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8990发布日期:2021-05-11 15:1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经检索,授权公开号为cn208489860u的专利文件公开一种管理型交换机与非管理型交换机环网组成装置及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管理型交换机和非管理型交换机,首尾顺次相接的管理型交换机和非管理型交换机形成环网业务链路,并且,管理型交换机至少为一台,在使用时,中央控制模块与管理型交换机相连,由中央控制模块向管理型交换机发送控制数据,管理型交换机对环网中的网络风暴进行屏蔽,并且,将控制数据发送给非管理型交换机,这样,非管理型交换机能通过环网业务链路实现对控制数据的传输,从而形成环形网络,通过上述设置减小了环形网络各节点的成本,可以低成本的利用环形组网的优势,节约高效。

上述技术中,虽然减小了环形网络各节点的成本,可以低成本的利用环形组网的优势,节约高效,但是在多个交换机组成环网并工作时,传输的数据较多,工作量较大,使得交换机的cpu的温度持续上升,长时间使用,会影响cpu的使用寿命,同时工业级交换机的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常常会有灰尘进入交换机内部,对电路板和cpu照成了很大的损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安装,能够快速对工业级交换机进行散热,且有着防尘作用的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包括:交换机外壳;安装管,所述安装管活动安装在交换机外壳上;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设在安装管上;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开设在安装管的内壁上;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设在安装管内;多个过滤网,多个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且螺纹块与多个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块与螺纹槽相啮合;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固定安装在安装管的内壁上;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箱的内壁上;两个叶片,两个所述叶片对称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且定位柱与多个所述过滤网和螺纹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壳、两个螺纹杆、两个推动块和两个滑动槽,两个所述安装块对称固定安装在安装管上,两个所述安装壳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块的底部,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螺纹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块上,且两个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安装壳内,两个所述推动块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螺纹杆上,两个所述滑动槽分别开设在对应的安装壳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卡扣机构还包括两个滑动杆、两个卡块、两个弹簧、两个安装槽和两个卡槽,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滑动槽内,两个所述卡块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动杆上,且两个卡块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壳外,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滑动杆上,且两个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滑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卡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槽对称开设在交换机外壳上,且两个安装槽的内壁与安装壳活动连接,两个卡槽分别开设在对应的安装槽内,且两个卡槽的内壁与卡块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顶部与底部均对称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优选的,两个所述卡块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滑动杆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与对应的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块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与对应的螺纹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壳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卡块滑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所述安装管活动安装在交换机外壳上;所述卡扣机构设在安装管上;所述螺纹槽开设在安装管的内壁上,安装管的作用是安装过滤网和安装箱,卡扣机构的作用是将安装管固定安装在交换机外壳上,同时有快速拆卸的作用,螺纹槽的作用是安装螺纹块,使过滤网和螺纹块能够快速的拆卸,便于对过滤网的清洗,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滑动杆上,且两个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滑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卡块固定连接,弹簧的作用是推动卡块退出卡槽,达到便于拆卸安装管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卡扣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交换机外壳;2、安装管;3、卡扣机构;301、安装块;302、安装壳;303、螺纹杆;304、推动块;305、滑动槽;306、滑动杆;307、卡块;308、弹簧;309、安装槽;310、卡槽;4、螺纹槽;5、转动杆;6、过滤网;7、螺纹块;8、安装箱;9、电机;10、叶片;11、定位柱;12、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卡扣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包括:交换机外壳1;安装管2,所述安装管2活动安装在交换机外壳1上;卡扣机构3,所述卡扣机构3设在安装管2上;螺纹槽4,所述螺纹槽4开设在安装管2的内壁上;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设在安装管2内;多个过滤网6,多个所述过滤网6固定安装在转动杆5上;螺纹块7,所述螺纹块7固定安装在转动杆5上,且螺纹块7与多个过滤网6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块7与螺纹槽4相啮合;安装箱8,所述安装箱8固定安装在安装管2的内壁上;电机9,所述电机9固定安装在安装箱8的内壁上;两个叶片10,两个所述叶片10对称固定安装在电机9的输出轴上;定位柱11,所述定位柱11固定安装在转动杆5上,且定位柱11与多个所述过滤网6和螺纹块7固定连接。

所述卡扣机构3包括两个安装块301、两个安装壳302、两个螺纹杆303、两个推动块304和两个滑动槽305,两个所述安装块301对称固定安装在安装管2上,两个所述安装壳302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块301的底部,两个所述螺纹杆303分别螺纹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块301上,且两个螺纹杆303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安装壳302内,两个所述推动块304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螺纹杆303上,两个所述滑动槽305分别开设在对应的安装壳302的内壁上。

所述卡扣机构3还包括两个滑动杆306、两个卡块307、两个弹簧308、两个安装槽309和两个卡槽310,两个所述滑动杆306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滑动槽305内,两个所述卡块307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动杆306上,且两个卡块307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壳302外,两个所述弹簧308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滑动杆306上,且两个弹簧308的一端与对应的滑动槽305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308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卡块30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槽309对称开设在交换机外壳1上,且两个安装槽309的内壁与安装壳302活动连接,两个卡槽310分别开设在对应的安装槽309内,且两个卡槽310的内壁与卡块307活动连接。

所述安装箱8的顶部与底部均对称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2。

两个所述卡块307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滑动杆306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与对应的弹簧308的一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安装块301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与对应的螺纹杆303螺纹连接。

两个所述安装壳302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卡块307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安装管2安装在交换机外壳1的通风口处,使安装壳302插入安装槽309,转动两个螺纹杆303,两个螺纹杆303带动对应的推动块304转动并对卡块307进行推动,使卡块307卡在卡槽310内,此时弹簧308位蓄力状态,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叶片10转动,将交换机内部的热风排出交换机,当需要清理时,转动转动杆5,转动杆5带螺纹块7和过滤网6转动并离开螺纹槽4,便可对过滤网6进行清理,当需要将安装管2取下时,转动两个螺纹杆303,使两个螺纹杆303带动对应的推动块304远离卡块307,在弹簧308的弹力作用下,推动卡块307退出卡槽310,便可将安装管2取下。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级交换机上一键组环的装置所述安装管2活动安装在交换机外壳1上;所述卡扣机构3设在安装管2上;所述螺纹槽4开设在安装管2的内壁上,安装管2的作用是安装过滤网6和安装箱8,卡扣机构3的作用是将安装管2固定安装在交换机外壳1上,同时有快速拆卸的作用,螺纹槽4的作用是安装螺纹块7,使过滤网6和螺纹块7能够快速的拆卸,便于对过滤网6的清洗,两个所述弹簧308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滑动杆306上,且两个弹簧308的一端与对应的滑动槽305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308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卡块307固定连接,弹簧308的作用是推动卡块307退出卡槽310,达到便于拆卸安装管2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