆228上设置有限位组件(图中未示),如限位弹簧等,在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夹持移动终端500时,限位弹簧可对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施加拉力,促使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夹紧,以便于移动终端500得到更稳定的夹持,同时,也便于第一固定块223和第二固定块224的复位。

进一步,如图9所示,第二腔室210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数据接口214,第一数据接口214通过第二壳体200内的连接组件(图中未示)与下述的第二数据接口数据连通,当云台摄像机400置放在第二腔室210中时,云台摄像机400上的数据接口可与第一数据接口214相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接口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腔室的其他位置,只要是方便与云台摄像机的数据接口连接即可。

优选地,第二腔室210的底壁上还设置有散热孔215,散热孔215可为半月形或小孔状等镂空结构,以使云台摄像机400置放在第二腔室210中时能够更好的散热,尤其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

进一步,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壳体200上还设置有第二数据接口231,第二数据接口231通过软质数据线232与第二壳体200内的连接组件数据连通,移动终端500的数据接口可与第二数据接口231相连接,由此,通过第二数据接口231、软质数据线232、连接组件、第一数据接口214即实现了移动终端500和云台摄像机400的通信连接。其中,应注意的是,第二壳体内的连接组件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只要是能够实现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的数据连通即可,不再赘述。

为了方便与移动终端500的连接,第二数据接口231与第二壳体200分体设置,第二数据接口231的一端通过软质数据线232与第二壳体200相连。其中,如图10所示,第二壳体200上设置有用于收纳第二数据接口231的第三容纳槽233,第三容纳槽233位于第一容纳槽225和第二容纳槽226之间,第三容纳槽233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234,第二数据接口231上对应设置有滑轨235,第二数据接口231上的滑轨235可沿第三容纳槽233中的滑槽234滑动,以实现对第二数据接口231的收纳。

优选的是,如图11所示,第三容纳槽233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置孔236,当第二数据接口231滑动收纳在第三容纳槽233中时,第二数据接口231上的连接头可插接在第三容纳槽233侧壁上的容置孔236中,以更好地实现对第二数据接口231的收纳。

可选择的是,如图12所示,第二数据接口231包括扩展接头237和连接头238,扩展接头237内形成有安装槽,连接头238可拆卸地设置在扩展接头237内的安装槽中,优选的是,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磁吸结构,连接头238上设置有第二磁吸结构,第一磁吸结构与第二磁吸结构通过磁力吸附连接。由此,针对不同的移动终端500,可以选择安装与之相适配的连接头238,如usb、type-c、microusb等。

如图1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收纳盒的的使用方式为:需要使用收纳功能时,云台摄像机400置放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共同形成的封闭容置腔中,此时,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收纳在第二壳体200上的第一容纳槽225和第二容纳槽226中,第二数据接口231收纳在第二壳体200上的第三容纳槽233中。

需要使用数据连接功能时,将第二数据接口231从第二壳体200上的第三容纳槽233中滑动取出,在扩展接头237上安装与移动终端500相适配的连接头238;将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从第一容纳槽225和第二容纳槽226中转动打开,并根据移动终端500的尺寸调整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之间的间距,以将移动终端500卡设在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之间;将第二数据接口231与移动终端500的数据接口相连接;将云台摄像机400置放在第二壳体200内部的第二腔室210中,并使云台摄像机400的数据接口与第二腔室210中的第一数据接口214相连接。

由于软质数据线质地柔软,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连接云台摄像机和移动终端,可以防止设备不慎跌落时,设备与收纳盒进行通信连接的接口结构发生折损或毁坏。

如图14至图1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中的第二壳体的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上设置有连接模组330,连接模组330包括容置接头333和第二数据接口331,容置接头333和第二数据接口331通过软质数据线332相连。

对应地,第二壳体300上设置有第三数据接口334,第三数据接口334通过第二壳体300内的连接组件与上述的第一数据接口数据连通,连接模组330的容置接头333可与第三数据接口334相连接,移动终端500的数据接口可与第二数据接口331相连接。由此,通过第二数据接口331、软质数据线332、容置接头333、第三数据接口334、连接组件、第一数据接口即实现了移动终端500和云台摄像机400的通信连接。

其中,连接模组330的容置接头333与第二壳体300上的第三数据接口334为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包括多个不同型号的连接模组330,不同型号的连接模组330中的第二数据接口331的形式不同,如usb、type-c、microusb等,以适配不同型号的移动终端500数据接口。

进一步,第二壳体300上设置有用于收纳连接模组330的第三容纳槽335,第三容纳槽335位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之间,第三容纳槽335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336,连接模组330上对应设置有滑轨337,连接模组330上的滑轨337可沿第三容纳槽335中的滑槽336滑动,以实现对连接模组330的收纳。优选的是,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三数据接口334设置在第三容纳槽335中,连接模组330的容置接头333上设置有容置孔338,第二数据接口331可插设在容置孔338中,以方便收纳。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模组的收纳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灵活调整,如第二壳体上可设置有分别用于收纳容置接头的第三容纳槽、用于收纳软质数据线的线槽和用于收纳第二数据接口的卡槽,以将容置接头、线槽和第二数据接口分开收纳。

本实施例的收纳盒的的使用方式为:需要使用收纳功能时,云台摄像机400置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共同形成的封闭容置腔中,此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收纳在第二壳体300上的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中,连接模组330收纳在第二壳体300上的第三容纳槽335中。

需要使用数据连接功能时,将第二数据接口331从容置接头333上的容置孔338中取出,或者将与移动终端500相适配的连接模组330的容置接头333安装到第三容纳槽335中,并与第三数据接口334相连接;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中转动打开,并根据移动终端500的尺寸调整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间距,以将移动终端500卡设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将第二数据接口331与移动终端500的数据接口相连接;将云台摄像机400置放在第二腔室中,并使云台摄像机400的数据接口与第二腔室中的第一数据接口相连接。

由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壳体与上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壳体的区别在于:上一实施例中是通过替换扩展接头上的连接头来实现与不同移动终端的适配,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则是通过替换连接模组来实现与不同移动终端的适配,如图1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具有以下优点:保护云台摄像机,防止设备受到磕碰损坏,且使云台摄像机方便收纳,便于携带;具有数据连接和信息传输的功能,且移动终端与云台摄像机之间连接稳定,用于数据连接的端口不易发生折损;移动终端与云台摄像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强,设备不易跌落,方便把持,提高了便携性;便于操作,且互换性好,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替换合适的连接端口,以适配不同的移动终端。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