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79736发布日期:2021-06-15 20:33阅读:83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的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使用带有语音功能的移动通讯设备,例如便携式电话、掌上游戏机、手提电脑、多媒体播放器及能够通过公共或专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其他设备。而扬声器作为语音的播放装置,其设计好坏直接影响扬声器的性能。

扬声器包括盆架、收容于盆架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内设有音圈、磁碗和磁钢,音圈位于磁碗和磁钢所产生的磁间隙内,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骨架,振膜通过骨架与音圈连接,当音圈通入交变电流时,在磁路系统的磁场作用下,音圈会受到一个交变的推动力,产生交变运动,推动振膜可以沿音圈的振动方向振动,进而产生声音。

但是,骨架只能在与音圈的侧面接缝处打胶结合,骨架与音圈之间很容易出现脱落现象。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架与音圈之间不易脱落的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盆架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以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以及位于所述振膜下方的骨架与音圈,所述骨架包括与所述振膜连接的环形支撑部以及若干间隔设置且自所述环形支撑部向所述音圈一侧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音圈的一端凹设有用于填充粘性液体且与所述音圈的外壁相连通的凹腔,所述音圈通过所述粘性液体固定于所述弯折部上。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弯折部包括自所述环形支撑部向远离所述振膜一侧延伸的导向杆、自所述导向杆向靠近所述音圈一侧横向延伸设置的横向杆以及竖向凸设于所述横向杆之远离所述导向杆一端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与所述横向杆共同抵接于所述音圈,所述凹腔设于所述横向杆之远离所述导向杆的一端。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横向杆具有靠近所述振膜一侧的顶部表面、与所述顶部表面相背设置的底部表面以及连接顶部表面与底部表面且与所述音圈相抵接的抵接面,所述抵接板凸设于所述顶部表面上,所述凹腔自所述底部表面一侧朝所述顶部表面一侧凹设延伸且所述凹腔与所述抵接面相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柔性电路组件,所述柔性电路组件包括若干导线以及若干焊盘,所述盆架上贯穿设有若干第一穿孔,所述导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盆架的外壁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后与所述音圈电性连接,且所述导线的中部通过若干所述焊盘固定于所述环形支撑部上,所述横向杆之位于底部表面的一侧沿其长度设有容线槽,所述导线部分收纳于所述容线槽内。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上的磁碗、位于所述磁碗内以与所述磁碗形成磁间隙的磁钢,所述音圈位于所述磁间隙内,所述盆架包括底板、自所述底板的边缘向所述振膜一侧弯折延伸的侧板以及凸设于所述底板中部的支撑凸起,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围合成所述收容腔,所述支撑凸起具有贯穿其轴向两端以及底板的容纳腔,所述磁碗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磁碗具有容置空间以及若干个贯穿所述磁碗并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二穿孔,所述音圈和磁钢都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支撑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后与所述音圈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支撑凸起上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二穿孔相对应的缺口,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支撑部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缺口和所述第二穿孔后与所述音圈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极芯,所述磁钢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极芯位于两所述磁钢之间,所述音圈套设于所述极芯外。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磁碗包括上盖体以及下盖体,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中至少一个与所述容纳腔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体扣合于所述下盖体上并与所述下盖体围合成所述容置空间,两所述磁钢分别抵接于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所述第二穿孔开设于所述上盖体和/或所述下盖体上。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振膜包括与所述侧板相连接的第一音膜以及与所述第一音膜相间隔且与所述支撑凸起相连接的第二音膜,所述第一音膜和第二音膜都为环形且为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音膜通过所述骨架与所述第一音膜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通过在骨架的弯折部朝向音圈的一端设置一个凹腔以作胶水槽使用,当弯折部抵接于音圈外壁时,该凹腔与音圈的外壁相连通,可将粘性液体从侧面注入于凹腔内,与原有固定方式相比,该固定方式增大了音圈侧面与骨架之间的打胶面积,待粘性液体干后,可提升音圈与骨架的结合力,极大的改善了音圈与骨架分离的问题,使得音圈与骨架之间固定更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的分解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的分解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盆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盆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盆架;11、收容腔;12、底板;121、第一穿孔;13、侧板;14、支撑凸起;141、容纳腔;142、缺口;143、第一定位槽;144、第一螺纹孔;145、第二定位槽;146、第二螺纹孔;20、磁路系统;21、磁碗;211、容置空间;212、第二穿孔;2121、第一u型孔;2122、第二u型孔;213、上盖体;2131、第一凸耳;2132、第一通孔;214、下盖体;2141、第二凸耳;2142、第二通孔;22、磁钢;23、极芯;24、磁间隙;30、振动系统;31、振膜;311、第一音膜;3111、第一环形端部;3112、第二环形端部;3113、第一折环部;312、第二音膜;3121、第三环形端部;3122、第四环形端部;3123、第二折环部;32、骨架;321、环形支撑部;322、弯折部;3221、凹腔;3222、导向杆;3223、横向杆;3224、抵接板;3225、顶部表面;3226、底部表面;3227、抵接面;3228、容线槽;33、柔性电路组件;331、导线;332、焊盘;34、音圈;35、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该扬声器包括具有收容腔11的盆架10以及收容于收容腔11内的磁路系统20和振动系统30。

振动系统30包括振膜31、骨架32、柔性电路组件33以及音圈34,振膜31固定于盆架10上以用于振动发声,骨架32位于振膜31的下方并与振膜31连接,磁路系统20包括固定于盆架10上的磁碗21、位于磁碗21内以与磁碗21形成磁间隙24的磁钢22,音圈34位于磁间隙24内,骨架32的一端与振膜31连接、另一端与音圈34连接,柔性电路组件33包括若干导线331,盆架10沿其周向贯穿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穿孔121,导线331的一端固定于盆架10的外壁上、另一端穿过第一穿孔121后与音圈34连接以给音圈34通电,当音圈34通入交变电流时,在磁路系统20的磁场作用下,音圈34会受到一个交变的推动力而上下运行,产生交变运动,推动振膜31可以沿音圈34的振动方向振动,进而产生声音。

请进一步参阅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骨架32包括与振膜31连接的环形支撑部321以及若干间隔设置且自环形支撑部321向音圈34一侧延伸的弯折部322,弯折部322朝向音圈34的一端凹设有用于填充粘性液体且与音圈34的外壁相连通的凹腔3221,音圈34通过粘性液体粘接固定于弯折部322上,与原有固定方式相比,该固定方式增大了音圈34侧面与骨架32之间的打胶面积,待粘性液体干后,可提升音圈34与骨架32的结合力。

本实施例中,弯折部322包括自环形支撑部321向远离振膜31一侧延伸的导向杆3222、自导向杆3222向靠近音圈34一侧横向延伸设置的横向杆3223以及竖向凸设于横向杆3223之远离导向杆3222一端的抵接板3224,横向杆3223具有靠近振膜31一侧的顶部表面3225、与顶部表面3225相背设置的底部表面3226以及连接顶部表面3225与底部表面3226且与音圈34相抵接的抵接面3227,抵接板3224设于顶部表面3225上,抵接板3224与横向杆3223共同抵接于音圈34,这样可以增大弯折部322与音圈34之间的接触面,凹腔3221设于横向杆3223之远离导向杆3222的一端,具体地,凹腔3221自底部表面3226一侧朝顶部表面3225一侧凹设延伸且凹腔3221与抵接面3227相连通,以便于从底部表面3226一侧往凹腔3221内注入粘性液体,且抵接面3227以及抵接板3224与音圈34相接触的一面都为弧形面。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柔性电路组件33还包括若干焊盘332,导线331位于盆架10的外壁的部分以及导线331的中部都通过若干焊盘332分别固定于盆架10的外壁以及环形支撑部321上,这样可以合理对导线331进行布线,且横向杆3223之位于底部表面3226的一侧沿其长度贯穿设有容线槽3228,导线331部分收纳于容线槽3228内,以进一步对导线331进行定位。

请参阅图2至图7,本实施例中,盆架10包括底板12、自底板12的边缘向振膜31一侧弯折延伸的侧板13以及凸设于底板12中部的支撑凸起14,底板12与侧板13围合形成上述收容腔11,底板12为镂空板,若干第一穿孔121设于底板12上,支撑凸起14具有贯穿其轴向两端以及底板12的容纳腔141,磁碗21固定于容纳腔141内。

磁碗21具有容置空间211以及若干个贯穿磁碗21并与容置空间211相连通的第二穿孔212,具体地,磁碗21包括上盖体213以及下盖体214,上盖体213和下盖体214中至少一个与容纳腔141固定连接,上盖体213扣合于下盖体214上并与下盖体214围合成所述的容置空间211,磁路系统20还包括极芯23,磁钢22的数量为两个,极芯23位于两磁钢22之间,音圈34、极芯23以及两磁钢22都位于容置空间211内,磁钢22和极芯23在磁路系统20中与所述磁碗21形成所述的磁间隙24,音圈34套设于极芯23外,两磁钢22分别抵接于上盖体213和下盖体214,第二穿孔212开设于上盖体213和/或下盖体214上,弯折部322的一端与环形支撑部321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穿孔212后与音圈34固定连接。

同时,支撑凸起14上贯穿设有与第二穿孔212相对应的缺口142,弯折部322的一端与环形支撑部321连接,弯折部32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缺口142和第二穿孔212后与音圈34固定连接,且导线331的一端固定于盆架10的外壁上、另一端穿过第一穿孔121后随着弯折部322一起再依次穿过缺口142和第二穿孔212与音圈34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磁碗21还包括若干第一紧固件以及若干第二紧固件,上盖体213之靠近下盖体214的一侧凸设有若干第一凸耳2131,各第一凸耳2131上设有第一通孔2132,支撑凸起14的顶部凹设有若干第一定位槽143以及位于第一定位槽143的底面上的第一螺纹孔144,第一凸耳2131卡置于第一定位槽143内,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2132后与第一螺纹孔144紧固连接,从而将上盖体213固定于支撑凸起14的容纳腔141内。

下盖体214之靠近上盖体213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凸耳2141,各第二凸耳2141上设有第二通孔2142,支撑凸起14的底部凹设有若干第二定位槽145以及位于第二定位槽145的底面上的第二螺纹孔146,第二凸耳2141卡置于第二定位槽145内,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2142后与第二螺纹孔146紧固连接,从而将下盖体214也固定于支撑凸起14的容纳腔141内。

本实施例中,上盖体213贯穿设有第一u型孔2121,下盖体214相对应的贯穿设有第二u型孔2122,第一u型孔2121与第二u型孔2122围合成上述的第二穿孔212。

振动系统30还包括压环35,振膜31包括与盆架10上侧板13相连接的第一音膜311以及与第一音膜311相间隔且与磁碗21相连接的第二音膜312,第一音膜311和第二音膜312都为环形且为同轴设置,第一音膜311包括与盆架10连接的第一环形端部3111、与第一环形端部3111相间隔设置的第二环形端部3112以及连接第一环形端部3111与第二环形端部3112之间的第一折环部3113,第一环形端部3111的内径大于第二环形端部3112的外径,第二音膜312包括第三环形端部3121、与第三环形端部3121相间隔设置且与支撑凸起14连接的第四环形端部3122以及连接第三环形端部3121与第四环形端部3122之间的第二折环部3123,第四环形端部3122通过压环35固定于支撑凸起14上,第三环形端部3121的内径大于第四环形端部3122的外径,且第三环形端部3121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形端部3112的内径,第二音膜312上的第三环形端部3121通过骨架32与第一音膜311上的第二环形端部3112连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